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碧芯生物助力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的获得及鉴定”。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在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呈递抗原肽以激活T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DCs还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以增强并调节免疫反应。此外,DCs在激活Naive T细胞、引导效应性T细胞分化以及T细胞耐受性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由于DCs在体内多种组织中含量稀少,难以满足科研与临床需求,学者们致力于体外培养和扩增DCs。对于人DCs,最常用方法是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诱导产生;而对于小鼠,通常从骨髓细胞诱导产生,即骨髓来源的DCs(BMDCs)。
为了获取更高数量和纯度的BMDCs,碧芯生物提供了海南医学院张老师分享的经典制备方法(Lu, Zhang et al., 2021)。该方法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通过明确列出所用试剂的品牌及货号,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可操作的指南,从而优化了BMDCs的制备质量。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BMDCs的制备过程。
首先,准备所需试剂:取10 mL胎牛血清(Gibco,货号:1932597)加入90 mL RMPI 10培养基(博士德,货号:PYG0066),再加入β-巯基乙醇(Amresco,货号:0482),使其终浓度达到50 µM。具体步骤如下:取10 µL β-巯基乙醇加入到1 mL PBS(博士德,货号:PYG0021),混匀后从中取出34 µL,加入至上述的100 mL培养基中。同时,准备GM-CSF(abcam,货号:ab9742),配制成2 µg/mL的溶液,并分装保存在-80 oC。
接着,制备BMDCs:取C57bl/6j小鼠,进行颈椎脱臼法处死,然后在消毒酒精中浸泡2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中,手术取出所有股骨和胫骨,并去除骨周围的肌肉组织。将骨移入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剪刀剪去骨两端,再用注射器抽取PBS,针头分别从骨两端插入骨髓腔,反复冲洗出骨髓至培养皿中,直至骨完全变白。收集骨髓悬液,通过45微米细胞过滤网过滤后,用PBS洗涤并分散细胞,1000 g离心3分钟,弃上清。接着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轻轻吹打分散细胞,1分钟后离心3分钟,弃上清。使用PBS洗涤,最终用2 mL BMDCs培养基分散细胞,并转移至直径为90 mm细菌培养皿中,补入6 mL BMDCs培养基,并加入80 µL预先配好的GM-CSF溶液(2 µg/mL),使终浓度达到20 ng/mL,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48小时后,继续加入8 mL BMDCs培养基及80 µL GM-CSF(2 µg/mL),培养至72小时。72小时后,换液并加入80 µL GM-CSF(2 µg/mL)。上清中的细胞不丢弃,将上清转移至15 mL无菌离心管中,1000 g离心3分钟,弃上清。细胞用8 mL BMDCs培养基分散,测定细胞浓度,并接种在细胞培养板上。此步骤获得的BMDC细胞为未成熟的DC细胞。24小时后,加入LPS(Sigma, SMB00610)刺激,即可获得成熟的BMDCs细胞。
最后,鉴定BMDCs:通过荧光标记的CD11c以及CD80、CD86染色,再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CD11c阳性细胞的比例明确BMDCs的纯度,通过CD80、CD86双阳的比例明确成熟BMDCs的比例。此外,对比无药物刺激与LPS刺激BMDCs 24 h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ɑ、MCP-1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以确定BMDCs是否成功获取以及成熟状态。采用碧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Beadstar-mPlexTM小鼠多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货号:BS-MC01),可以一次检测多个细胞因子的含量,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技术,只需25 µL样本,即可同时检测IL-6、TNF-ɑ、MCP-1等多个细胞因子的浓度。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无药物刺激与LPS刺激DC细胞24 h后,细胞上清液中IL-6、TNF-ɑ、MCP-1的浓度变化。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