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标致人儿的林黛玉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呢?”。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林黛玉,《红楼梦》里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出场是从离别开始的,那时,她还小,人们都习惯叫她“林妹妹”。
言归正传,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究竟有多美?
林黛玉到底美不美?曹雪芹给出的答案:你先猜吧!曹雪芹并没有直接着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而是巧借他人的赞美之语,表现林黛玉的外在美的确与众不同。在《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从她入贾府的表现来看,黛玉行动得体、应答颇有分寸,和古典小说中常见的淑女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作者笔锋一转,凤姐却给林黛玉的外在美下了结论:标致人儿。「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林黛玉初进贾府,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衬托出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形象。
接着作者描写林黛玉采用全景扫描,「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描写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即用了西施捧心(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的典故。借用鲁迅的话:“你们看,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小肚鸡肠,我可受不了啊……林黛玉虽然美,但那是一种病态美。”到了这里,读者可以揣摩作者的匠心,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绝不是空穴来风!
作者又借贾宝玉与林黛玉聊天之语,进一步佐证林黛玉之美。「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宝玉形容黛玉容貌“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尽得西施颦眉之风流。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作者巧借贾宝玉的眼睛,道出林黛玉的外在美:神仙妹妹。「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好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借宝玉之口,把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中邪祟,当贾府众人乱成一锅粥时,薛蟠却冷不丁被林黛玉的仪容所勾摄:“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能把一个男人迷倒,也只有林黛玉了。由此可见,林黛玉是多么美丽可爱了。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没有直接描绘黛玉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作者对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比起书中其她女性的人物外形描写来说,林黛玉的外形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解决方案2:
我认为就是那种大气、邻家女孩,而且特别有温婉的那样一种状态,给我们许多人带来了相当美好的印象呢。
解决方案3:
林黛玉的个人气质在心理学上说是属于粘液质,表现为多愁善感,敏感少言,自我中心主义为上。
解决方案4:
林黛玉有一种书香沉静的气质,给人一种人淡如菊的感觉。
解决方案5:
林黛玉是一个敏感、柔弱、纤细的女子,她寄住在贾宝玉家中,一直有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