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四个小时输9万,赌徒就是亡命之徒,改不掉”。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网络的可怕性在于其利用人性弱点设计成瘾机制,结合程序操控、即时反馈和债务陷阱,使参与者陷入“赢钱想更多、输钱想翻本”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财务崩溃和心理失控。以下从具体案例、成瘾机制、平台手段和后果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具体案例:四小时输9万的真实过程一名参与者曾分享自己的经历:
初期诱惑:通过“捕鱼王”游戏在11月3日至4日赢取1万多元,形成“容易赢钱”的错觉。快速上头:11月5日试图“赢点就走”,但三盘赢4000元后开始连续输盘,四小时内输掉9万元(含7万存款和2万蚂蚁借呗借款)。心理失控:输钱后产生“不甘心”情绪,即使意识到程序可能被操控(如“子弹打上去无反应”),仍无法停止充值,最终账户余额仅剩500元。(图:参与者描述的“赢小钱-输大钱”心理波动)二、成瘾机制:多巴胺刺激与认知扭曲网络通过以下方式强化成瘾性:
即时反馈:每局结果在几秒内揭晓,触发大脑多巴胺快速分泌,形成“赢钱-兴奋-继续”的条件反射。间歇性奖励:平台通过程序控制输赢比例(如“赢一盘输四盘”),让参与者误以为“再试一次就能翻本”。认知扭曲:控制错觉:认为“调整策略就能赢”,忽视程序完全由平台操控。
沉没成本效应:输钱后产生“不继续就白输”的心理,导致复赌。
幻想投射:将与“年底买车”“改善生活”等目标绑定,强化行为合理性。
三、平台手段:精准操控与诱导复赌平台通过多重手段维持用户参与:
程序操控:调整赔率、出分率等参数,确保长期盈利。例如“捕鱼”游戏中,鱼的血量、击中概率可动态修改。
设置“新手保护期”让用户初期赢钱,后期通过“连输局”收割资金。
电话短信轰炸:境外团伙通过群发短信、拨打语音电话,以“送88元”“无需充值”等话术诱导复赌。
利用用户“没收入”“想赚钱”的脆弱心理,降低其警惕性。
(图:参与者收到的境外电话记录)四、后果:财务崩溃与心理失控经济损失:短期输光积蓄(如案例中9万元需打工一年赚回),甚至负债(如蚂蚁借呗2万元)。
长期陷入“输钱-借钱-再输”循环,累计损失可达数十万(如参与者自述“3年输40多万”)。
心理创伤:自责与绝望:输钱后产生“快死了”“永远见不到光”的极端情绪。
社会功能退化:因沉迷放弃工作(如“连续半个月没上班”),对未来感到迷茫。
法律风险:参与网络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面临罚款或刑事处罚。
境外平台可能涉及诈骗,用户资金安全无保障。
五、如何摆脱网络?阻断接触:删除APP、拉黑境外电话,避免“复赌触发点”。财务隔离:将存款交由家人管理,关闭借贷渠道(如蚂蚁借呗)。心理重建:承认“无法致富”,接受短期损失以换取长期自由。
通过运动、社交等活动替代带来的刺激感。
法律求助:向机关举报平台,同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图:戒赌社群提供的心理支持与经验分享)网络的本质是“程序控制的诈骗”,其设计目的就是让参与者倾家荡产。 唯有彻底远离,才能避免陷入“亡命之徒”的深渊。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