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阳节为何会有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为何会有登高的风俗?

来源:测品娱乐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重阳节为何会有登高的风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并逐渐演变为纪念、避灾与健身的综合性习俗。具体原因如下:

传说起源:躲避灾祸传说中,一位庄户人家因善待算卦先生,先生为报答其恩情,在临别时叮嘱“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起初庄户人不解其意,但出于对算卦先生的信任,仍按指示在重阳节当天带领家人登上骊山。结果当日家中草棚被突发的山洪冲毁,而登高的一家人因身处高处得以幸免。此后,人们为纪念算卦先生的善意,并祈求通过登高躲避灾祸,逐渐形成了重阳登高的习俗。

文化象征:登高祈福重阳节正值秋季,天高气爽,登高可远眺山河、开阔心胸,契合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认为,登高能接近“阳气”,驱散“阴邪”,具有祈福消灾的象征意义。此外,九月初九的“九”与“久”谐音,登高也暗含“长寿”的寓意,与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主题相呼应。

健康需求:强身健体秋季气候宜人,登高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强体质,符合中医“秋养肺”的养生理念。古人通过登高活动,结合自然节律调整身心状态,逐渐将这一行为融入节日习俗中,使其兼具文化与实用价值。

习俗传承:家庭互动重阳登高常以家庭为单位,子女搀扶老人共赴山野,既体现孝道,又促进亲情交流。这一习俗在传承中不断丰富,衍生出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配套活动,形成完整的节日文化体系。

综上,重阳登高既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其背后蕴含的避灾、健身、团圆等多重意义,使其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