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驻村工作情况总结(精选3篇)
街道驻村工作情况总结 篇1
时间过得很快,在xx村工作的时间总是觉得很短暂,进基层锻炼,立足本职工作,做好份内的事情,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分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在乡领导的关怀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支持下,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三个月的工作,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下面对第三季度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学习,做到学以致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刚进社会的我来说,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一片空白,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从头开始。
因此,我始终严格要求、鞭策自己、主动学习,
一是加强党的方针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主动向老领导、老干部虚心请教,同时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了我的业务技能。三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扎根基层,甘心为民建功
想要贴近村民,就必须情系于民,深入到村组体察民情。工作中,我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干,把自己的心与村民紧贴在一起,真正体会到了村民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我到村任职这三个月,在村里所经历了很多难忘的有利于成长的事情,一连串基层一线的工作让我过得更加充实。
今年,村民拜坟引起了火灾,村支两委成员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火灾现场救火,在村干部与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扑灭了大火,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到村里任职,哪里出现灾情,我就要出现在哪里!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首先要彰显先锋模范作用,身要扑下去、心要贴上去、脑要钻进去,摸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工作在群众中去,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光荣职责,一定要做好,而且必须做好。
三、踏实工作,投身新农村建设
上任以来,我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实干为民。协助村主任和村干部一起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努力当好村总支的参谋和助手,当好村干部的好帮手和群众的勤务员。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主动参与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发展、建设、协调和管理工作。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工作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与县引导办和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是学习不够,今后要多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对所在村村情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未能更深入地了解群众。今后要不断深入群众,全面掌握村情村貌,为村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解决村里复杂事情能力不足,在这三个月里发生过多起群众赌工,影响大道工程进程的事件,在与村总支一起处理这些事情时缺乏经验,今后要多深入实际,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自己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街道驻村工作情况总结 篇2
为让驻村干部安心基层、扎实工作、做出成效,街道将驻村干部工作与考核提拔挂钩抓好驻村干部管理,促使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做出成效。
一、主要做法有:
一是强化驻村干部工作纪律,加强监管和检查。从行为上规范,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自觉性。事处领导高度重视驻村干部工作,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走访慰问,关心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工作不在状态、不在岗、反映较差的驻村干部进行谈话教育、调换人员等方式处理。
二是建立驻村干部定期工作汇报制度。结合进户入企大走访活动,要求驻村干部定期将驻村开展工作形成总结,说明每月在村的工作天数,并自觉做好民勤日记,记录好在驻村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接受街道组办和纪委办的监督管理,保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三是积极开展下基层走访群众活动,加强督查。组织督查组不定期的对驻村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发现没有在村或在村不在状态的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并积极听取村民对驻村干部的意见和反响,对反映特别差的干部找到本人进行谈心谈话教育,要求立即整改,保证驻村工作成效。这种以群众反响为重要考核依据的方式,真正实现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实让驻村干部真正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工作,造福一方百姓。
四是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建立驻村干部工作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制度。年终考核时,由驻村干部形成年度工作总结,同时,村委和主任参加对机关干部年终测评打分,最终的测评分作为评定当年考核的重要依据。这种与驻村干部利益挂钩的制度,大大地增加了驻村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将村工作当成自己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干。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机关干部不能胜任驻村工作。由于**街道处于主城区,所辖的村大部分为城乡结合部,村民素质较高,对驻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应的提高。对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机关部门调入的同志来说,对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缺乏深入了解,一时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推进“三农”工作。特别是当碰到宗族派系错综复杂,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发展经济的路子少,人才缺、资金少的落后村,驻村干部在短时间内很难理不出头绪,一些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搜集情况,发现问题这一最初的工作层面上,要想取得实质性的工作成效,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和学习期。
二是部分机关干部对待驻村工作存在浮躁心理。由于农村工作重心发生变化,乡镇街道的工作重心也出现了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区的趋势,寻求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成为乡镇街道干部的一大任务。同时,一些驻村干部工作不深入,下村时间少,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很少接触群众。即使下村,也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
三是对驻村工作的重心把握不准。部分驻村干部没能及时找准自身定位,正确担当起农村宣传、上下信息沟通、群众信访调解、农民致富服务和组织建设督导的职责。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有些驻村干部直接插手于村里各项具体工作中,混淆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工作职责,没能起到正确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降低了村干部对其的信任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挤,反而不利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意见和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纠正思想。要加强教育指导,要让驻村干部认识到农村工作的特点。村干部、村民在家的主要时间是晚上,驻村干部要多运用“农民夜校”、“农民课堂”等形式统一思想、开展工作;白天要走到田间地头一起劳动一起交流,晚上要多走访,多亲民情、多察。
二是严格要求,树立形象。驻村干部要想尽快适应新角色,必须加强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实践中学;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带动身边的人学;要虚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要认真钻研,不断夯实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群众中树立一个勤奋好学的新形象。
三是锤炼素质,健康成长。一方面,要树立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另一方面,要有过硬的本领及综合能力,具备政治思想工作的驾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尽快熟知和掌握农村工作的能力、促进增收的创新能力、生产指导的工作能力。
街道驻村工作情况总结 篇3
一、调整心态,熟悉村情,制定规划。
我到xx村驻村任职至今,总体感到调整好了步伐,已经熟悉了xx村的村情村貌。具体概括为:
一是“调整好心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选派之前,虽然也在基层,但当我直接到村工作时,感到有点不适应。后经过整理思路,虚心向村干部学习,向老党员学习,在学习他们扎根基层长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工作热情和纯朴的性格等等之后,我本着边学习边参与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逐步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适应了环境,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初步理顺了本人与村内干群之间的关系,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应该说目前初步形成了正常的工作关系和议事机制。
二是“通过调查,基本熟悉了村情村貌”。通过村干部介绍,以及入户走访和多方面交流,我对xx村的基本情况、风土人情和突出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xx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处新312国道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村内建有铁路客、货两座站台,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内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共496户,口人,58名党员,农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拥有耕地1900余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1998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首个村级电话程控机房一座,联通、移动无线信号塔村前村后遥相耸立,通信相当发达。XX年初在全县第一个在村级开通光纤,并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村民了解农业信息方便快捷。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XX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是“明确了思路,制定了选派三年的工作规划”。经过调研和与村支两委共同研究,并结合xx村新农村建设的五年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我制定了三年规划和xx年,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分轻重缓急,正在逐步调整和稳步实施。
二、xx年上半年驻村工作进展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镇、等各方面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八个时间,我的驻村工作进展顺利,村里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态势良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八个月来我驻村具体落实项目和资金情况如下:
1、完成对村部投入15.1万元建设的收尾工作,规范了软件,亮化了环境,并改建成了宣传栏、公开栏等,增加了管理民主的亮点;
2、投入4.9万元对中心村街心花园进行了整修,修好了游步道,建上了小品。并对中心村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
3、投入2.4万元在中心村架设了路灯,并已启用;
4、在县委、县的协调下,我村投入24万元,由县交通局负责对中心村街面实行柏油硬化,并已签好了议项性协议;
5、国家投入和村民集资相结合,基本完成1.3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改善了xx村民进出的交通条件;
6、在县卫生局的扶持5万元的情况下,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并已启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在县农委布署的100口沼气池工程(每口池国家投入800元)已经开工,与之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也同时进行,农户即将享受到绿色能源带来的实惠。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村支两委各顶工作。
具体侧重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宣传贯彻好“三农”,让党的各项方针全面、及时地贯彻到驻村,让农民充分享受到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二是确定实施好全村发展思路和规划,帮助村民走上生产致富的轨道;三是理顺村两委工作关系,健全工作协商机制,施行村务公开,管理民主,并同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四是多办实事好事,对农民关注的、关联的、关心的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落实,以实际行动让农民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
选派八个月来,我感到xx村总体进展是顺利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由于90年代村内建有小型钢厂,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现村内有自然河流穿村而过,在中心村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中心村道路与村部东面姚关道之间的2.3公里道路虽有路基,但一到阴雨天,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该道路需投资40余万元,依本村村民筹资建设暂无可能。村内8个村民组之间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岖不平,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
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中心村聚居村民较多,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较多,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堆放、乱倒现象没有彻底改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需要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清洁街道;
六是村级卫生室设施不健全。虽然村级卫生室已启用,并有4名医师,但卫生室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在有92%以上的农户,共计1545人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下,诊疗设备显地力不从心,应对广大农户的保健就诊还相当吃力;
七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较高,农民有一定经济压力。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和地方在惠农和资金上向农村均倾斜较大,农民的积极也非常高涨。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农民需要自筹相当大的资金,比如“沼气池”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中,国家全力支持利用绿色能源,投入800元/池建设沼气池,应该是非常优惠,但农民需配套投入700元左右,如进行“一池三改”工程,农户需要建猪圈、厕所等,每户农民需配套投入4000多元,给农民带来一定压力。
以上问题,我准备按照三年规划和xx年工作计划,与村支两委同志共同协力加以解决。
在驻村的时间,我真切地感到,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我基本熟悉了全村情况,驻村工作起了个步,开了局。对我个人而言,也感觉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也积累了协调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增强了把握全局工作的能力。我将以满腔热情,脚踏实地地干好以后的工作,使三年的驻村任职工作多出实效,让农民满意,也使自己的人生多一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