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民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民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测品娱乐


国民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的数据,简要分析我国国民阅读现状,阐述图书阅读的重要性,并探讨我国国民图书阅读量少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图书阅读率儿童阅读阅读推广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以及进行终身学习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传承文明和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而衡量一个国家国民阅读力的重要指标就是国民阅读率,我国从1999年开始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到2011年为止,一共进行了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本文主要根据这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得出的数据,简要分析我国国民阅读现状,特别是图书阅读的现状,阐述图书阅读的重要性,并探讨我国国民图书阅读量少的原因及对策。

1.我国国民阅读现状

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给出的调查数据,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7.6%,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的52.3%增加1.6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的32.8%增加了5.8个百分点,增幅达到17.7%。

根据这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给出的图书阅读率的数据,见图表1所示:

1999年至2007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一直都是呈下降趋势,2007年达到最低点为48.8%,没有超过50%,图书阅读率没有达到50%,就说明我国的图书阅读正处于危机状态。之后2009年,2010年,2011年图书阅读率处于缓慢回升的态势,2011年的图书阅读率达到53.9%,仅比2010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得到的数据,2011年18-70周岁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5本[2],而与此同时,日本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状况很不乐观,增加国民图书阅读量相当紧迫。

2.图书阅读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关注和探讨国民的图书阅读情况,而不是关注网络阅读,为什么关注图书阅读,这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图书阅读比网络阅读重要的多,本文的第二部分将论述说明图书阅读的重要性。

2.1数字阅读只是浅层次的浏览

笔者认为,人们在进行数字阅读,也就是读屏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根本就没有耐心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在粗浅的浏览,这种粗浅的浏览是称不上为阅读的,只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信息并不是知识和智慧,长此以往,人们的思维就会弱化。只有通过阅读纸本图书,进行反复的研读和精读,才能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增长个人的智慧。

2.2图书阅读会显著提高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竞争力

图书阅读会显著提高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竞争力,而注重教育,热爱阅读的犹太民族因此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统计表明,从1901年到2001年共有68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仅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有152位获奖,占总获奖人数的22.35%。从2001年以后,又有17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到2011年为止,共有169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人口仅有710万的以色列就有10人获得诺贝尔奖。犹太民族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犹太人非常注重教育,非常热爱阅读,可以说阅读奠定了犹太人成功的基础,通过阅读,犹太人获取知识和增长智慧,不断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进而富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达到平均每4500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也遥遥领先,达到60多本。在以色列,随处可见专心阅读的人们,书店里总是挤满了购书的人,而书房,则是每个家庭必需的。

由此可见,注重教育和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是多么重要。

3.我国国民图书阅读量少的原因

3.1 我国小学灌输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利用图书馆意识淡薄

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对于儿童阅读不是很重视。要知道,阅读对于个人而言是获取知识最根本的途径,而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于这个人今后的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乃至终身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儿童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但是我国过于重视知识获得的教育理念则制约了儿童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大多数是采取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只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对于学生来讲,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通过自主的探索研究去主动开拓获取知识,而这种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最基本的途径正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所以,我国的小学教育有必要改变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真正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增强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就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美国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培养学生进行研究了,美国的老师通常给学生若干个研究课题,要求学生选定研究题目,阅读相关的书目,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研究,然后撰写论文。而且学生撰写的论文相当规范,和美国的专业学术论文的格式一模一样。美国教育的这种研究教学模式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的,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当然,学生的研究也是越来越规范,研究能力也是逐步加强的。美国的这种教育模式,不但培养了儿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儿童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以及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3.2 我国中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几乎没有时间阅读

我国的中学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和学生为了考高分,学生的中学生活几乎就是在题海中度过,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来进行阅读。

3.3图书馆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的图书馆建设投入不足也是国民图书阅读量较少的原因之一。到2010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84个,大约平均每45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这与国际标准平均每1.5公里半径内,平均每2万人设置一所图书馆相距甚远,而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加拿大大约每1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德国是6600人,奥地利是4000人,瑞士是3000人。2010年我国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为0.46册,与国际标准的人均2册也有一定的差距[6]。所以要加快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从而增强国民图书馆意识,提高国民图书阅读率。

3.4文化上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导致国民图书阅读具有功利性

中国文化上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导致国民阅读具有功利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人读书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现代人读书是为了升学和就业,是为了财富和地位,功利性很强,而人们一旦达到目的,往往就很难有阅读的兴致和动力了,而如果没有达到目的,“读书无用论”又甚嚣尘上。这种功利化的阅读方式使得人们很难感受到阅读的真正乐趣,从而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进行终身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4.提高我国国民图书阅读量的对策

4.1重视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推广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如果能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将为他们未来的求学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重视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推广,是社会方方面面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德国阅读推广专家就指出:“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

后的一生中将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大门可能会永远对他关闭”[7]。可以说,儿童的阅读推广是相当紧迫的。

4.1.1家庭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科尔曼说过:“在决定儿童的学习成就方面,家庭因素比学校因素更重要”。所以,家庭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

作为家长,首先要重视婴幼儿的阅读,在胎教的时候,就可以给胎儿朗读一些适合的读物,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图画书。其次,家长要做到和孩子亲子共读,念书给孩子听。再次,家长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要注意分级阅读,也就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切不可揠苗助长和功利主义,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有,家长本身也应该多买书,多读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后,家长应该多和孩子去图书馆,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图书馆意识。

4.1.2图书馆要努力促进儿童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的“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的第一条就是:“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也指出:“公共图书馆负有特殊的责任支持儿童学习阅读,鼓励儿童使用图书和其他载体的资料。公共图书馆还必须为儿童开展特别活动,如故事会以及其他与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有关的活动。应当鼓励儿童从小就使用图书馆,因为这样就更可能使他们以后一直成为图书馆的忠实用户”。

所以,我国的图书馆应该尽可能的多开展一些活动,促进儿童阅读,比如设立亲子共读室,向家长发放如何使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指导手册,和幼儿园、中小学合作,为孩子制定阅读书目等。

4.1.3 应积极努力促进儿童阅读

推广我国的儿童阅读离不开机构的支持,有了机构的支持,就会带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关注儿童阅读,而机构推动儿童阅读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立法来推动。国外很多国家就是通过立法来推动儿童阅读的。

例如,美国国会在1998年就通过《阅读卓越法》,在中小学教育法的第二章中加入有关阅读的条文。200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中小学教育法案,此法案中以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阅读优先计划为其主轴。阅读优先计划通过“经费补助”和“师资培训”的方式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日本也是通过立法来推动儿童阅读。1999年,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儿童读书年的决议》,2001年,日本颁布了《儿童读书活动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都有义务推进儿童读书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读书环

境”,2005年,日本国会又通过了《文字·活字文化振兴法》。

4.2 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教育体系中非常有必要加入和扩展阅读课程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时间较长,而且较深入人心,想要中小学本身转变理念,自动、自愿推动学生的阅读恐怕效果会差,所以有必要通过立法来推动中小学的阅读教育。这样,中小学会依据相关的法律,在学校教育中加入阅读课程,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

大学也应该加大促进学生阅读的力度,复旦大学就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过调查,得出的数据是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也只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仅有9.3%,阅读外文文献的只有5.2%,而与此同时,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就达到500-800页。所以大学非常有必要加入阅读课程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从而有计划系统的推进学生的阅读。

书籍是人类知识、文明和文化的精华,阅读书籍可以使人精神饱满、愉悦,生活充实,阅读书籍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所以,全社会都应该关注我国的国民阅读,帮助国民早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国的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郝振省,陈威.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2]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2012-04-19].

[3] Wolf, Maryanne. Proust and the Squid, the Story and Science of the Reading Brain [M].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8

[4] 张平.“犹太比例”与书[J].中国企业家,2012,(8):122

[5] 朱永新.教育的改造应该从校园阅读开始[N].北京青年报,2010-11-03

[6]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及“十二五”发展目标[EB/OL].[2011-10-2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