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

来源:测品娱乐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研究性实验报告

光的干涉实验(分波面法)

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1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

摘要:两束光波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1)频率相同;2)振动方向相同;3)相位差恒定。产生相干光的方式有两种: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本次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就属于分波阵面法。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实验是一个经典而重要的实验,该实验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共同奠定了光的波动学的实验基础。

一、实验重点

1)熟练掌握采用不同光源进行光路等高共轴调节的方法和技术; 2)用实验研究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并测定单色光波长; 3)学习用激光和其他光源进行实验时不同的调节方法。

二、实验原理

菲涅耳双棱镜可以看成是有两块底面相接、棱角很小的直角棱镜合成。若置单色光源S0于双棱镜的正前方,则从S0射来的光束通过双棱镜的折射后,变为两束相重叠的光,这两束光仿佛是从光源S0的两个虚像S1和S2射出的一样。由于S1和S2是两个相干光源,所以若在两束光相重叠的区域内放置一个屏,即可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2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如图所示,设虚光源S1和S2的距离是a,D是虚光源到屏的距离。令P为屏上任意一点,r1和r2分别为从S1和S2到P点的距离,则从S1和S2发出的光线到达P点得光程差是:

△L= r2-r1

令N1和N2分别为S1和S2在屏上的投影,O为N1N2的中点,并设OP=x,则从△S1N1P及△S2N2P得:

a2ar22=D2+(x+)2

2r12=D2+(x-)2

两式相减,得:

r22- r12=2ax

另外又有r22- r12=(r2-r1)(r2+r1)=△L(r2+r1)。通常D较a大的很多,所以r2+r1近似等于2D,因此光程差为:

△L=

ax D如果λ为光源发出的光波的波长,干涉极大和干涉极小处的光程差是:

ax△L== 2k1D=λ (k=0,±1, ±2,…) 暗纹

2= kλ (k=0,±1, ±2,…) 明纹

由上式可知,两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是:

3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x=

Dλ a所以用实验方法测得△x,D和a后,即可算出该单色光源的波长

λ=

三、实验方案 1)光源的选择

当双棱镜与屏的位置确定之后,干涉条纹的间距△x与光源的波长λ成正比。为了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本实验采用单色光源,如激光、钠光等。 2)测量方法

条纹间距△x可直接用侧位目镜测出。虚光源间距a用二次成像的方法测得:当保持物、屏位置不变且间距D大于4f时,移动透镜可在其间的两个位置成清晰的实像,一个是放大像,一个是缩小像。设b为虚光源缩小像间距,b’为放大像间距,则两虚光源的实际距离为a=bb',其中b和b’由测微目镜读出,同时根据两次成像的规律,若分别测出呈缩小像和放大像时的物距S、S’,则物到像屏之间的距离D=S+S’。根据波长的计算公式,得波长和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是:

a△x D

xbb'λ=SS'

3)光路组成

4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S K B

P E

具体的光路如图所示,S为半导体激光器,K为扩束镜,B为双棱镜,P为偏振片,E为测微目镜。L为测虚光源间距a所用的凸透镜,透镜位于L1位置将使虚光源S1S2在目镜处成方大像,透镜位于L2处将使虚光源在目镜出成缩小像。所有光学元件都放在光具座上,光具座上附有米尺刻度读出各元件的位置。

四、实验仪器

光具座,双棱镜,测微目镜,凸透镜,扩束镜,偏振片,白屏,可调狭缝,半导体激光器。

五、实验内容

(1)各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解

1)调节激光束平行于光具座

沿导轨移动白屏,观察屏上激光光点的位置是否改变,相应调解激光方向,直至在整根导轨上移动白屏时光点的位置不再变化,至此激光光束与导轨平行。

2)调双棱镜与光源共轴

将双棱镜插于横向可调支座上进行调节,使激光点打在棱脊正中

5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位置,此时双棱镜后面的白屏上应观察到两个等亮并列的光点,这两个光点的质量对虚光源像距b及b’的测量至关重要。此后将双棱镜置于距激光器约30cm的位置。

3)粗调测微目镜与其它元件等高共轴

将测微目镜放在距双棱镜约70cm处,调节测微目镜,使光点穿过其通光中心。此时激光尚未扩束,决不允许直视测微目镜内的视场,以防激光坐灼伤眼睛。

4)粗调凸透镜与其他元件等高共轴

将凸透镜插于横向可调支座上,放在双棱镜后面,调节透镜,使双光点穿过透镜的正中心。

5)用扩束镜使激光束变成点光源

在激光器与双棱镜之间距双棱镜20cm处放入扩束镜并进行调节,使激光穿过扩束镜。在测微目镜前放置偏振片,旋转偏振片是测微目镜内视场亮度适中。

6)用二次成像法细挑凸透镜与测微目镜等高共轴

通过“大像追小像”,不断调节透镜和测微目镜位置,直至虚光源大、小像的中心与测微目镜叉丝重合。

7)干涉条纹调整

去掉透镜,适当微调双棱镜,使通过测微目镜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2)波长的测量

1)测条纹间距△x。连续测量20个条纹的位置xi 。如果视场内干

6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涉条纹没有布满,则可对测微目镜的水平位置略作调整;视场太暗可旋转偏振片调亮。

2)测量虚光源缩小像间距b及透镜物距S。测b时应在鼓轮正反向前进时,各做一次测量。注意:i)不能改变扩束镜、双棱镜级测微目镜的位置;ii)用测微目镜读数时要消空程。

3)用上述同方法测量虚光源放大像间距b’及透镜物距S’。

六、实验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表格 扩束镜位置: 120cm 测微目镜: 30cm

1)条纹位置,单位mm i 1 2 3 4 5 6 7 8 9 10 Xi 7.371 7.101 6.822 6.520 6.245 5.961 5.677 5.391 5.081 4.811 i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Xi 4.530 4.234 3.951 3.629 3.333 3.069 2.762 2.484 2.199 1.3 2)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物距S和S’,单位cm;测微目镜中放大像和缩小像间距b和b’,单位mm S b S’ b’ 从左到右 54.90 6.011-7.016 88.12 8.391-3.931 从右到左 55.39 7.041-6.051 88.22 3.901-8.344 7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平均值

.85 6.9975 31.83 4.7215 (2)数据处理

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条纹间距△x。

设第一个条纹的位置为Xi, 则条纹间距为的计算公式为 ∆x=

(i-1)

令X=i-1 Y= ,并设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则有

计算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

= -0.300mm

u(b)=

=0.008mm

a==6.676mm

u(a)=0.086mm

r=

8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

=

因此最终结果为:

(4)误差计算,已知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标称值为650nm:

七、误差分析

(1)读数产生的随机误差。

(2)由于仪器的系统误差而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不同,例如测量S和S’的位置。

9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3) 在测量相间的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x,测量放大像和缩小像之间的距离b和b’的时候,观测对象的清晰度及清晰位置的判断。

八、实验反思

该实验对精确性要求很高,所以实验中有一些很重要的细节需要注意:

1) 测△x后再测S、b,不能改变扩束镜、双棱镜及测微目镜

的位置。

2) 用测微目镜目镜读数,要取消空程。 3) 目测的微调很重要,有利于细调的顺利进行。

4) 要注意保护演眼睛,先用白屏调节是光电变暗,再加偏振

片;激光尚未扩束时,决不允许只是测微目镜内的视场。

5) 扩束镜、双棱镜、测微目镜的位置也很重要,否则条纹太

粗或太细,在测微目镜的视场里很难读到至少20条清晰的亮纹。

做了几次实验,发现其实光学实验室最难的,难在哪?我觉得其实在于光学实验的仪器调节很重要,比如迈克耳逊干涉,分光仪,当然还有本实验,都需要我们耐心、细心、认真。同时光学实验实验要记录的数据很多,正确的、整洁的数据记录对相对误差的计算和不确定度的计算又很大的影响。

对于该实验,重点在于各光学仪器等高共轴的调节,这一步的成功与否对后面的实验和数据收集有很大的影响。

10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之激光的双棱镜干涉

先粗调,然后细调, 粗调对细调的影响很大,所以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当然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开始的时候,成像不够清晰,两个光点不等亮,导致读数不够精确,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前期调节不够精准造成的,所以后来我又重新进行耐心的调节,这才使得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所以,在试验中会有失败,会有不够理想的数据,但是只要认真思考问题出现在哪,找到原因,并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它,总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物理实验的原因,就是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的精神,从而为我们以后的科研及工作打下基础。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