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经济学练习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思考题

来源:测品娱乐


宏观经济学练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它主要关心的问题有( D )

A .失业 B.通货膨胀 C.经济增长 D. ABC 2.以下哪一种收入应计入中国的 GNP( C)。

A.麦当劳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收入

B.德国大众公司在中国制造的汽车出口到泰国的销售收入 C.中国工人在伊拉克得到的工资收入 D.北京师范大学支付给外籍教师的工资

3.下列那一项措施会提高自然失业率( C )

A .取消工会 B.加强对青年的技术培训C.提高失业救济金 D.取消最低工资规定

4.以下那一项应计入本年的 GDP( D )

A.在党的关心下,民工终于得到了被拖欠了三年的工资 B.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温暖的 1000 亿元失业救济金 C.本年销售的去年生产的产品

D.拍卖行本年为客户拍卖文物得到的佣金

5.公共部门()的产出( B )

B.是按成本估价的 A .根据其售价计入 GDP

D.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 C.是可分的,因而可以单个出售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GNP=GDP+NFP(净要素支付)

B.GNP=NNP(国民生产净值) +折旧 C.GNP=NNP+ 间接税 D.NNP=NI+ 间接税

7.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的投资利润( C )

A .应计入美国的 GNP B.应计入中国的 GDP C.应计入美国的 GDP D.与美国经济没有关系 8.下列变量中哪一个是存量变量( B )

A.消费 B.国有资产总值 C.投资 D.净出口

9.下列各项应计入 GDP 的是( D )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价值 B.拍卖张大千国画的收入 C.出售股票的收入 D.为邻居家孩子辅导功课得到的报酬 10.宏观经济学不研究下列哪一个问题( D )

A .通货膨胀的原因 B.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 C.经济波动的原因 D.消费函数 11.短期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C )

A .自发消费总量 B.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可支配收入 12.下列各项应计入 GDP 的是( D )

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价值 B.你出卖唐伯虎画的收入

C.你出售股票的收入 D.你做家教的收入

13.在两部门经济中, 如果自发消费为 300 亿元,投资为 400 亿元,边际储蓄 倾向为 0.1,则均衡的收入水平为( C )

A .770 亿元 B. 4300 亿元 C. 7000 亿元 D.4000 亿元 14.如果某国公务员的工资增加了 1 亿美元,而公务员的工作量没有任何

增加,最终该国的 GDP(A ) A .增加 1 亿美元 B.减少 1 亿美元

D.增加量大于 1 亿美元 C.不变

15.在下列情形中,应计入当年 GDP 的是( A )

B.当年销售的去年生产的汽车 A .当年生产的未销售的汽车

C.在二手车市场购买的汽车 D.计划明年生产的汽车

16.在经济的核算中,总产出(收入)恒等于实际总支出,是因为( D )

A.实际产出与计划产出是恒等的 B.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是恒等的 C.实际消费与实际产出是恒等的 D.存货累积被认为是投资的一部分

17.如果某国把领取失业救济金 TR 美元的失业者,聘为不做任何工作的

雇员,该国的 GDP(A )

A .增加 TR 美元 B.减少 TR 美元 C.不变 D.增加量大于 TR 美元5%,18.如果 GDP 的趋势增长率是 3%,实际增长率是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

会下降( A )个百分点。

B. 2 A.1 C.3 D.5

19.在总供求模型中,总需量求取决于( A )

A .价格水平 B.总收入 C.总支出 D. 消费与投资

20.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的储蓄率是 30%,折旧率是 10%,人口增长率是 2%,

技术进步率等于 0,在索罗模型中,在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人均资本的 边际产出是( C) A.0.18 B.0.20 C.0.12 D.0.08 21.高收入税、低支出的财政,会导致( D )

A .利率上升 B.消费增加 C.资本需求减少 D.失业增加

22.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 ( D )

B.失业率等于自然率 A.失业为古典失业

C.失业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D.ABC

2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 ( A )

A .稳态增长率不变 B.短期增长率不变 C.长期人均产出水平不变 D.仅提高了短期人均资本水平 24.以下中哪一项有可能提高失业率。 ( D )

A.控制劳动供给的规模

B.提供就业信息,加快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C.提高工资率的伸缩性 D.提高失业救济金

25.研究产量波动、 失业以及决定价格水平与通货膨涨的基本宏观经济工具是 ( D )

A .收入 —支出模型 B. IS—LM 模型 C.弗莱明 —蒙代尔模型 D.AS—AD 模型

26.如果货币的收入速度 v=4 不变,经济增长率为 Y/Y=4%,名义货币增长

率 M/M=8%,依据货币数量方程,通货膨胀率为 ( A ) A.4% B.12% C.8% D.0

27.在两部门经济中,全部产出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因为( D)

A .实际产出与计划产出是恒等的 B.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是相等的

C.实际消费与实际产出是恒等的 D.存货累积被认为是投资的一部分

28.在开放经济的长期模型中,进口的贸易( A )

A.使贸易总额下降 B.使净出口上升 C.使实际汇率下降 D.不会使实际汇率变化

29.居民户所获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 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 另一部分用于(A A .储蓄 B.向纳税 C.购买国外产品 D.购买证券

30.在 AS— AD 模型中,总需求量取决于( A )

A.总价格水平 B.总收入 C.总支出 D.消费与投资

3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 — 支出模型)中( D )

A .支出决定产出和收入 B.价格不变 C.没有厂商供给约束 D. ABC

3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D)

A.实际资产效应

B.跨期替代(利率)效应

C.开放替代效应 D .ABC

33.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厂商改变产出水平的原因是(

A )

A .存货增加或减少 B.技术进步

C.价格水平改变 D.出口增加

34.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是以下哪种因素造成的( C )

A.价格水平下降 B.价格水平上升 C.外国的收入增加 D.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

35.在小国开放经济的长期模型中,财政扩张会导致( D )

A .产出增加 B.实际汇率下降 C.名义汇率下降 D.净出口下降

3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扩张性财政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紧缩性财政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扩张货币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扩张货币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37.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消费的数量取决于(

D )

A .利率水平的高低 B .经济增长速度

C.物价总水平

D

.收入水平的高低 38.总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从长期来看, ( B )A.价格水平越高总供给量越大

B.总供给量决定于一国的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 C.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变的

D.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变动时对短期总供给曲线没有影响

39.乘数表示的是自发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 C)的变化量

A .物价水平 B.就业水平 C.均衡产出 D.投资支出

40.一般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 B ) A.价格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成本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时会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 D.ABC

41.要使乘数扩大,必须( B )

A .扩大自发支出 B.扩大边际消费倾向

C.扩大边际储蓄倾向 D.采取扩张的货币

42. 短期均衡可能是( D )

B.是充分就业均衡 A.是失业均衡

C.是超充分就业均衡 D.ABC

43.在小国开放经济的长期模型中,进口的贸易会导致( B )

A .产出增加 B.实际汇率上升 C.名义汇率上升 D.净出口下降 44.经济波动的原因可以是( D )

A.投资减少 B.工资上涨 C.净出口减少 D.ABC

45.通货膨胀与名义利率具有的对应关系被称为( B )

A .庇古效应 B.费雪效应

C.凯恩斯效应 D.菲利普斯效应

46.居民户所获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另一部分用于 ( A )

A.储蓄 B.向纳税 C.购买国外产品 D.投资 47.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 ( B )

A .IS 曲线越平坦 B. IS 曲线越陡峭 C.投资乘数越大 D.货币乘数越大

48.在两部门经济的 Y — E(收入 — 支出)模型中,如果自生消费为 300 亿元,

投资为 400 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 0.1,则均衡的收入水平为( C ) A.770 亿元 B.4300 亿元 C.7000 亿元 D.4000 亿元 49.名义货币量除以物价水平等于( C )

A .名义货币需求 B.真实货币需求 C.真实余额 D.真实余额需求

50.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 —支出模型)的假定条件是( D )

A.总支出决定总产出 B.价格不变 C.无厂商供给约束 D. ABC

LM 曲线( D ) 51.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相对不敏感,则

A .是水平的 B.近于水平

C.是垂直的 D.近于垂直

52.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厂商改变产出水平的原因是( A )

A .非意愿存货增加或减少 B.技术进步 C.价格水平改变 D.出口增加 53.LM 曲线右下方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B )

A .过度真实货币余额供给 B.过度真实货币余额需求

C.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D.债券市场是均衡的

54.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乘数表示的是自生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

( C )

A.物价水平的变化量 B .就业水平的变化量

C.均衡产量的变化量

D.投资支出的变化量 55.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

D )

A .货币有效

B

.财政无效

C.完全的挤出效应

D .没有挤出效应

56.在小国开放经济的长期模型中扩张的财政会导致(

D )

A .产出增加 B.实际汇率下降

C.名义汇率上升 D.净出口下降

57.在 IS—LM 模型中,当经济处于古典情形( D )

A .货币无效 B.财政有效

C.没有挤出效应 D.有完全的挤出效应

58.在小国开放经济的长期模型中,货币扩张会导致(

C )

A .产出增加 B.实际汇率上升

C.名义汇率下降 D.净出口增加

59.下列中不属于财政的是( D )

A .削减收入税 B.增加支出

C.投资补贴 D.降低利率

60.一个经济的名义货币量除以物价水平等于(

C )

A .名义货币需求 B.实际货币需求

C.实际余额 D.实际余额需求

61.下列中不属于货币的是( C )

A .公开市场业务 B.改变贴现率

C.投资减税 D.改变法定准备率

62.在一个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实际 GDP 的年增长率为 8%,名义

货币存量年增长 12%,名义利率为 10%,实际利率为( C )

A.2% B.4% C. 6% D.8%

63.扩张的财政可使C

) ( A .LM 曲线右移

B.LM 曲线左移 C.IS 曲线右移

D. IS 曲线左移 . LM

曲线右下方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B )

A .过度实际货币供给

B

.过度实际货币需求

C.产品市场有超额供给 D

.产品市场有超额需求

65.紧缩的货币可使( B )

A .LM 曲线右移

B.LM 曲线左移

C.IS 曲线右移 D .IS 曲线左移

66.凯恩斯认为决定货币需求的动机是

( D )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 A B C

67.在在大国开放经济的长期模型中扩张性财政会导致(

B )

A .产出增加 B.净出口下降

C.国内私人投资上升 D.世界市场的利率下降

68.在 IS—— LM 模型中,有一点在 LM 曲线左上方,在 IS 曲线的右上方,这

时存在着( B )

A .实际货币的过度供给,产品的过度需求B.实际货币的过度供给,产品的过度供给C.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产品的过度需求D.实际货币的过度需求,产品的过度供给

69.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形下,一个开放的小国经济在短期中(

A .货币扩张有效 B.货币紧缩有效

C.财政没有挤出效应 D.财政的挤出效应更大了

70.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 D )

A .货币有效 B.财政无效

C.有完全的挤出效应 D.没有挤出效应

71.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B )

A .货币使总需求曲线移动B.货币使总供给曲线移动C.财政使总需求曲线移动

C )

D.财政、货币都作用于总需求曲线 72.当经济处于古典情形( D )

A .货币无效 B.财政有效 C.没有挤出效应 D.有完全的挤出效应

7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B )

A .边际效用递减,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的购买数量才会增加 B.价格水平下降,真实余额增加,均衡支出增加 C.扩张的财政,增加了均衡的支出水平

D.扩张的货币降低了利率,从而增加了投资和均衡的支出水平 7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其假定前提主要是( B )

A .不存在失业 B.价格不变 C.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D.经济资源已得到充分的利用 75.古典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其假定前提主要是( D )

A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毫无摩擦 B.价格变动对货币工资没有影响 C.充分就业通过工资的迅速调整得以维持 D.ABC 76.在凯恩斯供给曲线情形下,财政扩张使( A )

A .产量增加 B.利率不变 C.价格水平上升 D.价格水平下降

77.下列中不属于财政的是( D )

A .削减收入税 B.增加支出 C.投资补贴 D.降低利率

78.下列中不属于货币的是( C )

A .公开市场业务 B.改变贴现率 C.投资税收信贷 D.改变法定准备率

C ) 79.扩张的财政可使

B.LM 曲线左移 ( A .LM 曲线右移

D. IS 曲线左移 C.IS 曲线右移

80.紧缩的货币可使( B )

A .LM 曲线右移 C.IS 曲线右移 B.LM 曲线左移 D.IS 曲线左移

二、计算题

1 .考虑如下一个 封闭经济中 的情况: C=200+0.75(Y - T) , I=200-25 r ,

G=T=100 ;(M/P) =Y- 100r ; M =1000;P= 1。求:

(2)当 G 从 100 增加到 150 时, IS 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水平距离是多

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3)当 M s 从 1000 增加到 1200 时, LM 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水平距离

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的利率和收入水平。

(4)当价格水平是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解:

(1) IS 曲线: Y-C-G=I

Y-200-O.75(Y-T)-G=200-25r

得出: O.25Y-425+25r=o; LM 曲线 : 1000/2=Y-100r; 得出: Y-100r=500. 联立 IS,LM 曲线,得到 Y=1100,r=6.

(2)IS 曲线向右移动 200,r=7, Y=1200. (3)IM 向右移动 100, r=6.5, Y=1150

(4)LM 曲线变为 1000/p=Y-100r. 0.25Y-425+25r=0,1000/p=Y-100r; Y=500/P+850

d s

2.在一个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实际 GDP 的年增长率为 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 14%,名义利率为 11%,则实际利率是多少?

解:

通货膨胀率=货币存量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

=14%-5%+0=9%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11%-9%=2% 3.1992 年美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为 19160 万人,其中就业人口 11760 万人,失业人口 940 万人,不在劳动力人口 60 万人。当年美国的劳动力人口是多少?劳动参与率是多少?失业率是多少?

解:

劳动人口: 19160-60=12700(万) 劳动率: 12700/19160*100%=66.3% 实业率 =940/12700*100%=7.4% 4.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发达国家 A,一个是发展中国家 B。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y=k1/2 。A 国的储蓄率 s=28%,人口增长率 n=1%,B 国的储蓄率 s=10%,人口增长率 n=4%。两国有相同的技术进步率 g=2%,折旧率 δ=4%。

(1)稳定状态时 A 国和 B 国的每效率单位劳动资本 k 和每效率单位劳动产出 y 分别是多少?

(2)A 国和 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分别是多少? (3)A 国和 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 Y/Y)和资本增长率( K/K)分别是多

障体系。通过发放失业救济和失业保障,少?

(4)B 国为提高自己的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 解: (1)sf(k)=( δ+n+g), y=k1/2 ; 1/2 =S/ +n+g , s=28%, n=1%,( δ )

δ k=4%

稳态时 A 国:有效劳动资本 k(a)=(28%/(2%+1%+4%))v2=16, y(a)= k 1/2 =4 稳态时 B 国:有效劳动资本 k(b)=(10%/(4%+2%+4%))v2=1, y(b)= k 1/2 =1 (2) (Y/N)= (K/N)=g=2%-> A(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 (3) A 国和 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

A: (Y/Y)= (K/K)=g+n=2%+1%=3% B: (Y/Y)= (K/K)=2%+4%=6%

(4) 全的水平的条件应为 (k)=( δ+n+g)A 国

5.考虑一下方程所描述的一个经济: Y=C+I+G+NX 。其中,Y=5000 ,G=1000 T=1000,C=250+0.75(Y-T),I=1000-5000r, NX=500- 500ε,r=r*=5% 。试求:(1)这个经济中的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各为多少?

(2)假如支出增加 250,则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又分别为多少?并解释这些变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假如世界市场上的利率从 5%上升到 10%,结果又会怎样?解释你的答案。

解:

(1)国民储蓄为: Y-C-G=5000-250-0.75*(5000-1000)-1000=750 I=1000-5000r=1000-5000*5%=750

贸易余额为: NX=S-I=750-750=0, 得 ε=1。 (2)G’=G+ G=1000+250=1250

国民储蓄为: Y-C-G=5000-250-3000-1250=500 I 末变,还是 750,NX=S-I=500-750=-250, ε=1.5.

支出增加,会导致购买增加, 贸易余额减少,在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储蓄就会减少, 而贸易余额又与实际汇率呈相反的变化关系, 所以当贸易余额减少时,实际的均衡汇率会上升。

(3)国民储蓄为:Y-C-G=750, I=1000-5000*10%=500, NX=S-I=250=500-500 ε 得 ε=0.5。

利率上升导致投资下降, 贸易余额上升, 储蓄也上升, 同时均衡汇率因为和贸易余额有相反的变化关系,所以均衡汇率会下降。

三、思考题

1.试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治理失业的。 答:

主动性失业治理是在劳动供给方面做文章,是劳动, 使劳动供给在数量, 结构和质量尚符合市场上对劳动的需求。 从数量上要控制劳动供给的规模。可以采取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方法。 从结构上,可以降低青年人, 低技能劳动人群的量低工资。 也可以加强职业培训。 从质量上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失业者进行再教育和培训。 另一方面, 可以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来降低搜寻成本。被动性失业治理主张对失业者进行救济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失业保

使失业者能维特基本的生活水准, 达到

社会公平的目的。

2.运用货币数量论和费雪方程式解释货币供给对当前价格水平的影响。 答:

名义货币供给量 /价格水平 =实际货币需求量 那么 价格水平 =名义货币供给量 /实际货币需求量

这是货币通胀经济学的基本公式, 它说明只有名义货币流通来年感相对于实际货币需求有所增加时, 价格水平才会提高。 这样,在实际货币需求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水平就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另一方面,如果货币供给保持不变, 但实际货币需求变化了, 也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下波动。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第一个因素是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实际国民收入增长会增加实际货币需求, 从而降低价格水平。 第二个因素是利率水平,它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就越少。

3.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和长期内分别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答: 经济增长强劲对货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银行就会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乘数),货币供应会伴随着货币需求而增长 `` 货币具有泻后效应,在长时间的宽松货币下会造成通货膨胀!

在短期除了能够改变市场的预期外恐怕不能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

货币只有在实施后半年以上才能够看到效果, 并且经济的增长靠的是生产要素(资本存量和劳动) 和技术的进步, 并不是靠货币, 货币只是辅助性的东西!

4.实际工资刚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

刚性产生的原因由劳动隐性, 效率工资。内部者外部人模型等。 同时最低工资论信息不完全性, 菜单成本,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工人错觉模型也会导致工资刚性。

5.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和长期分别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答:

短期: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增加国民收入,促进消费 长期:投资扩大后,生产扩张,对资金需求加大,使利率回升,对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6.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有哪些,分析我国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

答:

通货膨胀 (Inflation) 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 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皮鞋成本(通货膨胀时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浪费的资源);菜单成本(通货膨胀时改变价格的成本) ;扭曲消费者决策 ,相对价格变动 与资源配置失误;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税收未考虑实际利率的改变) ;通货膨胀侵蚀了计价单位的实际价值, 造成混乱和不方便; 通货膨胀使得财富任意

再分配(预期利息不变,由于通胀使得实际利率改变了,货币价值也改变了) 。分

析我国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 增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 适当加快人

民币升值速度,减少通胀国际传导压力; 提高利率是抑制通货膨胀的一把双刃剑;价格管制;我国应联合世界对美国施加压力, 从而改变美国对美元贬值听之任之的态度

7.试评价我国当前治理房地产泡沫的。

答:

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土地的稀缺性和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活动等原因,

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一些城市房价快速上涨, 已经出现了房地产泡沫问题。 鉴此,我国理性分析, 宏观,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挤压泡沫。 我国 综合运用了货币、 财政和土地, 遏制地价房价过快增长, 稳定房地 产市场。货币上, 调整税收信贷, 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 加强金融监管 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财政上, 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酝酿开征物业税; 土地住房上, 严征相应土地税, 打击囤积土地现象, 积极推出公共租赁房政 策,科学实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房地产经济波动。

8.试分析我国独生子女的得失。

答: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 土地的稀缺性和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活动等原因,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一些城市房价快速上涨, 已经出现了房地产泡沫问题。鉴此,我国理性分析,宏观,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挤压泡沫。我 国综合运用了货币、 财政和土地, 遏制地价房价过快增长, 稳定房地产市场。 货币上, 调整税收信贷, 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 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财政上,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酝酿开征物业税;土地住房上, 严征相应土地税, 打击囤积土地现象, 积极推出公共租赁房, 科学实施经济适用房、 廉租房、限价房等, 房地产经济波动。

9.蒙代尔 —— 弗莱明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运用图形说明, 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小国开放经济中, 增加购买对国民收入、 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何影响?银行货币供给增加, 对国民收入、 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何影响?

答:

定汇前提条件:价格在短期内不变。

增加购买 -> 国民收入上升,汇率和贸易余额不变。 增加货币供给:三者均不变

浮动汇率前条件:价格在短期不变。

增加税收:国民收入不变,汇率下降,贸易余额增加。 增加货币供给:国民收入和贸易余额上升,汇率下降。 10.试述内生增长模型和索洛增长模型的根本区别,分析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理论依据。

11.运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评价我国目前应对金融危机的。 答: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 有效需求(即社会总需求) 通常都是不足的市场不能自动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索要有效需求。 是指商品的总供给格和总共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贸市购买能力不足,并由此导致了条。

12.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答:

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土地的稀缺性和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活动等原因,

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一些城市房价快速上涨, 已经出现了房地产泡沫问题。 鉴此,我国理性分析, 宏观,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挤压泡沫。 我国 综合运用了货币、 财政和土地, 遏制地价房价过快增长, 稳定房地 产市场。货币上, 调整税收信贷, 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 加强金融监管 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财政上, 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酝酿开征物业税; 土地住房上, 严征相应土地税, 打击囤积土地现象, 积极推出公共租赁房政 策,科学实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房地产经济波动。

13.总理为什么把“收入分配问题”看着影响政权稳固的大事看待,你认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答:

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社会公平的大问题,因为它涉及全民,所以党和国家

领导人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分配不均,轻者制约社会需求增长,阻碍经济发展;

重者产生严重心理失衡, 引起社会, 威胁国家政权。然而, 在经济大发展的 今天,我国还存在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 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部门行业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 而且有可能影 响政权巩固。 我认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的。 我国 要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做到四个方面: 1、加快发展,丰富物质; 2、解 决就业问题;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稳经济, 安民心,固政权,谋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