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高职人才分层培养实践探索

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高职人才分层培养实践探索

来源:测品娱乐
产业科技创新 2020,2(35):127~128第2卷 第35期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127

基于大数据画像技术的高职人才分层培养实践探索*

宋振兴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发展思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强化内涵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必须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文章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高职分层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然后从高职人才分层培养的主要困境出发,阐述了大数据画像技术在高职分层培养标准、分层培养效果评价、高技能层次人才选拔等方面难点破解和技术应用。关键词:大数据;画像技术;分层培养

中图分类号:U463.6-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2020)35-0127-0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的不断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质增效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层次需要,分层培养的实践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困境;针对高职教育的分层教育的主要困难,引入大数据画像技术,提升高职人才分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1 研究概述

1.1 高职多层次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是增加高等教育的覆盖面,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源头角度探究,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建立在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基础上的,中高职同校培养的情况较为普遍;此外,部分省份进行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贯通培养试点,主要模式为“3+2”贯通,在高职院校就读三年,在本科院校就读两年;202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职业技术大学(高职本科教育)的建设速度,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这些改革举措,构成了当前情况下“一校多培”的客观现实,形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历大层次,客观上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度。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目前较为复杂的生源分布。2007年以前,国内高职教育的生源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主。此后,随着高等教育生源的日趋紧张,生源渠道逐步拓展到以自主招生、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培养、春季高考、夏季高考为主体的综合生源体系,由于不同生源的学习经历不同,学习基础差异较大,混合培养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如何提升高职人才分层培养的效果,化解生源层次问题,

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又一难题。

近十年以来,高等教育生源数量矛盾日渐突出,以山东为例,招生计划已经超出报名人数数万人,对高职院校(专科)招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夏季高考生源为例,很多专业班级内既有400多分的中段分数学生,也有刚过提档线的不到200分的学生,形成近300分的分差,成绩层次化往往意味着学生综合素养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对高职人才分层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大数据画像技术

行为数据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大数据技术应用成为社会各界追捧的热点,不断产生新的应用领域,其中画像技术就是近两年的热点之一;通过大数据画像技术,能够通过累积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的标签化综合描述,根据学生的在校行为数据,可以将数字校园平台的海量数据抽象出一些“标签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即为“学生画像”。构建学生画像的关键就是要构建学生的标签化模型,其中,标签是指对数字校园平台上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到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志[1]

。用过对这些特征标志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筛选及评价,破解高职人才分层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与困境,提升培养效果。

2 N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分层培养实践

N职业技术学院是所在省份最早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该学院的前身是高级技工学校,因而兼具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双重身份特征,生源情况复杂,办学层次多样,因此,N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层次人才培养层面一直在进行多种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 “卓越技师”培养

为提升人才培养特色,N职业技术学院从2011年

*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学生画像的高职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9639)。作者简介:宋振兴(1984- ),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职业教育方面研究。

128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Vol.2 No.35

开始,在学院重点专业中试点培养“卓越技师”。“卓越技师”的基本特征是在校学校期间取得高职大专学历和相关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证书,N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技工院校身份的优势,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请备案,为参加“卓越技师”培养的学生申请获得了职业资格二级(技师)鉴定资格,N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选拔组建“卓越技师”班,在完成高职大专学习任务的同时,让部分优秀学生获取了技师等级证书,成为就业市场当中的佼佼者,“卓越技师”培养是针对高职(专科)学生中优秀人才的分层培养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2 高职教育(专科)与应用本科贯通培养

N职业技术学院所以省份作为全国试点推行了高职教育(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3+2+二年本科)”,该学院有三个优势专业入选了贯通培养计划,该形式转本贯通培养是从录取开始即按照贯通培养单独录取,其录取分时普通大幅度高于大多数普通高职专业,部分录取学生分数超过了录取年度的本科提档线,该培养形式可以视为选取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生源中的最优秀部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与应用型本科学历教育的结合,也属于高职学生分层培养中的“选优”模式。

2.3 部分专业群的生源分类培养实践

N职业技术学院正在逐步推进二级学院、专业群分级管理,部分专业(群)开始尝试按照生源分类管理,分层培养。该院某专业2020级根据生源组建了三个行政教学班,分别为夏季高考生源班、春季高考生源班、自主招生及对口招生生源班,并根据不同教学班的生源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授课计划,根据学生的特征因材施教,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了高职学生的成材率,该实践可以视为根据生源特征分层分类培养的一种尝试。

3 基于大数据学生画像技术的高职人才分层培养困境破解探索

高职人才分层培养作为重要的改革举措,在构建人才培养层次体系、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境和难点,因此,利用大数据画像技术破解分层培养的难点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方法选择。3.1 破解学生分层标准困境

当前高职院校正在推行的分层培养实践主要基于比较显著的客观标准,例如生源、录取分数、测验成绩等显性指标,这些指标对于推进分层培养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该类指标体系过于单一,很难反映学生的的整体情况,在使用中较易出现偏差,而且学生随着不同的入学年级变化起伏较大,需要对分层标准进行不断调整,适应学生情况变化,对教师的执行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应用大学生画像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高职学生分层困境,通过对学生背景数据的收集,尝试建立学生分层数据处理模型,并针对目标学生群体反复验证,最终建立比较稳定的学生分层数据模型,实现对学生分层的稳定输出,易于操作和管理,误差较小,出现学生年级更迭或者其他情况变化,只需要利用学生数据重新验证即可获得稳定输出,极大的减轻了教师的管理压力[2]。3.2 破解分层培养效果评价困境

分层培养成功与否,关键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维度较为机械,多数评价途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被学生加以利用,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从而造成评价数据存在一定的失真,此外,受制于效果评价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大多数评价方式缺乏横向联系,很难形成学生的立体综合评价,类似职业精神对综合数据要求较高的评价目标,几乎难以实现准确评价。利用大数据学生画像技术,可以对学生度标签化描述,并根据庞大的数据基础,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建立表达准确的数据模型,能够对很多传统评价方式难以完成的任务进行准确评价,而且学生个体是无法从所有的数据角度加以规避和准备,评价效果更加全面和准确。

3.3 破解分层培养的技能潜力发掘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究其根本在于职业技能培养,尤其是高职专科教育,技能培养水平更是重中之重,分层培养的初衷就是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群体的共性设置不同的技能培养标准,但是作为分层大类的共性标准,在培养卓越人才和优秀创新人才的选拔上,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近年来国家不断鼓励职能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2020年11月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2021将在上海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此外,“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培养高端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成果检验和导向机制,对高端技能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不仅注重技能的掌握水平还要重视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技能综合潜力尤其重要,通过对大赛优秀学生进行学生画像,进行数据发掘和模型设计,建立大赛选手选拔系统模型,能够有效破解传统的高技能选手分层选拔困境[3]。参考文献:

[1] 于方,刘延申. 大数据画像—实现高等教育“依数治理”

的有效路径[J]. 江苏高教,2019,35(3):50-57.[2] 赵国亮,陈晓军,李思奇,等. 基于数据分析高校学生

自画像的初探[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35(8):233-234.

[3] 陈锦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学生用户画像系统设计

与实现[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三年高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