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滨州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一、判断题
1、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是一种纤维素性炎。( ) 2、炎性渗出是系统性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
3、活性氧类物质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 )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易患乳癌和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 ) 5、单纯性神经元萎缩是神经元慢性渐进性变性直至死亡的过程。( ) 6、脓肿灶以单核细胞没润为主。( )
7、十二指肠溃疡因肠壁较薄更易发生穿孔。( ) 8、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中不易见到陷窝细胞。( ) 9、前列腺癌与雄激素高表达有关。( )
10、肺癌分为型、周固型和弥漫型三个主要组织学类型。( )
1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基本病变包括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瑟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 )
12、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生存率与是否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 )
13、肥胖一般来说是超过正常体重的20%。( )
1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 15、巨噬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后,丧失了吞噬和杀灭结核杆菌的能力。( )
二、选择题
16、对血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肢血栓比上肢血栓多见B.静脉血栓比动脉血栓多见C.静脉血栓均为混合血栓 D.毛细血管内血栓为纤维素性血栓 E.混合血栓是层状血栓
17、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心脏何种形态的改变( ) A.球形心B.靴形心C.梨形心D.绒毛心E.虎斑心 18、液化性坏死好发于( ) A.心 B.肝 C.脾 D.肾 E.脑
19、一期愈合的瘢痕抗拉力强度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 A.5~7天B.30天C.60天元海D.90天能市E.180天 20、关于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由地方性水、土、食物中缺引起 B.血中促甲状腺素增高
C.可引起压迫、窒息、吞咽和呼吸困雄等症状 D.少数患者可伴甲状腺功能低下 E.不伴有突眼症状 21、宫颈息肉属于( )
A.癌前病变B.原位癌C.良性增生D.浸润性癌E.炎症 22、引起肾孟肾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 )
A.绿脓杆菌B.大肠杆菌C.产气杆菌D.葡萄球菌E.链球菌 23、炎症介质的作用,不包括( )
)A.组织损伤B.血管破裂出血C.促进白细胞渗出D.血管通透性增加E.导致发热、疼痛 24、下列哪一种物质中毒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出现脱下垂或足下垂,还可刺激牙跟使近齿跟处的色素沉着( ) A.铅 B.汞 C.锅 D.砷 E.氟 25、预后与妊娠相关的是( )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26、关于肿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以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B.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异常组织团块 C.肿瘤性的增殖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D.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失去控制 E.肿瘤细胞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均正常
27、关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下列错误的是( )
A.新生儿期睾丸小B.身材高而四肢瘦长C.胡须和体毛少D.血浆睾酮浓度低 E.青春期睾丸曲细精管内无精子
28、患者男,42岁,工人。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2个月,呕血半天”入院。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史20余年,其间未进行治疗。超声检查发现肝脏萎缩,尾状叶增大,肝脏表面不整齐,呈锯齿状,肝脏回声增强,并出现许多低回声结节,大小5-10mm,边界整齐。肝静脉内径变细,肝外门静脉相对增宽。另有脾肿大和少量腹水。中患者呕血的原因是( )
A.胃肠淤血水肿B.急性出血性胃炎C.食管胃底静脉曲张D.胃溃疡出血 E.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29、患者男,40岁,曾患风湿性心内膜炎,近日发热,白细胞增高,皮肤黏膜有出血点,住院治疗,医嘱绝对卧床休息。今晨患者自行起床.突感头痛,呕吐,左下肢麻木,倒地死亡。该患者最可能的死因是( )
A.心肌梗死B.脑出血C.脑动脉栓塞D.肺动脉栓塞E.肺炎
30、患者,男,48岁,因发热、咳嗽、咳脓痰5天,痰中带血2天入院。CT示左下肺近肺门处见一直径1cm的磨玻璃影,边缘不整。支气管镜活检见肺泡上皮异型明显,沿肺泡壁生长,部分突人肺泡腔,局灶有坏死,核易见,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肺结核B.肺腺癌C.大叶性肺炎D.间质性肺炎E.肺鳞状细胞癌
31、患者女性,35岁,双侧颈部肿块一个月。T、T。略低于正常,甲状腺扫面表现为冷结节,送检标本示,组织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明显淋巴滤泡。并见少量浆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另见部分不规则小滤泡,滤泡上皮增大,胞质丰富,呈嗜酸性颗粒状,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淋巴痛B.亚急性甲状腺炎C.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D.桥本甲状腺炎E.甲状腺滤泡癌 32、女性,51岁,诊断腰椎结核,有“脓液”从背部病变破裂期流出体表,此病变是( )
A.溃疡加 B.窦道C.空洞D.瘘管E.糜烂
33、女性,32岁,在工作中被侧刀将左手食指切断,经断指再植后,右手食指功能恢复,下列哪种组织属完全再生( )
A.皮肤及皮下附属器号B.指骨C.血管一向件D.神经引全南语选E.肌组织
34、患者发病3周,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腹胀、腰泻,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脾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坏死性肠炎B.细菌性痢疾C.伤寒D.阿米巴痢疾E.恶性淋巴瘤
三、名词解释
35、病理性色素沉着
36、生理性再生
37、库欣综合征
38、LP细胞
39、早期肺癌
40、成熟性畸胎瘤
41、心肌梗死
42、化脓性炎
43、伤寒细胞
四、简答题
44、简述急性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
45、简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
46、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组织损伤机制、基本病变及皮肤损害。
47、简述酒精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48、试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
49、流式细胞术在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参
一、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9、对 10、错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错
二、选择题
16、C 17、A
18、E 19、D 20、A 21、E 22、B 23、B 24、A 25、E 26、E 27、A 28、C 29、C 30、B 31、D 32、B 33、B 34、C
三、名词解释
35、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al pigmentation):病理情况下,人体内的内源性色素与外源性色素积聚于细胞内外。
36、生理性再生(physiological regeneration):指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以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的再生。 37、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由于长期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促进蛋白质异化、脂肪沉积,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皮肤紫纹、多毛、糖耐量降低、月经失调、性欲减退、骨质疏松、肌肉乏力等。本症成人多于儿童,常见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约@2.5:1。
38、LP细胞(lymphocyte predominant cells):是指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典型肿瘤细胞,亦称“爆米花”细胞(popcom cells),瘤细胞的体积大,多分叶状核,类似爆米花形状,染色质稀少,有多个小的嗜碱性核仁,胞质淡染。 39、早期肺癌(carly lung cancer):日本肺癌学会将癌块直径<2cm,并局限于肺内的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无淋巴结转移者称之为早期肺癌。
40、成熟性畸胎瘤(mature teratoma):又称成熟囊性畸胎痛,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肿瘤呈囊性,充满皮脂样物,囊壁上可见头节,表面附有毛发,可见牙齿等。镜下,肿瘤由三个胚层的各种成熟组织构成。
41、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白细胞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42、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的急性炎症。
43、伤寒细胞(typhoid cell):伤寒病变时,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端细胞称伤寒细胞。
四、简答题
44、答:急性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包括:
(1)内皮细胞收缩:在受到炎症介质的刺激后,内皮细胞迅速发生收缩,细胞间出现缝隙,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该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2)内皮细胞损伤:烧伤和化脓菌感染等严重损伤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使之坏死及脱落,这种损伤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明显并且发生迅速,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3)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炎症介质可以使胞浆内相互连接的囊泡体形成的穿胞通道数量增加并且口径增大。
(4)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在炎症修复过程中,新生毛细血管以出芽方式形成,其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具有高通透性。
这些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可同时或先后起作用。
45、答: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血液成分的异常,如充血、淤血、缺血、血栓形成以及继之引起的栓塞(可造成梗死);血管壁通透性或完整性改变,如水肿、出血。
46、答: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损伤机制、基本病变及皮肤损害如下:
(1)损伤机制:SLE的组织损伤与自身抗体的存在有关,多数内脏病变为免疫复合物所介导(Ⅲ型超敏反应),其中主要为DNA-抗DNA复合物沉积所致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其次为特异性抗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自身抗体,经Ⅱ型超敏反应导致相应血细胞的损伤和溶解,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抗核抗体并无细胞毒性,但能攻击变性或胞膜受损的细胞,一旦它与细胞核接触,即可导致细胞核肿胀,呈均质一片,并被挤出胞体,形成狼疮小体(苏木素小体),为诊断SLE的特征性依据。
狼疮小体对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在补体存在时可促进细胞的吞噬作用。吞噬了狼疮小体的细胞称狼疮细胞。
(2)基本病变:病变多样,急性坏死性小动脉炎、细动脉炎是基本病变。活动期病变以纤维素样坏死为主。慢性期血管壁纤维化伴管腔狭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水肿及基质增加。
(3)皮肤损害:约80%的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50%可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镜下,表皮常见萎缩、角化过度、毛囊角质栓形成、基底细胞液化等病变,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水肿,基底膜、小动脉壁和真皮的胶原纤维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常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显示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有IgG、IgM及补体C3的沉积,形成颗粒或团块状的荧光带,即“狼疮带”,对本病有诊断意义。
47、答:酒精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包括:
(1)消化系统:酒精对肝损害非常严重,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酒精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2)神经系统:慢性酒精中毒可造成大脑皮质萎缩;引起维生素B,缺乏可造成Wermicke-
Korsakoff脑病;引起烟酸缺乏造成糙皮性脑病。
(3)心血管系统:酒精中毒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又称酒精性心肌病。病理改变有心肌变性、纤维化及心腔扩张。临床表现为心悸、气急、胸闷、胸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可发生晕厥和猝死。
(4)其他系统:酒精中毒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慢性肌病;男性酒精中毒常可引起不育、性欲下降、男性乳腺发育;女性酒精中毒常引起骨质疏松症。 (5)胎儿酒精综合征:母亲在妊娠期间酗酒造成的永久性出生缺陷。 (6)多器官功能衰竭。
48、答: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组病情进展迅速的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大量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①肉眼观双侧肾脏均匀肿大,颜色苍白,为“大白肾”;②光镜下见多数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占肾小球总数50%以上),开始为细胞性新月体,后期转化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③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与具体类型有关,1型表现为l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条状沉积,Ⅱ型则为颗粒状荧光,Ⅲ型通常无荧光反应;④电镜观察可见囊壁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肾衰竭。预后一般认为与新月体的数目有关,如受累肾小球<50%者则预后相对较好。
49、答:流式细胞术可应用于以下方面:①细胞DNA含量检测。通过检测细胞的DNA含量.进一步进行细胞周期、细胞倍体以及凋亡的分析;②肿瘤诊断与抗肿据药物研究。如对淋巴造血疾病进行免疫分型、细胞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检测;③细胞分选;④细胞内钙离子的测定;⑤细胞内蛋白质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