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水保方案[管理资料]

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水保方案[管理资料]

来源:测品娱乐


水保资证丙冀字第 号

XXX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编制单位: 建设单位:

2015年5月

(报批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人员:

目 录

1 综合说明 .......................................................................................... 0 .......................................................................................................... 0 .......................................................................................................... 1 .......................................................................................................... 1 .......................................................................................................... 1 .......................................................................................................... 2 .......................................................................................................... 2 .......................................................................................................... 2

水土保持监测 ................................................................................ 3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 4

2 编制总则 ........................................................................................ 7 .......................................................................................................... 7 .......................................................................................................... 7 ........................................................................................................ 10 ........................................................................................................ 10 ........................................................................................................ 10 ........................................................................................................ 11 3 项目概况 ...................................................................................... 12

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 12

........................................................................................................ 13 ........................................................................................................ 14

项目平面布置 .............................................................................. 14

........................................................................................................ 19

........................................................................................................ 21 ........................................................................................................ 24 ........................................................................................................ 25 ........................................................................................................ 26 ........................................................................................................ 29

工程进度 ...................................................................................... 29

4 项目区概况 .................................................................................. 30

自然条件 ...................................................................................... 30 社会经济概况 .............................................................................. 34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 35

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 37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37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 38

........................................................................................................ 39 ........................................................................................................ 43 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 45 ........................................................................................................ 45 ........................................................................................................ 45 7 水土流失预测 .............................................................................. 47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 47 (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量预测 ........................... 48 ........................................................................................................ 48 ........................................................................................................ 56 ........................................................................................................ 56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 57

........................................................................................................ 57 ........................................................................................................ 57 9 水土保持监测 .............................................................................. 68 ........................................................................................................ 68 ........................................................................................................ 69 、方法、频次与点位布设 ........................................................... 70 ........................................................................................................ 72 ........................................................................................................ 73 10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75

投资估算 .................................................................................... 75 编制原则及依据 .......................................................................... 75

........................................................................................................ 76

效益分析 .................................................................................... 84

11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87

组织机构与管理 .......................................................................... 87 后续设计 ...................................................................................... 88

........................................................................................................ 88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 88 水土保持监测 .............................................................................. 检查与验收 ..................................................................................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 .................................................................. 91

12 结论与建议 ................................................................................ 92

结论 .............................................................................................. 92 建议 .............................................................................................. 92

1 综合说明

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太阳能资源和荒地,增加电力供应,缓解当地电网的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对于研究大型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XXX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位于XX市XX县XX村,场址中心距离xx县城约33公里。场址中心位置为东经X、北纬X。工程容量为20MWP,主要建设内容有40台500kWp逆变器和20台箱变,配套检修道路,集电线路及35KV开关站一座。,,,,工程无弃方。项目已于2015年3月开工,预计2015年8月结束,。,。项目法人代表候丰。

项目区于2014年6月由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编制了《XX市XX村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4年9月19日取得了XX县发展改革局发的《XX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已于2015年3月开工,进行准备工作和工程前期工作。受XX市XX有限公司委托,XXX承担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人员于2015年4月6日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认真分析主体工程设计资料,依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及国家与地方的有关规定,在对项目责任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广泛收集资料及技术咨询的基础上,《隔河头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项目区位于燕山山脉。属温带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降雨充沛,无霜期长。℃,,,冻土深度一般为90~110cm;该区的土壤为褐土,植被类型为稀疏林地、灌草地和荒山,项目区属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土壤侵蚀为中度水力侵蚀区,工程所在地的侵蚀模数2500t/。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普查”结果,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2013]188号)》的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标准。

土流失防治目标如下:

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以上,,拦渣率达到97%,植被恢复率达到95%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5%以上。

工程选址未处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未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重点试验区,未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工程占地均为荒坡(地类为草地,属未利用地),未占用水浇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分析,不存在影响工程建设的性因素,项目建设可行。

本方案通过对站区选址、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的分析与评价,认为主体工程以上设计符合水土保持相关规

定。本工程主体设计仅原则性的提出了一些应布置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但没有完全达到水土保持治理标准,本方案将予以详细设计。

综合分析认为,只要严格按照主体设计的占地方案、土石方流向、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施工,同时认真落实本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能够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项目建设可行。

本项目为生产建设类项目,根据主体工程设计介绍征地范围较大,(),,不计入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

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区及直接影响区,,,。

(1)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和项目建设区自然条件,确定本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2015年 3月~2015年8月,自然恢复期2年。

(2); (3); (4),其中:;

(5)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光伏发电区和道路区; (6)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为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7)工程建设占用大量土地,扰动、损坏地表植被,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对项目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区、35KV开关站、道路、集电线路、临时设施区共5个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由工

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组成。

(1)太阳能光伏电站区

,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施工结束后对损毁区域种草绿化,,播撒草籽460kg。临时堆土密目网临时遮盖120m2,挡土袋100m3。

(2)35KV开关站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

(3)道路:,,开挖排水沟153m,施工过程中除尘洒水110m3;,,开挖排水沟3437m,施工过程中除尘洒水1718m3。

(4)集电线路:,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播撒草籽45kg。 (5)临时设施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播撒草籽40kg。表土纤维布临时苫盖60m2,挡土袋50m3。

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工程不同的功能分区及各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防治重点,确定各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监测重点和监测方法。本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末,,即2016年。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为定位监测、调查监测和场地巡查;监测重点是光伏发电区和道路区。

(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其中:,,,(其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勘测设计费1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评估验收费10万元,技术咨询服务费1万元),,。

(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益

通过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本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2016年)防治目标达到值为:%,%,,%,%,%。

结论与建议

结论

隔河头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建设符合国家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方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工程建设中落实本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以实现建设期的防治目标,实现项目区环境的恢复和改善。项目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从角度认为隔河头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本方案是依据主体工程可研做出的,设计深度有限,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下阶段初步设计时对工程布置、发电设备选型进一步优化,减少工程占地,进一步核实开挖和回填工程量,减少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土石方转运数量,从而尽量减少因工程建设而新增的水土流失量。

(2)施工单位要按季节及时造林种草,并及时灌水,加强抚育管理。确保植物成活率达到95%,保存率不低于90%。

(3)对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工作的要求

水土保持监理工单位依据监理合同对本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环境保护的进行监理活动,按批复的水保方案搞好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监测单位完成监测实施方案与设计工作,对水土流失状况、环境变化、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效果等进行监测、监控,完成各阶段的监测任务。相应资料要整理归档,以利水土保持工程的顺利实施及竣工验收。并定期向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并接受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4)对建设单位的要求

按照方案落实资金、管理等保证措施,做好本方案下阶段的工程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组织工作,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同时,要求在本方案批准后,及早安排水土保持作业设计工作,落实监测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工作。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表1-10

项目名称 涉及省区

XX光伏发电20兆瓦工程 涉及地市或个数 XX市 流域管理机构 涉及县或个数 XX县 项目规模 动工时间 建设容量20 MWp 2015年3月 建设区域 光伏发电站区 35KV开关站区 道路区 集电线路 临时设施区 总投资(万元) 完工时间 长度/面积(m/hm) / / / / / 燕山国家级重点预防区 2土建投资(万元) 2015年8月 设计水平年 挖方量(m) 5045 22101 800 地貌类型 气候类型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2[t/(km·a)] 土壤容许流失量2[t/(km·a)] 2) 扰动地表面积(hm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 新增水土流失量(t) 光伏发电区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拦渣率(%) 林草覆盖度(%) 植物措施 费用(万元) 建设单位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 电子信箱 补偿费(万元) 23 2016年 填方量(m) 47 20445 800 山区 暖温带亚湿润气候 1000 200 95 95 25 临时措施 3项目组成 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 土壤类型 植被类型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 项目建设区(hm) 直接影响区(hm) 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 扰动土地整治(%) 防治目标 土壤流失控制比 林草植被恢复(%) 建设区域 光伏发电站区 35KV开关站区 防治措施 道路 集电线路 临时设施区 投资(万元)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 方案建制单位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地址 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 电子信箱 222褐土为主 稀疏林地、灌草地和荒山 95 97 工程措施 , ,排水沟3590m 监测费(万元) 临时堆土密目网临时遮23盖120m,挡土袋100m。 除尘洒水1718m 临时堆土密目网临时遮23盖60m,挡土袋50m。 XX市隔河头太阳能有限公司 3

2 编制总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和评价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明确水土保持防治责任和范围,提出科学的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措施,匡算水土保持所需投资等。

(3)为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撑,为项目的结构和布局及施工组织提供完善的意见。

(4)明确建设单位的责任期间、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0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5)《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河北省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与2014年5月30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9月1日起实行)。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保[1994]513号);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1日,2005年7月8日修订);

(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颁布);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2月1日实行,2005年7月8日修订);

(5)《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实行);

(6)《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年7月8日实行);

(7)《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

(1)《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保[]332号文); (2)《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和补充规定》(水利部水保监[2001]15号,);

(3)《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号,);

(4)《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2号);

(5)《水利部关于修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2005年7月26日);

(6)《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计划委员会、河北省环境保护局

关于开办生产建设项目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通知》(河北省水利厅、计委、环保局冀水农字[1994]38号,);

(7)《河北省物价局、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制定我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冀价行费【2014】32号 2014年9月23日);

(8)《河北省水利厅、省计委、省环保局对XX市水利局〈关于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范围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冀水保字[1997]33号,);

(9)《河北省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河北省,);

(10)《XX市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秦政[2005]216号,);

(11)关于印发《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4】8号。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 (6)《防洪标准》(GB50201-1994);

(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10)《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范》(GB/);

(1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

(1)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14]58号);

(2)《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公布全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的通知》;

(3)《XX市水文手册》(XX市水务局,)。

(1)《2014年XX县经济统计年鉴》;

(2)《XXXX20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现场调查资料。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防治标准。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减轻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及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责任明确、预防为主、生态与主体并重; 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永久临时结合; 景观协调、经济合理、综合利用、三同时; 公众参与、以新带老、合理界定项目。

(1)本项目已于2015年3月开工,目前本项目处于建设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本方案的设计深度定为初步设计阶段。

(2)项目设计水平年确定为生产运行期后第一年,即2016年。 (3)本方案属于建设生产类项目,工程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2015年8月完工,总工期6个月。因此,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

3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xx光伏发电20兆瓦工程于2014年10月取得了XX同意开xx展前期工作的批复,详见附件。

XX市XX20MWp光伏发电项目位于XX县XX村,场址中心距离县城约33公里,项目规划容量20MWp。光伏电场中心位置为东经119º15′〞、北纬40º10′〞, hm2。

本期工程容量20 MWp,年上网电量2800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1400h。工程建设包括光伏发电区(40个500kW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子方阵,太阳能电池组件67200块、20台箱式变压器、安装场地)、35KV开关站区、集电线路、道路区(进场道路、检修道路)及临时设施区建设。

。其中:,。

占地类型为草地。,,。

,其中:土建工程投资:。本项目资金来源20%为资本金,其余80%项目资金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工程计划总工期6个月(2015年3月~2015年8月)。

项目组成、规模及工程特性表 表3-1

序号 类别

项目 主要技术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土石方总量 工程占地 项目 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及等级 地理位置 建设单位 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 工程建设期 总占地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总量 开挖 回填 hm2 hm2 hm2 万m3 万m3 万m3 XX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 生产建设类项目 XX省XX市XX县 XX市XX太阳能有限公司 工程容量20MWp 总投资: 土建工程投资: 6个月 设计容量为20MWp,采用采用多晶硅组件固定支14 太阳能光伏发电区 架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67200块、20台箱式变压器及安装场地 15 项目 16 17 18 组成 35KV开关站区 主要为综合楼1240m2、电控间477m2和水泵房48m2 进站道路153m,,检修道路3437m,。 ,。 在开关站东侧,。 道路 集电线路 临时设施区 XX市XX罗汉洞20MWp并网光伏发电工程位于XX市XX县XX镇XX村,场址中心距离xx县城约33公里。电场中心位置为东经、北纬。站址东侧有S261省道通过,距离站址约500m,交通十分便利。

站址位置详见下图:交通位置图。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有效方法,本工程发电系统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总体设计方案。xx隔河头罗汉洞20MWp发电项目光伏电站布置分为五个区,共配500kVA逆变器40台。每两台500kVA逆变器配一台1000kVA升压变,组成一个逆变升压单元,共20个逆变升压单元。就地采用升压箱变将每个1MW单元逆变产生的270V交流电直接升压至35kV。升压箱变高压侧采用环接方式,每5个逆变升压单元环接(枝接)成一回进线,共计4回接入光伏电站35kV开关站屋内配电装置进行汇流。再由1回35kV电缆线路并入电网。

设计选用300Wp组件共67200块,,电池组件采用300Wp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整个光伏电站共设20座逆变器室,共装40台500kWp逆变器。

项目平面布置

光伏区的总平面布置结合站区的总体规划及太阳能光伏工艺要求进行布置。在满足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的前提下,考虑了安全、防火、卫生、运行检修、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各建筑物之间的联系等各方面因素。

本工程光伏发电场区内共由20个1MWp光伏发电方阵和方阵间的检修道路组成。发电厂区内的20个光伏发电方阵呈3行7列布置。本项目采用组串式逆变器,每28kWp光伏发电分系统设一个组串式逆变器,逆变器位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中间部位,1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经一台升压变压器就近接入35kV线路。

由于自然地形较为平坦,光伏区竖向布置采用随坡就势的布置方式,不改变自然地面现状,不进行大面积场平,局部坑沟就地填平即

可。尽量减少对自然地面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节省投资。

生产设施区建设的光伏电场太阳能电池阵列由20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组成,每个l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由2个500kWp光伏发电单元组成,每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经2个输入功率为500kW的逆变器后再经升压变压器升压,每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设一个逆变器室,每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分别经一台升压变压器就近接入35kV线路;采用300Wp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20块串联在一起,配500kW并网逆变器时的组串并联路数为84路,并以此组成一个500kWp光伏发电单元;两个500kWp光伏发电单元接入1000kVA升压变压器升压至35kV,接入110kV升压变电站。

发电单元的光伏组件全部采用多晶硅组件。 ①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最佳倾角

本工程电池方阵的最佳固定倾角为38°。 ②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方位角

在北半球,太阳电池组件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的夹角为0°),太阳电池组件发电量为最大,因此本项目光伏阵列方位角设置为0°。

③太阳能电池阵列行间距

本工程太阳能晶硅电池方阵系统采用固定支架系统,只需要考虑行间距。光伏方阵间距或可能遮挡物与方阵底边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

D。D=Lcosβ+Lsinβ(+)/()

其中L为光伏板斜面长度;D为两排方阵之间的距离;β为方阵倾角;ɸ为纬度。

本工程组件安装在山地朝南斜坡,经测算最佳倾角与山地坡角基

本一致,因此组件前后基本不存在遮挡,为安装检修方便,取两排组件之间的距离为1m。

④光伏组件的布置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0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电池组件采用300Wp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均采用为38°(最佳倾角)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在充分考虑了接线难易,线缆用量以及施工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本项目确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排列方式为:将20块组件分成2份,每份10块,将每份儿中10块组件叠加后串接,然后将两份儿组件顺次连接。组串单元排列方案(倾角为38°)如图3-6-1所示。

图3-6-1 电池组件串接方式方案

⑤ 逆变器布置

本工程每座逆变器室内装设2台500kWp逆变器,逆变器室就地布置。逆变器室采用柱下基础上部结构由厂家供应成套设备。

⑥太阳能电池阵列总布局

光伏电场太阳能电池阵列由20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组成,每个1MWp光伏发电分系统由2个500kWp光伏发电单元组成,发电单元的光伏组件全部采用多晶硅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总数量为67200块,,整个光伏电场共设20座逆变器室,共装设40台500kWp逆变器。

⑦光伏电站电气设计

光伏列阵与箱式变电站组合方式为一阵一变方案,即每一光伏列阵约lMWp设一座箱式变电站。根据地质条件和箱式变容量,确定箱式变电站基础为混凝土基础,××(长×宽×高),,。

根据工艺要求站区管线的布置尽可能顺畅、短捷,减少埋深和交叉,并沿道路布置,以方便检修。地下管线(沟)与建(构)筑物或其它管沟的距离及埋深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确定。

辅助生产、生活区电缆沟均按考虑排水设计,站区下管线均采用直埋,包括给水管、排水管、消防水管等。 、生活供水及排水

①供水

项目用水主要为综合楼的生活消防用水及人员用水、清洗光伏组件用水。本工程设一座生活水箱,供生产生活。清洗光伏组件采用机械清洗,用水可就近从乡村取水。

②排水系统

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水和污水单独排放。 1)雨水排水系统

场区外围统一规划建有防洪沟,因此本工程不需建防洪沟。防洪沟在项目区东侧接入S261泄洪渠,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室外雨水沿场区径流自然下渗。

2)污水排水系统

本期设一套污水排水系统。

本方案依据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设计。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如下:

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5)极端最低温度:-33℃; 6)极端最高温度:℃;7)冬季大气压力:; 8)夏季大气压力:。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如下: 1)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工程师站:18℃;库房:5℃;

2)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工程师站:26℃; 3)夏季通风室内计算温度:配电室:45℃。 3、采暖方案

本工程采暖面积不大,站内人员不多。为了解决本工程采暖问题,综合考虑开关站的采暖经济性,在冬季需采暖的房间设置电采暖装置和空调,满足房间的采暖要求。

4、空调方案

电控楼中的值班室、休息室、工程师办公室设置冷热两制的分体式空调机,满足冬季的采暖要求和夏季的制冷要求。

5、通风方案

建筑物的通风量按《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确定。电控楼中的35kV配电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采暖通风主要设备如下:

采暖通风设备表 表3-6-2

编号 1 2

名称 分体式空调 辐射式电加热器 型号及规格 单位 台 台 数量 7 3 3 4 壁式轴流风机 防沙保温调节百叶窗 型号:XBDZ 风量:1000m3/h风压:45pa功率: 型号:TLBC-S-FSB-II 台 台 12 6

站用电电压为380/220V,本项目不增设站用电变压器,35kV开关站照明、通风及检修电源及临时施工电源均以两回路引自附近罗汉洞村380V配电装置。

光伏电站所在区域已属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网覆盖范围之内可满足本期光伏电站工程通讯要求。

施工期:施工期的弃渣主要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区域电池板支架基础、箱变基础、升压站设施基础回填余土。余土在场地平整时全部利用,无弃渣。

运行期: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有效方法,光伏发电可以直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过程中不会生成任何污染或者废弃物。电站按少人值班的原则设计,按无人值班方式管理,设备检修可委托给当地供电部门。全场定员8人,弃渣只有运行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很小。生活垃圾采取集中存放,定期统一运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场进行掩埋处理。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伏发电区(光伏组件区、箱变及逆变压器、安装场地)35KV开关站区、道路区(进站道路、检修道路)、集电线路区和临时设施区五部分。

(1)光伏组件区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0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电池组件采用300Wp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均采用为38°(最佳倾角)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共计需要电池组件67200块,电池组件尺寸1956×992mm,。施工前对影响光伏组件安装及使用的区域进行其中土地平整,。

(2)箱变基础及逆变器

本工程每座逆变器室内装设2台500kWp逆变器,逆变器室就地布置。逆变器室采用柱下基础上部结构由厂家供应成套设备。

本工程光伏列阵与箱式变电站组合方式为一阵一变方案,即每一光伏列阵约1MWp设一座箱式变电站。根据地质条件和箱式变容量,确定箱式变电站基础为混凝土基础,××(长×宽×高),,。本光伏电站共计20台箱变。按照每个占地20m2计算,。 (3)安装场地

为满足施工需要,在每个箱变基础附近设置一个临时堆土及安1装场地,场地大小修整为15m×10m,占地面积约150m2,本工程共设置20个安装场地,。 35KV开关站

开关站位于光伏阵列的东南侧,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开关站主要建筑物为综合楼、电控间、水泵房。综合楼共两层,建筑面积为1240m2;电控间为地上一层建筑,建筑面积477m2;水泵房占地面积为48m2。。

为了满足光伏电站大型设备和构件的运输要求本工程的道路均采用泥结成碎石路面。

(1)进站道路

进站道路由附近罗汉洞村公路引接,引接长度约为153m。该路路面宽6m,路基宽7m,。

(1)检修道路

检修道路分为纵向和横向,新修纵向道路共约有3条和利用原有道路一条,均为西南一一东北走向,每条线路的长度均约为417m;横向道路共有2条,均为东西走向,北侧线路的长度约为1028m,南侧线路长度约1158m;检修道路总长的约为3437m,路面宽4m,路基宽5m,。

光伏组件串联后接入汇流箱的直流电缆,穿管引下后直埋至汇流箱;汇流箱至箱式逆变器室的直流电缆,穿管引下后直埋至逆变器室的电缆沟,接入逆变器。电缆直埋敷设于地下电缆沟中,基本沿检修道路走向布设,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电缆沟长度约为4500m。。

施工临时用地主要利用35kV开关站与养殖场之间的空地,施工期临时设施主要布置在该区域空地。主要设有临时宿舍及办公室、综合材料仓库、机械停放场及光伏设备堆场。临时宿舍及办公室占地面积600m2,综合材料仓库等占地面积400m2,设备仓库(机械停放场)占地面积300m2,临时生活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300m2,临时堆土场地2400m2。。

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工序可能将同期进行,施工中各施工区域需互相协调,做好土石方调配工作。 (1)光伏发电区

①光伏阵列基础施工

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施工需架设模板、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施工中经常测量,以保证整体阵列的水平、间距精度。施工结束后混凝土表面必须立即遮盖并洒水养护,防止表面出现开裂。回填土要求压实,填至与地面水平。考虑气候条件的现在,合理安排冬季施工。施工过程中,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8天龄期以上方可进行安装。

②电池组件支架制造安装

光伏组件支架制造、安装工程包括固定支架的制作及安装。支架制作的关键问题是控制其焊接变形和连接螺栓孔的精度。保证单个构件工作的直线度、扭曲及装配、加工后各构件连接的准确性等。要在下料、校正、组装、焊接、构件校正、加工等各道工序的制造工艺上加以保证。

,支架顶部设2道水平檩条撑确保支架的水平强度。另每块电池板下还设置2道横梁用于固定电池板组件,同时确保光伏板距地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适宜存在雨水汇集或存在地表径流威胁的山坡及坡地环境。立杆采用成型钢套管,长度可随场地坡度调整,各零杆件安装方便,无需其他设备,适宜环境苛刻的偏远郊区。

图3-6-2支架安装工艺图

③电池组件安装

本工程电池组件全部采用固定式安装,待电池组件支架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电池组件的安装,电池组件的安装分为两部分:支架安装、电池组件安装。电池阵列支架表面应平整,固定电池组件的支架面必须调整在同一平面;各组件应对整齐并成一直线。

④光伏组件清洗

光伏组件板面污染物主要是以浮尘为主,考虑到组件表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光伏系统的输出效率,本工程考虑采用机械清洗方式对组件进行不定时冲洗,约60天清洗一次(视灰尘遮挡严重程度增加或减少清洗频率)。

⑤箱变基础及逆变器室

本工程每座逆变器室内装设2台500kWp逆变器,逆变器室就地布置。逆变器室采用柱下基础上部结构由厂家供应成套设备。

本工程光伏列阵与箱式变电站组合方式为一阵一变方案,即每一光伏列阵约1MWp设一座箱式变电站。根据地质条件和箱式变容量,确定箱式变电站基础为混凝土基础,××(长×宽×高),,。本光伏电站共计20台箱变。 (2)35KV开关站区

①场地平整

采用反铲挖掘机辅助推土机进行基础工程开挖区施工场地清理,并设计排水沟等排水系统。

②土方开挖

以小型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人工开挖。基础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的方式,并作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采用3m3挖掘机开挖土方,88kw推土机配合集土,装15t自卸汽车运至填方区。对建筑地基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避免基槽积水及土方冲刷。

③土方回填

土石填筑前必须对基坑内积水、淤泥、杂质等清理干净。回填时采用推土机平土,自下而上分层铺填,用打夯机、独脚夯夯实,。 (3)道路区

根据GBJ 22-8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及DL 5056-2007《变电站布置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了满足光伏电站大型设备和构件的运输要求,电场进站道路和场区内施工检修道路均采用泥结成碎石路面。进站道路长约153米,路面宽6米。检修道路采用300mm厚泥结碎石敷设,道路宽为4m,长约3437m,坡度小于2%。 (4)集电线路

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本电缆回路采用电缆直埋敷设于地下电缆沟中。电缆埋设深度:电缆外皮至地面距离,,当位于车行道时,。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无法深埋时,可在沿电缆全长的上、。 (5)临时设施区

在施工准备期主要为平整场地、修筑施工道路及施工临时生活设施,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动土强度较大。表土保留,用于恢复植被的覆土工程;在电场建设期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碾压和施工人员对地表的扰动。施工结束后,建筑垃圾集中拉运至定点垃圾场集中处理,临建占地范围内进行场地平整并恢复原地貌。

、施工用电、施工用水及施工道路

(1)施工用电

施工临时电源引自罗汉洞村380V配电装置备用回路的电缆线路,由于光伏阵列布置较为分散,施工中可考虑2台50KW的自备

发电车解决部分施工电源问题。

(2)施工用水

本项目用水可就近从乡村取水,主要为综合楼的生活消防用水及人员用水、清洗光伏组件用水。工程设一座生活水箱,供生产生活。施工点等用水用罐车或水箱运输。

(3)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采取永临结合方式,施工时,先施工站内及进站道路,待施工光伏板基础以及安装光伏板、辅助生产生活区建筑物时,可利用站内道路、进站道路进行施工。

(4)施工期通讯

施工区域已属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网覆盖范围之内可满足本期光伏电站工程通讯要求。 、拆迁安置情况

本期工程项目区没有居民居住,本项目不涉及移民拆迁与安置问题。 、建筑材料

本工程建筑材料均为外购,所有材料必须在具有经营许可证的商企购买。施工建筑材料造成的水土流失责任由供货方承担,在购买合同中注明,并在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占地类型为草地,。详见表3-8:

工程建设征占地 表3-8

工程项目 光伏组件 箱变及逆变器

单位 合计 永久 临时 hm2 hm2 占地面积 占地类型 草地 草地 光伏发电区 安装场地 进站道路 道路区 检修道路 综合楼 35KV开关站 电控间 水泵房 集电线路 电缆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临时设施区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厂 临时堆土区 总计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

(1)光伏组件区竖向布置采用随坡就势的布置方式,不改变自然地面现状,不进行大面积场地平整,只进行局部平整,。,。

(2),。

(3)安装场地需进行土地平整,,。 (4)35kV开关站施工前需场地平整,,。 (5),。 (6),。 (7),。

(8)临时设施场地需进行土地平整,开挖产生土石方480m3,土石方回填510m3。

本工程各部分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见表3-10及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图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见表

单位:m3

表3-10

调入方 项目名称 光伏组件 太阳能光伏电站区 箱变基础及逆变器 安装场地 小计 35KV开关站 进场道路 道路 检修道路 小计 集电线路 土石方 土石方 土石 土石 土石方 土石方 临时设施区 小计 合计 1600 800 800 分类 土石方 土石方 土石方 总土方 3151 190 597 9345 9942 42546 480 挖方 4920 900 303 4742 5045 22101 480 600 填方 数量 674 294 4603 47 20445 200 600 1151 2853 来源 数量 9 139 148 1656 去向 数量 去向 数量 来源 调出方 废弃 外借

工程分区

临时设施区 集电线路 道 路 挖方: 填方: 填方: 临时推土: 光伏发电区 35kv开关站 挖方: 挖方: 挖方: 填方: 挖方: 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图

,其中:土建工程投资:。本项目资金来源20%为资本金,来源于项目投资人的自有资金,其余80%项目资金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项目由XX市XX太阳能有限公司建设。

工程进度

工程施工综合进度按工程设计计划进度考虑,2015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8月完工,总工期6个月。详见表3-12。

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表3-1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作业内容 施工准备 开关站施工 光伏组件基础施工 光伏组件及配套电气设备安装 光伏组件调试 开关站电气设备安装 第一批光伏组件并网调试 第二批光伏组件并网调试 竣工投产 2015年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4 项目区概况

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

本场址位于XX县境内,属于燕山山脉,为山区地带,拟建场地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及现象,场地及地基稳定性一般,适宜本工程建设。

经勘察查明1):拟建场区浅部普遍分布②层强风化花岗岩,其工程地质特性在无扰动情况下较好,根据光伏板的结构特性及荷载情况,建议以②层强风化花岗岩作为各光伏板天然地基浅基础持力层,属不均匀地基。基础形式可以采用条形基础。该场区浅部②层强风化花岗岩整体呈碎块状,手捏易碎,浸水完全崩解、软化,降低其承载力,基础施工时应避免对该风化层进行扰动,并在坡面做好雨水及洪水的排放促使,避免水流对该风化岩层的冲蚀及浸泡。

2):拟建场区均在边坡乏上,边坡角度在25~35度左右,无坍塌、倾倒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①,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xx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拟建场区覆盖层厚度均小于3m,判定为I1类建筑场地,,属对抗震一般地段。

2、水文地质

项目区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厚度3~7m,岩性主要为亚粘土、砂、砾石等,局部夹有砂砾石透镜体,富水性好,单井涌水量大于30m3/h。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受大气

降水影响明显。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山前侧向补给和井灌回归。地下水流向总趋势由南向北,与地形基本一致。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是人工开采、侧向流出及潜水蒸发。

地下水动态受降水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6月随着雨季的来临,地下水位开始抬升,到8~10月达到最高,11月份以后,随着降水的逐渐减少,地下水位开始下降,翌年3~5月份达到最低水位。论证区地下水位埋深1~3m,多年来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下降速率不大。

地下水质多为HCO3-Ca·Mg型水,,适宜生活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XX市地处XX省的东北部,东北接辽宁省绥中县,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西靠唐山市的滦县、迁安,南临渤海。xx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东段,地处东经118°33′31″~119°36′30″,北纬40°04′40″~40°36′52″之间。县域东界至龙王庙乡与辽宁省建昌县、绥中县交界;南界至抚宁县、卢龙县、迁安市明长城北侧;西界至凉水河、八道河乡与迁西县、宽城满族自治县交界;北界至大石岭乡与辽宁省凌源市交界。地处京、津、唐、秦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250公里,距天津265公里,距石家庄480公里,距XX市区118公里,距唐山市区145公里,距承德市区160公里,县域国土面积3510平方公里(2010年)。xxx县属燕山山脉东端,地势呈马鞍形。项目区位于燕山山脉,为山区地带。场地地形起伏较大,站区地面高程224~460 m左右,最大高差236m。地表为第四系残积物或风积沙覆盖。

XX县属温带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降雨充沛,无霜期长。

1、气温:据XX县气象局常年气象资料,℃。年际间差大,最暖年(1975年、19年)℃,最冷年(1957年)℃。区域差异显著,℃。无霜期平均为152~170天。

2、太阳辐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5498MJ/m2,5月辐射量最大,为687MJ/m2,12月辐射量最小,为253MJ/m2。

3、日照:xx日照充足,,。

4、降水:全县降水年际变化比较大,(发生在1977年),(发生在1982年),。年内各月降水量差异悬殊,分布极不平衡。,%。,%。,%。,%。

降水强度:降水以小雨(雪)为主,强度大的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7月下旬和8月)。(1984年8月9~10日),,。

5、气压:年平均气压为9. 4百帕。极端最高气压为1051. 3百帕,。冬季的平均气压高于夏季。

6、风向:xx地处季风气候地区,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风向多变,主要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5月最大,,8月最小,。风速的季节变化明显,春季风速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

XX县行政区划面积3505km2,分属滦河水系和冀东沿海水系,其中滦河水系国土面积3272km2,%。

项目区河流为东洋河,发源于xx县界岭下,往南流经樊家店、新城沟、

由界岭口穿越长城入抚宁县,再向南流经峪门口、大新寨至战马王村西折入洋河水库,全长35km,流域面积306km2。东洋河为洋河支流,向南汇入洋河水库。下游南流经前石河至抚宁县城关进入丘陵区,河道转向东南,在黄金山头汇小沙河,经胡各庄、卢王庄,在刘义庄穿京山铁路,于枣园乡洋河口村附近注入渤海。洋河属于燕山浅山丰水区,流域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河道坡度大,源短流急属于暴涨暴落的山溪性河流,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历时短等特征,据历史洪水调查,1930年南望庄最大洪峰量达6780m3/s。洋河在抚宁县境内流程55km,,水量居县内之首。

项目区水系图详见附图3。

项目区水系分布图

该工程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为褐土,褐土土体结构为:土层较厚,土壤呈褐色,表土层和心土层多为轻壤质和中壤质,碎块状结构,底土层多为重壤质,块状结构,%,%,×10-6,×10-6。

XX县的植被分布和生长情况主要与海拔高度和坡向有关。在海拔300-500m处分布着成片的果林、经济林等,果粮间作的散生果树。主要树种有:苹果、山楂、板栗、梨、核桃、桃、杏等。沟道内主要为杨、柳树。在土质较差的山坡上分布有人工营造的刺槐薪炭林。

在海拔500-600m的阴坡分布着天然与人工油松林,树龄一般为10-30年,树高3-5m,胸径5-15cm,覆盖度35%左右;阳坡多为山杏、荆条和天然杂草,覆盖度30%左右。

在海拔600-900m的阴阳坡上均为灌木林,主要树种为:天然榛科植物、白枣、柞木等。灌木覆盖度在40%左右。

项目区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区附近无地质公园以及自然遗产地、风景命。

社会经济概况

经查阅XX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XX县在2013年底的社会经济概况如下:

,,分别增长10%和28%,两项指标总量均居全市四县首位。除此之外,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30

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XX财政收入持续攀升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毫不放松。,%,其中引进外资3016万美元,同比增长31%。全县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续建项目10个,。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实现五年翻两番,%;,。,,%。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XX县位于燕山山区,地势起伏,沟谷发育,水土流失状况较严重。。水土流失以坡耕地、荒山荒坡和沟蚀为主,此外,该区矿藏丰富,工矿企业较多,弃碴、尾矿随意堆弃,也是形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着广大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同时已构成xx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

项目区处于山区,地势较起伏,受气候和地形条件影响,该区无明显水土流失。根据河北省第二次遥感预测资料并通过现场预测和测算,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3000t/km2·a。经查水土保持监测网得知本项目侵蚀强度属中度侵蚀。项目区属山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水土流失容许值为200t/km2·a。

项目区位于燕山山区,该区的主要任务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做好预防和监督工作,防止人为

不合理的活动加剧水土流失。 建国以来,当地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从上到下、从坡到沟、上下结合、沟坡兼顾、集中连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根据河北省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预测结果,xx县的水土流失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726 。

附近建设工程防治经验

通过总结当地的水土流失防治经验,本工程可以借鉴的主要经验如下: 1)植物措施防治经验

该地区乡土树种可选择:乔木有油松、刺槐、山杨、白榆等;灌木有虎榛子、黄蔷薇等;草种有野牛草、早熟禾、披碱草等。

植物措施草树籽种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供货单位必须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苗木、种子均应具有清晰的标签、植物检疫证、合格检验证。

乔木种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减少病虫害,提高成活率;栽植后树干要刷“白”,~,防止羊、野兔等啃食树皮。

灌木栽植时根部要在含有生根粉、保水剂的泥浆中蘸根,提高灌木成活率。

植草最好在雨季抢墒播种,播种时先进行种子水浸(12h~24h)处理后播种,可促进牧草种子快速萌发和提高苗期的抗旱性。

2)临时防治措施经验

~,边坡坡度控制在1:~1:;四周用装土草袋或挡板拦挡,~,~;顶部用防尘网苫盖,可有效控制侵蚀。

建筑用砂石料场堆放区防尘网围挡,对砂石料堆放区、预制构件场、混凝土搅拌站等易发生场尘的场所采取拦挡等措施。

施工场地适时洒水,大风天加大洒水频次。

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XX市XX2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位于XX市XX县XX镇XX村。项目选址情况如下:

①项目区选址未处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

②项目区选址未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重点试验区,未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③项目区未占用水浇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

④未占用国家水土保持和河北省水土保持划定的重点治理区。 如上所述,本工程站址工程建设占地少,站址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期设计为20MWp规。建设区位于20MWp项目范围西南侧,距S261省道较近,尽量减小了占地面积。总体考虑了本期进出线走廊、光伏板布置形式、站址地形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了今后项目扩建对辅助生产生活区的要求,减少扩建工程建设对地表的扰动,本期项目区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太阳能电池类型的选择:商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电池和铜铟硒电池等,本工程拟采用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选择时,在考虑目前国内技术成熟度、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充分考虑了建设占地面积较其它小的优点,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本工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设计两个方案进行比选:以固定式安装20MWp装机容量为基准,对全部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方案一)、全部采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方案二)。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项目推荐选用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

由于本工程多晶硅电池装机容量为20MWp,组件用量大,占地面积广,组件安装量大,主体工程设计优先选用单位面积功率大的电池组件(选多晶硅太阳能组件规格为300Wp),以减少占地面积,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中,光伏组件方阵的安装形式对系统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量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伏供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主体工程对光伏组件方阵的安装常用的4种方式进行了比选,采用固定式安装较采用水平单轴跟踪、倾斜单轴跟踪、双轴跟踪这三种运行方式发电能力受影响,但占地相对较小,选择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项目区是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现有地表植被生长较好,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破坏植被,引发和加剧水土流失。通过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控制和及时修复建设造成的不良后果,恢复和提高周边植被覆盖度及水土保持效益,将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因此项目施工对区域生态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项目区内无建筑物拆迁。项目区不在县级以上生态环境治理、监测、科研项目区,站址不占压开采矿区,且选定范围内无文物古迹、军事设施,适宜建太阳能光伏电站。不在泥石流及滑坡易发区,建设无明显制约性因素,选址基本符合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占地类型为草地。

永久占地主要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区、35KV开关站、道路区、集电线路;临时占地主要为临时设施区占地。占地类型为草地,未占用耕地,符合开发建设项目要求的“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的规定。工程建设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尽量利用前期所建及已有设施,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占地,尽量减少对原地貌及植被的破坏。

%,%。本工程征占地中永久占地面积较大,永久占地施工结束后改变了原土地性质,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主体工程设计工程建筑物基础开挖以保证承载力为原则,各种场地平整开挖以移挖作填为原则,以减少开挖量,填筑土料首先考虑充分利用开挖土料,减少工程开挖带来的弃渣量,减少外借方,减少水土流失物质源。减少对地面的扰动和植被的破坏。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主体设计土石方平衡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具现场调查本工程项目内处设有一处临时堆土场,堆土场设有临时遮挡、遮盖等防护设施,堆土在场内不会堆放过长时间,堆土场未处于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未处于河道管理范围,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施工方法(工艺)分析评价 (1)光伏组件区

太阳能电池组件基础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无需大面积平整场地,开挖量、回填量较小;箱式变压器开挖土石方沿坑槽周边堆放,回填时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吊装场地综合利用光伏组件区,箱变采用汽车吊吊装,满足施工需求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无需大、中型吊装机械,采用人工安装即可。 经分析:

①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无需大面积平整场地,打桩机施工区可直接碾压作业,不需场地平整;光伏组件基础开挖产生的弃土较少,就地平铺即可,进行自然恢复,符合水保要求。

②箱式变压器土石方开挖与回填符合要求,并对挖方堆土区进行了临时遮挡、遮盖符合水保要求。

③逆变室与箱变基础吊装场地联合布置,减少占地符合水保要求,吊装场地进行了临时遮挡、遮盖等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符合水保要求。太阳能电池板采用人工安装,减少机械扰动地表,符合水保要求。 (2)35kV开关站

场地平整利用原地形自然地势移挖作填,减少动土方量。 经分析:

①场地平整及基础施工工艺较全面,符合水保要求;

②主体未进行表土清理设计,经现场勘踏,35kV开关站、临时设施区位于平地,地势相对平坦,土层厚度基本具备表土剥离条件,剥离表土堆放于临时设施区,作为后期绿化提供覆土来源,方案补充完善表土清理及覆土平整工程,并增设表土的临时防护措施。 (3)道路区

道路路基修筑采用压路机、推土机等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作业,路基施工挖方段与填方段同时进行,有利于路基挖方的利用和纵向调度,尽量减少弃渣,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4)集电线路

集电线路的电缆沟主开挖采用分段施工,边挖、边施工、边回填。施工后段要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5)临时设施区

场地平整利用原地形自然地势移挖作填,减少动土方量。

经分析:

①场地平整及基础施工工艺较全面,符合水保要求;

②主体未进行表土清理设计,临时设施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层厚度基本具备表土剥离条件,为保护表土资源,为后期绿化提供覆土来源,方案补充完善表土清理及覆土平整工程,表土堆放于临时设施区,并增设表土的临时防护措施。

③临时设施区砂石料堆场易造成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施工过程中需增设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后期,施工营地拆除后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综上所述:主体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等尽量从保持水土、保护环境等方面考虑,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方案建议:

1、尽量减少大型机械施工;

2、基坑开挖后,尽快浇筑混凝土,并及时回填,其表层进行碾压,缩短裸露时间,定期洒水,减少扬尘发生。

3、主体设计提出电缆沟思路,但未做具体设计,需找有设计资质 的单位补充完善。

通过现场调查,主体工程已对项目区布设部分水土保持措施。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工程对水土保持工作有一定的重视,但水土保持措施不够完善,本方案将在第八章节对该区做统一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工程建设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是光伏发电站区、35kV开关站区、道

路区、集电线路区、临时设施区等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地表的扰动和影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产运行期随着各种设施的完工,水土流失控制比基本达到容许值以上。

工程建设将扰动项目区内土地,对周边土地水土保持将造成一定的影响,经主体工程设计,其建设区内的排土场和堆料场的浆砌石拦挡等防护措施的安排,可有效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量和对外界的影响。

本项目在生产运行期对矿山的开采,大量的扰动了土地,主体工程对矿山做了全面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减少水土的流失。

(1)结论

通过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的分析认为,工程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依据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完成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布局和措施设计,可保证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治理。项目区不在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区和治理成果区,不涉及居民及建筑设施,不危害人、畜安全,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符合少占地、动用土方量小、弃方少的水土保持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是可行的。

(2)建议

主体工程下一步工作要根据本方案中提出的各项措施,结合工程设计加以落实,并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加以细化,增强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有效改善工程建设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植物措施相对工程措施来讲是弱项,各施工单元和项目组成均缺少详细的植物措施,只意向性提出绿化方案,所有主体工程

在下一设计阶段要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加以落实,强化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有效地改善建设区生态环境。

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活动对周边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

(1)光伏发电区:光伏发电站区围栅长约95m,由于站区建设先建围栅,后在围栅内进行各类建筑物施工。根据实际调查,,。

(2)35KV开关站:开关站按周边3m考虑计算,。

(3)道路区:道路包括进站道路和检修道路,进站道路建设过程中对两侧产生一定的影响,进场道路153m,检修道路3437m。检修道路直接影响区按周边5m考虑计算,;进场道路153m,按外侧5m考虑计算,。。

(4)集电线路:集电线路采用直埋式,电缆沟分布在光伏发电区与道路区内,该部分不单独计直接影响区。

(5)临时设施区:临时设施区按周边3m考虑计算,。

本项目建设涉及光伏发电区(含光伏组件区、箱变及逆变压器、安装场地)、35KV开关站、道路区(进站道路、检修道路)、集电线路、临时设施区五部分。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单位:hm2 表6-2-2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区 直接影 合计

永久占地 光伏组件 光伏发 电区 箱变及逆变器 临时堆土安装场地 小计 35KV开关站 综合楼 电控间 水泵房 进场道路 道路区 检修道路 小计 集电线路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临时设施区 设备仓库 加工车间 临时堆土场及其他 小计 合计 临时占地 小计 响区 0 0

7 水土流失预测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工程扰动地表面积指项目建设区。工程建设不占耕地,尽量维持原有生态环境,减少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前提下进行选址的。根据主体工程设计统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通过对本工程扰动地表范围的调查,占地类型为草地,,详见表7-1-1。

建设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表

单位:hm

2

表7-1-1 损坏水土保 持设施类型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建设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临时设施区 集电线路 35KV开关站 道路区 光伏发电区 光伏组件 箱变及逆变器 安装场地 进站道路 检修道路 综合楼 电控间 水泵房 电缆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厂 临时堆土区 总计 单位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hm2 损坏水土保 持设施面积

(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量预测

通过对光伏电场施工期、自然恢复期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建设期中施工期各施工区普遍存在水土流失,自然恢复期内,除建构筑物设施覆盖或硬化的地段无水土流失,其它扰动区域因为植被尚未恢复,仍将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不同时段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别为: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工程建设期不同预测时段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见表7-4-2。

建设期水土流失面积预测

单位:hm2 表7-4-2

建设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临时设施区 集电线路 35KV开关站 道路区 光伏发电区 光伏组件 箱变及逆变器 安装场地 进站道路 检修道路 综合楼 电控间 水泵房 电缆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厂 临时堆土区 总计 扰动地表面积(hm) 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自然恢复期 0 0 0 2

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建设施工期间由于场地清理平整、基础开挖、路基填筑等,破坏了项目区原有地表形态,将扰动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工程建设完成后,虽然不再对地表进行扰动,但植被恢复达到郁闭、发挥水保作用尚需一定时间。

本方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时序,确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各单元预测时段情况见表7-2-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确定:施工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为6个月;项目区降雨量虽然相对充足,但土壤质地较粗,植被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恢复,因此确定自然恢复期为2年。详见表7-2-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表。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表 表7-2 -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临时设施区 集电线路 35KV开关站 道路区 光伏发电区 分区 光伏组件 箱变及逆变器 安装场地 进站道路 检修道路 综合楼 电控间 水泵房 电缆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厂 临时堆土区 总时段 预测时段组成 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自然恢复期 2 2 2 2 2 0 0 0 2 2 2 2 2 2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流失预测主要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扰动原地貌面积预测; (2)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4)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特点,地形地貌和工程性质等特点,本方案水土流失调查方法采用现场估算法。

现场估算法为方案编制组经查阅XX市水文资料,结合XX水文站水土保持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本项目占地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估算调查。

水土流失的调查基础为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危害。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扰动地表面积的调查采用现场调查结合图上测量的方法,对弃土弃渣量的调查采用对土石方平衡进行分析的方法。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如下:

Wi1nFMik13ikikT

新增土壤流失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Wi1n MFik13ikikTMik 式中: W

ΔW i k Fi

——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

(MikMi0)MikMi0 2——扰动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t; ——调查单元,1,2,3,……,n-1,n;

——调查时段,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 ——第i个调查单元的面积,km2;

Mik ΔMik

Mi0 Ti

——扰动后不同调查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不同调查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 ——扰动前不同调查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调查时段 (扰动时段),a。

本项目区燕山山脉,XXXX县山区地带,项目区征占地原地貌类型为草地,经查阅《XX水文手册》及现场踏勘调查,原地貌各种类型占地水土侵蚀模数为1000 t/,属于轻度侵蚀区,结合现场踏勘资料并根据河北省第二次遥感预测资料,确定本项目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t/。详见表7-4-3。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背景值 表7-4-3

预测区 项目 光伏发电区 35KV开关站 道路 集电线路 临时设施区 土壤 褐土为主 褐土为主 褐土为主 褐土为主 褐土为主 土地利用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草地 原地貌侵蚀模数 2t/(km.a)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本方案水土流失调查方法采用现场估算法。通过实地调查,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参数,详见下表。

土壤侵蚀模数预测 表7-4-4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临时设施区 集电线路 35KV开关站 道路区 光伏发电区 预测单元 光伏组件 箱变及逆变器 安装场地 进站道路 检修道路 综合楼 电控间 水泵房 电缆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厂 临时堆土区 施工期(含施工准背景值 备期)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自然恢复期 第一年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第二年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损坏、。

(2)预测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其中:。详见表7-4-5。 (3),其中:。详见表7-4-5。 (4),其中:。详见表7-4-5。

(5)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确定本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是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2015-2017年。

水土流失量预测表 表7-4-5

预测单元 预测时段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光伏组件 光伏箱变及逆变器发 室 电区 安装场地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综合楼 35 KV开关站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电控间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水泵房 自然恢复期 小计 背景值 扰动后侵蚀模22t/(km.a) 数t/(km.a)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2500 2500 侵蚀面积 2(hm) 侵蚀时间 (a) 2 2 2 背景流失量(t) 预测流失量(t) 新增流失量(t)

预测单元 预测时段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背景值 扰动后侵蚀模22t/(km.a) 数t/(km.a)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2500 侵蚀面积 2(hm) 侵蚀时间 (a) 2 2 2 2 2 2 背景流失量(t) 预测流失量(t) 新增流失量(t) 进站道路 道路 检修道路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自然恢复期 小计 集电 线路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电缆沟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临时设施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材料仓库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设备仓库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木材钢筋加工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车间及机械厂

预测单元 预测时段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期 背景值 扰动后侵蚀模22t/(km.a) 数t/(km.a)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000/1200 2500 2000/1200 侵蚀面积 2(hm) 侵蚀时间 (a) 2 2 背景流失量(t) 预测流失量(t) 新增流失量(t) 其它区域 自然恢复期 小计 施工期(含施工期准备期) 合计 自然恢复期 总计

由预测分析可知,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建设对项目建设区及周围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项目本身的安全,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破坏原始生态,降低植被覆盖率,形成裸露疏松的表土,加剧土壤侵蚀,表层土壤退化;项目的建设成后,太阳电池组件下部坡面变为半阴半阳面或阴面,改变了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影响原生植被的正常生长。

(2)对雨水资源的影响。光伏设备区、道路修建后硬化地面,使雨水不能有效利用,造成雨水资源流失,同时增加了下游沟道的排洪压力。

通过以上预测结果可知,工程在建设和植被恢复期都将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短期内造成水土流失量增加。根据项目施工建设特点,结合本地自然气候条件,确定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和预防保护措施相结合。

(1)水土流失防治重点

①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由预测结果可知施工期间光伏发电生产区和道路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地段,水土流失强度较大。建设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光伏发电生产区和站内道路。

②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植被恢复期内各区的植物措施发挥作用仍需一段时间,水土流失还会有一定时间的延续。因此植被恢复期水土流失的防治重点为光伏发电区等植被未完全发挥其功能的区域。

(2)水土流失监测重点根据以上预测情况,相应确定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为:光伏发电生产区、道路区。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1)使项目建设区内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2)使项目建设区内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造成了直接影响区的水土流失,应该一同进行治理;

(3)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XX有效,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要有相应的设防标准,保证其长期稳定地安全运行,并发挥水土保持功能。

项目区位于XX省市XX县,为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区,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办水保[2013]188号)》的规定,选取防治目标为一级标准。目的是通过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的实施,使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减轻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增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影响,使得该项目能够在一个相对优美的环境中运行,对周边居住环境产生积极影响。防治目标如下:

到自然恢复期末期: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

设计标准及原则: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方案新增水保工程按5级建筑物设计,相应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原则,本方案针对项目服务期中各分区各部位的水土流失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防治措施。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本方案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防治分区的流失情况,因地制宜地布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主要有治理措施和预防保护措施,其中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措施设计和有关要求两个层次,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在工程布置中有明确说明,并计算有工程量和投资;水土保持有关要求应根据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情况落实,不计算工程量和投资。

(1)工程措施。在光伏发电区施工区域进行土地平整,利于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对道路进行表土剥离。

(2)植物措施。本方案根据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对位配置,乡土树种优先”的原则种草,在光伏板裸露区域撒播草籽。

(3)临时措施。在施工期对堆土(料)区采取密目网临时遮盖、周边开挖土质排水沟等措施。考虑到临时措施的短时效性,一般选择简单、有效、易行且投资少的手段方法。

(4)预防保护措施。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时序和施工期临时防治措施的安排要合理;施工中对表土堆放和使用做好合理安排;运输道路路面要定期洒水;对运输土石料车辆进行遮盖;对交叉工程做到“先挡后筑,先排后挖”;对工程建设未扰动或扰动较轻的区域,尽量保持原状;工程施工中应落实水土保持监督、监理和监测工作保证水土保持方案落实。

建设中要求施工单位要文明施工,本方案对洒水措施只提要求、运输土石料车辆进行遮盖提建议,不计列投资费用。

(1)光伏发电站区

施工活动主要表现在局部场地平整及清理地表植被,扰动原地貌,破坏地表植被。降低了原地面水土保持功能,加大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结合光伏电场工程生产特点,建设时以临时防护措施为主,配置一定量的植物措施。

①光伏组件区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对光伏板之间以及板下裸露地表的土地平整措施,。

植物措施

种草:施工结束后在场平地表、支架基础扰动地表空地种草绿化,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草籽撒播量100kg/hm2。

②箱变及逆变压器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其进行场地平整,按每个箱变基础面积20m2,。

植物措施

种草:施工结束后在场地平整的地表种草绿化,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草籽撒播量100kg/hm2。

③安装场地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安装场地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大小修整为15m×10m,,。

植物措施

种草:施工结束后在场地平整的地表种草绿化,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草籽撒播量100kg/hm2。

临时措施

临时拦挡:对于箱变及逆变压器室开挖产生的临时堆土,在其周边设置临时拦挡措施,采用装土草袋进行拦挡,估算长度50m。

临时遮盖:为减少堆土在大风天产生扬尘,对箱变及逆变压器室临时堆土采取集中防护,剥离的表土采取密目网遮盖的方式,估算临时遮盖面积120m2。

(2)35kV开关站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开关站所处地理位置地势较为平坦,施工过程中只要控制好机械施工作业面,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水土流失,开关站施工前先修建围墙,将施工扰动控制在站内范围内。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开关站进行场地平整,。 (3)道路区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①进站道路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进场道路为路面宽6m,20cm厚的混凝土永久道路。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其进行场地平整,进站道路长约153m,,。 洒水降尘:道路区在施工期间扰动易受风力侵蚀而四处扬尘。因此,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洒水防护。洒水方案考虑每天洒水

一次,洒水期按150天考虑。进场道路施工期间需洒水约110m3。

排水沟:进站道路一侧设浆砌石排水沟,汇集雨水自然排出站外,排水沟长约153m。排水沟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边坡1:1。

②检修道路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根据光伏电站的总体布局,检修道路紧靠光伏电池方阵旁边通过。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其进行场地平整,检修道路长约3437m,,。 洒水降尘:道路区在施工期间扰动易受风力侵蚀而四处扬尘。因此,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洒水防护。洒水方案考虑每天洒水一次,洒水期按150天考虑。施工过程中,需洒水约1718m3。

排水沟:检修道路一侧设浆砌石排水沟,汇集雨水自然排出站外,排水沟长约3437m。排水沟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边坡1:1。

(4)集电线路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本工程集电线路采取直埋电缆沟的方式,电缆沟基本沿道路布置,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工程结束后种草绿化。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其进行场地平整,。 植物措施

种草:施工结束后在电缆沟表面进行种草绿化,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草籽撒播量100kg/hm2。

(5)临时设施区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临时设施区布置于开关站东侧一平坦部位,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后期覆土绿化。根据少占地、集中堆放原则,施工土地平整的表土堆放于临时设施区临时堆土处。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其进行场地平整,。 植物措施

种草:施工结束后进行种草绿化,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 临时措施

临时拦挡:对于临时堆土,在其周边设置临时拦挡措施,采用装土草袋进行拦挡,估算长度25m。

临时遮盖:为减少堆土在大风天产生扬尘,对检修道路、箱变及逆变压器室及电缆沟临时堆土采取集中防护,剥离的表土采取密目网遮盖的方式,估算临时遮盖面积60m2。 :

1、设计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水土保持工程按5级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按5~10年一遇。

排水沟工程:

在道路一侧30cm处开挖土质排水沟断面尺寸根据来水情况计算确定。设计见附图02。

(1)设计流量

参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设计标准采用10遇洪水。

设计流量计算采用《XX市水文手册》单因子公式:

Qm,pCPF0.4F2(1<F≤30)

计算式中:Qmp--------某一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m3/s);

CP------某一频率的洪峰模系数(无量纲);

F--------设计流域面积(km2)。

经计算,Qs=。 (2)排水沟典型设计

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经计算得,。

1)水力学计算:

排水沟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边坡1:1,纵坡为1/200,。结构形式为土质,。排水沟过水能力计算如下。

按公式

Q过ACRi 进行计算

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 C------谢才系数 C=1/nR1/6 R------水力半径 R=A/X; n-------糙率 n= X-------湿周;

i------渠道纵坡 i=1/60 最大断面处排水沟水力计算表:

汇水面积(hm2) 计算洪峰流量(m3/s) 排水沟过水断面 ,,纵坡为1/60 A 水力要素 X R C 设计过流能力(m3/s) 2)不冲不淤流速校核

,不淤流速按水力学公式计算, 公式为:V不淤=SR1/2

式中:V不淤---不淤流速,m/s;

S---经验系数, R-------水力半径,m 计算结果:。

经分析,<v设计<,符合不冲不淤设计要求。 3)设计断面

排水沟设计纵坡1:500,横断面为梯形,,,边坡1:1。设计见附图03。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详见表8-6。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表 表8-6

工程量 防治分区 措施类型 水保措施 单位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植物措施 种草 hm2 数量 50 120 内容 土地平整 播撒草籽 土地平整 播撒草籽 土地平整 播撒草籽 草袋装土 密目网遮盖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 单位 m2 kg m2 kg m2 kg m3 m2 m2 m2 数量 43000 430 400 40 3000 30 100 120 100 1071 备注 光伏组件 2箱变及逆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 变器 植物措施 种草 hm2 光伏发电区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安装场地 植物措施 种草 临时措施 临时拦挡 临时遮盖 hm2 m m2 35KV开关站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道路 进站道路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排水沟 临时措施 洒水 m hm2 153 3437 25 60 挖方量 用水量 土地平整 挖方量 用水量 土地平整 播撒草籽 土地平整 播撒草籽 草袋装土 密目网遮盖 m3 m3 m2 m3 m3 m2 kg m2 kg m3 m2 110 17185 1718 4500 45 4000 40 50 60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检修道路 植物措施 排水沟 临时措施 洒水 m hm2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集电线电缆沟 路 植物措施 种草 hm2 工程措施 场地平整 hm2 临时设施区 植物措施 种草 临时措施 临时拦挡 临时遮盖 hm2 m m2

(1)施工方式

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和覆土平整采用推土机或人工作业。 临时措施:临时拦挡、临时遮盖采用人工作业。 (2)施工原料供应

工程措施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块石、片石、水泥、砂浆、砖、柴油、密目网、水等,大部分材料可由主体工程提供,不足部分由于需求量较小,从附近市场购买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植物措施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各种苗木、草籽、化肥、水等,从附近市场购买,能够满足本项目需要。 (3)施工进度

根据“三同时”制度的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与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相协调。主体工程施工前要完成表土的收集工程;主体工作施工结束及时覆土绿化;临时排水、临时遮盖工程随着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等。详见下表8-7

施工进度计划表 表8-7

2015年 项目名称 项目 3月 主体进度 光伏组件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光伏发电区 箱变及逆变器室 安装场地 主体进度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 临时措施 主体进度 35KV开关站 开关站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主体进度 进站道路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道路 检修道路 主体进度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主体进度 集电线路 电缆沟 主体工程 植物措施 主体进度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主体进度 材料仓库 施工临时设施 设备仓库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主体进度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厂 主体进度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4)管理机构和人员

本方案所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由建设

单位环境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 (5)工程管理

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破损的及时修复。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植物措施,应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尤其在工程建成初期,植物工程管理应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加强管护。

9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从保护建设区域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监测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果等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能够及时反映项目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与隐患,并提出建议,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作出必要的调整;同时有利于贯彻水土保持法,对搞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

(2)及时、准确掌握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3)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及时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

(4)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管理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和及时恢复。

本扩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原则为: (1)全面调查与重点监测相结合; (2)定期调查和动态观测相结合;

(3)以水土流失发生严重时段和部位为重点的监测原则; (4)监测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 (5)监测点位具有代表性的原则;

(6)以全面反映6项防治目标的落实情况为基础的原则。

XX光伏发电20兆瓦工程属于建设类开发建设项目,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程》(GB50433-2008)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有关规定,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起至设计水平年结束。

本项目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5年8月建成投入试运行,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因此,确定的监测时段为2015年~2017年。

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安排,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内容进行监测。包括光伏发电区、35kV开关站区、道路区、集电线路区、临时设施区及其影响区,。

监测分区原则上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一致,结合工程施工区域、水土流失程度和特点等进行划分,包括光伏发电区、开关站、道路区、集电线路、临时设施区五部分,详见表9-4。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分区监测重点 表9-4

监测分区 光伏组件 光伏发电区 箱变及逆变器室 安装场地 35KV开关站 开关站 进站道路 道路 检修道路 集电线路

主要施工内容 基础开挖、场地平整、构件安装 基础开挖、场地平整、构件安装 场地平整 基础开挖、场地平整 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 开挖、回填 水土保持监测重点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 临时堆土 基础开挖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 临时堆土 集电线路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 临时堆土 场地平整、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活动 场地平整、施工活动 场地平整、施工活动 场地平整、施工活动 场地平整、 生活 堆料 堆料 堆料 临时堆土 临时设施区 、方法、频次与点位布设

(1)监测内容与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根据工程不同的功能分区及各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防治重点,确定各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和监测重点,并设计相应的监测方法,详见表9-6-1。

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及方法 表9-6-1

时段 施工准备期 监测内容 项目区地形、植被、水土流失现状等本底值监测 占地面积及扰动地表面积 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程度 建设期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面积 水土流失危害 表土堆放场地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数量和质量 植被恢复期 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覆盖度 监测方法 调查监测 调查监测 调查监测调查监测、场地巡 查 场地巡查 定位监测 调查监测调查监测、场地巡 查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确定本项目的监测方法。

调查监测。采用调查和实地测量对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破坏地表画积、地表植被及其它水土保持设施破坏面积变化等进行监测,由监测人员深入项目区通过访问、实地量测、填写表格等形式获

取监测数据,以及时掌握水土流失情况及变化。

场地巡查。本项目即有点状工程又有线状工程,施工场地多、时空变化快,加上临时弃土石的堆放时间较短,无法都进行定位观测,因此通过场地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场地巡查的重点是管线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路基边坡。 (2)监测频次与点位布设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分区监测重点,布设监测点位,设计监测内容和监测频次。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置见表9-6-2。

水土保持监测重点部位情况 表9-6-2

分区 光伏发电区 35KV开关站 道路 集电线路 光伏组件 箱变及逆变器室 安装场地 开关站 进站道路 检修道路 电缆沟 临时宿舍及办公室 材料仓库 设备仓库 木材钢筋加工车间及机械 其他区域 数量(个) 2 1 1 1 1 2 1 1 1 1 1 1 选取标准 基础开挖处 基础开挖处 堆土处 电控楼基础开挖处 道路较陡和转弯处 道路较陡和转弯处 开挖处 开挖处 开挖处 开挖处 开挖处 堆土处 施工临时设施

水土保持监测频率情况 表9-6-3

监测时段 监测区域 监测点位 监测内容 监测频次

建设期光伏发电区 光伏组件区 基础开挖处 ①挖、填方数量及面积 ②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植被面积及程度 ③临时堆土的数量、边坡情况 ④临时堆土边坡水土流失状况 ⑤临时措施数量及防治效果 ①挖、填方数量每10天监测一次,扰动地表面积及程度每个月监测一次 ②临时堆土边坡水土流失状况雨季(6-9月)每月一次,遇暴雨情况加测 ③借土量在土建施工期前、中、末各1次。 运行期 箱变及逆变压器室 安装场地 基础开挖处 堆土处 基础开挖 道路边坡、排水处 开挖处临时堆土 ①② ①②③④ ①②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⑤ ①② ①② ①② ①② ①② ①② 35KV开关站 道路 集电线路 施工临时设施 光伏发电区 光伏组件区 植被恢复 ①水土流失量监测在汛期6-9月份进行,大雨后及时①水土流失量变化: 加测 ②植被生长状况、成活②植被生长、成活率、盖率、覆盖度、防治侵蚀度及防止土壤侵蚀效果每效果 三个月监测1次 ③防治措施数量和效③工程措施防治效果,每果,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个月监测1次 减少水土流失量情况、④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每拦蓄效果 年秋末监测一次 ④土地整治面积及效果 ⑤土地整治面积及效果, 在工程实施前后各测一次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安装场地 35KV开关站 道路 集电线路 施工临时设施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 排水沟道、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 堆土

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利用临时工程布置施工区出口的沉淀池进

行监测,因此没有监测土建设施。监测过程中所需要的监测设施、消耗性材料详见表9-5。施工第一年由于施工项目多,地点分散,因此需安排3名监测人员,第二年按2人考虑。

所需监测设备由该项目监测实施单位根据工程监测的实际需要落实,监测人工费用列入水土保持投资。

监测设备一览表 表9-7

监测项目 监测点定位 监测设备 GPS定位仪 取土钻 铝盒 电子天平(1/100) 烘箱 土壤采样器 植物生长情况 水蚀量 其他设备 卡尺、钢卷尺 测钎 相机、摄像机 笔记本电脑 数量 1个 1个 20个 1台 1台 1个 1套 20个 1套 1台 用途 确定监测点位置 土壤情况 监测土壤水分 对原状土和扰动土采样 测量植物胸径和植被盖度等 监测施工期间水蚀情况 获取直观影像资料 数据存储和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防治情况进行监测,监测资料应及时进行分项整理分析,建立监测档案,每年年底进行年度总结,编制监测报表和报告,向建设生产单位汇报监测成果。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报告应满足水土保持工程专项验收的要求。项目完工后,应当编制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报告,做为水土保持专项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通过对监测成果的分析,明确6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矿山开采活动未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监测由本单位自行监测,为保证水土保持监测的顺利实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监测制度

(1)监测设备检验制度

监测设备、设施使用前,应当根据有关技术规程或规范进行试验、率定,保证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在监测过程中,每个监测年度初应当对监测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试验。

(2)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监测单位应当对承担的监测项目建立专项档案,并有专人负责进行管理,对监测数据应当按照相应规定,做好数据的整编、分析、评价、归档和保密工作。

(3)场地巡查制度

每年汛期6~9月份,每月场地巡查次数不少于1~2次,暴雨后及时加测,非汛期每2~3月巡查1次,场地巡查频次可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或降雨情况,适当增加巡查频次。

(4)监测通报制度

监测单位应建立汛期月报、非汛期季报的制度,定期编制监测月(季)报告或报表,将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汇报并备案。

(5)年度监测报告制度

每年年终编制年报,于次年1月份上报,年度监测成果报上一级监测网统一管理。

10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投资估算 编制原则及依据

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水土保持法规。 (2)投资概算包括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和主体工程中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投资。其中主体工程及其他单项设计中已经考虑的水土保持措施投资已列入主体工程投资,本方案不再重复计算。

(3)水平年与主体工程一致,以2015年4月市场价格为准。 (4)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一致,按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 (5)投资估算的预算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未明确规定的按水利部【2003】67号文的编制规定以及市场价格计算。

(6)本工程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作为主体工程投资估算组成部分,计入总投资估算中。

编制依据

(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 水总【2003】67号);

(2)《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 水总【2003】67号); (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4)《国家计委收费管理司、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关于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复函》(计司收费函【1996】2号);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6)《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投资【1999】1340号);

(7)《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

(8)其它有关行业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

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以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为主要依据,并根据国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规程、规范、相关标准,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分为工程静态投资和水土保持补偿费两大部分。其中,工程静态投资分为水土保持工程费用和预备费。水土保持工程费用组成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和费用4部分。

工程措施费按方案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植物措施费用按方案设计苗木、草、种子等植物措施量乘以植物措施单价进行编制。施工临时工程由临时防护工程和其他临时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临时防护工程按设计方案的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和第二部分投资的2%编制。费用按标准计取。

估算说明

(1)人工预算单价

本项目人工预算单价与主体工程土建工程半熟练工一致,。 (2)材料预算价格

该项目建设所使用的籽种、块石等材料的预算价格,主体工程设计中

已有的,按主体工程设计中的预算价格;主体工程中没有的,按当地市场价计算。

(3)施工水电价格

与主体工程一致,·h,/m3。 (4)施工机械台时费

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67号)中《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结合材料预算价格计算。 其它取费标准: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估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列入第一部分工程措施项目中。

(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费由苗木和种子等材料费及种植费与补植补种费组成。材料费由苗木和种子预算价格乘以设计数量进行编制;种植费依《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编制。补植补种费按苗木及栽植费的20%计算。

(3)施工临时工程

方案临时防护工程按照工程措施及其实际数量及单价计算。其它临时工程按一至二部分投资之和的2%计算。

(4)费用

①建设管理费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建设管理费按方案投资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2%计算。

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期按6个月计取,费用参照《建设工程监理

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2007]670号)计算。其中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计算公式为:

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整系数,参照当地实际情况,。

③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勘测设计费按合同计15万元。

④水土保持监测费 监测设备费按方案数量与市场单价计算,施工监测费按《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计列,。详见下表10-1-3:

水土保持监测费 表10-1-3

编号 一 工程或费用名称 外业工作 单位 2人*15天/月*5月/年*1年*200(工日单价含食宿外业补助等)+15天/月*5月/年*1*200(日交通费) 2人*25天*300(工日单价含食宿外业补助等)+30天*300(日交通费) 2人*30天*300(工日单价含 食宿外业补助等)+30天*300(日交通费) 2人*5天/月*5 月/年*1年*100(工日单价含 食宿外业补助等) 2人*5天/月*5 月/年*1年*100(工日单价含 食宿外业补助等) 2人*25天*100(工日单价) 2人*5天/月*5 月/年*1年*100(工日单价含 食宿外业补助等) 合计(元) 111920 1 监测查勘调查 45000 2 3 4 5 二 1 2 3 4 5

资料购置 监测设备 自然及社经调查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调查 内业工作 水样化验分析 资料归纳整理 水保监测方案研究 监测报告编制 图件绘制 5000 10920 24000 27000 3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10000 编号 6 工程或费用名称 监测报告 合计 单位 合计(元) 5000 149200 ⑤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根据主体工程土建投资,。

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编制费依据《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保监[2005]22号)的标准计取,结合主体工程土建投资,。

(5)预备费

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本方案不考虑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融资利息因素,方案确定基本预备费为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3%。

(6)水土保持补偿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件》第二十一条和《河北省物价局、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制定我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冀价行费【2014】32号 2014年9月23日)。确定本项工程建设破坏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为2元/m2。,。 根据上述编制依据和方法进行编制,,其中:,,,(其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勘测设计费1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评估验收费10万元,技术咨询服务费1万元),,。详见估算成果: 估算成果

1、总估算表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总估算详见表10-1-4

水土保持方案总估算表

单位:万元 表10-1-4

植物措施费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1) (3) (5) 二 一 二 三 四 五 工程或 费用名称 建安工程费 设备费 费用 栽(种)植费 苗木、草、种子费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光伏发电站区 道路区 35KV开关站 集电线路 临时设施区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光伏发电站区 道路区 35KV开关站 集电线路 临时设施区 第三部分 临时工程 临时防护工程 光伏发电站区 道路区 临时设施区 其他临时工程 第四部分 费用 建设管理费 工程监理费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勘测设计费 水土保持监测费 0 0 0 0 合计 0 0 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六 收技术评估编制费 第五部分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静态总投资

植物措施费 序号 工程或 费用名称 建安工程费 设备费 费用 栽(种)植费 苗木、草、种子费 第六部分:水土保持补偿费 水土保持补偿费 工程总投资 合计 2、分部工程措施估算表

分部工程措施估算见表10-1-5。

工程措施投资估算表

序号 一 (1) 1 (2) 1 (3) 1 二 1 三 (1) 1 2 单位:元 表10-1-5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光伏发电区 光伏组件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箱变及逆变器室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安装场地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开关站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道路区 进站道路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排水沟 单位 2m 2m 2m 2m 2m 数量 43000 400 3000 3400 1071 单价(元) 合计(元) 1175 57536 53320 53320 53320 496 496 496 3720 3720 3720 2232 2232 2232 47337 2381 1328 1328 1053 (2) 1 2 四 1 五 1 排水沟 检修道路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排水沟 排水沟 集电线路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临时设施区区 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 m 2m m 2m 2m 153 17185 3437 4500 4000 1053 44956 21309 21309 237 237 5580 5580 5580 4960 4960 4960

3、植物措施估算表

植物措施估算见表10-1-6。

植物措施投资估算表

单位:元 表10-1-6

序号 一 (1) 1 (2) 1 四 1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光伏发电区 光伏组件 种草 种植 草籽 安装场地 种草 种植 草籽 集电线路 种草 种植 草籽 单位 m2 kg m2 kg m2 kg 数量 43000 430 3000 30 4500 45 单价(元) 35 35 35 合计(元) 145515 122820 114810 114810 99760 15050 8010 8010 6960 1050 12015 12015 10440 1575 五 1 临时设施区区 种草 种植 草籽 m2 kg 4000 40 35 10680 10680 9280 1400

4、分部临时措施估算表

分部临时措施估算见表10-1-7。

分部临时工程措施投资估算表

单位:元 表10-1-7 序号 一 (1) 1 2 三 (1) 1 (2) 1 五 1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临时防护工程 光伏发电区 临时拦挡 草袋装土 临时遮盖 密目网遮盖 道路区 进站道路 防尘措施 洒水防尘 检修道路 防尘措施 洒水防尘 临时设施区区 临时拦挡 草袋装土 单位 m3 m2 m2 m2 m3 数量 100 120 110 1718 50 单价(元) 合计(元) 481 43378 23069 22805 22805 2 2 8774 528 528 528 8246 8246 8246 11535 11403 11403 2 二 临时遮盖 密目网遮盖 其他临时工程 m2 % 60 2 132 132 5263 5、费用估算表

费用估算见表10-1-8。

建设期费用投资估算表

单位:元 表10-1-8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工程或费用名称 第四部分 费用 建设管理费 工程监理费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勘测设计费 水土保持监测费 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编制费 单位 % 项 项 项 项 项 数量 2 1 1 1 1 1 合价(元) 398297 6597 82500 150000 149200 10000 100000 6、预备费

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本方案不考虑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融资利息因素,方案确定基本预备费为一至第三部分之和的3%,与主体工程一致,,,,。×3%=。

7、水土保持补偿费

根据《河北省物价局、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制定我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冀价行费【2014】32号2014年9月23日)。确定本项工程建设破坏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为2元/m2。,。

效益分析

设计水平年末综合防治指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5%,,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7%,林草覆盖率25%。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基本实现防治目标。

本方案设计水平年的防治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扰动土地整治率

计算公式:扰动土地整治率(%)=建设区内扰动土地整治面积/建设区扰动地表总面积×100%。

,,%。

(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计算公式: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水土流失总面积×100%。

,,%。

(3)水土流失控制比

计算公式:水土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本工程所在地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模数可达到200t/km2·a,。 (4)拦碴率

计算公式:拦碴率(%)=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量/弃土总量×100%。

工程施工期间由于采取了拦挡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治堆土、堆料产生的水土流失,%以上。

(5)林草植被恢复率及林草覆盖率

计算公式: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项目建设区总面积×100%;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植被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

×100%。

工程施工结束后,对于景观绿化区进行绿化。经分析,%,%以上。

11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为保障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顺利实施、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项目建设单位应在组织领导、技术力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保证措施。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保障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组织领导与管理、后续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监测、施工管理、检查与验收、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等方面。

组织机构与管理

本方案采取业主治理的方式,由XX市XX太阳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并接受当地和上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为保证全面完成各项治理措施,必须重视并完成以下工作。①项目各级领导要正确认识废水、废渣的水土流失危害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中贯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②项目应有专门分管水土保持方面工作的领导,并由本项目环保部门组织实施,配置专人负责管理和技术工作,为方案实施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③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规定的治理措施、进度安排、技术标准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当地水行政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度、质量、资金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方法上采用建设单位定期汇报与实地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采取行政、经济、司法等手段促使水土保持方案的完全落实,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并加强管护,以促进水土保持效益持续提高。④方案实施监督机制是方案真

正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按照《水土保持法》,XX水利厅、XX市水务局以及工程所在地XX县水务局的水土保持部门负责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报告情况,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监督部门要对水保方案施工进展情况,工程自验报告等进行年检,并形成年检报告,报送水保部门。

后续设计

本方案为可行性研究深度,随着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的深入,工程布局和工程量更加细化和精确,建设单位要委托设计部门对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在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中,要将批复的防治措施和估算投资纳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中,并单独成章。水土保持工程因主体工程设计变更的或因实际需要变更的,按有关规定及时到有关部门报批。

应明确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要求。在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未见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水土保持要求。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1)建立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理制度。项目主要按照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的实际及投资水平,委托具有水土保持或生态监理资质的单位和监理人员完成,采取现场跟踪、旁站、定期检查等监理手段,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运行等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如期完成。

(2)水土保持监理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阶段的招标、施工等建设全过程的监理。监理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使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时发挥效益。

(3)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承担的主要工作有:编制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协助项目法人编写开工报告;检查承包商选择的分包单位;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汇审;审查承包商提出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督促承包商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水土保持工程安全防护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签发工程付款凭证;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的验收。

(4)水土保持工程完工后,监理单位要提交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报告,监理报告要满足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要求。

水土保持监测

(1)在施工期要展开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质的监测机构完成。监测机构要选派具有上岗证的监测人员进行现场监测。

(2)从施工准备期开始就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业主要配合监测单位做好工程建设期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成果要定期向地方水保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并在水保工程验收时提出监测专项报告。

检查与验收

(1)检查

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定期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度、质量、资金落实等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在监督方法上可采取建设单位定期汇报与实地检测相结合,必要时也可采取行政与经济等手段

促使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实施。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时,建设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的应责令其返工或重建,一直到符合要求。抓好林草的抚育管护,确保各种植物成活率达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2)验收

建设单位要对每项水土保持工程实行自验,自验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内容、质量、投资使用和落实管护责任的情况,评价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等。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根据水利部令第16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同时验收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验收前,建设单位应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文件的内容和工作量,对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编制监理、监测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工作总结和竣工验收技术报告,由具有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编制水土保持设施技术评估报告,具备上述验收条件后,向批准水土保持方案的机关提出验收申请。

水土保持工程验收以后,依据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强运行管理,对水土保持工程分别实行谁受益、谁管护和承包管理、或委托管理,明确责、权、利和奖惩办法,以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本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企事业单位负担。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因此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需资金均来源于工程建设投资中,要列入XX光伏发电20兆瓦项目工程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建立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避免挪用或非法占用,并提出管理监督措施,充分保证资金供应与到位条件。

12 结论与建议

结论

本工程项目区属于XX省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不占用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果区、不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范围内。周边无大型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及居民点,因此不影响以上所列区域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施工工艺及时序安排方面以减少水土流失为目的,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根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总体布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石方量、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投资等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建设内容、施工工艺及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施工环节分析,预测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及重点流失区和流失时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依据“三同时”原则,通过各项水土保持保障措施的实施,把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效益,实现项目区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隔河头光伏发电20兆瓦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建议

(1)对主体工程设计单位的建议

①主体工程下一阶段设计应将本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及要求纳入到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中,编制专册或专门章节。

②本方案对工程土石方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从水土保持角度做了适当的调整,建议主体工程对土石方进行复核。

③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施工土方调配以及水土保持的施工要求,在进行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和时序安排时应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的

要求。

④主体工程在下一阶段设计时,对工程布置、发电设备选型进一步优化,减少工程占地。

⑤主体工程设计变更时应同时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2)对施工组织和管理者的建议

①把水土保持措施纳入到主体工程招投标文件中一起招标。标书中要有水土保持要求,并列入招标合同中。标书中应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责任,要求施工方按合同额的10%缴纳水土流失防治保证金;

施工单位中标后要按招标标书要求,设立施工组织机构,机构中要有水保机构,专人负责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工作。

②工程开工前应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对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监测建议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单位依据监理合同对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环境保护等进行的管理活动,按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搞好水土保持监理实施细则,完成各阶段的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任务。

监测单位完成监测实施方案与设计工作,对水土流失状况、环境变化、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效果等进行监测、监控,完成各阶段的水土保持监测任务,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保护好项目建设区及周边草地生态环境,同时能满足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