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设计人: 马 鑫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3) 第二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4) 第三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数………………………………....…(8) 第四章、轴的设计计算………………………………………………(16) 第五章、轴的强度校核………. ………. ……………. ……….. .…(21) 第六章、键的强度校核………………………………………..…..…..(24) 第七章、滚动轴承的校核……………………………….……….……(25) 第八章、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26) 第九章、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设计………………………….….…..(26) 第十章、(27) 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第十一章、设计总结….……………………………………………….(28) 第十一章、参考资料.……………….…………………………….…(29)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铸造车间型砂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1.1 带式运输机的工作原理 Iη2η3η1IIη5PwPdIIIη4IV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带式运输机的传动示意图) 1.2原始数据:
鼓轮直径D(mm) 学号 输送带速度V(m/s) 输出转矩T(N.m) 0703020212 450 0.73 420 1.3工作情况:已知条件
1)
2) 3) 4) 5) 6)
工作条件:每日两班制工作,工作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使用寿命8年,大修期4年。 工作机效率为0.95。
输送机由电机驱动。电机转动,经传动装置带动输送带移动。 允许输送带速度偏差:±5%; 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1.4设计内容
1.设计传动方案;
2.设计减速器部件装配图(A1);
3.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高速级从动轮、中间轴);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第二章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2.1.1系统总体方案:电动机→传动系统→执行机构; 2.1.2初选两种传动方案,如下:
(a)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b)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传动
1)系统方案总体评价
方案(a)结构教复杂,成本相对较高。方案(b)中,若将电动机布置在减速器另一侧,其宽度尺寸得以缩小,结构简单,总传动比大。因此,在两个方案比较下,方案(b)比较合理。
2)最终确定方案(b),结构如图。
两级圆柱齿轮传动
该方案的优点: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2.2 电动机选择(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1)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卷筒转速:nw=
60*1000v =38.22r/min
D工作机所需功率Pw=nw*T/9550=40*43.6/9550=1.6kw 设计方案的总效率 本设计中的
n0=n1*n2*n3*n4*n5*n6…nn
4——联轴器的传动效率(1个),2——轴承的传动效率 (4对), 3——1---V带传动效率。齿轮的传动效率(2对),本次设计中有8级传动效率 : 其中4=0.993, 2=0.994, 3=0.96(两对齿轮的效率取相等),1=0.96
42则:总=12345= 0.96*0.9944*0.962*0.993*0.95=0.815
故:Pd=Pw/总=1.83/0.815=1.96kw
查表得:Ped=2.2kw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nd=(i1’·i2’…in’)nw
由该传动方案知,在该系统中只有减速器和V带传动中存在传动比i1,i2,i3其他 传动比都等于1。查表知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为3—6,V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2---4。
所以 nd =(i1*i2*i3) nw=[18,144]* nw 所以nd的范围是(784.8---6278.4)r/min, 初选为同步转速为1430r/min的电动机 (3)电动机型号的确定
由表12-1[2]查出电动机型号为Y100L2-4,其额定功率为3kW,满载转速1420r/min。
基本符合题目所需的要求。
电动机额定满载转堵转额定最大额定质量
型号 功率速r/min 转矩 转矩 转矩 转矩 /Kg /KW Y100L12.2 1420 2.2 2.3 38
-4,
2.3传动装置总体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1)总传动比: i总=nm/nw =1420/38.22=37.15
(2)各级传动比分配:
传动比选取见表2-1,初选V带传动比为2~4,援助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3~6,高速级传动比i2与低速级传动比i3的分配:i2(1.1~1.5)i3故,
取V带传动比i3=2.2,
由于减速箱是展开式布置,所以i1=(1.3-1.4)i2
故i1*i2=37.15/2.2,得i1=4.86, i2=3.47。
(3)各轴的转速为 :电动机转轴速度 n0=1420r/min
高速I n1=
nm=1420/2.2=5.5r/min i3 中间轴II n2=n1=5.5/4.86=132.81r/min
i1 低速轴III n3= n2=147.4/3.47=38.27r/min
i2 卷筒 n4=38.22r/min。
(4)各轴的输入功率:电动机 Pw=2.2kw
高速I P1=Pw*01= 2.2*0.96= 2.11 Kw
中间轴II P2=P112=2.110.994*0.994=2.09Kw 低速轴III P3=P2*n23=2.09*0.96*0.994=1.9Kw 卷筒 P4=P3*n34=1.9*0.994*0.993*0.95=1.78 Kw (5)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转轴 Tw=9550*2.2/1420=14.80 N•m 高速I T1=
9550*P19550*2.11 ==31.24 N•m n159550*P29550*2.09 ==150.07 N•m n11339550*P39550*1.9==477.5N•m n338 中间轴II T2=
低速轴III T3=
卷筒 T4=
9550*P49550*1.78==450.6 N•m n438 其中Td=9550 Pd (n*m) nd项目 转速(r/min) 功率kw 转矩(Nm) 传动比 效率 电动机轴 1420 2.2 14.8 2.2 0.96 高速轴1 5 2.11 31.24 4.86 0.988 中间轴2 133 2.09 150.07 低速轴3 38 1.9 477.5 卷筒轴 38 1.78 450.6 1 0.94 3.47 0.91
第三章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3.1.1已知条件:
设计此V带传动时,已知条件有:带传动的工作条件;传递的额定功率;小带轮转速;大带轮转速。设计内容包括:选择带的型号,确定基准长度,根数,中心距,基准直径以及结构尺寸,初拉力和压轴力。 3.1.2设计步骤:
传动带选为 普通V带传动 1)确定计算功率:Pca
此输送机每日两班制工作 由书P156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A1.1 计算功率 PcaPKA1.12.22.42Kw 2)选择V带型号
根据PCa=2.42Kw和小带轮转速n11420r/min 由书P150图8-11选取带的带型为A型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并验算带速V
根据V带的带型 由书P157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dd190mm 验算带速 v1d1n16010009014206010006.69m/s
而带速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v=5~25m/s,最高带速Vmax<30m/s,所以带的速度合适。
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dd2: d2id12.290198mm 查表8-8 圆整后取dd2=200mm
4)确定中心距a并选择V带的基准长度长Ld
初定中心距 a0400mm
(d2d1)2Ld02a0(d1d2)1259mm
24a0 查表得:Ld1250mm
实际中心距aa05)验算小带轮包角
LdLd02395.5mm
57.31.0690 180(dd2dd1)a 故,小带轮上的包角符合要求。 6)确定V带根数Z
查表得P01.06Kw,P00.16Kw,K0.953,KL0.93 则zPCa2.422.037
(PCaP0)KKL(1.060.16)*0.953*0.93 故取z=3根
综上,带传动参数如下:
大带轮直径d2=200mm,小带轮直径d1=90mm, 中心距a=468.8mm, 带的型号为A型V带,
V带根数z=3。
3.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A:高速级齿轮计算 (1)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 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的硬度差为40HBS (2)带式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 (3)初选小齿轮齿数z1=20,
则大齿轮齿数z2=4.86*20=97.2 取z2=97 初选螺旋角14 (4)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22kTu1ZZ 按下式试算: d1t3t11HEdau1H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试选Kt=1.6 (2) 查表选取尺宽系数φd=1
(3) 查表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Mpa,ZH=2.433
(4) 由 Z120,Z297由书P215图10-26查得 10.74,20.84
121.58
(5) 按齿面硬度查表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σHlim1=600MPa;大齿轮的
解除疲劳强度极限σHlim2=550MPa; (6)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1jLh=60×5×1×(2×8×300×4)=1.486×109 N2=N1/4.86=3.06×108
此式中j为每转一圈同一齿面的啮合次数。Ln为齿轮的工作寿命,单位小时 (7) 查表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2;KHN2=0.97 (8)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σH]1=0.92×600MPa=552MPa
[σH]2=0.97×550MPa=533.5MPa HH1H22552533.5542.6MPa 22)计算
(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
2KtT1u1ZEZH d1t≥·φduσH33 2221.63.111044.8612.4331.8· ==38.03mm
11.584.86542.6(2) 计算圆周速度
v=
πd1tn1π38.035==1.28m/s
601000601000(3) 计算齿宽b及模数mt
b=φd1t=1×38.03mm=38.03mm
mt=
d1t38.03cos=cos14=1.457mm
20z1h=2.25mt=2.25×1.457mm=3.277mm
b/h=38.03/3.277=11.6
(4)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载荷平稳,所以取KA=1
根据v=1.28m/s,7级精度,由[1]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Kv=1.06;
斜齿轮KHKF1.4 查表10---4得KH1.417 由图10--13得KF1.40 故载荷系数:
K=KAKvKHKH=1×1.4×1.06×1.417=2.1 (5)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得 d1=d1tK/Kt=38.032.1/1.6mm=41.mm (6)计算模数m: m
22KT1YFaYSaYcos·(5)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m≥
φdz12σF33341.d1cos14mm=2.02mm cos=20z11)确定计算参数
(1)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得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σF1=500Mpa; 大齿轮得弯曲疲劳极限强度σF2=380MPa
(2)由表10-18查得弯曲寿命系数KFN1=0.85 KFN2=0.88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安全系数S=1.4
F1=(KFN1*σF1)/S=0.85*500=303.57Mpa
1.4F2= (KFN2*σF2)/S=0.88*380=238.86Mpa
1.4 (4)计算载荷系数
K=KAKVKFKF=1×1.06×1.4×1.4=2.078 (5)查取应力校正系数Ysa1=1.567;Ysa2=1.795 齿形系数YFa12.74,YFa22.17
YFaYSa(6)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σFYFa1YSa12.741.567==0.01417
σF1303.57YFa2YSa22.171.795==0.01631
238.86σF2
大齿轮的数值大。
22.074.111040.87cos2142)设计计算 mn≥=1.40mm ·0.0163121201.583 对结果进行处理取m=2mm
(6)几何尺寸计算:
小齿轮齿数z1d141.coscos1420 mn2 大齿轮齿数z2z1*i204.8698 中心距a=(Z1Z2)*m /(2*cos)=121.61mm 将中心距圆整为122mm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 arccos
Z1Z2m2a=arccos(20+98)*2/(2*122)=14.7
d1=
mnz1220=41.36mm coscos14.7mnz2298=202.65mm coscos14.7 d2=
齿宽b=d*d1=1*41.36=41.36mm 故B150,B245整得
* da1=d12hanmn45.36mm * da2=d22hanmn206.65mm
*mn2c*mn36.36mm df1=d12han*mn2c*mn97.65mm df2=d22han Ft1=
2T1231.24=1510.N d141.361032T22150.07==1481.08N 3d2202.6510 Ft2=
Fr1=Ft1*tan11510.tan20cos14.7=568.43N cos
Fr2=Ft2*tan11481.08tan20cos14.7=557.31N cos Fa1=Ft1tan1510.tan14.7=396.3N Fa2=Ft2tan1481.08tan14.7=388.55N
B:低速级齿轮计算 : (1)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 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 HBS,二者的硬度差为40 HBS (2)带式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 (3)初选小齿轮齿数z1=20,
则大齿轮齿数z2=3.47*20=69.4 取z2=70 (4)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KTu1ZE 按下式试算: d1t≥2.32t1· φduσH32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试选Kt=1.3
(2)查表选取尺宽系数φd=1
(3)查表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Mpa
(4)按齿面硬度查表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σHlim1=600MPa; 大齿轮的解除疲劳强度极限σHlim2=550MPa; (5)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1jLh=60×133×1×(2×8×300×4)=3.1108 N2=N1/3.47=0.3108
此式中j为每转一圈同一齿面的啮合次数。Ln为齿轮的工作寿命,单位小时 (6)查表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5;KHN2=0.97 (7)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σH]1=0.90×600MPa=540MPa
[σH]2=0.98×550MPa=522.5MPa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
KtT1u1ZE d1t≥2.32* ·φduσH321.3151043.4711.8· =2.32*=73.5mm 13.47533.532
(2)计算圆周速度
v=
πd1tn1π73.5133==0.51m/s
601000601000(3)计算齿宽b及模数mt
b=φd*d1t=1×73.5mm=73.5mm
mt=
d1t73.5==3.675mm z120h=2.25mt=2.25×3.675mm=8.27mm
b/h=73.5/8.27=8.
(4)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载荷平稳,所以取KA=1
根据v=0.51m/s,7级精度,由[1]图10—8查得动载系数Kv=1.03;
直齿轮KHKF1 查表10---4得KH1.424 由图10--13得KF1.34 故载荷系数:
K=KAKvKHKH=1×1×1.03×1.424=1.467 (5)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得 d1=d1tK/Kt=73.51.467/1.3mm=76.52mm (6)计算模数m m
(2)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m≥
333d176.52=mm=3.83mm 20z12KT1YFaYSa·
φdz12σF1)确定计算参数
(1)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得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σF1=500Mpa; 大齿轮得弯曲疲劳极限强度σF2=380MPa (2)由表10-18查得弯曲寿命系数KFN1=0.87 KFN2=0.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安全系数S=1.4
0.87*500 F1=(KFN1*σF1)/S==310.71Mpa
1.4
F2= (KFN2*σF2)/S= (4)计算载荷系数
0.*380=241.57Mpa 1.4K=KAKVKFKF=1×1.03×1×1.34=1.38 (5)查取应力校正系数YSa1=1.55;YSa2=1.75 齿形系数YFa12.80,YFa22.24
YFaYSa (6)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σF
YFa1YSa12.801.55==0.013968
σF1310.71YFa2YSa22.241.75==0.016227 241.57σF2
大齿轮的数值大。
21.38151042)设计计算: m≥2.23·0.016227=2.56mm
12023 对结果进行处理取m=3mm (6)几何尺寸计算:
d76.52 小齿轮齿数z1126
m3 大齿轮齿数z2z1*i263.47 d1=m*z1=26*3=78mm
d2=m*z2=3*=267mm
中心距a=(d1+d2)/2=172.5mm 齿宽b=d*d1=1*78=78mm 取B180mm,B285mm
*)*m(2621)3=84mm da1=(z12ha*)*m(21)3=273mm da2=(z22ha*2c*)m(262120.25)3=70.5mm df1=(z12ha*2c*)m(2120.25)3=259.5mm df2=(z22ha
Ft1=
2T12150.07=3847.9N 3d178102T22477.5=3576.8N d2267103 Ft2=
Fr1=Ft1*tan3847.9tan20=1400.5N Fr2=Ft2*tan3576.8tan20=1301.85N
综上,齿轮传动的参数如下:
参 传 及 尺 动 寸 称 数 高速级 小齿轮 20 2 大齿轮 98 2 小齿轮 26 3 --- 78 84 70.5 85 低速级 大齿轮 3 --- 267 273 259.5 80 172.5 40Cr 45钢 调质处理 3847.9 3576.8 1400.5 1301.85 名 齿数z 模数m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mm 齿顶圆直径/mm 齿根圆直径/mm 齿宽/mm 中心距/mm 材料 热处理 14.7 41.36 45.36 36.36 50 122 14.7 202.65 206.65 97.65 55 40Cr 45钢 调质处理 1510. 1481.08 568.42 557.31 396.31 388.55 Ft/N Fr/N Fa/N
第四章 轴的设计计算
4.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低速轴和中间轴选择45钢,调质处理;高速轴选择40Cr,调质处理。 4.2初估轴径
查表得A1126,A2120,A3112
=A1P1/n1=1262.11/5=18.71,高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 高速轴:dmin33大带轮,轴上设有一个键槽。 所以,
min(17%)18.71(17%)20.1mm,取d1min25mm d1mind1中间轴:d2minA23P22.09120330.06mm,取d2min35mm n2133minA33低速轴:d3P31.9112341.26mm,低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 n338有联轴器,轴上设有一个键槽。
min(17%)41.26(17%)44.15mm, d3mind3 取d3min45mm
4.3结构设计
4.3.1高速轴的结构设计
d15d13d16l16d1450l14l13l12d12l11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1) d11最小直径,安装大带轮的外伸轴段,d11d1min25mm。
2) d12密封处轴段,根据大带轮的轴向定位要求,定位高度
h(0.07~0.1)d11,选取d1230mm。
d11
3) d13滚动轴承处轴段d1335mm,所以,选取轴承为7207C,其尺寸
dDB35mm72mm17mm。
4) d14齿轮处轴段,由于齿轮的直径较小,采用轮轴结构。轮和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需要一样,均为45钢,调质处理,d1439mm。
5) d15为轴肩,取d1545mm。 6)取d16=35mm。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1) L11由大带轮的毂孔宽度B50mm确定L1148mm。
2)L12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确定,由轴承
dDB35mm72mm17mm选取轴承盖螺钉直径d310mm,那么e1.2d12mm,由轴承B17mm,310mm,L158mm,取
mL1B331mm,取L1286mm。
3)L13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L1320mm。 4) L15由高速级小齿轮宽度B155mm确定L1550mm。 5) 取L16=35mm。
6) L14由装配关系等确定
L14105mm 3.键得尺寸设计:
选用普通平键,尺寸为:14mm9mm45mm
H7H74.齿轮与轴配合为,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轴承与轴过渡配合,轴的尺寸
n6k6 公差为m6。 4.3.2中间轴的设计
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1) d21最小直径,滚动轴承处轴段,d21d2min35mm滚动轴承选取7207C, 其尺寸为 dDB35mm72mm17mm。
2) d22低速级小齿轮轴段,选取d2245mm。 3) d23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d2350mm。 4) d24高速级大齿轮轴段,d2445mm。 5) d25滚动轴承处轴段d25d2135mm。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1) L21由滚动轴承、挡油盘等确定,滚动轴承选取7207C,尺寸为
dDB35mm72mm17mm所以
L21172317101037mm。
2) L22由低速级小齿轮的毂孔宽度B385mm确定L2283mm。 3) L23轴环宽度L2342.512.5mm。
4) L24由高速级小齿轮的毂孔宽度B250mm确定L2446mm。 5) L25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L2542mm。 3. 键的尺寸设计:
选两个普通平键,大齿轮上键得尺寸为:14mm9mm45mm 小齿轮上键得尺寸为:14mm9mm45mm
4.齿轮与轴配合为 公差为m6。
H7H7,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轴承与轴过渡配合,轴的尺寸 n6k6
4.3.3低速轴的结构设计
1.各轴段直径的确定
1) d31最小直径,安装联轴器的外伸轴段,d31d3min45mm。 2) d32为密封处轴段,根据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以及密封圆的标准 d3255mm
3) d33为滚动轴承处轴段d3360mm,所以,选取轴承为7212c,其尺寸 dDB65mm110mm22mm。
4) d34齿轮轴段,取d3480mm。
5) d35轴环,根据齿轮的轴向定位要求d3585mm。 6) d36为过渡段,d3670mm。
7) d37滚动轴承处轴段d37d3360mm。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1) L31由d3145mm选取Y型联轴器,则联轴器的毂孔宽为112mm,取 L31110mm
2) L32由箱体结构、轴承端盖、装配关系确定,由轴承外径D110mm确定螺钉直径d310mm,那么e1.2d12mm,由轴承B17mm,
mL1B358102226mm,取L3278mm。
3)L33由滚动轴承、挡油盘以及装配关系等确定L3342.5mm。 4)取L3460mm。
5) L35由轴环宽度取L3510mm。
6) L36由低速级大齿轮的毂孔宽B480mm,取L3678mm。
3. 齿轮与轴配合为 公差为m6。
H7H7,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轴承与轴过渡配合,轴的尺寸 n6k6
第五章 轴的强度校核
以中间轴为例,受力如图:
5.1计算支反力
1.垂直面支反力如图
由绕B点的力矩MBV0,得
FAV(l1l2l3)Fr2l3Fa2FAV554.Nd2Fr3(l2l3) 2由绕A点的力矩MAV0,得
FBV(l1l2l3)Fr2(l1l2)Fr3l1Fa2FBV228.57Nd22
2.水平面支反力如图 FAH CD
由绕B点的力矩和MBH0,得
FAH(l1l2l3)Ft2l3Ft3(l2l3)FAH2919.22N由绕A点的力矩和MAH0,得
FBH(l1l2l3)Ft3l1Ft2(l1l2)FBH2409.76N3.A、B两点总支反力
22FAH(554.)22919.2222971.44N A点总支反力FRAFAV22FBH(228.57)22409.7622420.58N B点总支反力FRBFBV5.2绘转矩、弯矩图 1.垂直面内的弯矩图 C处弯矩
MCV左FAVl1554.78.543539Nmm MCV右FAVl1554.78.543539Nmm
D处弯矩
MDV左FBVl3Fa2d224284N.mm 2MDV右FBVl315086N.mm
2.水平面内的弯矩图
C处弯矩
MCHFAHl12919.1278.5229158.8Nmm
D处弯矩
MDHFBHl32409.7666159044.16Nmm
3.合成弯矩图 C处
22MC左MCV4353922291582233257Nmm 左MCH22MC右MCV4353922291582233257Nmm 右MCH D处
22MD左MDV242842159044.162160887Nmm 左MDH2222MD右MDVM15086159044.16159758Nmm DH右 弯矩图
M
4.转矩图
T150070Nmm
AC42600
DB
5.当量弯矩图
单向回转轴,扭矩切应力近似为脉动循环应力,折算系数0.6
T•T20.615007090042Nmm 左MC左233257Nmm C处: MC2222右MCT23325790042250033Nmm MC右22左MD1608872900422184370Nmm D处: MD左T右MD右159758Nmm MD则当量弯矩图: M 5.3弯矩合成强度校核
进行校核时,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转矩的截面,即截面C的强度
ca右MC右MC25003327.44MPa,根据选定的轴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3W0.1d30.1453160MPa
所以,ca1 则强度足够
第六章 键强度的校核
中间轴上,高速级大齿轮段所用键的尺寸结构为
bhL14mm9mm46mm,低速级小齿轮轴段所选键的尺寸为bhL14mm9mm83mm,由于是同一根轴上的键,他们传递的转矩相同,所以只需校核短的键即可。
即bhL14mm9mm46mm,轴段d45mm,键的工作长度
lLb26mm键的接触高度k0.5h0.594.5mm,传递的转矩
T2150.07Nmm,键静连接时的许用应力P100MPa。
2T1032150.07103P43.6MPaP
kld4.53445 所以,键连接强度足够。
第七章 滚动轴承的校核
以中间轴的轴承为例,根据选定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轴承型号为7207AC,其基本参数为:额定动载荷为Cr22.5KN,额定静载荷为C016.5KN,载荷系数为
fp1.1
由 Fd10.68FRA0.682971.442020.58N
Fd20.68FRB0.682420.5815.99N
Fd2Fa15.99396.312041.862020.58Fd1
故轴承1被压紧,轴承2放松。
得 Fa1Fd215.99N, 由
Fa12020.580.682e0.68, 得X0.41,Y0.87 Fr12971.44 因此 P1fP(XFr1YFa1)1.1(0.412971.440.872020.58)3274N
由
Fa215.990.68e,得X1,Y0, Fr22420.58 因此P2fP(XFr2YFa2)1.112420.582662.6N
因为 P1P2 ,故轴承1为危险轴承! 预期寿命L'h83002838400h
106Cr310622.51033实际寿命Lh()()40680.7h
60nP601333273.81 因为LhL'h 所以,轴承校核合格
第八章.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
由于两对啮合齿轮中的大齿轮直径径相差不大,且它们的速度都不大,所以
齿轮传动可采用浸油润滑,查[2]表7-1,选用全损耗系统用油(GB/T 433-19),代号为L-AN32。
由于滚动轴承的速度较低,所以可用脂润滑。查[2]表7-2,选用钙基润滑脂(GB/T 491-1987),代号为L-XAMHA1。
为避免油池中稀油溅入轴承座,在齿轮与轴承之间放置挡油环。输入轴与输出轴处用毡圈密封。
第九章.箱体及其附件的结构设计
1)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箱体采用剖分式结构,剖分面通过轴心。下面对箱体进行具体设计: 1.确定箱体的尺寸与形状
箱体的尺寸直接影响它的刚度。首先要确定合理的箱体壁厚。 根据经验公式:40.1T8mm(T为低速轴转矩,N·m)
可取8.5mm。
为了保证结合面连接处的局部刚度与接触刚度,箱盖与箱座连接部分都有 较厚的连接壁缘,箱座底面凸缘厚度设计得更厚些。 2.合理设计肋板
在轴承座孔与箱底接合面处设置加强肋,减少了侧壁的弯曲变形。 3.合理选择材料
因为铸铁易切削,抗压性能好,并具有一定的吸振性,且减速器的受载不 大,所以箱体可用灰铸铁制成。 2)减速器附件的结构设计 (1)检查孔和视孔盖
检查孔用于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润滑情况、接触斑点及齿侧间隙,还可 用来注入润滑油,检查要开在便于观察传动件啮合区的位置,其尺寸大小应便 于检查操作。视孔盖用铸铁制成,它和箱体之间加密封垫。 (2)放油螺塞
放油孔设在箱座底面最低处,其附近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放容器,箱体 底面向放油孔方向倾斜一点,并在其附近形成凹坑,以便于油污的汇集和排放。 放油螺塞为六角头细牙螺纹,在六角头与放油孔的接触面处加封油圈密封。
(3)油标
油标用来指示油面高度,将它设置在便于检查及油面较稳定之处。 (4)通气器
通气器用于通气,使箱内外气压一致,以避免由于运转时箱内温度升高, 内 压增大,而引起减速器润滑油的渗漏。将通气器设置在检查孔上,其里面还 有过滤网可减少灰尘进入。 (5)起吊装置
起吊装置用于拆卸及搬运减速器。减速器箱盖上设有吊孔,箱座凸缘下 面 设有吊耳,它们就组成了起吊装置。 (6)起盖螺钉
为便于起盖,在箱盖凸缘上装设2个起盖螺钉。拆卸箱盖时,可先拧动 此螺钉顶起箱盖。 (7)定位销
在箱体连接凸缘上相距较远处安置两个圆锥销,保证箱体轴承孔的加工精 度与装配精度。
第十章 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
名称 箱座厚度 箱盖厚度 箱盖凸缘厚度 箱座凸缘厚度 箱座底凸缘厚度 地脚螺钉直径 地脚螺钉数目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盖与座联结螺栓直径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视孔盖螺钉直径 定位销直径 df符号 1 b1 计算公式 0.025a38 10.02a38 b11.51 结果 8 8 12 12 20 M24 6 M12 b b2 b1.5 b22.5 df df0.036a12 n d1 查手册 d10.72df d2 d2=(0.5 0.6)df M10 d3 d3=(0.40.5)df 10 0.4)df 8 0.8)d2 8 34 22 18 d4 d4=(0.3d C1 d=(0.7,d1,d2至外箱壁查手册表11—2 的距离 df,d2至凸缘边缘距C2 查手册表11—2 28 16 离 外箱壁至轴承端面距离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1 l1 l1=C1+C2+(510) 50 1>1.2 10
壁距离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 箱盖,箱座肋厚 m1,m 2 2> 12 m10.851,m0.85 10 8.5 轴承端盖外径 D2 D2D+(55.5)d3 92(1轴) 112(2轴) 190(3轴) 轴承旁联结螺栓距离 S SD2 92(1轴) 112(2轴) 190(3轴)
《 机械设计》濮良贵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清华大学 吴宗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罗圣国,李平林等主编。 《机械课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周元康等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课本——杨可桢 程光蕴 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昆 何小柏 汪信远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