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这里共有( )线段。

A. 三条 B. 四条 C. 六条

2.(2013•陕西)一只大钟敲三下要用3秒,这只大钟敲七下要用( )秒.A.7 B.9 C.10 D.14

3.下面5个长方形中,哪3个是同一个长方体中相邻的3个面?请你在括号里打“√”

4.14只鸽子要飞回5个鸽舍,至少要有( )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A.2 B.3 C.4

5.两个圆的周长不相等,是因为它们的( )。 A.圆心位置不同 B.半径不相等

C.圆周率不同 D.以上均不正确

6.一只小猴子在不停地搬石头。在一条直线上,放了奇数块石头,每两块之间的距离是1.5米。开始时,小猴子在“起点”的位置,它要把石头全部搬到中间的位置上(每次只搬一块石头),它把这些石头搬完一共走了204米。这些石头共有( )块。 A.15 B.16 C.17 D.18

7.育才中学,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女生占总人数的( ) A、10:9 B、10:19

C、 8.一种商品先把价格提高后,再按现价的卖出,最后的价格( ) A.原价不变 B.比原价低 C.比原价高 9.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25%,这个数就( ) A.缩小到原数的 B.缩小到原数的 C.扩大到原数的4倍

10.如图,它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那么( )号面和3号面相对。

A. 1 B.4 C.5 D.6 评卷人 得 分 二、判断题

11.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都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扇形统计图不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 )

12.(1分)(2014•玉溪模拟)因为的分子和分母都比的小,所以<. .

13.把1克盐溶在1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10. (判断对错) 14.李师傅今天生产的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 1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都是闰年。 ( )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16.用一根长96厘米的绳子在地上摆正方形.

(1)填表

正方形个数 1 2 3 4 正方形边长(厘米) 24 顶点数 4 总面积(平方厘米) 576 (2)当这根绳子摆出48个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厘米,总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当这根绳子摆出n个正方形时,顶点数是________个.

17.一根圆柱的地面直径是1米,高是10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

18.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 米,每段占全长的 %.

19.陈飞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买书,如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看图完成填空.

(1)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分. (2)返回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20.(1分)(2014•黄岩区)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评卷人 得 分 四、作图题

21.如下图,猫和老鼠一只在墙的前面,另一只在墙的后面。请你画出老鼠活动的安全区域。

22.在长方形纸上画出 × .

评卷人 得 分 五、计算题

23.计算下面各题. ×× ÷÷

×÷ ÷

× 24÷×

×15÷

24.求未知数x. =

; 2.5x+3.2x=39.9.

评卷人 得 分 六、解答题

25.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826米,自行车的轮胎外直径为60厘米,若轮胎每分钟转100圈,小刚从家到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26.(2010秋•涵江区校级期中)一块长方形地,长24米,宽是长的.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段的知识点。用直线把两个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可以度量,在所有两点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有两个端点,即只要两点就可以画一条线段,本题有4个点,任意两点都可以画一条线段,则一共可以画六条线段。 2 .B 【解析】

试题分析:敲响3下,经历了3﹣1=2个时间间隔,由此可以求出1个时间间隔是3÷2=1.5秒,那么敲响7下,经历了7﹣1=6个时间间隔,再乘以6即可.

解答:解:3÷(3﹣1)×(7﹣1) =3÷2×6 =9(秒)

答:敲7下要9秒; 故选:B.

点评:敲钟问题中,抓住敲的下数﹣1=时间间隔数,先求出1个时间间隔,即可解到此类问题. 3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对面是相同的长方形,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再结合长方体的长、宽、高,组成的长方体长为5,宽为3,高为2,即③(长5、宽3)可作底面,②(长3,宽2)可作左面,①(长5、宽2)可作上面;同理可推:组成的长方体的长为5、宽为4、高为2,所以①④⑤是同一个长方体中相邻的3个面,解答即可. 解:由分析可知:组成的长方体的长为5、宽为3、高为2,所以①②③是同一个长方体中相邻的3个面;

组成的长方体的长为5、宽为4、高为2,所以①④⑤是同一个长方体中相邻的3个面. 故答案为:

或: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长方体的特征,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结合长方体的特征,即可确定长方体的上、下底,左、右面,前、后面的长和宽. 4 .B 【解析】

试题分析:把5个鸽舍看作5个抽屉,把14只鸽子看作14个元素,那么每个抽屉需要放14÷5=2(只)…4(只),所以每个抽屉需要放2只,剩下的4只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1=3(只),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解:14÷5=2(只)…4(只) 2+1=3(只)

答:至少要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故选:B.

【点评】抽屉原理问题的解答思路是:要从最不利情况考虑,准确地建立抽屉和确定元素的总个数,然后根据“至少数=元素的总个数÷抽屉的个数+1(有余数的情况下)”解答.

5 .B 【解析】略

6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及找规律的知识点。小猴子走的总路程与石头的块数有关,我们不妨用字母表示石头的块数,因为是奇数块,所以设其为(2n+1)块。另外需要注意,只有第一次搬石头是走的单程,搬其它石头都是走的往返,即两个路程。

设一共有2n+1块石头(n是自然数),则中间石头的两边都有n块石头,两边最远的距离都是1.5n(米),再往中间的距离依次是1.5(n-1)、1.5(n-2)、……、1.5×2、1.5×1。因为除第一次搬石头走1次外,搬其余石头都需要走2次,所以

1×1.5×4+2×1.5×4+3×1.5×4+……+(n-1)×1.5×4+n×1.5×3=204 6×(1+2+……+n-1)+4.5n=204 3n(n-1)+4.5n=204 3n²+1.5n-204=0 (3n+25.5)(n-8) =0

解得n=-8.5(非自然数,舍去),n=8,所以一共有2n+1=17块石头。故选C。 7 .C

【解析】解:10÷(9+10) =10÷19 =

答:女生占总人数的 . 故选:C.

【分析】根据六年级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则男生为9份,女生为10份,全班人数为(9+10)份.求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列式解答即可. 8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一种商品先把价格提高,是把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再降价卖出,是把原价提高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由此解答.

解:1×(1+)×(1﹣) =1×× =99%;

99%<1,所以比最先价格低. 故选:B.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明确题中的两个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 9 .C

【解析】

试题分析:25%=,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进一步利用乘法的意答即可.

解: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25%,即除以,就是乘4,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数的4倍.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0 .A 【解析】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名师详解:通过观察答案A正确。 参:A

易错提示:动手试一试,不要凭直觉做出选择。 11 .√ 【解析】略 12 .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并不是因为的分子和分母都比的小,可以列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如的分子和分母都比小,则>,由此判断. 解:如的分子和分母都比小,则>, 所以的分子和分母都比的小,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分数比较大小时不能用比较分子和分母的方法比较. 13 .× 【解析】

试题分析:盐与盐水的比是用盐的重量:(盐的重量+水的重量). 解:1:(1+10)=1:11; 故答案为:×.

【点评】看清题目要求是谁比谁,求出它们各自的量再作比. 14 . 【解析】略 15 .× 【解析】

思路分析: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名师详解: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易错提示:注意的是,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16 .(1)解:填表 正方形个数 1 2 3 4 正方形边长(厘米) 24 12 8 6 顶点数 4 7 10 13 总面积(平方厘米) 576 288 192 144 (2)0.5;12;3n+1

【解析】解:(2)2÷4=0.5(厘米), 0.5×0.5×48=12(平方厘米);

当这根绳子摆出n个正方形时,顶点数是:4n﹣(n﹣1)=3n+1; 答:当这根绳子摆出48个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是 0.5厘米,总面积是 12平方厘米.当这根绳子摆出n个正方形时,顶点数是 3n+1个. 故答案为:0.5,12,3n+1.

【分析】绳子的总长一定,摆出n个正方形,周长=总长÷n,边长=周长÷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s=边长×边长,代入n=48,可以得解;此题考查了数与形结合的规律. 17 .314.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πdh解答. 解:1米=10分米 3.14×10×10 =31.4×10

=314(平方分米);

答:它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314.

【点评】此题是考查圆柱侧面积的计算,要据它的公式列式解答. 18 .,12.5. 【解析】

试题分析:(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要求每段长多少米,用5除以8即可;

(2)要求每段占全长的百分之几,把这段铁丝的长度看做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列式为1÷8=.

解答:解:(1)5÷8=(米); 答:每段长米. (2)1÷8==12.5%; 答:每段占全长的12.5%. 故答案为:,12.5.

点评:完成此题,应分清数量与分率的区别,有的表示具体数量,后面要带单位;有的表示分率,后面不带单位. 19 .45,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此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单位小时,把1小时平均分

成4份,每份是小时,也即15分钟;纵轴表示路程;陈飞的行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家骑车到相距5千米远的书店,用了小时,即30分钟;第二个阶段是在书店买书,用了小时,即45分钟;第三个阶段是从书店回家,用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得陈飞从书店回家的速度即可.

解答:解:(1)从图中看出,陈飞在书店买书用去的时间为: ﹣=(小时), 小时=45分;

答: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45分; (2)5÷=4(千米/小时)

答: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故答案为:45,4.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行走时间和行走路程的关系的方法,解决关键是会分析不同的行程状况. 20 .8:9.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

=(×12):(×12), =8:9,

故答案为:8: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21 .

【解析】略

22 .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

斜线部分为这个长方形的 ;

网格部分为这个长方形的 × .

【解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 ,再把 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 的 ,也就是大长方形的 . 23 .(1); (2)

(3); (4)

(5)20; (6)

【解析】

试题分析:六道题,都只含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解:(1)××

=;

(2)÷÷

=

(3)×÷

=

÷

=; (4)

÷

×

=

(5)24÷×

=20;

(6)×15÷

=9÷

=

【点评】只含有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4 .x= x=7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性质改写成4.5x=10×0.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除以4.5即可;

(2)原式变为5.7x=39.9,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除以5.7即可.

解答:解:(1)=;

4.5x=10×0.8

4.5x=8 4.5x÷4.5=8÷4.5 x=

(2)2.5x+3.2x=39.9 5.7x=39.9

5.7x÷5.7=39.9÷5.7 x=7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25 .15分钟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车轮的周长,再用车轮的周长乘每分钟转的圈数求出平均每分钟行驶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解:60厘米=0.6米, 2826÷(3.14×0.6×100) =2826÷(1.884×100) =2826÷188.4 =15(分钟),

答:小刚从家到学校要用15分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26 .这块地的面积是240平方米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4米,宽是长的.把长看作单位“1”,

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24×(24×) =24×10, =240(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240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首先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