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文献研究之复调作品——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

20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文献研究之复调作品——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

来源:测品娱乐
音乐探索 £ 诞生的一部杰作,作品在继承巴洛克时期古典大师 们的技巧基础上,吸收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特点, 并大胆地创新。在这部传统而严谨的音乐作品中, 作者加进了新鲜的民族民间的乐思,并赋予音乐很 多的具体形象,拓展了赋格曲这一传统音乐形式的 表现幅度。整部作品倾注了作曲家丰富的情感,是 一部能够反映其内心世界的作品。这部代表肖斯塔 科维奇复调音乐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是集时代的 生命活力、俄罗斯艺术的磅礴气魄以及朴素的现实 生活为一体的成熟作品,在俄罗斯和世界复调艺术 史里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前苏联音乐学家普罗托 波波夫曾高度评价肖斯塔科维奇是“在当今全世界 作曲家中最伟大的复调作家”。 三、主要风格特点 《24首前奏曲与赋格》作为肖斯塔科维奇复调 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之一,在创作上既继承了前奏 曲与赋格这一传统的套曲形式,又融进了二十世纪 的作曲技法(复杂多变的节奏、强烈的力度对比 等),同时音乐语言完全取材于俄罗斯传统民族民 间音乐,风格独特、引人人胜。乐曲在调式调性的排 列运用、音乐情感的多样性、民族性等方面均有重 要突破。 1.调性排列 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采取了与不同的调 性排列方式。《平均律钢琴曲集》调性的排列顺 序从C大调的同名大小调开始,然后半音上行。而肖 斯塔科维奇采取的调性排列方式是从关系大小调 开始,然后五度上行。 2.调式运用 尽管表面上看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 赋格》是一部模仿性的作品,其中几首在情调、技法 上的确都极似(如第10首升c小调),但肖斯塔 科维奇创作的独特音乐语汇及风格特点仍得到了 完美的体现。整部作品中运用的调式远比《平 均律钢琴曲集》要丰富,肖斯塔科维奇不仅使用大 小调,还起用了各种古调式,如第一套的《赋格曲》 便采用了七种古调式,呈示部为C伊奥尼亚和G混合 利地亚调式,中部为E弗里几亚和B洛克利亚调式, 再现部为C伊奥尼亚和F利地亚调式。 《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大部分作品牢固地 建立在清晰的调性基础上,以古典式的复调对位手 法及和声为基础。如作品的第l首C大调完全建立在 自然音体系上,通篇没有一个临时降记号,因此它 又有“白键赋格曲”别称。第7首A大调《赋格》主题则 完全建立在分解而成的主和弦上。每一次三和弦的 出现都代表着调性的确立。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第15首赋格曲,则运用了 现代音乐中常见的复杂节奏、高度半音化的旋律, 光主题就使用了1 1个半音,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 肖斯塔科维奇采用的多调式、甚至多调性对位显然 也是20世纪特有的产物。在第15首《赋格》的再现部 开始处(第118小节)主题是降D大调,而与之构成密 接和应的答题则是小二度上的c小调,这样的写作 手法在2O世纪以前是绝对见不到的。 3.前奏曲与赋格的整体性 前奏曲与赋格是在艺术形象方面相互补充不 可分割的整体,而且总是以同一调式调性创作而 成。在肖斯塔科维奇这套曲集中,前奏曲由自由的 曲调形式加以处理与赋格的严格复调形式形成鲜 明对比。前奏曲的主题材料都与赋格有着紧密联 系,后者将前者中所表现的乐思做论证和发展。 肖斯塔科维奇还进一步将前奏曲和赋格问的 联系有意加强,使两者组成一个更为紧密的有机整 体,使前奏曲中表现的乐思在赋格中得到进一步发 展和深化。在一些曲子里,赋格的主题是从前奏曲 中萌芽的,前奏曲在音调上为赋格曲做了准备。在 第20首c小调中,前奏曲和赋格的开始部分完全相 同。在升flJ,调、E大调、D大调等作品中,前奏曲和赋 格的性格则有意构成鲜明对比,极具艺术效果。 4.音乐思想与情感的多样性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既强调音乐创作思想性 又善于运用音乐手段表达思想的艺术家。在他的音 乐中,作曲技法永远为表达感情服务。《24首前奏曲 和赋格》成功的刻画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悲伤、欢 快、幻想、激动、天真……弥漫在整部作品之中。比 如G大调前奏曲中史诗般的宽广气息和雄壮的力 量,它以八度齐奏开始,织体和音区的对比手法给 人一种浩浩荡荡之感,如同一部交响乐作品;第7首 A大调前奏曲中充满了轻快的田园气息,犹如一首 古典的民谣;第14首降e小调前奏曲,乐曲一开始左 手的震音,使人联想到教堂的钟声,右手的主题具 有很强的悲剧色彩,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5.突出的民族性 作曲家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俄罗斯民间音 乐元素,既有俄罗斯的古老民歌又有同时代作曲家 的创作作品。例如第1首c大调前奏曲由平稳的主题 ◆ 一一开情唱 一始的幸  旋福 罗斯民歌《少女的叹息》的旋律;第16首降b小调前 奏曲是舞曲形式,表情沉痛的主题有4个变奏,赋格 主题含有俄罗斯民间乐器的音响模仿;第18首f,J、调 时代的最高峰,那么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 和赋格》就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传统手法、民族特 色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前奏曲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赋格则是以具有浓郁 俄罗斯民族特点的主题发展而成的4声部的乐曲; 第l9首降E大调前奏曲采用俄罗斯东正教合唱式的 [1]叶东瑛.论平均律钢琴曲集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影响[J].钢琴艺 术,2000,(4). 和声进行与固定低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类似祷歌 的旋律,充满庄严的感觉;第2O首降c小调前奏曲的 旋律则取自俄罗斯民间叙事歌曲《鲁斯兰》中的“首 领之歌”。 纪俄罗斯钢琴音乐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是俄罗斯 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它与的《平均律钢 琴曲集》相映生辉,达成了跨越时空的心灵默契。在 这部作品中,他几乎完全挖掘出这种曲式表现力的 (蔡韧,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 露 第十三首《诗人的话》: [2]钱仁平 肖斯塔科维奇音乐述要[JJ.钢琴艺术.1996,(4). [3]昊国翥,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 社.1997. [4]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_|b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5]刘奕.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法分析[J1 .音乐学院学报,2002,(4). 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和赋格》是2O世 各种表达极限,还展示了作曲家对复杂的对位技术 的高超创作技巧。整部曲集在情感表达、形象塑造、 (上接第60页) 责任编辑黎学锐 四、第四部分:第十一首至第十三首 样的语调。乐段重复后以另一种方式扩充,是那种 第四部分是调性再现。虽然它们统一在一个升 号调内,但却回应了前面出现过的一些调性特征。 第十三首《诗人的话》比较重要,是全曲的尾声,与 第一首形成呼应。 这首小曲称为诗人的歌唱也许更合适,它采用 断断续续的进行。这里一是要注意强拍的休止符, 二是一定要渐慢渐弱。整曲应该注意旋律的歌唱 性,在触键上要注意深度,并严格按照呼吸来分句, 以保证旋律的流动。 《童年情景》全曲实际上就是“诗人的话”,作为 一一 一一一~ a小调上。 个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的音乐充满了幻想、歌 四部和声合唱织体,调性回归到G大调(和第一曲同 唱等一切对美的赞颂,这些在《童年情景》中都鲜明 地体现了出来。整部作品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令人回味无穷。它没有那种惊人之语,没有过分造 调),4/4拍,是乐段的扩展与重复。开始是两个四小 节的乐句,好像是诗人的警句。后句是前句的模进, 终止在下属a小调。注意旋律与和声的关系,两句都 作,确实是从心底流泻出来的甘泉,表达了人们生 命中最美、最温馨、最动人的回忆。 参考文献: 是从弱奏起,旋律在高声部,其它音要弹得虚,要控 制在P的力度层次上,要把句中出现的装饰音融合 为旋律的一部分,从内心能唱出来。同时第七小节 的休止符一定要休止够,然后以更弱的力度结束在 接下去是这个乐段的扩充,运用开始的乐节作 模进进行,内声部加进了分解和弦,最后停在e小调 的减七和弦上,然后是一长串小音符。这是一个长 [1]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杜,1997. [2]谢功成l曲式学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方之文.舒曼——诗的音乐,音乐的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8. (许凤。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黎学锐 的自由的宣叙调,节奏较自由,但表现不要夸张,小 音符要弹得很安静,以甜蜜的悲伤感情弹出朗诵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