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Teaching教育教学 机和外部动机有机结合,以此降低学生“搭便车”的侥幸心理、以及自我边 缘化和沉默化的可能。陈朝旭(2014)认为应该为学生制造充分的参与机 会,乃至于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制作,可以更充分、深入的了解案例 参考文献 [1]卢智增.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方法路径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5):206-209 教学及案例背景,为课堂研究提供良好的参与基础。 2.教师应适应课堂角色的转变,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公共管 [2]孙伟,陈涛.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哈佛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1.武汉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7-1O3 [3】史传林.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20): 99-103 理学科案例教学的成效。陈菲菲(2013)提出要改进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 学,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理顺教学过程中主客体 关系,由演讲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身份向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身 份转变。赖秀清(2013)认为要提升案例教学效果,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应 该转变教师角色和提高自身素质两大方面进行考虑,转变教师角色主要指 从主角向配角、从师道尊严向良师兼益友和从教材的执行者向课程内容资 [4]刘召.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流程设计[J] 学理论,2011(13): 240-215 [5]I春城,刘玉芝.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功能类型与应用策略[J].石家庄 学院学J ̄E2012(4):1O6—110 [6]奥尔鲁木.国内外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述评[J].卷宗,2015 (4):106—107 ‘ 源的开发者的转变。罗若愚、涂丁文(2013)提出要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的力 度,不仅要“送出去”,让有潜质、有意愿的教师送出去接受更好的培训和 提高,还要“请进来”,邀请校外名师传经授课,不断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案 例教学的水平。 [7】黎玉升0戋谈教师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12(3):259—260 5.加强案例本土化建设,完善公共管理案例库 徐祖迎(2015)提出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标准:必须是真 [8]陈朝旭.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航海教育 研究,2014(2):83~87 实的;答案不唯一化、绝对化;能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要解决 的问题及决策主角是明确的;能够禁得起深入分析,同时尤其要加强案例 本土化的建设,编写能够体现我国文化背景、反映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案 [g]马杰.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的障碍与克服[J].黑龙江史志,2009 (2O):150-151 [1O]陈菲菲.离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 2013(26):150-153 [11】郭恒.浅谈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问题[J]_高等教育, 2015(7):117 例,提高本土化案例在案例教学中的比重。卢智增(2009)提出的公共管理 学科案例教学的创新路径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各高校单位可以资源共享的 公共管理案例库。黄珥东(2013)认为编制案例库需要有效的结合具体的 课程计划和教学目标来实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立了一些案例库, 例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全国MPA案例教学库等,但是仍需要 不断完善和更新。 [12]李勇.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西北工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77 [13]赖秀清搿 课程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 因分析[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 【14]肖静.基于“X、Y理论”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探讨[J].林区教学,2010 (8):1—3 4.完善流程控制环节,优化相关环境设施 当前学者从流程维度出发研究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研究成果还 较少,主要的研究焦点是课堂之后的评价与信息反馈环节,而且多是定性 的研究,定量的绩效评估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吴乐珍、李会平(2010)认为 案例教学是一个涵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绩效评估和绩效反 [15]罗若恩,涂丁文.我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120-124 [16]徐祖迎.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饶师范学院学 馈在内的系统过程,有效的绩效评估不仅可以指明案例教学努力的方向, 还可以提供可靠的衡量依据。李勇(2008)主张在课堂研讨之后,应该组 织学生对案例的课堂开展的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老师也应该进行课堂自 评,根据师生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案例进行改进和完善,这不仅可以 使现有案例达到效用最大化,还可以对制作新案例提供启发和帮助。从教 报,2015(2):1O1—1O5 [17]黄珥东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南昌教育学 院学报,2013(7):68—70 [1 8]吴乐珍,李会平.关于网络案例教学绩效评估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24):169—173 学环境及设施上来看,赖秀清(2013)认为一方面要规范案例教学对班级 规模、座位编排、课时需求等方面的管理,另—方面还应该扩大筹资渠道, 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和优化教学环境。 正如宁骚所言,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案例三要素不 断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案例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的有 效运用,是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需求,是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 作者简介 李晚莲,1g76一,女,苗,湖南绥宁人,副教授,博士,湖南农业大学(湖 南长沙,41O128),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聂俊婷,1991一,女,汉,湖南 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研究生。 对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在教学模式上的一种有力回应。孵潮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马浩辉朱艳民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任怀敏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然 而在部分高校中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指 P.114 导工作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 开展过程中,触的不足,并目提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策略。 Education&Teaching教育教学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就业指导 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受到社会普遍 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身对于就业有着 较高的期望,希望自己可以快速得到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与 此同时,大学生的缺乏工作经验,对就业的认知不够,而且缺乏相应的职 业生涯准备工作,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大学生的无法顺利就业,造 成了企业招人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境地。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 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就 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却没有从自身的特质、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所 以也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毕业生频繁跳槽的现象。 2.对职业生涯教育研究不透彻。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针对 应届毕生,却没有从学生入学开始,这种阶段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局 性的服务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关工作 的开展大多是围绕如何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这一核心问题,没有将就业指导 工作视为一项服务工作,所以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效果方面,没有取得 显著的成绩。 .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都是 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聘请校内和校外的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分析当前的 就业形势,教导学生如何撰写求职报告、如何填写个人简历等等,而在转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变学生就业观念、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都缺乏足够的 指导。在后续工作的开展方面,往往是由学生的接收企业签署一份工作证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指的是人在就业过程中,自身的兴 趣、爱好、能力等主观因素,与影响职业生涯的客观因素之间进行衡量和 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自身特点且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倾向的职业奋斗 目标,并且为该目标的实现而做出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职业生涯的规划应 当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出发,并且结合职业环境、自身能力以及对职业 生涯的认同度等,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 力进行准确定位,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职业的良好对接。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阶段, 对于社会的认知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对于真正的就业与职业却缺乏系 统的认知,所以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 大大学生对职业有更好的认知,可以使他们认清当前的形势,建立明确的 职业发展方向,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 可以缩小学生与职业之间的差距,可以使学生顺利的走人工作岗位,实现 学生与职业之间的良好对接。 2.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对个人能力的正确定位是 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质,才 能为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规划。而大学生在高校求学的期间,就是进行职 业准备的时间,如果高校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融人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就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 符合职业方向的活动,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职业定位的准确性。 j.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 下,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尤其是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的 课程选择十分自由,在没有职业生源规划教育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会产 生迷茫的现象,无法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课程。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可 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且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做出科学的规划,可以增强学生课业学习的针对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高校教育的开展除了学 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而职业发展过程中 对工作投入的热情、岗位责任心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 现,而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将职业生 涯规划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 岗位责任心,有利于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很多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工作的 开展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一旦学生就业之后,相关的就业指导工 作也宣布结束,因此他们注重的是高校的就业率,却忽略了对学生深层次 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在就业时,只是关注薪 明,便完成了就业指导工作。这种单一的工作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甚至会影响很多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 很大的阻碍作用。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1.构建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是一 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就业指导,为了保 证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开展,要积极构建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从学 生的知识结构出发,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制定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根据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开展相应 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引领学生建 立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以后,可以顺利 的进入到工作岗位,并且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2.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完善。始终坚持为学生服务的理 念,是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为 了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要促进相关服务机 构的完善,除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信息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就 业服务指导,并且定期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以参与实践的 机会,使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参与用人单位的活动,从而积累更多经验。通过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完善,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学生 就业后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5.促进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的完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校 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所.以要注重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培 养,尤其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积极为教师创造 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的开展可以实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职业 需求。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 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有效 的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 发,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 开展。II;■ 参考文献 [1]曾艳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 究[D] 刚b师范大学,2010(11) [2]王硕鹏.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_东北电 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