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档
中学写作文章材料浅谈现代技术手段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作文教学模式的更新迫在眉睫。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习作,通过教学实践,运用信息技术的特别效能,采取组合教学的方法,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开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作用 方法 教学 写作 学生 作文
在以前的作文作文教学中呈现出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单向性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是语文学科完成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作文教学也随之呼唤新的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缺乏,为作文课堂注入了活力,使其不再枯燥无味,不再单调苍白。那么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呢?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融合呢?这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 有利于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画面等,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将生活真实艺术地再现,吸引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一是在播放录像、多媒体画面或观赏投影片的时候,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使他们对人物、动物、自然、社会的观察有的放矢,抓住中心,讲究方法;其次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势比划比划,用嘴轻轻地说等,使大脑对一些事物能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综合,以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概念。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多媒体〞以其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
.
教学文档
面,刺激着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引起学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他们要记忆、要思考、要产生各种联想。由此,将会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形成一种高级注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无疑得到了培养。
第二, 有利于猎取更加详尽的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写作的唯—源泉,它为文章提供了原材料,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许多高中生,他们过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式的单调生活。学生生活的单调直接导致作文题材的狭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已成了他们永恒的题材。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每当写作,不少学生挖空心思,结果还是老一套。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累积,才能使他们左右逢源,洋洋洒洒,如叶圣陶所言:“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但由于种种因素的,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是很不现实的。而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翻开了一扇奇妙之门。无穷的网上资源,真可使学生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感觉。如在校园网效劳器上为学生建立个人文件夹,就更能为学生系统的累积写作素材及教师进行治理带来方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学生开阔了眼界,贴近了生活,因而写文章时自然觉得有话可说。文章的质量逐渐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 利用网上资源来开阔学生的眼界肯定要注意治理,否则可能会因X力欠强的学生而带来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效劳器上最好锁定一些严肃的、学术性的网站以供学生扫瞄。同时要引导学生深思慎取,绝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建立学生个人素养库应以鼓舞为主,要使他们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从面形成一种累积的习惯,师生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绝不能放任自流。
第三,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教学文档
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形象、生动。它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使智力活动呈现最正确状态。在教学写景的作文时,通过观看全景、局部定格和观赏动态、静态、近处、远处的景象,学生就能理清观察顺序,抓住观察重点。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兴趣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正确状态。教学时可依据作文要求,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写作动机。例如教(童年趣事)作文时,教学时播放儿童捉蟋蟀、游泳或钓鱼的片断,让学生观察观赏,这样由景激情、由情引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再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做的趣事:乘凉、郊游、捞鱼、打蚊子等。随后,老师“引〞势利导,进行写法指导,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乐写作。这样学生作文时就不再“头疼〞,而是下笔“如有神〞,一吐为快了。
第四,有利于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作文观。传统的作文教学认为学习写作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在学习写作时,教师一般都很少给学生提供探讨或商量的时机。有的老师虽然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却存在顾及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利用校园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作文教学环节,能让学生在启疑、激趣中成为真正的发觉者、参与者与探究者。这样就可能使学生在作文前利用信息技术相互交流材料、共享材料,从而使每个人都拥有更广泛的素材。学生主体性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真正实施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开展。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开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建立起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现代教育观。把计算机技术真正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
教学文档
二、现代教育技术和写作教学的融入方法。
首先,要有科学的程序,掌控优势资源。优势资源,是指多年来在作文教学和研究领域里富有经验的名特教师和实力雄厚的教学软件制作技术力量,以及通过他们发挥集体智慧,集中精力,假以时日,精心打磨出来的作文教学软件,包含教学目标、训练指要〔表达方法、表现技法等〕、样板例话和作文材料。就整体系列而言,形成一个以序列性、针对性、直观性、趣味性为原则的相对科学程序。
其次,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媒体优势。方便互评互改和教师点评,及时批改及时讲评,让学生的作文得到广泛交流,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赞扬,是学生写作热情得以保持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但传统方法就很难做到这一点,采纳当堂写、评、改的方法,交流互评的面受到,教师由于掌握材料不够,讲评往往失之片面。教师讲评可以将文章上大屏幕,讲评就具有了直观性。如果学生是纸笔作文,教师可以将文章输入电脑或采纳实物投影仪讲评。还可以从作文网校上下载更典型性更具代表性的讲评材料。 提供情境和想象空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只是提供文字命题或者所谓“材料〞、“话题〞,很难抽出时间带学生出去观察感受实物情境。软件可以提供图片、组画、音乐、影视剧片段、记录片场景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这些情境,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刺激契机。同情境作文,也有利于学生相互比拟,相互启发。 多感官刺激。传统教学手段,顶多是借鉴范文〔事实上很难做到提前打算好的材料,一般是读一遍了事〕,板书指导要点和作文材料〔好一点的用用幻灯〕。而采纳教学软件可以大屏幕投影或连机传到个人电脑屏幕,教学全过程都可以在屏幕上得以直观显现,重点局部可以通过字体、颜色、闪动等多种形式强化刺激效果,例如文章可以配播音员的朗诵,或者配以合适情境的音乐,或者配乐朗诵。 动更充分的时间。
再次,铺设交流网络,激发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
教学文档
还是让学生的作文得到别人的成认,得到广泛交流。系统工程中的作文网校、作文期刊和课堂局域网所构成的互促联动交流网络,将极大地扩展学生作文的交流渠道和交流空间。这种交流网络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信息反应是最便利的,这是一种没有时空的交流,如果再组织一些网上的竞赛评比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完全可以预期的。而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为作文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最可靠的保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营造文学气氛,提升文学修养。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文学家,但通过我们不断更新作文教学的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使有写作特长的学生朝作家文学家开展,当是一种自然结果,也应是我们所期待的。作文网校和作文期刊可以营造文学气氛,发觉、引导一批写作尖子,让他们脱颖而出,对其他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作文网校可以成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展示风采的舞台,可以与其他健康的文学网页链接交流,可以向有影响的报刊推举作品。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措施。
三、结语:更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是未来各学科教学的必定趋势,构建一个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也是为未来课程设置改革作先期打算,为中学语文教学现代技术运用和远程教学累积经验,奠定根底。其意义是重大的,其前景是广阔的。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放开性、交互性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如果将信息技术恰当地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便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变得相对轻松、简单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法,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让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