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成本会计》课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总 论
(一)成本的涵义
1.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
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从耗费角度,指明了成本是由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所组成的。因此,成本是商品价值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生产中耗费的反映,又是生产耗费补偿的尺度。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价值的组成内容包括: (1)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c); (2)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3)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m)。其中c+v,即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成本的经济内涵,也称为理论成本。
为了使企业成本计算口径一致,国家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按有关规定可计人成本的各项支出包括:
(1)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 (2)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用; (3)支付的工资费用;
(4)固定资产发生的折旧费用、修理费用等; (5)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6)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办公费等各项费用。 2.期间成本的涵义
期间成本是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期间
山东大学 《成本会计》课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
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二)成本的分类
1.成本按其经济用途或职能可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非制造成本是与产品制造过程没有联系的非生产性耗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2.成本按其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之间具有直接联系,能够经济而又方便地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成本、生产工人工资等,均属于直接成本。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有产品成本都是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虽有直接联系但不能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计入到成本对象的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厂房的折旧等,都属于间接成本。
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并非单纯按成本项目或费用的性质来决定,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该项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大小; 第二,计算技术水平; 第三,生产设备布局;
第四,生产工人工资制度和原材料利用方式;
第五,企业生产特点。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凡是直接成本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对于间接成本则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和方法分配给相关产品。 3.成本的其他分类
山东大学 《成本会计》课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
除了前两种主要分类方法外,成本还可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成本按其习性或可变性分类可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按成本是否与决策相关,可将成本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按成本可控性可将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三)成本的作用、意义及其降低成本的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作用包括:
(1)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2)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4)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降低成本的意义在于:
(1)降低产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利润;
(2)降低产品成本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生产出较多的产品;
(3)降低产品成本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 (4)降低产品成本可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多种,包括:
(1)提高劳动生产率; (2)节约材料的消耗; (3)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 (4)控制制造费用; (5)采用高新技术;
山东大学 《成本会计》课程 期末复习知识点
(6)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集团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