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石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华海鱼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是基础。但企业行为的目标与职教行为的目标不同,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就要 符合合作双方自身的利益需求。而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石。 【关键词】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一方面,要统筹职业教育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的组织优势、资源 “集团化”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其内涵是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生产 优势、公共管理优势,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 、基本概念 一规模比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经济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优惠、奖励等,鼓励和吸引企业积极参 运行实体。以规模优势来提高企业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将集团化经营模式 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确保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 引入职业教育,目的是吸收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 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运行质量和办学效益。 2.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也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开展的互惠互利 培养的过程。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个人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 的合作。只要校企双方的合作能够给自身和对方带来利益,就有了合作的 发展为重点,充分利用校企不同的资源优势,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 基础,否则没有利益的一方就失去了合作的积极性。在我国就业压力仍然 机结合的方式,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 很大的背景下,企业仍是校企合作中的强势一方,其态度决定着校企合作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 的层次和成败。企业在合作中满足了需要、获得了利益,必然会强化与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 校的合作需求。学校自然能从中受益。 出:“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点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 3.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构建 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制度性文件,形成全新的办学和育人机制,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离不开校企深层次合 进一步完善鼓励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制度,切实推动形成“主 作关系的建立。一方面,要成立有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 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 员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 现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完整对接。另一方面,学校要聘请企业专家 展的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国内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态度,均取决于参与合作的付出与能 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师傅作为学校外聘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支付 取得回报的比较。校企合作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投身其中的企业均有明 较为优厚的报酬,给予较高的荣誉,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职业教育,促进 确“回报”需求。如德国“双元制”最大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 校企合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4.校企合作约束机制的构建 式。学生首先要在企业找到职业,成为企业的员工,然后由企业将学生送 健康的校企合作关系应该受到法律、法规和道德等的约束。校企合作 到职业学院学习,这个特点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中的责任感 和积极性;美国合作教育中,企业参与的动力来自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和 关系双方要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合作制度,如实习实训基 对录取优秀新职员、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的需要。 地管理制度、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通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多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 过制度规范合作中各自的行为,在约束对方的同时也时刻规范自身行为。 5.校企合作情感机制的构建 模式,整体而言,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 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同样也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实际上在 合作为基础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就宏观层面而言,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和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 我国。大多数地区校企合作的开展均始于校企双方领导的情感沟通与交 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职业学校并未把校企合作作为职 流。一方面。要加强双方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如相互参与对方的大中型活 业教育办学的基础与前提,也没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动等。通过交流增进彼此感情,在感情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的合作 必然顺利和愉快。另一方面。要尊重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关心 三、开展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 1.国家还没有出台较为具体的宏观,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缺少 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常征求他们的意见,诚恳接 受并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只要双方工作人员有了感情基础,校企合作 指导与制度依据,也难以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 2.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企业过多地考虑了自身的短期经济利 就有了进一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益,只关心用工需求,在没有经济利益或相应的税收补偿的前提下,只要劳 综上所述,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是基础,可以说校企合 作就是近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缩影,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探索 动力供大与求的现状不改变,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就没有兴趣。 3.办学实力雄厚的职业学校,其管理多是国家办学的事业单位, 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过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 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障碍与制度空白,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半 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石,而要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需 工半读等均是有名无实,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要来主导和协调,需要职业学校主动组织,需要企业积极参与.更需要 4.学校的管理与企业的运行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 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很大差异。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面临很多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仍有很 长的路要走。 四、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由于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同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同,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要建立较为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首先是要让企业有参与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韩志刚,金长义.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讨.广西轻工业, 2008,(06). [2]夏英.市场经济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7, (25). 的积极性,而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 办学的开展。需要主导、学校主动、企业从中受益。只有、学校和 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也才能为职 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奠定坚实基础。 1.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构建 [3]陈.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 [4]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09]号). 128 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