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铁路工务巡检系统运用管理办法

铁路工务巡检系统运用管理办法

来源:测品娱乐
铁路工务巡检系统运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工务巡检系统(以下简称巡检系统)是对铁路轨道结构部件进行快速动态巡视和检测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轨道状态巡检、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和定位同步等子系统,其中轨道状态巡检、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可选装。为规范巡检系统的运用管理,保证巡检系统技术性能稳定和运用安全可靠,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巡检系统运用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准确检测、智能分析、安全运用。准确检测,就是通过合理设置检测参数,确保获取准确完整的图像和数据。智能分析,就是建立巡检数据分析制度,在计算机智能分析识别的基础上,辅以人工判断,正确评价轨道结构外观状态或其他异常。安全运用,就是定期对巡检系统车下悬挂装置及检测设备进行检修,保证其运用安全和正常检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安装在钢轨探伤车上的巡检系统,其他工务车辆上安装的类似巡检系统参照执行。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应依据本办法,落实巡检系统使用所必须的人员配备及材料费、维护检修费等相关费用,确保巡检系统正常运用。

第四条各有关单位要积极推动巡检系统的应用,加强对巡检结果的复核和反馈,充分运用巡检结果为工务设备维护提供辅助决策、指导养护维修;要根据复核和反馈情况,不断优化检测技术,提高巡检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以下简称运输局)负责制定巡检系统运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监督、指导全路巡检系统的运用管理工作;提出检测中心年度巡检计划;推动巡检系统的运用和巡检技术的发展。

第六条检测中心在运输局指导下负责全路巡检系统设备技术管理工作,承担巡检系统的年度检定工作;负责本单位巡检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落实年度巡检计划,细化制定巡检系统运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七条铁路局负责细化制定巡检系统运用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本局年度巡检计划。铁路局工务处是铁路局工务巡检系统的专业管理部门,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巡检系统运用管理,推动、促进巡检系统的良好运用。铁路局巡检系统运用单位负责巡检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具体实施巡检计划。工务段(含桥工段,下同)负责巡检结果的复核、反馈和应用。

第三章岗位设置及技术培训

第按照岗位需要配备巡检系统检测与数据分析专

业技术人员,岗位定员由铁路局根据检测任务并考虑预备率后合理确定,确保巡检系统正常运用。

第九条巡检系统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运用单位核发上岗证,其中技能人员持《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上岗。

第十条巡检系统运用单位应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组织巡检案例分析活动,不断提高检测数据分析人员的评判能力。

第四章检测运用

第十一条巡检系统的主要检测功能包括钢轨表面擦伤、钢轨剥离掉块、钢轨磨耗、钢轨轨头轮廓、扣件状态。可扩展功能包括轨枕掉块及裂纹、轨道板裂纹、道床断面、道床稍浆冒泥、异物等。

第十二条巡检系统检测报告包括《巡检日报》《季度/当次巡检报告》《年度巡检报告》,报告格式见附件1、附件2、附

第十三条检测中心应在当日检测完成后3日内将《巡检日报》交铁路局工务处,铁路局工务处应及时向工务段分发报告。工务段将复核结果于巧日内反馈给铁路局工务处和检测中心。检测中心应于当次检测任务结束20日内向运输局提交《当次巡检报告》,每年二月底前向运输局提交《年度巡检报告》。

第十四条铁路局巡检系统运用单位应在当日检测完成

后3日内将《巡检日报》交铁路局工务处和工务段,工务段将复核结果于巧日内反馈给铁路局工务处和铁路局巡检系统运用单位。铁路局应在每季度初20日前向运输局提交上季度《季度巡检报告》,每年二月底前向运输局提交《年度巡检报告》。

第十五条铁路局应于每季度初25日前,将上季度检测的钢轨轨头轮廓数据、钢轨磨耗数据、《季度巡检报告》、巡检系统检出的典型图像和相应的现场复核照片提交检测中心。

第十六条检测中心及铁路局应设立巡检教据地面分析组,负责巡检数据的分析处理。

第十七条检测中心应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加强对巡检数据及反馈结果的搜集、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应用。

第五章年度检定

第十巡检系统实行年度检定制度,由检测中心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巡检系统检定合格后,由检测中心出具检定报告和检定合格证书,运用单位应将合格证书张贴在设备明显位置。

第二十条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巡检系统不得进行检测工作。

第二十一条检测中心应对送检设备建立档案,各巡检系

统运用单位应及时提供准确的设备资料归档。

第二十二条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年度检定规程按附件4执行,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年度检定规程按附件5执行。

第六章检修管理

第二十三条巡检系统检修包括:日常检修、定期检修、故障检修、综合检修。运用单位应按规定开展各类检修,确保巡检系统正常状太孬、0

第二十四条日常检修由运用单位实施,每次出乘前应进行日常检修。停检期间,每月应至少检查1次。

第二十五条定期检修由运用单位实施,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每3月1次;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每运行10公里或每6月1次,以先到者为准。

第二十六条故障检修是巡检系统出现故障时采取的检修手段。当巡检系统出现故障影响正常检测时,运用单位应立即组织实施故障检修,查明故障原因,恢复系统功能。

第二十七条综合检修是结合钢轨探伤车大修进行的系统性检修工作,由检测中心技术归口管理。

第二十钢轨轮廓检测梁(以下简称轨廓梁)每3巧年或每运行6-公里±5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应进行一次探伤检查。运用期间发现疑似裂纹或其他严重缺陷,应立即进行探伤确认,并及时处理。

第二十九条日常检修记录应至少保存1年,其他检修记录至少保存5年。

第三十条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检修规程见附件6,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检修规程见附件7。

第七章安全管理

第三十一条运用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巡检系统正常检测和安全运用。

第三十二条巡检系统工作人员应做好工作日志记录,发现巡检系统及车下相关悬挂结构异常情况要及时记录、处理并报告。安全隐患未排除前,不得上线运行。交时要交接工作日

第三十三条巡检系统工作人员发现车下设备异常影响行车安全时,须停车处理并报告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昼间应在车辆两端插红旗,夜间应在车辆两端悬挂红灯,并设专人防护,确保安全。

第三十四条工作人员不得在巡检系统计算机上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得操作巡检统

第三十五条巡检系统计算机、接收作业产生的离线数据的计算机应专机专用,不得连接互联网、铁路网,不得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不得使用非专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光盘。

第三十六条传递作业产生的离线数据的存储介质(U盘、

移动硬盘、光盘等)应专盘专用。

第三十七条巡检系统软件升级工作,应由专人在非网络环境下使用专机、专用存储介质完成。

第三十其他安全管理要求,按国家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1.巡检日报 2.季度/当次巡检报告 3.年度巡检报告

4.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年度检定规程 5.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年度检定规程 6.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检修规程 7.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检修规程 附件1 巡检日报

检测区间:一一一(XX线X行)检测车号:XXXX 检测日期:20XX年XX月日

日报编号:检测车号·XJ·.20XXXX(日期) 巡检系统运用单位名称 巡捡•XJ-RB-20XXXXXX

I.检测日期:20年月日天气: 2.检测区间:一(线X行} 3.阵次:灬

4.当日检测里程:灬一 5.上报说明

a)左右轨定义:面向里程增加方向分左右·

b)复核要求:在x日内填写复核报告,并发送邮件至x· 6.巡检结果统计

6]轨道状态巡检

项目 钢轨表面擦伤 扣件异常 异物(高铁) 其它缺陷 未检测情况说明 缺陷数量 备注 记录人: 审查人:

6.2钢轨磨耗检测报表

伤损类型 左垂磨 损等 轻伤 重伤 轻伤 左侧磨 重伤 轻伤 右垂磨 重伤 轻伤 右侧磨 左总磨耗 右总磨耗 重伤 轻伤 轻伤 段数 累计长度() 记录人:xxx审查人:xxx

二、运行状况 l.运行速度:〈朊

2 .线路状况:>0检测电报中的运行计划(时同安排).

到站时间 线X行 发车时阃 运行里程 站中心里程 工务段 ·运行长度统计: 1 铁路局 审查人:

三、 检测、添乘、数据分析人员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 1 2 1 2 1 2 单位 检测人员 添乘人员 数据分析人员 职务 上车站 下车备注 站 记录人: 审查人:

四、巡检结果报表

1.轨道状态巡检结果(放置详细的疑似异常图片,注明图片位置及异常评判初步结论)

2.钢轨磨耗检测

起始位置 最大值伤损类伤损等序号 (mm) 型 级 公里 米 1 0 乙 00 4 一 . ) 最大值位置 公里 米 长度 (m) 平均值 检测标(mm) 准 一6 / 8 附件2

编号:检测车号-XJ-JD/DC-20XX-XX

季度/当次巡检报告(一铁路局20年x季度/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20年第x次)

一、轨道状态巡检 1.轨道状态巡检结果统计

季度/当次检测里程:_ 项目 检出数 反馈数 确认数 准确率 钢轨表面擦伤 扣件异常 异物(高铁) 其他异常 2.轨道状态巡检结果数据详表

序号 线路名称 行别 股别 里程位置 异常评判初步结论 复核结果

附件3

XX铁路局·XJ·NB.20

XX铁路局20年年度巡检报告 巡检系统运用单位名称二O年x月 一、检测总体情况··· 二、检测里程统计··· 三、巡检检测统计·“ 3、彐轨道状态巡检

3.2钢轨磨耗检测“·四、线路质量状况分析···五、设备运用情况

附表1:20年号车检测运行记录汇总“附表2:20年号车轨道状态巡检结果汇总··附表3:20年号车钢轨磨耗检测结果汇总“

年度巡检报告 一、检测总体情况 二、检测里程统计 三、巡检检测统计 3.1彐轨道状态巡检 3.2钢轨磨耗检测 四、线路质量状况分析 五、设备运用情况

附表1:20年)00(号车检测运行记录汇总 附表2:20年)(XX号车轨道状态巡检结果汇总 附表3:20M年x号车钢轨磨耗检测结果汇总

附件4

状态巡检子系统年度检定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GX-I型、GX-2型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的年度检定,其他类似系统可参照执行。

第2条年度检定工作包括静态检定和动态检定。静态检定包括静态技术指标检定和软件检查。

第3条静态检定、动态检定不合格的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应及时维修,维修后复检。

第二章静态检定

第4条确认传感器状态,在传感器正常的前提下开展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的静态检定。

第5条环境要求:安装系统的车辆应停放于具有检修地沟的平直线路上,温度在10℃、30℃范围内,湿度小于80%。

第6条人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研发或维修工作经验,熟悉工作原理及设备操作,经过培训并获得检测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

第7条设备要求:具有经计量部门校准或测试,满足检定要求的相关设备,包括标定尺、激光标定仪、照度计等。

第相机扫描线位置检定:采用标定尺和激光标定仪进行,要求相机扫描线位置与标定尺标准线位置间距不大于5mmo

第9条分辨率检定:通过标定尺上的标靶检定横向分辨率,要求不大于1.Omm/pixel;通过光电编码器每个脉冲的距离当量值和相机扫描参数来检定纵向分辨率,要求不大于1•6mm/Pixe10

第10条光源照度检定:将照度计置于标定尺规范位置,要求照度不低于100001ux。

第11条按表1进行静态技术指标检定。

表1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静态检定项目及技术指标

检定项目 相机扫描线位置 分辨率 光源照度 技术指标 与标定尺标准线位置间距5mm 横向l.m/ixel,纵向1.6 冫100№x ixel 第12条按表2进行软件及运行环境检查(以下简称软件检查)。

表2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软件检查表

检查项目 车载轨道图像采轨道外观状态智轨道图像数据备注 集存储软件 能分析软件 管理软件 软件版本 硬盘容量 网络连接 第13条静态检定结果应严格记录并存档,详见表3。 第三章动态检定

第14条静态检定合格后进行动态检定。

第巧条动态检定内容:对实际运营线路进行检测,选取具有钢轨表面檫伤(尺寸15m×15m上,数量不少于5个)、扣件缺失(数量不少于5个)的一段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统计分析结果,检定采集同步性、钢轨表面擦伤(尺寸15m×15m以上,下同)智能识别率、扣件缺失智能识别率和里程信息接收功能。

第16条采集同步性:选取直线段同一轨枕作为参考,计算左、右轨中心相机采集到的图像错位距离,要求不大于5个像素。

第17条钢轨表面檫伤智能识别率:采用轨道外观状态智能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有效检出的表面擦伤个数与线路实际存在的表面檫伤个数的比值,要求不小于80%。

第1扣件缺失智能识别率:采用轨道外观状态智能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有效检出的扣件缺失个数与线路实际存在的扣件缺失个数的比值,要求不小于80%。

第19条里程信息接收功能:检查车载轨道图像采集存储软件能否正常接收定位同步子系统的里程信息。

第20条动态检定结果应严格记录并存档,详见表3。 表3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年度检定记录表 车号——

检定方式 检定项目 检定结果 左轨中心相 机 右轨中心相 相机扫描线 机 位置左 左轨左侧相 机 轨右侧相机 右轨左侧相 与标定尺标准线位置间距5m 技术指标 静态技术指标检定 机 右轨右侧相 机 左轨中心相 机 右轨中心相 机 左轨左侧相 机 左轨右侧相 机 右轨左侧相 机 右轨右侧相 机 光源照度 1000m 车载轨道图像轨道外观状轨道图像数检查项目 采集存储软件 态智能分析据管理软件 备注 软件 软件查 软件版本 硬盘容量 网络连接 采集同步性 动态检定 扣件缺失智能识别率 里程信息接收功能 <丶5像素 >一0% 一>0% 否正常 横向1.0皿pixel纵向1.6皿pel 分辨率 钢轨表面擦伤智能识别率 静态检定人员签字:检定地点:检定日期:年一月动态检定人员签字:检定地点:检定日期:年月

附件5

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年度检定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GK-I型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的年度检定,其他类似系统可参照执行。

第2条年度检定工作包括静态检定和动态检定。静态检

定包括静态技术指标检定和软件检查。

第3条静态检定、动态检定不合格的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应及时维修,维修后复检。

第二章静态检定

第4条确认传感器状态,在传感器正常的前提下开展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的静态检定。

第5条环境要求:安装系统的车辆应停放于具有检修地沟的平直线路上,钢轨类型为60kg/m,温度在10℃、30℃范围内,湿度小于80%。

第6条人员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研发或维修工作经验,熟悉工作原理及设备操作,经过培训并获得检测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

第7条设备要求:具有经计量部门校准或测试,满足检定要求的相关设备,包括静态钢轨轮廓测量仪、寒尺等。

第磨耗分辨力检定:启动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设置模拟速度进行检测,在钢轨顶面依次(不少于10次)密贴塞尺贴片,两次之间的蹇尺厚度递增0·1“,观测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输出的磨耗变化与实际是否相符,验证分辨力能否达到0彐mm。

第9条轮廓检测精度检定:启动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设置模拟速度进行检测,测得左、右钢轨轨头轮廓数据;再用标定合格的静态钢轨轮廓测量仪测量同一断面的轮

廓数据。左、右钢轨各选取不少于50占数据,比对系统检测和静态测量数据,两者差值不大于0·2mm的点数应不小于总点数的96%。

第10条按表4进行静态技术指标检定。

表4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静态检定项目及技术指标

检定项目 磨耗分辨力 轮廓检测精度 技术指标 o.Imm 表5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软件检查表

检查项目 钢轨轮廓实时采钢轨轮廓及磨耗参数钢轨轮廓及磨耗超限备注 集处理软件 波形分析软件 数据处理软件 软件版本 硬盘容量 网络连接 第12条静态检定结果应严格记录并存档,详见表6。 第三章动态检定

第13条静态检定合格后,选择具有典型钢轨磨耗的线路进行动态检定。

第14条动态检定内容:检查图像采集、钢轨轮廓数据存储、检测数据展示等功能是否正常;检查钢轨轮廓实时采集处理软件能否正常接收定位同步子系统的里程信息。

第巧条动态检定结果应严格记录并存档,详见表6。 表6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年度检定记录表

车号——

检定方式 检定内容 检定结果 技术指标 <0.1mm 0·2mm 静态技术指标检定 磨耗分辨力 轮廓检测精 度 软 钢轨轮廓实钢轨轮廓及磨钢轨轮廓及磨检查项目 时采集处理耗参数波形分耗超限数据处备注 软件 析软件 理软件 软件版本 硬盘容量 网络连接 动态检定 图像采集、锯 轨轮廓数据存储和检测数据展示等功能 里程信息接 收功能 是否正常 是否正常 静态检定人员签字:检定地点:检定日期:年月一一日动态检定人员签字:检定地点:检定日期:

附件6

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检修规程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GX-I型、G)(-2型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的检修,其他类似系统可参照执行。第2条日常检修包括:

1.清洁光源及相机组件的光学窗口,检查其是否完好。 2 .检查车下安装吊架外观,是否存在零部件明显变形、丢失等异常。

3 .检查线缆、护管是否破损、松动。

4 .检查2组AC光源顶面与安装吊架、安全吊架间8颗

螺栓,4组DC光源与安全吊架间16颗螺栓,2组AC光源侧面与安全吊架间8颗螺栓。

5 .检查6组相机组件与安装座间36颗螺栓。

6 .检查6组相机组件安装座与安装吊架间24颗螺栓。 7 .检查电气控制箱的4颗安装螺栓。 第3条定期检修包括:

1.检查安装吊架与车体纵向梁的焊缝、安装吊架各焊缝,是否有裂纹、锈蚀等异常。

2.检查各金属件及紧固件,是否存在击伤、变形、腐蚀、丢失等异常。

3.检查相机组件

3 .1适度用力旋转相机组件前端,确认是否松动。 3.2检查相机组件尾端尼龙盖是否发生变形,密封垫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老化现象。

4 .检查光源和相机组件光学窗口是否破损。

5 .检查2组AC光源、4组DC光源的电源线插头是否松动。

6 .检查车下线缆

6.1金属护管外部是否破损、腐蚀,各管接头是否松动。 6.2尼龙护管外部是否破损,端部线缆是否破损。 6.3固定护管的线夹焊接是否良好,护管绑带是否松动。 7.佣万用表检查确认机柜内接地排与车体钢结构导通

良好。

第4条故障检修包括:

1.光源、相机组件的更换及标定。 2.图像采集卡的更换及配置。

3.控制箱、计算机的故障维修、软件调试等。 第5条综合检修包括: 1.系统检查和拆除

钢轨探伤车进行高级修程前,首先对系统软件状态及光源、相机组件、控制箱、计算机等硬件状态进行检查和确认,对异常设备进行标记,对异常状态详细记录。然后将车下光源、相机组件及线缆等设备拆除满足车辆维修要求。拆除的设备应明确标记、妥善保管,以便日后系统恢复。未拆除的线缆需防护和固定妥当。

2.系统维护

对系统软硬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清洁和维护,对故障进行维修,必要时进行更换。

3.系统恢复

车辆修程完毕后,需及时对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进行安装恢复。安装过程需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操作,机械紧固件、密封垫等一律更换新品。安装完毕后应对机械紧固件进行扭矩检查,并做防松标记。

4.系统标定

系统恢复后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标定。

第6条运用单位应对上述检修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必要时附带照片。《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日常检修记录表》见表7,《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定期检修记录表》见表8。

第7条为保证系统正常运用,运用单位应储备充足的备品备件,技术状态不时应及时更换,《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备品备件一览表》见表9。

表9轨道状态巡检子系统备品备件一览表

名称 更换周期 7 8 相机组件 AC光源 DC光源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套 1 2 詡 圈 圈 EO 建数 詡 光学窗口片 损坏更换 图像采集卡 损坏更换 光电转换模损坏更换 块 光电编码器及配件 损坏更换 光纤 损坏更换 9 控制箱 损坏更换 1或0 附件7

钢轨轮廓及检测子系统检修规程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GK-I型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的检修,其他类似系统可参照执行。

第2条日常检修

1.检查轨廓梁的整体紧固性。人为对轨廓梁一端施加一定外力,通过轨廓梁晃动情况判断销轴套和球形轴承的磨损程度,若梁体晃动明显,则需更换销轴套及球形轴承。

2 .检查安装支架与构架间联接螺栓螺母的防松标记。 3 .检查吊臂及安装支架是否完好,有无撞击、裂纹等异常。

4 .检查轨廓梁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撞击、磨损、裂纹等迹象。

5.检查轨廓梁的主要承重部分是否有裂纹。 6.检查斜拉杆是否正常,有无松动、断裂迹象。 7.检查安全链条连接是否牢固,有无磨损。 8.检查车下线缆及护管是否完好,有无磨损。 9.检查遮光罩是否完好,破损严重时更换。 10.清洁激光器及摄像机的光学窗囗,检查玻璃是否有开裂、破损。

Il.检查轴端光电编码器的固定螺栓是否有松动,线缆

是否有磨损。

第3条定期检修

1.检查轨廓梁梁体在行进方向是否水平。

2 .检查橡胶减震垫是否有压溃、老化、裂纹、与粘合金属件分离等现象。

3 .清洁轨廓梁表面,检查安装支架和吊臂上所有螺栓的防松标记;若防松标记错位或不确定,应进行扭矩检查,必要时更换紧固件,重新涂打防松标记。

4.生检查轨廓梁盖板及遮光罩紧固件是否有松动、丢失;打开盖板,检查梁体上钢丝螺套是否有损坏;检查梁内轴套和梁体的紧固螺栓、销轴的紧固螺母是否有松动,若防松标记错位或不确定,应进行扭矩检查,必要时更换紧固件,重新涂打防松标记。

5 .全面检查梁内外承重及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纹迹象。 6 .检查梁体密封情况,是否有水、尘土进入的迹象,必要时更换破损、老化的密封垫。

7 .检查激光器、摄像机紧固件的防松标记;检查镜头、滤光片是否松动;检查电源、信号线的插头连接是否牢靠,检查梁内线缆是否有磨损或松脱。

8.检查、调整同侧两个激光器的发光面,使其保持重合。 第4条故障检修

1 .激光器、摄像机的更换及标定。

2 .计数器卡的更换及标定。 3 .计算机故障维修、软件调试等。 第5条综合检修 1 .系统检查和拆除

钢轨探伤车进行高级修程前,首先对系统软件状态及激光器、摄像机和计算机等硬件状态进行检查和确认,对异常设备进行标记,对异常状态详细记录。然后将轨廓梁、传感器、线缆等设备拆除以满足车辆维修要求。拆除的设备应明确标记、妥善保管,以便日后系统恢复。未拆除的线缆需防护和固定妥当。

2 .系统维护

对系统软硬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清洁和维护,对故障进行维修,必要时进行更换。

3 .轨廓梁探伤

按规定对轨廓梁进行无损探伤,探测运用中产生的疲劳缺陷,同时彻底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相关要求如下:

a.职责分工。轨廓梁无损探伤由检测中心归口管理,组织专业探伤机构具体实施。

b.探伤范围。包括轨廓梁梁体、吊臂、安装支架等主要承载结构件,探伤前梁内传感器、电路板等元器件需要拆除。

c.探伤方法。对于铁磁类材料,如吊臂、安装支架等,采用磁粉探伤等方法;对于非铁磁类材料,如铝合金材质的

梁体等,采用渗透或涡流探伤等方法。

d.探伤记录。专业探伤机构应出具《轨廓梁无损探伤报告》(一式三份,检测中心、运用单位、专业探伤机构各执一份),记录所有发现的问题,详细描述缺陷部位及特征。

e.缺陷处理。对于探伤发现的缺陷,经技术分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打磨后重新焊补修复,否则更换,并详细记录缺陷信息及维修情况。

f.喷漆或喷塑。轨廓梁探伤完毕,确认可以继续使用后,按设计要求重新对吊臂及安装支架等部件进行喷漆或喷塑处理,提高其抗腐蚀能力。

4.系统恢复

车辆修程完毕后,需及时对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进行安装恢复。安装过程需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操作,机械紧固件、橡胶减震垫、密封垫圈等一律更换新品。安装完毕后需对机械紧固件进行扭矩检查,并做防松标记。

5.系统标定

系统恢复后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标定。

第6条运用单位应对上述检修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必要时附带照片。《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日常检修记录表》见表10,《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定期检修记录表》见表11。

第7条为保证系统正常运用,运用单位应储备充足的备

品备件,易损件应按周期更换,技术状态不良时应及时更换。《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备品备件一览表》见表12。

表12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子系统备品备件一览表

4 5 6 7 8 名称 销轴套件 斜拉杆套件 橡胶减震垫 轨廓梁密封垫圈套件 遮光罩 摄像机 激光器 摄像机镜头 更换周期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建议数量 0 1 0- 备注 9 激光器及摄像机防护镜片 计数器卡 图像采集卡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损坏更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