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午后训练十五(20111205)

高三午后训练十五(20111205)

来源:测品娱乐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 十五 时间:2011年12月05日

(命题范围:高中地理必修3-2.1) 命题:石 刚 审核:李洪龙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 )

A.钻孔深栽 B.设置沙障固沙 C.飞机播种 D.小流域综合治理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P地与Q地相比,P地( )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少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5.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A.增加降水 B.改变气候类型 C.防风固沙 D.改变植被类型

2010年4月24日开始,17年来最大黑风暴袭虐整个河西走廊,黑风暴到来时甘肃民勤的能见度接近0米。据此回答6~7题。

6.该现象形成条件不可能是( )

A.人类活动对该现象发生频度与强度的影响不大 B.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现象,强风是动力 C.荒漠化为该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漠 D.不稳定的空气条件会加剧该现象的强度 7.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②下风向形成黄土层 ③荒漠化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 ④影响海上航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1 页 共8页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9.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

A.加强天气预报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C.发展耐旱农作物 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 11.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15、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16、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下列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B.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C.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绿洲地区有丰富的降水,完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18、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

A.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B.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C.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19、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C.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2 页 共8页

20、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农牧过度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21、人类经济活动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在低湿地发展立体农业 B.黄土高原上多开垦土地 C.降水多的年份利于抑制风沙的活动 D.过度开垦草原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22—24题 22、从图中可以判断( )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23、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2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25、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B.准噶尔盆地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D.著名的伊犁马、三河牛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东部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26~27题。 26.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 A.过牧 B.滥垦 C.滥伐 D.滥采 27.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塔里木盆地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气象灾害少 B.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C.水源较丰富 D.气温高 29.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水土流失 B.温室效应 C.土地沙漠化 D.酸雨危害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3 页 共8页

30.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A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 涵养水源

C 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 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 3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32.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33.有关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贺兰山以东草质较好 B.内蒙古草原载畜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

C.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D.内蒙古东部土地生产力较高,可以大面积开垦

34.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渡地带。人类不恰当的活动,使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成为今天的科尔沁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35.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侵蚀 ③气候干旱 ④毁林开荒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我国荒漠化类型多样,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回答36~37题。 3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环境污染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滥伐森林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8~39:

38.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 过度放牧 D.过度砍伐

39.如果A、B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

而出现裸露地面

B. 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 C. 为解决人的生产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

地面

D. 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

40.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右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A→B→C B.C→A→B C.B→A→C D.B→C→A

读“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41-42题: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4 页 共8页

( )

41.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商都县的( )

①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②耕地总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③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④人口密度降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2.商都县的耕地面积增加是 ( )

A.抑制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结果 B.引水灌溉沙地的结果 C.过度开垦沙质草原的结果 D.毁林开荒的结果 43.由于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下图甲图中A、B、C、D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的是 ( )

44.乙图说明了( )

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45.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回答46~49题 46.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47.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48.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49.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50.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①⑤ B.③⑥ C.①②④ D.④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5 页 共8页

二、综合题(共50分)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图中甲处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受盛行风影响,该现象最有可能向________方向扩展。

(2)图中乙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

(3)1963年,图中湖泊的面积有2. 5万平方千米,但到2007年,面积剩下不到2 000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确实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该湖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试分析该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结合下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

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月分配百分率(%)柱状图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6 页 共8页

(2)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4)结合下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3、读世界荒漠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世界上的荒漠包括___ ____和___ 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 (3)图中B荒漠带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图中B、D、E三处荒漠带为什么直逼海岸?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区域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__,其分布直达赤道附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F处形成荒漠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阅读PPE怪圈”的有关材料,结合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9分)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成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试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7 页 共8页

5、读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 ,河流径流量随 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三道防线中,绿洲林带主要发挥了 的 功能,因此,绿洲地区的风沙比沙丘地区 ,(大. 小)绿洲地区蒸发量比沙丘地区 。(大. 小)

(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中(每个空格内限填一个,有的选项可不选用)。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发展快的人为原因是?(2分)

(2)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风向 (2分)

(3)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分)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8 页 共8页

一、选择题

1-5CDBAC 6-10ACDBB 11-15DCBAD 16-20DBBDB 21-15DACAC 26-30ACCCC 31-35CDABC 36-40CDCAB 41-45CCBCC 46-50CACCC 二、综合题

1、 (1)土地荒漠化 西南 (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3)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湖面萎缩;沿湖地区用水量大,汇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泥沙淤塞,导致湖面

缩小;沿岸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气候变干。

2、(1)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

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 (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

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3)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

下降,矿化度上升 。

(4)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

高效农业。

3、 (1)热带荒漠;温带荒莫; (2)深居内陆,各方水(汽难)到达;水分; (3)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4)

地处东岸、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5)受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热带沙漠气候;受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 (6)地处安第斯山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

4、 (1)随着人口增加,在人类现有的开发能力下,能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便导致生活贫困

和环境问题; (2)贫困导致人们眼前的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需要导致环境恶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加剧贫困;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规;合理规划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增加资金投入。

5、 (1)冰雪融水补给 气温 (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小 少(3)从左至右为:C、A、E

6、 (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等 (2)6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

用下,向东、向南扩展。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如过度开垦也是造成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之一 (3)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基础训练十五 第 9 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