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树妈妈合唱启蒙课教学设计

大树妈妈合唱启蒙课教学设计

来源:测品娱乐
《再唱大树妈妈》

合唱启蒙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大树妈妈》、《春晓》 教材分析:

《大树妈妈》是人音版第四册第一课《春天来了》中的一首学唱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性强,以2/4拍、六声宫调式谱成。全曲有四个乐句,旋律轻盈、亲切。加之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词曲结合紧密,让改编之后的《大树妈妈》情绪保持不变,却显得更丰富和更有层次感。改编之后的《大树妈妈》进一步的表达了小朋友对大树妈妈的赞美,抒发了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每个人几乎都已经从幼儿园便开始接触这首诗了,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小诗。它写出了诗人的细腻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新课标解读上有这么一句话:要精选音乐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这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因为《春晓》与《大树妈妈》主题一致,而且《春晓》几乎是学生每天的课前诗朗诵的必读古诗,可以用烂熟于心来形容。所以就把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作为合唱入门教学的一个开端。 学情分析与思考: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活泼好动、对一成不变的事物特别容易疲倦,但也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他们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也知道唱歌的正确姿势,能用自然不喊叫的声音歌唱。但是对合唱他们不甚了解,可以说不懂却也不害怕。可是作为从教多年的教师却一直害怕跟学生提合唱,唱合唱。因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唱合唱曲的时候,大多是五音不全,东成西就,毫无和谐可言,更别谈什么天籁之音了。于是作为指导者的老师经常思考该怎么办。一天,上课铃响了,校园里又响起了朗朗的诵诗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一板一眼,听着都觉得麻木的朗诵,突然刺激了走在去教室路上的我。我有了一种新的想法,那就是从学生再也熟悉不过的古诗入手,从低年级入手。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改变朗诵古诗的方法,如:节奏、速度、二声部朗诵等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转嫁到学生再也熟悉不过的歌曲上进行试验,达到合唱入门的目的。让学生觉得合唱很好玩,很好听,而不是到面对合唱曲时“谈合色变”。 教学目标:

1.用二声部的方法朗诵《春晓》,激发学生“古诗新读”的兴趣,并能感受二声部朗诵的效果。 2.能正确的演唱二声部的《大树妈妈》,体会合唱的乐趣。 3.通过再读、再唱进一步感受春的美丽,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能够在教师的指挥、引导下用不喊叫、稍弱的声音正确的演唱合唱版的《大树妈妈》。 教学准备:

学生会唱教材上的《大树妈妈》、熟读《春晓》、磁带、各类歌纸

教学流程:

一、组织部分

1.播放合唱曲《春晓》。学生随音乐与老师一起做简单律动,(学生的眼睛看着老师的动作,学生的身体和着音乐的节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中)

2.师生问好 二、朗诵《春晓》。

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会朗诵很多的古诗,《春晓》你们会吗?(会)那你们知道诗写了什么?(生说)是呀《春晓》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现在请你们朗诵给老师听一下,好吗? `

1.生朗诵古诗《春晓》

(要求学生把声音轻一点,用柔和、高位置的声音朗诵。因为朗诵或是歌唱的美感来自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声音的塑造。所以这种要求要贯穿课堂始终)

同学们朗诵的真好,还很有节奏感呢,刚才老师仔细的听了一下,发觉你们朗诵的节奏是这样的X X X X X -(教师把学生朗诵诗的节奏写在黑板上,虽然学生朗诵时句尾不到两拍,但教师应该用这种音乐的节奏给学生固定下来为后面的二声部朗诵做准备。)

2. 生按X X X X X -的节奏朗诵古诗《春晓》。 3. 二声部朗诵《春晓》 (改编一):

春眠 不觉 晓 — | 处处 闻啼 鸟 — |夜来 风雨 声 — |花落 知多 少 —| 0 0 不觉 晓 | 0 0 闻啼 鸟|0 0 风雨 声|0 0 知多 少| (改编二):

春眠 不觉 晓 — | 处处 闻啼 鸟 — |夜来 风雨 声 — |花落 知多 少 —| 0 0 春眠不觉| 0 0 处处闻啼|0 0 夜来风雨|0 0 花落知多| 教学步骤如下: ①师生配合朗诵

请学生再朗诵古诗并告诉学生,老师会和你们一起读,但读的跟你们不一样,你们既要读好自己的又要注意老师是怎样读的。待学生分析之后教师把(改编一)贴在黑板上。

②学生分组配合朗诵,教师指挥。

待学生能较好的把(改编一)配合好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二声部朗诵的乐趣,再向学生介绍(改编二)的内容。步骤同上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春晓》太熟悉了,已经产生了疲乏的感觉,所以进行改编的二声部会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模仿的欲望。(改编一)比较简单,在教师的指挥和帮助下就能做到。这里特别要强调学生注意配词的音量与音色的控制,做到轻、柔,且富有节奏感。属于学生踮一下脚就能摘到的苹果。(改编二)是卡农式的,在合唱众多的方式中卡农是最常用的一种,也是相对简单的一种,应该是引导学生合唱入门的首选。但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我把全部模仿式的卡农变成只模一半的方式,第二声部没有出现晓 —、鸟 —、声 —、少 —等,降低了难度。属于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的苹果。)

小结:同学们做的真不错,我们用刚才的办法把古诗读的这么有意思,使诗的意境更美了。下面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唱歌好不好。(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唱唱我们前面学过的《大树妈妈》吧。

三、学唱二声部的《大树妈妈》 1.请学生唱唱《大树妈妈》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大树妈妈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生:歌曲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爱护,有了大树小鸟才有了幸福的家。 师:是呀,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 2. 学唱二声部的《大树妈妈Ⅰ》1=F2/4

大树 妈 |妈 — | 个 儿 | 高 —| 托 着 那 | 摇 篮 | 唱 歌 | 谣 — |„„ 0 0 | 0 0 | 0 0 | 个儿 高| 0 0 | 0 0 | 0 0 | 唱歌 谣 |„„ 教学步骤:

①播放《大树妈妈》的范唱,教师配上二声部。(设计意图:遵循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所以总是让学生在倾听中开始学习。)

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老师配唱的节奏、音高、音色、音量的控制,以及指挥手势。

同学们觉得好听吗?你们和老师一样也来配一下怎样?注意声音一定要轻柔而干净不要吵醒小鸟哦。

②播放《大树妈妈》的范唱,教师指挥学生配上二声部。 ③教师指挥学生分组合唱《大树妈妈Ⅰ》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的朗诵再嫁接到歌曲合唱中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难点是诗歌没有音高、音准的要求而歌曲有。所以,学生可能会是把二声部说出来而不是唱出来。所以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范唱,扶学生一把,让学生心中有一个音高概念,而不是让学生直接唱。体现了教学的梯度。)

小结: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使这首歌曲变的更好听了,那么下面我们也用第二种方法来唱唱,第二中方法更能表现大树妈妈轻轻摇着鸟宝宝的样子,只要我们认真唱,相信鸟宝宝会在同学们的歌声中睡的更香的。

3.学唱二声部的《大树妈妈Ⅱ》1=F2/4

大树 妈 |妈 — | 个 儿 | 高 —| 托 着 那 | 摇 篮 | 唱 歌 | 谣 — |„„ 0 0 | 0 0 |大树 妈| 妈 —| 0 0 | 0 0 | 托 着 那| 摇 篮|„„ 步骤:基本同上,要注意的是学生唱《大树妈妈Ⅰ》时第二声部要唱的轻巧、干脆。而唱《大树妈妈Ⅱ》时第二声部要唱的连贯、抒情。

(设计意图:看起来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与《春晓》部分一样,其实这也正是我设计目的所在----降低合唱的难度,使学生感受合唱的美妙。但是歌曲与诗还是不一样的,因为音准、音色、和声、节奏对合唱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这点上来说,这两部分又是不一样的,朗诵《春晓》是激发兴趣,学唱《大树妈妈》是目的。)

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棒,学会了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使得歌曲变的更美妙了。大树听了不觉得累了。小鸟睡的做美梦了。希望以后还用这些方法再唱唱我们学过的其他歌曲,好吗?(好!)同学们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