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来源:测品娱乐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从体裁上看,它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在本诗中,诗人舒婷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营造了四个不同的意象群,展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语淡而味浓,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为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广大青年的共同心声。这首诗歌感情真挚,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舒缓到急促,低沉到高亢。因此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怀。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感知祖国形象。 2.品读诗歌,探究诗歌意象,感受主人公情感历程。 3.悟读诗歌,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和写作背景)

舒婷,原名龚佩瑜, 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1978年党召开“拨乱反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大地才从隆冬般的“文化大”中苏醒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沉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这首抒情短诗,并获得“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

(2)我积累的字词(音形和释义) 隧洞 干瘪 勒进 簇新 绯红 .....喷薄 迷惘 肩膊 纤绳 胚芽 ....2.思悟发现

(1)从诗歌中,你感受到了祖国什么样的形象? (2)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3)每节诗歌末尾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4)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自己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前播放《祖国啊,我永远热爱您》,营造爱国氛围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出重音,读出情感。 (温馨提示:注意修饰词“亲爱的”,叹词“啊”)

这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的一首诗。文化大开始后,刚刚读完初中二年级的舒婷就不得不中断学业到农村插队。直到1972才得以回城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1976年四五运动后,看到了新生希望的诗人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唱出了自己心中的歌。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明确:舒婷,原名龚佩瑜,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隧洞( ) 干瘪( ) 勒进( ) 簇新( ) 绯红( ) .....喷薄( ) 迷惘( ) 肩膊( ) 纤绳( ) 胚芽( ) .....二、听读,感知诗歌内容

请同学们首先听老师诵读全诗,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 听读完后,展开联想和想像,说一说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祖国形象? 师配乐深情朗读,学生谈初读感受。

总结: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祖国是贫穷的,是痛苦追求着的,又是新生起步的形象。

三、初读,体会诗歌情感

过渡:请同学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这一次,咱们朗读的要求更高了,诗中有三个词暗示了作者情感历程的变化,你能读出来吗?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请大声地读起来吧。

学生大声朗读,然后小组交流,找出三个表现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 预设:

1.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是每一节后面的“祖国啊”。第一个“祖国啊”表示对祖国落后的痛苦,第二个感情是沉重的,而第三节中祖国新生起步,即将发展作者感到欣喜,最后一节表现作者的自豪之情。

2.是“迷惘”、“深思”、“沸腾”。因为第一个词是作者对祖国的前途感到迷茫,第二个词是因为祖国正在痛苦中作者也在深思该为祖国做什么,而沸腾是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决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实现祖国腾飞的梦想。

······

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情感?

明确:民族荣誉感、民族责任感、民族自豪感······这都源于对祖国的热爱。那现在就让咱们和着音乐朗读起来,读出你的深深爱国之情和准备为之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吧。

(生:配乐朗读) 四、品读,探究诗歌意象

(一)品读诗歌

作者把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寄托在哪些事物上?这些事物又象征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节探究,可以在书上做圈点批注。

(生交流,师巡回参与讨论) 知识链接:

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例: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明确:诗句中作者借老水车这一视觉意象开篇,象征了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 这句诗中,能否把修饰语“破旧的”“疲惫的”去掉,为什么?

我是你河边上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歌。

明确:“破旧、疲惫”等修饰词语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发展中历经的深重苦难。 学生自主找诗歌中的意象,并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在每一小节的品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经历了“”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诗中的第一小节里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二节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单一的吗?“飞天”指什么?

3.第三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4.第四节诗中,我与祖国是什么关系?

总结:诗人用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四组意象群,把祖国过去的落后、现

在的痛苦、未来的希望、自我的奉献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读完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祖国献身的舒婷,一个忧国忧民的舒婷,一个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舒婷。

(二)创编诗歌

根据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的要求,创编诗歌。 预设: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在寒冷中凝聚力量准备萌发。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即将从这里开始新的征程。 ……

五、美读,进入诗歌情境

(一)体会每节诗末“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应怎样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小组合作交流)

明确: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 第三句是诗人看到祖国黎明到来时的欣喜之情;第四句表现了诗人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

朗读指导:语调从低沉舒缓到高昂激越。 (二)师生配合朗读。

老师读第一小节,男生读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齐读第四小节。 六、延读,实现自我升华

同学们,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像舒婷一样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并为之而奋斗一生,留下了历史上壮丽的华章,让我们一起用铿锵的、饱满的语调读出他们的心声吧!

忧以天下,乐以天下。

——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七、课堂总结

正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有志的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已经屹立世界的东方。此刻,看到繁荣富强的祖国,已经有了荣光、自由。老师抑制不住这颗激动的心,让我们面对国旗(板书:画国旗)(全体起立,一起朗读最后一节)共同祝福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八、推荐阅读

舒婷《致橡树》 闻一多《我是中国人》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附: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形象 我的情感历程 贫穷落后 迷惘

痛苦追求 深思 热爱祖国,献身祖国

新生起步 沸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