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研修组研课报告

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研修组研课报告

来源:测品娱乐
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研修组

研课报告

市县(区):山东省茌平县温陈事处中学

研修组名称 茌平音乐教研组 温陈事处中学 温陈事处中学郑凤华 研修组长姓名 许晓云 课例名称 课例地址 学段、学科 初中音乐 《红河谷》 研修组长所在单位 执教教师姓名、单位 研课时间、地点 2015.10.20 温陈中学 研修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李静 金爱景 商龙龙 张玉红 朱晓琳 刘彤彤 李巾帼 郑风华 工作单位 茌平县实验中学 茌平县实验中学 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茌平县乐平镇中学 茌平县郝集中学 山东省茌平县温陈中学 是否参加研讨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未参加研课教师情况说明:

二、研课报告

《红河谷》这首歌是流传在加拿大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集体研讨流程 2015年10月20日中午,我们平度市2015研修五组的所有成员在线观看并讨论了温陈事处中学郑凤华老师讲授的《红河谷》这节课。集体研讨流程如下: 12:30—13:30 上线同步观看《红河谷》一课授课录像CC格式视频。 13:30—14:00 在线研讨,发表评论,逐一分析其主要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本课例的修改建议。 14:00—15:00 由许晓云老师负责整理总结研课报告,并进行后期修改完善以及作业发布。 二、课例的分析评价 李静: 郑老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合作大胆探究,既让学生探究比较“不同演唱形式对塑造音乐形象有没有影响”,又让学生实践创编探究“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并合理选择音乐手段和演唱形式进行创作,通过创作解释出音乐形象的心理和内心思想”,学以致用、随堂理解巩固,体现了“注重审美体验”的教学理念,鼓励了学生的探索实践精神,值得学习。 商龙龙: 教师语言优美,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乐曲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学习。 张玉红: 老师从导入就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了较为精彩的范唱导入新课,大大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为后面的欣赏及学唱埋下了伏笔。 这首歌曲在七年级教材中作为二声部合作教学,教师应从此方面入手。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朱晓琳: 为了在课中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郑凤华老师在课上运用生动的语言、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层层深入,再现歌曲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可谓想方设法不断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表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音乐真正扎根于学生心灵,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学习、主动发展不再成为空话。 李巾帼: 郑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眼前一亮:原来音乐课还可以这么上。她改变了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学习目标明确,具体、直观、可操作性强。在她的课堂教学中,较侧重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充分到位,学生人手一机的操作练习,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多次变化音调,引导学生唱会以后可让学生根据歌曲情绪选择歌曲音高,并进一步表现。 刘彤彤: 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1、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着独到之处、有亮点:使用微课教学,在计算机室,让学生人手一机,实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学生参与积极,动手实践主动,学习热情高涨。 2、教学中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3、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也及时恰当。 4、课堂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明确,解决及时到位。 金爱景: 一、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运用微课,基础练习,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给学生讲解了若起小结、切分节奏音乐知识。拓展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整节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实录中,示范演唱,以情动声,更能感染学生。就是视频有点模糊,音质有点杂音,美中不足阿。这节课专业性强,适合音乐素质好的学生群体。对于农村中学有点不实际。 三、综合评价 郑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使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了一堂可操作的数字化试听大餐,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对传统音乐课教学模式的大胆突破。授课中,教师事先使用微课打好基础,难点问题及时上机练习并提交作业,让老师能及时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让学生利用模拟架子鼓软件来实现音乐创编,高效的解决了学习中的难题。从授课效果来看,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真正实现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可操作性。 四、修改意见 1.建议在歌曲教唱过程中有意侧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引导,强调歌曲的力度表现、声音控制和情感表现,突出歌曲的音乐性。2.应强调学生演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问题,尤其重视女生低八度演唱现象。3.一定要做好权衡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课堂音乐性比重的工作,不能一味的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授课,突出音乐课的信息化特点,而忽略了音乐课的音乐审美性主旨,要很好的关注学生在上完音乐课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到底是崭新的数字信息化手段,还是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及学习音乐作品对学生自身产生的审美体验。 五、教学反思:观看了郑老师的课后,忽然意识到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技能更新的迫切性。在数字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自觉迅速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电子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课堂服务,使自身不脱离时代发展步伐之外,赋予音乐教学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学生早已厌烦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模式以崭新的形式呈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