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饮水问题初探
——李岱蔚
内容摘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目前,我国城市广大群众对节水认识还不到位。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地区过度和浪费用水还相当严重,普遍缺乏节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据统计,全国城市自来水管线,每年仅跑冒滴漏损耗量就占总供水量的15%-20%。农村出现用水过度灌溉现象。农业灌溉用水系数较低,只有0.3-0.4左右,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实现了0.7-0.8。
2011年10月31日,全世界人口达到70亿。我国有13亿人口,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处于自然增长高峰期。随着城乡人口日益增长,人民群众日常所需饮水,越来越成为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1、当今世界饮水状况
按照世界水理事会发布的《全球水展望》公布的数字,当前世界上有12亿人得不到安全饮水,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据测算,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4102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7342立方米/人。1995年,全球水资源利用量38000亿立方米,消耗量21000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为75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为25000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为3500亿立方米;各种水损失为2000亿立方米。
2、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从1900年到1995年,全球用水量增加了5倍,从6000亿立方米增至38000亿立方米。是同期人口增幅的两倍多。1993年,联合国对世界淡水资源做出评估,有1/3的人口居住在水资源中度和高度紧缺的地区。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到2025年,世界用水总量达到44840亿立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将从1990年的7800立方米减少到的4800立方米。受水资源短缺影响的世界人口,将增至人口总数的2/3。
3、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根据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处于严重缺水标准。河南、山西、江苏、宁夏、河北、山东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水土资源出现地
1
区分布不平均、不匹配。 水资源年内、年际分配不均衡。受自然灾害影响,大部分地区,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和连续枯水状况较为常见。
4、个别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系数不高
个别地区,由于不具备家庭打井灵活性,造成农村居民以河水、雨水、储水窖为饮用水。近年来,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垃圾等管理不当,江河湖泊受到污染,水源不洁,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恶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还有一些地区地下水质较差,水质严重超标(氟和砷),达不到饮用水标准。
5、节水意识不强,利用率不高
目前,由于多数地区没有出现过大面积水荒,城市广大群众对节水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区过度和浪费用水还相当严重,普遍缺乏节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据统计,全国城市自来水管线,每年仅跑冒滴漏一项,损失量就占总供水量的15%-20%。同时,一些城市地区节水和供水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水价长期低水平运行,造成城市人们用水自由化,农村用水过度灌溉现象。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系数较低,只有0.3-0.4左右,国外很多国家实现了0.7-0.8。
6、管理机制障碍叠加
当前,水资源管理还比较保守,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管理新。存在权责不明,机制死板,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缺少人才、管理混乱等现象。无法开展现代化企业管理。在一些地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二、如何应对城乡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1、全民节水,刻不容缓
水是宝贵的。相对来说,水,也是最便宜的商品。由于传统原因,我国民众的节水意识还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一些地方水资源浪费还相当严重。所以,必须制定节水,加强节水技术指导,全面提高全民节水意识。要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家家都把洗菜洗衣用水重复利用,用来冲洗卫生间。使之成为人们新的生活习惯。逐步废除按人按户收费的大锅饭现象,落实水表计量,以吨计价新的收费方式。同时,加强酒店宾馆等用水大户的监督力度,超量加价,把厉行节水变成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
2、低碳生活,减少排放
除地下水外,水资源多由降水而来。降水可用于农业、工业、畜牧业等多种用途。只要我们坚持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就可控制全球变暖。从而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洪涝灾害,海洋风暴,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等不良现象发生。
3、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和全球变暖
2
实践证明,裸露创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引发周边环境恶化。因此,应该加大植树造林工程,恢复植被,逐年提高绿化覆盖面。从而涵养水源,防止山体滑坡,改善当地气候和河流环境。促进水资源自我净化,循环有序利用。
4、启动水价调节机制
由于水价偏低,造成公众节水意识不高。广州自来水公司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分别亏损5081万元,2.07亿元,3.91亿元。2012年2月15日常务会表示,今年要深化水资源价格改革。年初,我国多个城市都开始实施水价调整,重庆市计划实施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长沙居民用水价格,由原来每吨1.88元,升至2.58元;广州市推出两套水价听证方案,分别比原价高0.7元和0.6元。今后一段时期,在公众可承受的限度内,应该逐步提高水价。
5、水价必然呈上升趋势
水价上涨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由于电价逐年上调,供水需要以电力为能源。加上人工成本上升,水价必然呈现出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长远来讲,水资源有限,由于人口增长,刚性需求不断增长,水价必将成为一个增长趋势。
6、推进优质优价和低质低价
建议实行两条腿走路方式,把饮用水和居民冲便池和洗衣服水分开。楼房建筑安装两条供水管道,一条是饮水管,一条是洗衣水管。洗衣水可由供水公司供应,也可在住宅楼附近就地打井,建小型泵房供水,把饮水价和洗衣水价分开,实行高低两种价格。从而节约能源,提高饮水质量。
7、推广节水灌溉农业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布局水资源,积极开展人水和谐的治水新思路。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中心,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节水工程建设新格局。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减少破坏。以生态工程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施工,达到水利工程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综合治理整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9、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我国13亿人口中,8亿是农民,农民饮水安全至关重要。对含氟渐高的农村地区,应落实积极地财政帮扶,大搞饮水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的自来水。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力度,增加监测项目。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2年7月1日,我国饮水监测由35项增至106项。同时,加大水利工程补助金额和饮水工程土地供应,严禁挤占挪用。多部门协同支持水利发展。
10加强工业用水回收利用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要加大对工矿企业管理力度,限标排放。二要加大污水乱排查处,严格监督,惩防并举。三要加强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加大对污水处理。提高污水收集率。推广节水器材的普遍使用范围。使污水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总之,城乡饮水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利国利民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
3
以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国家财政大力支持,还需要加强行政管理,更需要广大群众人人参与,只要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全民动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就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国内多个城市启动水价调整》2012年2月23日《四平日报—老百姓 》B版3 2、网络《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与利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