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来源:测品娱乐


材料分析:成功来源于个人努力

小学生小亮很想学好数学, 但数学成绩一直很差, 多方面努力都没有起色。 近期,班主任发现: 小亮上课变得不听讲, 还时不时扰乱课堂秩序, 不完成家庭作业, 数学老师催促也不见效, 之后连续几次数学考试都是班上最后一名。 班主任通过与小亮谈话了解到, 经历了多次数学考试失败体验后, 小亮发现学习努力的程度与学习好坏没有关系, 对提高数学成绩自己真的是为力、 无可奈何, 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他不再愿意下功夫学数学了。

(1) 你认为小亮在学习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并说明理由。 (7 分)

(2) 如果你是小亮的班主任,你将如何培养他的学习动机? (8 分)

【参】

(1) 小亮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①习得性无助: 也叫“习得性无力感”。

②“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或者说:习得性无助 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③习得性无助主要指因为多次失败造成的对能力的一种怀疑,认为为力,即便有能力完成,也不去尝试的一种心理状态。材料中,小亮经历了多次数 学考试失败, 发现努力的程度与学习好坏没有关系, 对提高数学成绩感到为力,可见,小亮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2)面对习得性无助的学生,采取的措施主要要: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 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这是激发内部动机,克服习得性无助的最关键的要素;

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通过教师对学生进步的激励,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获得自我效能感,通过对进步的体验,提高自我对成功的希望;

④培养学生形成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尽可能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为个人努力,而不是能力,从而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⑤培养对学习的兴趣,通过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热情;

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四点或五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