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有感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成立。
1、剧情介绍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
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相会即将到来。1917年冬,“十月”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的,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如今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党”在众人齐声吟
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2、行动创造价值
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后到1921年中国党成立这10年间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董必武、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党员为中心,经历了辛亥、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党成立等重要历史时段,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热血故事。
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影片结尾,党员代表们在红船上开会完毕,起身合唱《国际歌》,大家的眼睛都噙满幸福的泪水,双眸炯炯有神,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殷切希望,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看完《建党伟业》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心异常澎湃,我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责任”与“使命”。
到底是什么催使他们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他们强烈的爱
国主义高度责任感。爱国使他们感知责任、使命使他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强盛,中华的振兴,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挥洒艰辛与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当代有志之士永恒的追求。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只有党才能救中国!”。遐想着当年历史的种种,心潮起伏。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作为一名有志之士,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毕生不变的追求,而安心服役,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报国为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把献身国防与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
更好地承担起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
3、党的光辉历史
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中国党始终秉承着这一使命为我们打下了一片美好的江山。我们伟大的中国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如今我们跨过21世纪的门槛,迎来了中国党90周年华诞。
九十一年来,中国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党九十一年的征程是一部真正的血与泪的奋斗史,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谁都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开始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谁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成立初才一二十个人的组织真正携起了广大工农和各个正义之士的手,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我们更不可能不知道,是党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向幸福和光明。91年来,中国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中国党历经九十一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在91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彻夜难眠、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斗争、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中国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揭开了中国的
新序幕。1921年,等人代表各地的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诞生。中国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战争四个历史阶段。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之初,中国成功地在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土地,那时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大幅提高,并且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以及发电设备制造业等等。“文化大”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中国党并没有因为这样的重大失误而畏缩不前,他们始终在摸索着前进的方向,终于在1978年中华大地重新崛起。之后就是改革开放30年后我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回首这九十一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屈服过,中国党用这种不屈的精神换来了祖国的美好明天。
中国党的这种不朽的精神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党人永远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服务于人民,他们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车轮,已经辗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新中国的建设,如火如荼,突飞猛进。许许多多的党人,为了祖
国的繁荣昌盛,他们在奉献、在拼搏、在献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驰骋疆场、马革裹尸的军人。从万里长征、八年抗战、南征北战到自卫还击、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多少年来,这支人民的,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经受着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一次又一次向党和人民交出完美的答卷。还有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党的好干部孔繁生等等等等,他们将这座不朽的丰碑点缀得灿烂辉煌,五彩缤纷。这座丰碑是千千万万党人用鲜血和生命、用忠诚和智慧树立起来的。当一座座“永远的丰碑”如此高大的耸立在我们面前时;当一个个时代精英勇攀科学高峰所创造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奇迹时;当一幅幅子弟兵舍身忘我的抗洪救灾的感人画面映入我们眼帘时,党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