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鲁红武
【摘 要】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素,当前需要将二者联系起来,基于社会经济需水预测来分析地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案.甘肃省是我国典型的缺水大省,水资源极其珍贵.本文将结合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展开讨论,为省内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与利用提供建议.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8(000)002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预测;工序平衡;配置方案 【作 者】鲁红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水文水资勘测局,甘肃 平凉 744000 【正文语种】中 文
甘肃省是我国经济欠发达与干旱缺水的典型代表省份,所以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分配对于省内综合建设同样重要。近年来,甘肃省也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希望在未来15年内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承载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一、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及需水预测分析 (一)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对于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主要围绕四点展开:人口增长率、农牧业、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预测。甘肃省是我国典型的农业省,在农牧业与生态环境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将从这两点展开分析。
首先是农牧业发展预测,受到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影响,甘肃省水利管理局也相应提出了《甘肃省灌区发展潜力》,希望对农牧业经济发展做出相应预测,以下给出甘肃省在2020年的农牧业发展指标预测数据,如表1。
根据省内农牧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到2020年以后全省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会超过2100万亩,灌溉林果地也将达到188.46万亩,灌溉超长达到35.21万亩,农牧业经济发展态势将会非常可观。
其次看生态环境建设预测,按照《甘肃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关内容成果,目前省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围绕城镇绿地、人工植被、河湖、环境卫生与河道人工补水等项目展开。根据生态环境建设预测,全省在2020年时人工林草种植面积将达到50200.33亩,城市绿化面积达到14653.85亩,城市河湖补水面积达到747.68亩。
(二)甘肃省社会经济需水预测
针对甘肃省的省内社会经济需水预测要采用定额法。以生产需水为例,它就需要考虑不同水平年的具体需水定额与水利系数变化。而生态环境需水预测则主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分析中心,根据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来进行深入的需水规律分析,最后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需水方案。
这里以甘肃省的农业需水预测展开分析。甘肃省既是缺水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所以农业需水必须保证。对于甘肃省的地区农业需水分析应该结合省内农业产业结构来展开,包括甘肃省的农业生产规模与内部详细结构、供水条件、用水技术管理等等。针对甘肃省的农业需水量预测采用定额法,对农业进行规划,包括对它的农作物面积、牲畜头数与水产面积等等分别都乘以用水定额指标,求得区域内的农业需
水量具体指标,最后汇总得出全省农业需水量,以下给出农业需水预测值的相应计算公式,应该为:
在上述计算式中Qta所代表的是甘肃省在第t年的农业需水预测值,而代表在第j区域内的第k种农产品的实际种植面积(hm2),另外就表示在第j区域内的第k种农产品的实际用水定额(m3/hm2)。
表1 甘肃省2020年农牧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数据表牲畜头数(万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灌溉林果 灌溉草场 合计 大牲畜 小牲畜水田 水浇地 菜田 小计内陆河 2020 1190.15 2.20 91.83 982.03 132.18 16.908 1094.34 4.36 196.95 1355.75黄河 2020 5150.46 5.76 790 180.10 974.79 58.78 1030.72 5.51 539.99 1971.48长江 2020 965.53 6.80 124 8.27 135.47 1.70 136.78 5.28 99.39 196.49全省 2020 7284.14 10.56 1783 296.20 188.46 35.21 2256.20 9.55 832.31 3500.19分区 水平年 耕地面积(万亩)灌溉面积(万亩) 鱼塘(万亩)
为此,甘肃省在农田灌溉用水定额方面也作出了基于三种方案的水利用系数,它们分别为高方案,预计在2020年其综合灌溉净定额达到全省254m3/亩,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另外中方案要求在2020年达到252m3/亩的综合灌溉净定额,同时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最后低方案则要求综合灌溉净定额达到25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7[1]。 二、甘肃省内水资源配置方案选择
为了综合考量甘肃省内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与水资源利用效果,基于上述的全省需水预测结果,省内在未来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选择也要做到多方面考量,确保所选择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合理性。首先是基于社会影响,它主要围绕缺水率与城镇供水满足程度两项重要指标来展开推算衡量过程。甘肃省缺水率始终偏大,在社会经济按预
测指标发展分析方面必须满足城镇供水需求,客观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水与三大产业需水的现实满足程度。
其次在经济影响方面则主要用人均GDP等经济指标来进行衡量,看在与人口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比例幅度匹配的情况下它们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成正比。 最后看水资源利用效果,以农业领域为例,它就涵盖了对农业用水的比例选择、对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计算,包括对可供水量的指标计算等等。考虑到省内农业节水主要基于灌溉水利用系数调整措施展开,所以客观讲农业用水比例能够客观反映甘肃省农业社会的经济产业发展一面,并通过它来实现对省内重要农业指标的宏观调整,如表2。
甘肃省如果能基于中方案来配置省内水资源可达到最快发展速度,因为它兼顾了省内农业及生态等多方面的重要发展要求,能够满足省内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水要求。为了确保省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呼应,并实现规划可利用水量不大于允许可利用量,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甘肃省应该选择该方案来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全省未来2020年的需水预测条件[2]。 表2 甘肃省2020年水资源配置方案指标数据分析表(预测)指标 中方案社会影响 供水满足程度(%) 101.5城镇供水满足程度(%) 102经济影响 人均GDP(万元) 288水资源利用效果单方水农业增加值(万元) 267灌溉水利用系数 0.75农业用水比例(%) 69.8可供水量(亿m3) 156.57 三、甘肃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为了保证甘肃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与契合性,本文认为甘肃省在未来应该遵循成本补偿、合理收益、公平负担和优质优价原则,围绕省内各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与城市用水实际均价来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水资源调价机制,客观反映省内用水价值和用水供求关系。举例来说,在未来甘肃省可以实施用水定额管理,配合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为省内合理明确用水基价、定额与水价级差,做到合理节
约分配水资源,保证符合省内未来的社会经济需水预测条件,实现稳定发展。 再一点,就是要实施丰枯水价,合理引导用水户巧妙避开用水高峰期,为用水户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设法缓解当前甘肃省用水供需矛盾,也缓解省内现实的缺水压力。在这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对用水价格的合理调整,积极促进中水回用与再生水再利用行为[3]。 四、总结
甘肃省在未来的水资源配置项目建设任重道远,它应该合理结合省内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作出科学有效的合理分析预测,保证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有效性,并改善省内区域缺水局面,争取在2020年实现对省内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关于甘肃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47(5):1-3.
[2]刘建兰.甘肃省黄河沿岸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D].兰州大学,2010:35-44. [3]姜秀娜.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D].兰州大学,2006: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