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门诊退药的原因及对策

门诊退药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测品娱乐
・82・ 临床合理用药2015年5月第8卷第5期中Chin J of Cliaic ̄Rational Drug Use,May 2015,Vo1.8 Nn 5B 识,在手术当前应该给予10—15mg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或者 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 。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使用的过 是50—75mg的氢化可的松,所以本次中出现的手术围期不合 程中,需要符合适应证,例如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的替 理用药为用药剂量过大。在其他不合理用药中,糖皮质类激素 代治疗、严重感染、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 药物的使用为未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的使 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能使用小剂量就不使用大 用剂量和使用疗程。 剂量,就口服使用就不进行肠胃道外给药,可以短期使用就不 (3)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糖皮质类激素 主张长期使用等。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使用中,需要加强糖皮 是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合理剂量的糖皮 质类激素药物的使用监督、管理,规范使用,提高糖皮质类激素 质类激素可以起到调节蛋白质、脂肪等的合成代谢作用;超剂 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量使用,还可以起到抗炎、抗感染、抗病毒、抗休克等作用 。 参考文献 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有多种功效,合理使用剂量以及超剂量都有 1李文胜,何凯,李坤浪,等.我院临床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调查[J]. 一定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糖 中国药师,2013,16(9):1395—1397. 皮质类激素药物出现不合理用药为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害,长 2张洁花.2013年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用药分析[J].1临床合理用 期大量的使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会诱发或者是加重患者的感 药杂志,2014,7(7A):88—89. 染,产生消化道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眼部并发症、 3郑利光.口腔医院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精神症状等,还会出现停药反应等,所以在临床用药中,糖皮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4. 类激素药物的使用需要非常的谨慎-o 。 4沈勇刚,李艳,陈永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急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45—46. (4)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合理用药原则:在糖皮质类激素药 5鲁春晓.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 物的临床使用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用药原则,在使用糖皮质类 志,2012,5(3A):90—91. 激素药物之前,要对患者的病情、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有一 6池慧琼,黄金沐.我院2012年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海 个准确的掌握,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反应、药物作用等,确定 峡药学,2013,25(7):186—187. 患者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种类、使用使用方法。 7陈菲菲.我院中心药房2011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针对长期使用使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的患者而言,其治疗需要 [J].海峡药学,2012,24(9):226—228. 逐步的减少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的使用量并停药,使得糖皮质类 (收稿日期:2015—02—02) 激素药物可以充分的发挥其药物作用,将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使 门诊退药的原因及对策 杨柳 【摘要l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 药。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5月一2014年6月门诊药房退药单共312例,对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科室等情况进 行汇总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112例(35.9%),其后依次为耐药性70例(22.4%)、 不合理用药63例(20.2%)、开药多或者重复32例(10.3%)、拒绝用药25例(8.0%)、其他原因l0例(3.2%)。门诊 药房退药品种中主要是抗菌药物注射剂131例(42.0%),其后依次为中药注射液64例(20.5%)、循环系统药物45例 (14.4%)、急救药物32例(10.3%)、呼吸系统药物20例(6.4%)、其他药品20例(6.4%)。门诊药房退药科室中主 要是普内科103例(33.0%),其后依次为小儿科84例(26.9%)、消化内科64例(20.5%)、门诊外科25例(8.O%)、 皮肤科16例(5.1%)、其他科室20例(6.5%)。结论 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为避免或减轻门诊退药,需要做好 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退药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做好门诊药学服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门诊药房;退药;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 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3296(2015)05B一0082—02 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5.14.052 药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其合格和有效使用直 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现报道如下。 接关系到到患者的健康及安全。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用 1资料与方法 药安全,杜绝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医院,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 收集我院2013年5月一2014年6月期间门患者退药处方 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中明确指出:为 共312张,按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退药品种、退药科室分布等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 情况对所有处方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本文探讨总结我院312例门诊患者退药现象的相关情况及原 2结果 2.1 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是药 作者单位:211600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药房 物不良反应112例(35.9%),其后依次为耐药性70例 2015年5月第8卷第5期中Chin J ofClinicalRati g se ay : : 旦 ・83・ (22.4%)、不合理用药63例(20.2%)、开药多或者重复32例 (10.3%)、拒绝用药25例(8.0%)、其他原因l0例(3.2%)。 2.2 门诊药房退药的品种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品种中主要是 活的酶、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而阻挡药物进入、改变药物所起 作用靶结构等。耐药性往往导致治疗效果的失败和降低,也会 导致患者退药的发生。 抗菌药物注射剂131例(42.O%),其后依次为中药注射液64 例(20.5%)、循环系统药物45例(14.4%)、急救药物32例 4.1.3不合理用药引起的退药:有些医师对一些药物的适宜 人群及对药物的禁忌证不熟悉导致开错处方,如给予l8岁以 下的未成年人使用左氧氟沙星,给糖尿病患者服用养血安神颗 粒等。患者在药师发药交待时及阅读说明书时发现后要求退 药。对于不合理用药门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积极进 (10.3%)、呼吸系统药物20例(6.4%)、其他药品20例 (6.4%)。 2.3 门诊药房退药科室的分布情况门诊药房退药科室中主 要是普内科103例(33.O%),其后依次为小儿科84例 (26.9%)、消化内科64例(20.5%)、门诊外科25例(8.O%)、 行更换,消除患者的不信任,并礼貌道歉。 4.1.4开药多或重复用药引起的退药:有些患者同时患几种 皮肤科16例(5.1%)、其他科室20例(6.5%)。 3避免或减少门诊退药的对策 3.1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控制退药事情的发生, 首先医院内部需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对退药事件的责任应 充分认识,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临床医师和 药师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专业领域知识,医师要总结临床经 验,全面掌握药物的治疗适应症、相关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配 伍的相互作用。药师要仔细审核处方,发药前仔细核对药品的 名称,规格,批号等,严格执行“四查十对”的处方审核制度,对 有问题的处方及时反馈医师并沟通,尽量减少因个人工作失误 而造成的退药。 3.2完善退药制度对于毫无依据的退药,医院则明令禁止。 同时,医院需建立退药原则和退药的相应程序流程,加强退回 药品的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合格方可再次销售。我院根据《药 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针对退药 频繁的现象,制定了如下不予退药的规定:(1)药品需特殊保 存的,如需低温冷藏、避光等,销售后容易变质失效;(2)药品 包装破损、包装已拆除的口服药、缺少说明书,已使用的口服药 物等;(3)无原始销售票据及处方的;(4)特殊药品如 品、精神类药品、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5)对拒绝退药做出 必要合理的解释,以免引起纠纷。 3.3促进医患沟通临床医师在给患者开处方前应仔细询问 患者的病史、有无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史等,并对开具的处方药 物的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费用情况详细告知。避免患者 因对药物治疗作用不了解而退药或自行停药。经济条件不好 的患者告知处方药物的费用及候选药物,介绍相关药物的疗效 及不良反应,让患者决定是否愿意承担。对于需服用抗生素的 疾病,医师应进一步询患者家中有哪些抗生素,减少重复用药。 4讨论 4.1退药原因 。 4.1.1 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退药:药物不良反应而发生的退 药事件占总退药的占35.9%,比例最大。药物不良反应包括 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等。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 原因复杂,有药物本身方面、个体机体方面及用药剂量和方法 的影响。抗菌药物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比如青霉 素头孢类的过敏反应,大环内酯类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等。因 此,临床医师应详细咨询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对药物的不 良反应应告知患者,叮嘱患者按说明和要求服用。 4.1.2耐药性引起的退药:耐药性引起的退药所占的比例也 较高,达到22.4%,这和近年来广泛的滥用抗生素有关。由于 应用抗生素和药物,导致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 敏感性降低,产生相应的耐药机制:比如病原体产生使药物失 疾病,医师没有详细观看患者的就诊记录及病史,就会出现重 复开药现象;另外,由于医师所开处的处方量太大,导致患者治 愈后,尚有未服用完的药品从而要求退药。 4.1.5患者拒绝用药:主要是患者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后,对 说明书的不良反应较多而恐惧,同时对药品的适应症与其病症 不符而要求退药;另外,由于某些药品产地较多导致价格不同 和因为经济原因,对于医师所开具的合资或进口药、难以承受 而要求退药。因此,医师对所开处的药品应对患者详细讲解, 并对药物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而消除患者顾虑。 4.1.6其他原因引起的退药:由于医院所提供的将要到期药 物,相关管理标价工作的失职,剂量的标识不当、药物包装的破 损等导致患者退药。 4.2退药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注射剂(42.0%),其次为中 药注射剂(20.5%),主要由于抗菌药物在门诊的用药量多、其 对多种疾病有效而使用频率高。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正确使 用的知识掌握不充分,对抗菌药物选择不当,无必要的重复用 药,给药剂量不当,给药疗程不足、频繁更换品种导致疗效不好 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中药注射剂退药较多,因为近年来报道 严重的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如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双 黄连注射液事件导致患者对中药注射剂的恐惧。 4.3退药科室的分布退药最多的是普内科(33.0%)。普 内科因为涉及病情较广,退药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儿科 (26.9%)。因为小儿用药剂量的及很多药品的谨慎使 用,导致退药较多。临床医师针对小儿用药应适当调整剂量, 以便因患儿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时,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消化内科退药也较多,达到20.5%。消化内科往往就医患者 较多,疾病较常见,医师开具的药品往往有抗生素,导致其退药 率也较高。 综上所述,医院药房的退药现象存在较多,引起的原因复 杂。退药问题关系到医院的管理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频繁退药 不仅扰乱了医院的正常管理,而且容易引起医患矛盾。通过本 文的数据分析总结,很多药物的退药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为了减少退药现象发生,医务人员需按照上述对策执行,同时 各医院结合医院特点调整工作模式,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建 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 参考文献 1唐彦,赵彬,朱珠,等.我院2009—2011年门诊退药情况分析及干预 建议[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3):177—178. 2顾洪双,朱月婷,霍花.我院实施退药干预前后门诊退药情况分析 [J].药学实践杂志,2013,31(5):390—391. (收稿日期:2015—0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