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兰家寨小学 蒋卫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
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趣。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往往得心应手,乐此不疲,兴趣似船上的风帆,学习和工作缺少了它,就缺少了动力;兴趣似琴上的弦,学习和工作缺少了它,就缺少了奏鸣器。
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先导和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愿学、勤学、乐学语文呢?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一、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能引起兴趣
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这样才能产生亲和力、信赖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二、加强情感交流,能保持兴趣。
1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认知信息的交流同时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把握好情感交流,师生的心就会贴近,就会碰撞出教育的火花,就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三、高超的授课艺术,能提高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仅取决于培养者的学识、才华、教艺和语言,而且主要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在教学中要善于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彼此灵犀相通,引起感情的共鸣,因此,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激发情感的手段和方法,如饱含情感的诵读、巧妙的语言点化、相机诱导、随机点拨等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根据文章的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
1.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最佳学习气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语的重要作用。上课之始,一段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也就随之产生了。
2.艺术质疑,诱发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柳暗
2
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主动性,能够积极完成自主学习。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4.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语文课的人文性特点使得语文教师必须面对时代的挑战,引入时代的活水,培养学生搜索、加工、处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也能发展兴趣 1.在性质上,学习兴趣是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假如追求成功的结果屡遭失败,学习兴趣自然不能维持。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差异,使每个学生均有获得成功的经验,以期其在努力之后获得满足,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
2.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作品的兴趣
“功在课外。”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让学生从憋闷狭小的一隅返回到语文广阔的天地中去,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调动学生博览群书的积极性,应从广阔的视野上看待语文学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