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育 实 践 课
第周第次 教师:顾小华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水平二) 教学内容 程序教学内容、要求 时间 及设计意图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慢跑,蛇形跑。 2、徒手操。 扩胸运动 体转运动 体侧运动 腹背运动 弓步压腿 膝绕环 腕关节踝关节运动 3、专项准备活动。 设计意图: 1、训练课堂常规 2、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一、短绳 要求: 1、学生积极参与 2、掌握跳绳的各种动作: 握绳方法 量绳方法 摇绳方法 停绳方法 1、 跳短绳 2、 游戏:斗智拉绳 1、初步掌握跳短绳的动作技巧,学会跳短绳的方法。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 ★ ♀♀♀♀♀♀♀♀♀♀ ♀♀♀♀♀♀♀♀♀♀ ♂♂♂♂♂♂♂♂♂♂ ♂♂♂♂♂♂♂♂♂♂ 1、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课堂内容、明确要求;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完成慢跑或蛇形跑练习; 5、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学生活动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教学组织图: ♀♀♀♀♀♀♀♀♀♀ ♀♀♀♀♀♀♀♀♀♀ ★ ♂♂♂♂♂♂♂♂♂♂ ♂♂♂♂♂♂♂♂♂♂ 1、学生认真看教师示范、听教及要求: 师讲解; 1)握绳方法:握有把(柄)2、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练 1、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方法
设计意图: 1、使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方法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的绳,手自然握住;握无把的声,要把跳绳两端绕在手心和手背上,用拇指与食指第一、二关节握住跳绳。 2)量绳方法:跳绳的长短可 用双脚开立(不应大于肩)或一脚踏在跳绳中间部位,两手握绳的两端,两臂屈肘与体侧成直角,然后拉直跳绳即可。 3)摇绳方法:①正摇绳:两手握绳,两臂自然屈曲,将绳置于体后,两手腕、手臂协调一致用力,将绳向上、向前抡起,当绳抡至头以上位置时,两手臂不停顿继续向下、向后抡绳,使绳绕身体周而复始地抡动。开始时,以两肩为轴,双臂双手腕同时用力,手臂抡绳动作比较大。技术熟练后,手臂抡绳动作可逐渐减小幅度,以两肘为轴,用两前臂和手腕配合摇绳。十分熟练后,可仅以两手腕的动作来摇绳。 4)停绳方法:当跳绳由后、向前摇转时,一脚向前伸,脚跟着地,脚尖抬起,使跳绳中段停在脚掌下。 2、学生练习中巡视及个别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练习握绳方法; 2)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及示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丈量绳子; 3)学生练习摇绳方法: (徒手摇绳) 4)学生练习停绳方法 3、各组学生在原地进行跳绳练习; 4、个别学生演示表演; 二、游戏:斗智拉绳 教学组织图: ♀♀♀♀♀♀♀♀♀♀ 要求: ♀♀♀♀♀♀♀♀♀♀ 1、学生积极参与 ★ 2、在在游戏的规♂♂♂♂♂♂♂♂♂♂ 则下,能灵活运♂♂♂♂♂♂♂♂♂♂ 用各种方法,战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胜对手 1)两个学生一组双脚张开,设计意图: 相对而立。 1、提高学生对跳2)每人抓住绳子的一段,绳单元的兴趣,把绳子从身体的背部绕到身子提高学生锻炼的前面。 积极性。 3)学生可以利用身体或手2、发展学生身体的力量,尽量让对手失去平衡,的灵敏性、协调先失去平衡者为负。 性。 4)游戏中,学生只能用一
1、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上来演示动作,从学生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了解游戏的规则及游戏中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分小组组练习。 3、学生打擂表演:先请一位或几位学生上来守擂,其他学生可以上来向其挑战。挑战失败下台;成功,则变成守擂方,接受其他学生的挑战。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个手抓住绳子,双手抓绳子的算犯规判负。 5)游戏过程中学生不可一味的运用蛮力,将对方拉到或让其失去平衡,可以虚实结合。 2、教师叫学生上来演示,教师在旁指导。 3、提问:游戏中是不是一味使用蛮力就可以获胜? 教学组织图: ★ ♀♀♀♀♀♀♀♀♀♀ ♀♀♀♀♀♀♀♀♀♀ ♂♂♂♂♂♂♂♂♂♂ ♂♂♂♂♂♂♂♂♂♂ 1、教师组织学生放松并提示要求 2、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师生再见 4、谈论:游戏中是不是一味的使用蛮力就可以获胜? (不是,那么该怎么?) (虚实结合) 结 束 部 分 组织形式 1、学生集合 2、放松练习 3、课堂小结 4、宣布下课 1、按要求进行放松 2、参与教师小结 3、老师再见 练习密度 强度指数
教学后记:
授课记载 班级 情况 跳绳是发展跳跃能力的传统性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难点。在课开始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一起用绳子做一些简单的徒手活动,这样既进行了热身,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安排学生站在原地做跳绳的动作(不拿绳)要求学生手脚协调,让他们进行复习,练习已经会做的动作。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学生集中起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跳绳动作方法的总结和归纳,然后进行拿绳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教师进行自由结合与指导性分组,将水平接近的同学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帮助练习。这样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区别对待进行教学,保证了教学质量。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发现较差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也有了一些进步,教师给予了及时的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了创新和成功的乐趣,在最后又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安排了不同的课外练习,让他们都能不断的提高。
通过一节课的练习,部分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跳绳的基本技能,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手脚不能协调配合,主要是手的摇绳动作跟不上跳的节奏,主要问题在于摇绳动作的不对。有些学
生是整个手臂在摇绳,而不是手腕发力,教师应进行纠正和指导。其次就是学生在跳绳的时候身体不适直立,而是弯曲的,这样学生的重心就不稳,跳的时候身体重心往前倾,造成不能连续跳,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强调身体应该保持直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好跳绳的动作,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