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来源:测品娱乐
株洲市二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卷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60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

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和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有专家称,未来10年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可能高发。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有关甲、乙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次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滑坡、地裂缝、飓风等次生灾害 B.甲乙两处震级不同,这是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划分的 C.地震烈度是通过仪器测定出来的,共分12级

D.与同级别的浅源、中源地震相比,深源地震的破坏性往往不大

2.下列选项能解释图示地区多地震的是

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读下图,完成3~5题。

3.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 1 -

A.资金和技术 B.资金和能源 C.能源和人才 D.和资源

4.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扩大消费市场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得技术支持 D.接近原料产地

5.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 A.生态恶化加重 B.环境质量下降 C.就业机会减少 D.资源消耗增加

6.近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呼叫出租车出行,缓解打车难的问题。乘客只要在手机软件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用车信息,该信息就会传送给离乘客较近的出租车司机,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打车软件运用的核心技术是 A.RS和GPS B.RS和GIS C.GPS和GIS D.GPS和数字地球

7.不考虑岩性影响,在①②③④四处修建越岭的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 象的应该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人类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人造物质破坏了环境的

自然性状,通过某些自然过程的积聚和放大,将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8.下列自然灾害主要不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是

A.“水华”现象 B.“赤潮”现象 C.华北春旱 D.土壤污染

9.赤潮暴发的根本条件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海域较封闭 D.水温短时间内升高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甲地井周边沙地范围扩大

B.乙地区绿洲正在萎缩可能是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

C.生物多样性增加导致乙地草原面积缩小

D.甲地井周边形成沙地可能是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2 -

11.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C.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象。右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12~12.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B.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C.①处为陆风 D.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13.有关某沿湖城市与洞庭湖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B.城市规模扩大使湖陆风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读我国某城市供水结构图,回答14~15题。

陆地之间形性天气现的湖陆风垂13题。

间,湖陆风

减弱 减

14. 该市处于的地形区最可能是

A. 珠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四川盆地

15. 根据该市的供水结构,推测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地面沉降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石质荒漠化

“创新乔布斯”——苹果前行政总裁“让苹果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了音乐,用iPhone了手机,用iMAc了电脑,又用PixAr了电影。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6~17题。

- 3 -

16.以下不属于以苹果电脑公司为代表的高技术公司特点的是 A.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B.产品研发费用高 C.增长速度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D.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17.iPod产品在中国组装主要是因为我国

A.iPod 产品市场广大 B.高速铁路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C.教育的发展使劳动力素质提高 D.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据此完成18~19题。 18.“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劳力指向型工业 D.市场指向型工业 19.“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将

A.加快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 B.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 C.促进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 D.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④、② 21.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 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C. 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L湖原是最大的淡水湖, 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 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 读图回答下面22~23题。 22.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

- 4 -

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 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 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 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 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23.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主导风向 B. 湖水盐度 C. 沿岸坡度 D. 土壤肥力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24~25题。 24.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25.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 、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26~27题。

26.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山脊 B.冲积扇 C.山谷 D.盆地 27.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800平方米 C.增加了20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28~30题。 28.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只穿越了温带草原带 C.目标市

- 5 -

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和中亚 29.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自流向北送水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0.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二、综合题(4道小题,共40分) 31.(20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6分)

(2) 说出M地形区的地

貌特征及

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

(3) A平原近年来大幅度压缩水稻、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发展“红色农业”,为什么?(4分)

(4) 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和沿线的主要自然灾害。(6分)

32.(20分)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 6 -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09年—2011年 变化率

1.59 1.47 1.47 -0.12 林地 2.72 2.83 2.84 0.12 草地 水域 67.87 16.22 68.47 16.12 68.47 16.12 0.6 -0.1 人工 用地 0.30 0.30 0.29 -0.01 未利 用地 11.30 10.81 10.81 -0.49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 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 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1分,共3分)

(2) 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有关。(每空1分,共2分)

(3) 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4分)

(4) 青海湖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带来的影响?(3分)

(5) 简述保护与建设青海湖区湿地环境的措施。(8分)

- 7 -

株洲市二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卷

地理试题卷参

一、单选题(共60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 题号 答案 答案 1 D C 2 D D 3 A C 4 B A 5 C C 6 C D 7 B D 8 C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C D C B A B C D D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二、综合题(4道小题,共40分) 31.(20分)

(1)调节径流变化,具有防洪、灌溉和发电等功能;使河流含沙量减小,减轻河床淤积;减轻下游凌汛危害,遏制黄河断流现象(6分任答对三点即可) (2)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分)

人为因素:主要是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以及开矿等。(3分) (3)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需要;(1分)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市场需求大。(3分) (4)包兰线。(2分)

铁路线基本上沿着河流(黄河)谷地分布。(2分) 沿线主要受到风沙的威胁(2分) 32.(20分)

⑴ 咸 蒸发 西北高,东南低(每空1分,共3分) ⑵ 草地 退耕还林还草 (每空1分,共2分) ⑶ ① 地域偏僻孤立,天敌较少; ② 湿地环境,水源、事物充裕;

③ 夏半年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

④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爱鸟、护鸟意识强(每点1分,满分4分) ⑷ 水质恶化(1 分) 生物多样性减少(1 分) 加剧湖岸土地盐碱化(1 分) ⑸

① 流域内封山育林育草,提高涵养水源能力,确保入湖水量;

② 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生产规模(退耕退牧还湖还林草); ③ 严格控制湖区及周边工程建设,防止沙化面积扩大; ④ 保护水质,防止水体污染;

⑤ 正确引导旅游业发展,防止过度开发;

⑥ 加强宣传和环保执法,提高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与法律观念; ⑦ 加强环境监测与研究,实施科学保护措施;

⑧ 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每点2分,满分8分)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