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油产品基本知识

石油产品基本知识

来源:测品娱乐


质量计量监测中心 二○○九年十二月

1

《石油产品基本知识》

目 录

第一部分 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1、 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石油的烃类组成 3、 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4、 各类化合物在石油中的分布 第二部分 石油产品的主要项目指标

1、 密度和相对密度 2、 馏程 3、 辛烷值 4、 十六烷值 5、 实际胶质 6、 诱导期 7、 饱和蒸汽压 8、 芳香烃含量 9、 碘值 10、 闪点 11、 凝点 12、 冷滤点 13、 水分

2

14、 机械杂质 15、 腐蚀试验 16、 水溶性酸或碱 17、 酸值和酸度 18、 残炭 19、 灰分 20、 氧化安定性 21、 硫含量 22、 粘度

第三部分 石油产品的分类和液体燃料油的使用要求及标准

一、 石油产品分类 二、 汽油 三、 柴油

第四部分 车用燃油知识24

一、车用燃油的使用知识 24 1、车用燃油的构成与特征 24 2、汽油的正确选用 25 3、柴油的正确选用 26 4、无铅汽油与问题 27 5、无铅汽油中的抗爆剂

28

6、多样的添加剂技术--改造车用燃料性能的重要途径 29 7、油品与服务的竞争国际化 30

3

二、汽油的使用 31 1、注意事项 31 2、汽油的标号及其选用

32

3、能否用简单方法判断车用无铅汽油质量的优劣?34 三、柴油的使用 35 1、注意事项 35 2、柴油的选用 35

3、能否用简单方法判断车用柴油质量的优劣?4、轿车用柴油与普通轻柴油有何区别? 36

第五部分 石油加工概论

一、 原油的预处理 二、 石油的蒸馏 三、 原油的热加工过程 四、 油品调合

4

36 石油产品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1、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主要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含量在石油中占95.6%~99.4%,其中碳含量约占83~87%,氢含量约为11~14%。此外还有硫、氮、氧等微量元素。

2、石油的烃类组成

烃类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在石油中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一般不含烯烃。只有在石油二次加工产品中和页岩焦油中含有烯烃。

烷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在常温常压下,正构烷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到四个碳原子(C1~C4)的是气体,C5~C15是液体,>C16的是固体。含有大量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的天然气称为干气,除含有较多的甲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性液态烃的蒸汽的天然气称为湿气。C5~C16烷烃主要存在于汽油及煤油中。C16以上的烷烃一般多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油中,当温度降低时,即以固态结晶析出,称为蜡,通常柴油和润滑油中才含有蜡,蜡的含量多少对油品的凝点高低有很大的影响。

环烷烃是饱和的环状化合物,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环烷烃有较高的抗爆性能、低凝点,有较好的润滑性能,是汽油、喷气燃料、润滑油的良好组分。

芳香烃实质含有苯环的烃类,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在汽油

5

中芳香烃含量较少,而在高沸点馏分中含量较多。芳香烃具有良好的抗爆性,是汽油的优良组分。

不饱和烃:石油中一般不含烯烃。主要是存在于石油的二次加工的产品中。烯烃的物理性质于相应的烷烃相似,烯烃分子中有双键,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易氧化成酸性物质或胶质,特别是二烯烃和环烯烃更易氧化,因此,油品的安定性与烯烃的含量有关。

3、石油的非烃类组成

石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硫、氮、氧等杂元素总量只占1~5%,但均以非烃类化合物形式存在,所以石油中非烃类化合物含量可高达20%以上。非烃类化合物对油品的性质影响很大,它们对油品有害,需要除去。

4、各类化合物在石油中的分布

石油中各族烃类分布的总规律是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所含各族烃类的分子量随之增大,碳原子数增多。

正构烷烃存在于石油的各个馏分中,它们在汽油、煤柴油、润滑油中的分子的碳原子数大致分别为C5~C11、C12~C25和C2异构烷烃也同样分布在石油各馏分中,只是沸点比相同碳0~C35。

数的正构烷烃低一些。

环烷烃的分布是:汽油馏分中主要是单环环烷烃,重汽油馏分中开始出现双环环烷烃,煤油柴油中存在单环、双环和少量三环环烷烃。

至于芳香烃,单环(苯系)芳香烃存在于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中,双环和三环芳香烃存在于煤油柴油和更高沸点馏分中。

6

从不同烃类在各馏分中相对含量及分布来看,汽油馏分中烷烃含量最高,环烷烃次之,芳香烃最低,约为10%。汽油馏分干点一般小于200℃,平均分子量约为100~120。直馏汽油中没有不饱和烃,但二次加工汽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烯烃,甚至二烯烃。煤油馏分沸点范围一般为200~300℃,平均分子量为180~200,柴油馏分沸点范围200~350℃,分子量180~260。煤柴油馏分的烷烃相对含量较多,环烷烃和芳香烃含量比汽油馏分多。

总之,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馏分中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芳香烃含量逐渐增加,环烷烃含量随原油类别不同而不同。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

第二部分 石油产品的主要项目指标

1、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或g/mL表示。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石油的密度是随其组成中的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因而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密度最大,而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因此,根据油品的密度,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判断该油的大概质量。汽油的密度一般在0.70~0.77 kg/m3,煤油一般在0.75~0.83 kg/m3,柴油在0.82~0.87 kg/m3之间。密度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

当密度相差很大的两个组分混合时,体积往往没有可加性。如原

7

油和低分了烃混合时,体积可能收缩,而属性相差较大的组分混合则可能增大。

2、馏程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范围。馏程用来判断石油产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从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蒸发性能的好坏。汽油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起动;这两个温度过低,则易产生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这种现象称为气阻)。汽油的50%馏出温度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的含量。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易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

3、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项目。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不发生爆震的能力。爆震(俗称敲缸)是汽油发动机的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爆震燃烧时,发动机有时发出强烈的震动,并发出金属敲击声,随即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耗油量增多,严重的爆震会使发动机零件毁损。

辛烷值是表示汽化器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

8

分析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有马达法和研究法。

马达法辛烷值(MON)用以评定车用汽油在节气门全开和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用以评定车用汽油在发动机由低速转到中速运行时的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所测数值高于马达法,通常可用下列经验式来换算两者的近似关系值:

马达法辛烷值=研究法辛烷值×0.8+10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之差称为汽油的敏感性或灵敏度。 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 由于汽车行驶时对汽油抗爆性的要求,不能单独用MON或RON来描述,一些国家采用抗爆指数来表示抗爆性。我国车用汽油的牌号是按辛烷值大小来区分的,例如,70号汽油表示马达法辛烷值不小于70,90号汽油表示研究法辛烷值不低于90。目前我国已经停止生产和销售70号汽油,汽油牌号已由马达法变为用研究法辛烷值表示。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的根本方法是增加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还可以通过催化裂化、铂重整、异构化等炼制过程或调入高辛烷值组分来达到。也可在汽油中加入少量抗爆添加剂,如有剧毒的四乙基铅。但为了引起注意,加铅汽油通常加入红、黄或蓝色染剂,以示有毒。

4、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燃烧性能的项目,它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性能的一个约定值。在规定条件下的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

9

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分析燃料具有相同着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十六烷值越高,着火滞后的时间越短。

十六烷值高的柴油的自燃点低,在柴油机的气缸中容易自燃,不易产生爆震。如果柴油的十六烷值过低,将会使柴油的迟缓期加长,产生不正常燃烧,出现爆震,降低发动机功率,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否则,不能完全燃烧,排气管会冒黑烟,耗油量增大。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

5、实际胶质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航空汽油、喷气燃料的蒸发残留物或车用汽油蒸发残留物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称为实际胶质,以mg/100mL表示。实际胶质是指油中已经存在的一种胶质,用于评定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发动机燃料的安定性能。从实际胶质的大小可以判断能否使用和继续储存。实际胶质大的燃料要尽早使用,不宜继续储存,否则颜色变深、酸度增大,使用时在发动机的进油系统和燃烧系统会产生胶状沉积物,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6、诱导期

诱导期是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以min为单位,它是评价汽油在长期储存中氧化及生胶趋向的一个项目。汽油诱导期越短,则安定性越差,生胶越快,可储存时间也越短。

要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进工艺外,可加入抗氧防胶剂和金属钝化剂。

10

7、饱和蒸气压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装置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以Pa表示或以巴表示[1bar(巴)=105Pa]。饱和蒸气压用来说明汽油蒸发能力的大小和在汽道等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及储运时损失轻组分的倾向。汽油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也大,在储运中,蒸发损耗就大。

8、芳香烃含量

芳香烃是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之一。它对涂料和橡胶的溶解力强,故在涂料溶剂油和橡胶溶剂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烃。但芳香烃含量太大会损害人体健康,故其含量又须有所。

9、碘值

在规定条件下,100g油品所能吸收碘的质量数称为碘值,以g为单位。碘值用来测定溶剂汽油中不饱和烃的含量。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越多,碘值越大,安定性就越差。

10、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油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运中禁止将油品加

11

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目前国标规定柴油闪点不低于55℃。

11、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流动性的项目。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某些油品用凝点表示其牌号,以便于使用时参考其低温流动,如-10号柴油表示凝点不高于-10℃。要提高油品的凝点,可加入少量降凝剂。

12、冷滤点

柴油冷滤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20mL柴油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以℃(按1℃的整数倍)表示。

柴油冷滤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蜡含量越高冷滤点越高。柴油冷滤点是保证柴油输送和过滤性的指标,冷滤点比凝点更能反映柴油低温实际使用性能,并可正确判断添加流动改进剂的柴油的质量。

13、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种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都以%表示,小于0.03%即为痕迹。特殊要求的油品,其水分以10-6(ppm)表示。燃料油中混入水分,在低温使用时,会凝结成小冰块,堵塞油路,影响供油。

14、机械杂质

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叫做机械杂质。油品中的机械杂质是在储运、保管过程中混入的。燃料中含有机械杂质,会

12

堵塞油路和滤清器,并会严重磨损油泵和喷油嘴。机械杂质可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除去。

15、腐蚀试验

腐蚀试验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评定油品对一种或几种金属的腐蚀作用的一种试验。主要是检查燃料中有无活性硫或游离硫以及润滑脂中有机酸碱对金属的腐蚀情况。

16、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或碱是指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总称。油品中是不允许有水溶性酸或碱的,因为它会严重腐蚀机件。

17、酸值和酸度

中和1g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以mgKOH/g表示。中和100mL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度,以mgKOH/100mL油表示。

酸值和酸度分别表示润滑油和汽、柴油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是控制油品精制深度的项目之一。酸值和酸度过高其腐蚀性会增大。

18、残炭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裂解中形成的残留物叫残炭,以重量百分数表示。根据残炭值的大小,可以大致判定油品在发动机中结炭的倾向。

19、灰分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炭化后的残留物经过煅烧所得的无机物叫灰分,以重量百分数表示。灰分主要是油品中含有的环烷酸盐类。发

13

动机燃料灰分增加,会增加气缸的磨损。

20、氧化安定性

石油产品抵抗空气(或氧气)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油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与空气接触而起氧化作用,温度的升高和金属的催化作用会加深油品的氧化,油品经过强烈氧化后质量的变化,以氧化后酸值和沉淀物的数量表示。氧化后酸值大或沉淀物多表明它的氧化安定性差,储存使用寿命不长。

21、硫含量

硫含量是指在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燃料中硫含量较大时,燃烧后会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硫再转变为三氧化硫,遇凝结水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对机件进行腐蚀。汽油中的硫还会使辛烷值下降。

22、粘度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划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14

第三部分 石油产品的分类和液体燃料油的使用要求

及标准

一、石油产品的分类

根据石油产品的主要特征,GB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油的总分类将石油产品分为: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蜡及其制品(W)、沥青(B)和焦(C)六大类,括号中字母为各类的类别名称。

石油燃料类主要包括汽油、煤油、喷气燃料、柴油和重油(燃料油)等。从数量上说,燃料占石油产品的90%以上,是用量最大的产品,其中又以发动机燃料为主。

石油成品油分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五大类。 二、汽油

汽油按其应用场合分为车用汽油、航空汽油。汽油按其是否含有四乙基铅抗爆剂分为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目前我国从2001年7月1日起停止生产和销售含铅汽油,90号以下的低标号汽油也已停止生产和销售。高标号汽油及无铅汽油均按研究法辛烷值确定牌号。GB17930-1999车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三个牌号。其标准如下:

表1 GB 17930-2006《车用汽油》(Ⅱ)技术要求

项目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 抗爆指数(RON+MON)/2 不小于 铅含量a /(g/L) 不大于 馏程: 质量指标 90号 93号 97号 90 93 97 85 88 报告 0.005 70 15

试验方法 GB/T 5487 GB/T 503、GB/T 5487 GB/T 8020 GB/T 6536

10%蒸发温度/℃ 不高于 50%蒸发温度/℃ 不高于 90%蒸发温度/℃ 不高于 终馏点/℃ 不高于 残留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 蒸气压/kPa 从11月1日至4月30日 不大于 从5月1日至10月31日 不大于 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 诱导期/min 不小于 硫含量b/%(质量分数) 不大于 120 190 205 2 88 74 5 480 0.05 GB/T 8017 GB/T 8019 GB/T 8018 GB/T 380、GB/T 11140、GB/T 17040 SH/T 0253、SH/T 06、SH/T 0742 SH/T 0174 GB/T 1792 硫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通过 博士试验 0.001 硫醇硫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 1 GB/T 5096 铜片腐蚀(50℃,3h)/级 不大于 GB/T 259 水溶性酸或碱 无 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 目测c 2.5 苯含量d/%(体积分数) 不大于 SH/T 0693、SH/T 0713 40 芳烃含量e/%(体积分数) 不大于 GB/T 11132、SH/T 0741 e35 烯烃含量/%(体积分数) 不大于 GB/T 11132、SH/T 0741 2.7 SH/T 0663 氧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 a0.3 SH/T 0663 甲醇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 0.018 SH/T 0711 锰含量f /(g/L) 不大于 0.010 SH/T 0712 铁含量a/(g/L) 不大于 a 车用汽油中,不得人为加入甲醇以及含铅或含铁的添加剂。 b 在有异议时,以GB/T 380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c 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机械杂质和水分。在有异议时,以GB/T 511和GB/T 260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d 在有异议时,以SH/T 0713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e 对于97号车用汽油,在烯烃、芳烃总含量控制不变的前提下,可允许芳烃的最大值为42%(体积分数)在含量测定有异议时,以GB/T 11132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f 锰含量是指汽油中医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形式存在的总锰含量,不得加入其他类型的含锰添加剂。 汽油的质量要求:

1、良好的蒸发性,保证发动机在冬季易于起动,在夏季不易产生气阻,并能较完全燃烧。

2、抗爆性好,辛烷值要合乎规定,以保证发动机运转正常,不发生爆震,充分发挥功率。

3、安定性好,诱导期要长,实际胶质要小,使汽油长期储存中不会发生显著的生成胶状物质和酸性物质、辛烷值降低、酸度增大、颜色变深等质量变化。

4、抗腐蚀性好,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证汽油不会腐蚀储油容

16

器和汽油机机件。

汽油的储存注意事项有:

1、严格按容器安全容量灌装和储存,向各种储油、运油的容器灌装汽油时,均应严格按安全容量灌装,根据不同季节,留出5~7%的气体空间。

2、与油罐储存相比,桶装汽油损耗较大,变质较快所以应先进先出,露天存放的桶装汽油,不要超过半年。

3、汽油是易燃物,汽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一接触明火就会着火,甚至爆炸,所以储存接卸汽油的场所应严格防火防爆。

三、柴油

柴油分为重柴油和轻柴油,按凝点各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七个牌号。10号轻柴油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余类推。轻柴油用作柴油汽车、拖拉机和各种高速(1000r/min以上)柴油机的燃料。

10号轻柴油适合于有预热设备的高速柴油机上使用;

5号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地区使用; 0号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地区使用; -10号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地区使用; -20号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以上的地区使用; -35号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的地区使用; -50号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4℃以上的地区使用。 轻柴油的质量要求:

17

1、燃烧性好,十六烷值适宜,自燃点低,燃烧完全,发动机工作稳定,不易发生爆震现象。

2、蒸发性好,蒸发速度要合适,馏分应轻些,否则会使发动机油耗增大,磨损加剧功率下降。

3、有合适的粘度,以保证高压油泵的润滑和雾化的质量。 4、含硫量小,以保证不腐蚀发动机。我国轻柴油的特点之一就是含硫量很小。

5、安定性好,在储存中生成胶质及燃烧后生成积炭的倾向小。 使用储存注意事项:

1、在加入油箱前要充分沉淀、过滤,除去杂质,保证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零件不出故障,延长使用寿命。

2、冬季使用桶装高凝点柴油时,不要用明火加热,以免引起爆炸。

四、煤油

主要用于照明和各种喷灯,也可用作机械部件的洗涤剂等。煤油按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其质量要求:

1、燃烧性良好。在点燃油灯时有稳定的火焰和足够的照度,不冒或少冒黑烟。

2、吸油性良好。

3、含硫量少。燃烧时无臭味。

4、闪点不低于40℃。以保证使用安全。 五、润滑油

18

主要包括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电器用油等。其主要作用是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润滑,还有冷却、密封、清洗、绝缘等作用。

对润滑油的基本要求为:

1、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 2、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 3、适宜的闪点和凝点。 4、较好的防腐防锈性能等。 六、石油成品油的质量管理 1、减少轻组分蒸发和延缓氧化变质

成品油尤其是轻质油有较强的蒸发性,由于蒸发使轻组分损失,油品质量随之下降。主要措施:

--尽量满罐储存; --采用内浮顶储存汽油; --喷淋降温; --减少倒罐作业; --尽可能密闭储存。

2、防止混入水杂造成油品变质

在储存油品变质中,大部分是由水杂造成的。水杂还容易堵塞滤清器,腐蚀机件。主要措施:

--保证储油容器清洁干净。 --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定期清罐。

19

--定期做质量分析。 3、防止混油和容器污染变质

--在收发、输转、灌装等作业时,应专线专用、专泵专用、专罐专储。

--容器在改装其他品种油品时,应进行清洗、干燥。 4、油品储存时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1)轻质成分蒸发使油品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升高,饱和蒸汽压下降;

2)氧化变质; 3)混入水分和杂质; 4)混油或容器污染变质。

20

表2 轻柴油质量指标GB252-94

项目 碘值,gl/100g 不大于 色度,号 不大于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不大于 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 硫含量,%(m/m) 不大于 硫醇硫含量,%(m/m) 不大于 水分,%(v/v) 不大于 酸度,mgKOH/100ml 不大于 10%蒸余物残炭,%(m/m) 不大于 灰分,%(m/m) 不大于 铜片腐蚀(50℃,3h)级 不大于 水溶性酸或碱 机械杂质 运动粘度(20℃),mm2/s 凝点,℃ 不高于 冷滤点,℃ 不高于 闪点(闭口),℃ 不低于 十六烷值 不小于 馏程: 50%馏出温度,℃ 不高于 90%馏出温度,℃ 不高于 95%馏出温度,℃ 不高于 密度(20℃),kg/m3

10 12 3.0-8.0 0 4 65 10号 0号 优等品 -10-20号 号 6 3.5 - - 0.2 0.01 痕迹 5 0.3 0.01 1 无 无 2.5-8.0 -10 -20 -5 -14 60 45 300 355 365 -35号 -50号 10号 0号 一等品 -10-20号 号 / 3.5 2.0 / 0.5 0.01 痕迹 7 0.3 0.01 1 无 无 2.5-8.0 -10 -20 -5 -14 60 45 300 355 365 -35号 -50号 10号 0号 合格品 -10-20号 号 / / / 70 1.0 / 痕迹 10 0.3 0.02 1 无 无 2.5-8.0 -10 -20 -5 -14 60 45 300 355 365 -35号 -50号 试验方法 SH/T0234 GB/T6540 SH/T0175 GB/T509 GB/T380 GB/T1792 GB/T260 GB/T258 GB/T268 GB/T508 GB/T5096 GB/T259 GB/T511 1.8-7.0 -35 -29 45 -50 -44 GB/T265 GB/T510 SH/T0248 GB/T261 GB/T386 0.4 1.8-7.0 -35 -29 45 -50 -44 10 12 3.0-8.0 0 4 65 1.8-7.0 -35 -29 45 -50 -44 10 12 3.0-8.0 0 4 65 GB/T6536 实测 实测 实测 GB/T1884-1885 注:1、从2001年7月10日起,闪点不低于65℃项目执行不低于55℃。

21

表3 轻柴油技术要求GB252-2000

项目 色度,号 不大于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1,mg/100ml 不大于 硫含量2),%(m/m) 不大于 酸度,mgKOH/100ml 不大于 10%蒸余物残炭3),%(m/m) 不大于 灰分,%(m/m) 不大于 铜片腐蚀(50℃,3h)级 不大于 水分4),%(v/v) 不大于 机械杂质4) 运动粘度(20℃),mm2/s 凝点,℃ 不高于 冷滤点,℃ 不高于 闪点(闭口),℃ 不低于 十六烷值 不小于 馏程: 50%回收温度,℃ 不高于 90%回收温度,℃ 不高于 95%回收温度,℃ 不高于 密度(20℃),kg/m3 10号 5号 0号 -10-20号 号 3.5 2.5 0.2 7 0.3 0.01 1 痕迹 无 2.5-8.0 -10 -20 -5 -14 455) 300 355 365 -35号 -50号 GB/T6540 SH/T0175 GB/T380 GB/T258 GB/T268 GB/T508 GB/T5096 GB/T260 GB/T511 GB/T265 GB/T510 SH/T0248 GB/T261 GB/T386 3.0-8.0 10 12 5 8 0 4 55 1.8-7.0 -35 -50 -29 -44 45 GB/T6536 GB/T1884 GB/T1885 1)为保证项目,每月必须检测一次。在原油性质变化,加工工艺条件改变、调和比例变化及检修开工后等情况下,应及时检验。 2)可用GB/T11131、GB/T11140和GB/T17040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380方法为准。 3)若柴油中含有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必须用不加酯的基础燃料进行。柴油中是否含有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可用GB/T17144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GB/T268方法为准。 4)可用自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结果有争议时,按GB/T260或GB/T511测定。 5)由中间基或环烷基原油生产的各号轻柴油十六烷值允许不小于40(有特殊要求者由供需双方确定),可用GB/T11139或SH/T0694方法计算。结果有争议时,以GB/T386方法为准。 实测 注:1)取样按GB/T4756-1998进行,取4L作为检验和留样。

2)本标准与GB 252—1994的主要差异是: 在标准中质量水平只设一个档次。 增设5号轻柴油牌号,使牌号总数达到7个。

将硫含量修订为不大于0.2%(m/m),并增加其测定方法。 取消水溶性酸碱和硫醇硫项目。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修订为不大于 2.5 mg/100 mL,并将其列为保证项目。

将十六烷值的注改为“由中间基或环烷基原油生产的各号轻柴油十六烷值允许不小于40”。

将闪点指标分别由不低于65℃、60℃和45℃修订为不低于

22

55℃、55℃和45℃。

3)本标准于2000年10月27日发布,自2002年1月1日

起执行。股份公司油炼销传字[2001]297号文件要求,自2002年1月1日起,各生产企业出厂柴油必须达到新标准要求,与此同时,销售企业对所接收的成品柴油必须按新、旧标准分别储存,不得混装。对执行旧标准的柴油要优先组织销售,自2002年6月1日起,所销售的轻柴油必须全部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23

第四部分 车用燃油知识

一、车用燃油的使用知识

汽车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和运输工具。当您有机会驾驶一辆汽车时,相信您会关心、呵护您心爱的座驾。

也许您关心点火线路、火花塞,看它们是否影响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或是考虑装用什么样的节油装置会节省一些开销;又或是到各处去挑选催化装置,以应付尾气排放的抽查。可是,您可曾想到过,那最普通的燃油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1、车用燃油的构成与特征

我们通常使用的汽车都是用内燃机作动力,根据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制成。远古时期的动、植物遗体由于地壳的运动被压在地层深处,在高温、高压和缺氧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逐渐形成石油。石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不是由单一的元素组成的,而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混合体。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它的性质稳定,发热量大且不易氧化;汽油中的芳香烃的抗爆性强,这对汽油来说是好的,但它在柴油中就会使柴油的燃烧性能变差,对于柴油是不好的。此外,石油中含有的少量氮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属于油料中的不良成分,在炼制过程中是要尽量设法去除的。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原油在炼油厂里经过非常复杂的炼制工序,最终提炼出汽油、柴油和煤油等燃料。总的来说,经过加工达到了一定质量标准的汽油、柴油呈淡黄色透明液体状,密度比水小。汽油和柴

24

油的气味有所不同,触摸感也不同,用手蘸一点汽油,手发凉,有涩感,汽油蒸发后皮肤发白:用手蘸柴油感觉滑腻,有油感。

2、汽油的正确选用

正确的选用燃料才能使发动机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如果燃料选用不当,不仅发不出发动机应有的功率,相反还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降低它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汽油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燃料,甚至于在-30℃的低温下还能产生可以被点燃的油气。汽油的挥发性越好,就越容易汽化,在冬季低温的环境下能使冷车顺利地起动和正常工作。但挥发性过强的汽油容易在汽油泵、输曲折处或较热的部位造成气阻。如果汽油的挥发性不够,就难以充分汽化,不但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不易起动,而且在发动机内也不能充分燃烧,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增加耗油量,产生大量积碳。所以,汽油的挥发性既不能过强,也不能太差,这是在汽油的炼制过程中加以控制的。

车用汽油是按照其辛烷值的高低以标号来区分的,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它是汽油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目前最常用的辛烷值测定方法有两种:马达法和研究法,两种方法测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现在我国车用汽油的标号采用研究法测定的数值,93号汽油表示它的辛烷值不低于93,余此类推。发动机根据压缩比的不同应选用不同标号的汽油,这在每辆车的使用手册上都会标明。如果高压缩比的发动机使用不适合的低标号的汽油,就会产生爆震。

因为压缩比高的发动机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它的效率高、耗油量低,所以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压缩比一般都设计得较高。压缩比高的发动机产生爆震的倾向也较大,这就要求使用抗爆性好,即高辛烷值的汽油。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汽油中加入抗爆

25

剂,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含有高辛烷值烃类成分的汽油炼制工艺。在众多种类的抗爆剂中,人们发现四乙铅的抗爆效果特别显著,只要少量的四乙铅就能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因此,从1921年起,四乙铅作为有效而又经济的汽油抗爆剂被广泛使用。

四乙铅是一种带水果香味、有剧毒的油状液体,它能通过呼吸道、食道以及无伤口的皮肤进入人体,并且很难排泄出来。当人体内的铅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使人中毒,轻度中毒会有头晕、头痛、没有食欲、疲倦、乏力、失眠和血压下降等症状;重度中毒时会发生腹部绞痛和神经系统错乱,甚至死亡。因此,含铅汽油对环境及人类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由于现代社会汽车的拥有量在不断增加,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污染,许多国家都严格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并制定了日趋严格的汽车废气排放控制标准和环境保规,我国已率先在北京市统一使用无铅汽油,并定于2000年全国统一使用无铅汽油。但是,无铅汽油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3、柴油的正确选用

柴油的燃烧性能主要是以十六烷值来表示的。十六烷值越高,柴油的燃烧性能越好,但是其凝点也较高。凝点表示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是指油料遇冷开始凝固而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是柴油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使用的柴油的标号所表示的就是它的凝点。凝点与柴油的低温使用性能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为在柴油凝固前,先析出石蜡晶体,不同原油和不同炼制方法获得的柴油,这些晶体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同,它们往往会堵塞柴油机的滤网,造成供油中断。因此,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要注意根据使用地的环境温度来选择适当标号的油品。

26

柴油在使用前应充分沉淀、过滤,以排除杂质,一般不应少于48小时。这是因为高速柴油机的高压油泵和喷油嘴都是十分精密的部件,稍有机械杂质进入,就会遭到严重磨损。另外,柴油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应进行预热。不同标号的柴油,由于它的质量指标除凝点外基本相同,所以可以在适合季节用油的情况下混用。

4、无铅汽油与问题

我们知道,虽然铅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抗爆震添加剂,但由于它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毒害及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污染,其最终要被淘汰是必然的。无铅汽油的使用无疑使铅对人类的危害性得到控制,但同时为使汽油保持较高的抗爆震性,就必须采用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法和手段,用以代替铅的作用。

一般来说,工厂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途径有三个:

一是选择良好的原料和改进加工工艺,例如采用催化裂化、重整等二次加工工艺。

二是向产品中调入抗爆震性优良的高辛烷值成分,例如异辛烷、异丙苯、烷基苯等。

三是加入抗爆剂。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以获得高辛烷值的汽油。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汽油中加入少量高效率的抗爆剂可以大大提高低辛烷值汽油的抗爆性,也是取得高辛烷值汽油的最经济的方法,尤其是当单纯采用加工和调和方法难于取得理想效果时,加抗爆剂也就成为调整汽油辛烷值的有效办法。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及制造材料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电喷取代了化油器,轻合金大量地用于气缸盖、气缸壁、活塞、活塞环、

27

连杆和进排气门等部件的制造,以减小运动部件的惯性及发动机质量。但无论是电喷还是合金材料,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对腐蚀的抵抗力很弱。原先使用含铅汽油时,在气门、活塞顶部、气缸壁和喷嘴等部件的表面会被覆上一层铅膜,很自然地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减少汽油成分中氧化物、硫化物对机件的腐蚀。而采用无铅汽油,会失去这种作用,使合金部件直接与汽油中的腐蚀成分相接触,易于被腐蚀,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无铅汽油中的抗爆剂

由于添加剂的化学成分与石油属同类产品,而且在提高油品品质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目前国际上采用添加剂来获取高品质油品已成为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汽油中添加抗爆剂已成为提高辛烷值的最有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现在世界各国在生产的汽油中,都普遍加入一定量的抗爆剂。

多年来,在人们实验过的许多金属和非金属抗爆剂中,锰基有机化合物是品质最好的抗爆剂之一,简称MMT。MMT可以在无铅汽油中有效地提高辛烷值,并且还有减轻发动机磨损的作用。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成本高,大约是铅抗爆剂的四倍,而且它还有破坏汽车尾气净化的作用,使得它在使用中存在争议。

金属有机物抗爆剂虽然效果好,但金属氧化物系固体,不易排出气缸。即使利用导出剂,长期使用也势必造成金属积累引起的火花塞失灵、排气门寿命缩短和燃烧室积碳增加的问题。所以人们又在研究使用纯有机化合物作为抗爆剂。比如已在欧洲一些国家生产使用的一种简称MMA的抗爆剂,有相当好的抗爆性,但它的造价较高,在使用中也受到。我国使用较多的是一种简称MTBE的有机抗爆剂。这种抗爆剂在世界上应用得比较广泛。MTBE加入汽油中对汽油的理

28

化性质及密度都影响不大,而且具有良好的抗爆性,它的缺点是使汽油比较容易吸收水份,在使用、储运中应加以控制。MTBE在汽油中的加入量各国规定不一,美国规定11%,欧共体允许15%。目前要找到一种完全满足全部条件和要求的添加剂还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加入不同类型的添加剂以平衡达到不同的目的。

6、多样的添加剂技术--改造车用燃料性能的重要途径

石油添加剂的应用至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按其应用场合的不同,石油添加剂通常分为润滑剂添加剂、规料添加剂、复合添加剂和其他添加剂四类。每类添加剂按作用不同,又可分为若干组。我国目前在生产和使手的石油添加剂主要有12种(组)。可以说,我国过去在燃料添加剂应用方面与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进行严格的,把它作为治理城市污染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从目前情况看,造成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汽车发动机本身燃烧不完全,另一个就是燃油中不良成分的排放。目前经国家有关部门与汽车生产厂家共同努力,正在逐步使新上市车辆的汽车尾气排放得到控制,但绝大多数在用汽车则还要靠改装尾气净化装置来解决尾气的排放污染。油质问题要比车辆问题复杂一些,它涉及到原油组分、炼制方法和加工工艺等诸方面的因素,所以在目前条件下,采用添加剂来减少燃油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是比较容易实现又较有成效的方法。现在市场上推出的各种添加剂的重点,都是从清洁供油系统(包括对喷油嘴、火花塞、化油器的清洁等)着手,以减少胶质和积碳形成,主要解决了尾气检测指标内的内容,如CO和HC的排放等。

目前我国对添加剂的使用,尤其是作为燃料添加剂的使用指标还没有做明确的规定,添加剂的质量指标和效果都还没有标准,但作为

29

一个助剂产品,最起码不能影响和降低该主产品的使用性能,必须经过长期试验和检测作为使用的依据。

实际上,汽油中还有一些有害物质还没有列入的范围,比如现行的车用汽油产品标准中尚未对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及苯等有害物质含量的指标加以,市场上的有些油品的烯烃和苯含量严重超标,其实这些有害物质对空气的污染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7、油品与服务的竞争国际化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壳牌集团,曾率先在其油站营销的油品中加入改进油品质量的添加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壳牌公司努力以技术的优势结合我国的油品情况,不断改进油品添加剂调和技术,使添加剂的性能和质量不断完善。壳牌公司在油站服务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壳牌公司所属加油站在国家汽车尾气排放之前,就一直坚持在其所经销的油品中无偿加入壳牌燃油添加剂。该添加剂分为汽油添加剂和柴油添加剂,它具有良好的易溶性,能有效地防止沉淀物在发动机中积聚,并能显著提高燃烧的效率,较大地增强车用燃料的性能,并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燃油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这对行驶里程较长的在用车辆来说效果尤为明显。该产品在我国经广大驾驶员朋友使用后,一致反映良好,壳牌公司目前准备进一步开发和改进该产品,使它能够更加适合国内油品性能的需求,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

壳牌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就是改进气缸内汽油的燃烧情况,使火花塞产生的火花能极为迅速地点燃气缸中的混合气,使燃烧扩散均匀,令发动机的起动及运转变得顺畅。实践证明,加有壳牌添加剂的汽油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可以使汽车

30

排出的废气中CO及HC显著减少。它有四个特点:①节省油料,改善燃油性能;②清除积碳;③减少废气排放;④改善发动机动力性能。

具体试验表明,使用含有添加剂的壳牌超劲汽油与普通汽油性能参数有以下变化(以90号汽油为例):①节油率:最大5.6%(1400r/min工况),平均3.6%;②功率变化:最大提高1.8%(3000r/min工况),平均提高0.3%;③排气温度:提高0-10℃;④废气净化率:CO减少15.8%,HC减少27.3%。壳牌的柴油添加剂有助于柴油油气在发动机内及时和均匀地燃烧,使汽车点火更容易,燃烧更充分,令发动机起动后很快进入正常的平稳运行状态,从而减少车辆起动时的排烟量,降低了油耗。由于壳牌超爽柴油添加剂缩短了油气从喷射到自燃的时间,免除了混合气过迟自燃而产生的油耗和噪声,并增强了柴油的抗泡沫性。

总之,任何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消费者服务,一种产品的成功与否,是看它在市场上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只有学会正确地选用燃油,才能最有效地维护您的爱车。

二、汽油的使用 1、注意事项

(1)根据使用汽油的标号对发动机进行适当地调整。 当汽油发动机使用辛烷值低于规定标号的汽油时,应调整点火和供油系统。

如果使用了推荐的汽油在平地或稳速行驶中,仍能听到持续的爆震声,应检查发动机调校的状态、汽油的品质和发动机的压缩比等项内容。

31

如果在加速中或在爬坡行驶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听到一些轻微的爆震声,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2)根据海拔高度进行调整。要根据汽车行驶地区的海拔高度,及时调整点火提前角及化油器浮子室的油面高度和怠速量孔。汽车从平原(或高原)行驶到高原(或平原)后,应及时将点火角适当提前(或推迟)一些。

(3)“气阻”现象的预防。汽车在炎热夏季或高原、高山地区行驶时,应选用隔热材料将汽油泵和输隔开,尽量减少输道的弯角,并加强发动机室的通风,以防发生气阻。如已发生气阻,则可向汽油机的汽油泵、输和进气管上浇洒冷水或停车使发动机自然降温。

(4)清除发动机内的积炭。在修理发动机时,维修人员要彻底清除进气管、进排气门、燃烧室中的积炭,使其表面光滑,没有残留的胶迹或污物,以防结胶导致“爆震”或“早燃”现象。

(5)防止汽油的胶质。汽车油箱要经常装满汽油,尽量减少油箱中的空气量,以减少胶质生成。

(6)使用汽油应注意防火。严禁用汽油(或掺入灯用煤油中)作点灯或煤油炉燃料,以免发生火灾。

汽油是易燃物品,汽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后一接触火星就会着火,甚至爆炸。储存装卸汽油的场所,应严格防火、防爆。

2、汽油的标号及其选用

我国车用汽油分90、93、97等多个标号,即按研究法辛炕值为90、93、97的汽油。在国内部分地区还有使用老标号的70号汽油

32

(即按马达法辛烷值为70的汽油),老的标号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汽油的选用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根据汽车生产厂家规定选用汽油。根据汽车出厂规定选用汽油是最常用的方法。在随车提供的汽车使用说明书中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汽车使用说明书是汽车生产厂为保证汽车能正常、可靠地行驶,充分发挥和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而提供给用户的使用须知,是汽车使用技术(包括燃油和润滑油的选用)的主要依据。

如果不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选用规定标号的汽油,所产生的危害是很大的。若高压缩比的发动机选用低标号汽油,发动机极容易产生爆震,发动机爆震过久,容易造成活塞烧顶、环岸烧损、活塞环断裂等故障,加速了机件的损坏;若低压缩比的发动机选用高标号的汽油,不仅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发动机也没什么好处。如果发动机使用电喷系统和废气净化装置,规定必须使用无铅汽油,如果长时间使用有铅汽油,会使电喷系统和废气净化装置早期失效或损坏。

(2)根据发动机压缩比选用汽油。汽油使用的一般的原则是: 压缩比为7.O-8.0的汽油机应选用90号汽油; 压缩比在8.0以上的汽油机应选用93号或97号汽油。 国产汽油辛烷值的离散度比较大,油品质量级别较低。因此,按规定标号使用汽油,如果所用标号汽油的抗爆性不能满足该车型要求时,应选用更高一级标号的汽油。

对引进汽车选用汽油时要特别慎重,供油部分最好不要进行调整,有些引进汽车在这方面,还有特殊要求,应注意掌握。例如:使用电喷系统的发动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汽油,需要做必要的调整时,应到生产厂家指定的维修厂站进行。

33

(3)根据汽车使用条件选用汽油。在选用汽油标号时,还要考虑发动机使用条件、海拔高度、大气压力等因素。经常处于大负荷、大扭矩、低转速状况下使用的汽油机(如拖挂运行的汽车),容易产生爆震,应选用较高辛烷值的汽油(指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汽车相比);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力小,空气稀薄,汽油机工作时爆震倾向减小,可适当降低汽油的标号。经验表明,海拔每上升100m,汽油辛烷值可降低约0.1个单位。

表 1 汽油选用参考表

汽车种类 性能特点 汽油标号 化油器式发动机 压缩比7.0-8.0 90 压缩比8.0以上 93或97 电喷式发动机(压缩比8.0以上) 使用有铅汽油 93或97 使用无铅汽油 93号以上 注:使用电喷系统发动机的汽车压缩比一般都在8.0以上。进口车标明适合中国特点的车型,一般都是可以使用有铅汽油,否则,均为使用无铅汽油的汽车。

3、能否用简单方法判断车用无铅汽油质量的优劣?

通常,车用无铅汽油的外观应为无色或极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无特殊异味。但仅从外观很难判定它的质量优劣。它的标号够不够,理化性能达不达标,需用专门的标准化仪器测试判断,一般消费者很难做到。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到国有的大型加油站去加油,这些加油站的油品都来自国家大型炼油厂,炼制工艺先进,质量有保证,且出厂时检验的手段和程序比较完备,不合格的油品不能出厂。

34

三、柴油的使用 1、注意事项

(1)保持柴油的清洁。在使用油桶加注柴油之前,要经过充分沉淀,沉淀时间最好在3天以上。加油时还应仔细过滤,以防机械杂质的混入。在操作时还应保持储油容器和加油工具的清洁。

(2)不同标号的柴油可以混用。不同标号的柴油可掺兑使用,并可根据气温情况适当调配,以充分利用资源。但应注意掺兑后的凝点不是两种标号柴油的平均值,要比两者平均值稍高一些。例如-10号和-20号各一半对掺,掺兑后所得柴油凝点不是-15℃,而是高于-15℃,约为-14℃~-15℃。掺兑时应注意搅拌均匀。

在冬季缺乏低凝点柴油时,也可在0号柴油里掺入40%的裂化煤油(航空煤油),可获得-10号柴油。

(3)柴油中不能掺入汽油。柴油中若有汽油存在,燃烧性能将显著变差,导致起动困难,甚至不能起动。汽油进入气缸还会冲刷气缸润滑油膜,加速气缸的磨损。

(4)尽量选用好柴油。选用柴油时,应尽量选用优级品或一级品(硫含量分别不大于0.2%、0.5%)以减少柴油的腐蚀性。

2、柴油的选用

根据车辆使用地区和季节的不同,选用比较适应气候特点的柴油,是柴油选用的基本原则。一般选用柴油的凝点应比最低气温低5℃左右,以保证柴油在最低气温时不致凝固,以免影响使用。

各种柴油的适用范围如下:

35

10号轻柴油适合有供油系加热设备的高速柴油机使用; 0号轻柴油适合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地区使用; -10号轻柴油适合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地区使用; -20号轻柴油适合最低气温在-5℃~-14℃的地区使用; -35号柴油适合最低气温在-29℃以上的地区使用; -50号柴油适合最低气温在-44℃以上的地区使用。 3、能否用简单方法判断车用柴油质量的优劣?

通常,车用柴油应为无色、淡黄色或浅棕色的透明液体,无特殊异味,如发现柴油呈酱油色,有臭味,有沉淀物,这样的油必然是劣质油。但仅从外观直接判定车用柴油质量的优劣是十分困难的,需要用专门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一般消费者难以做到。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到国有的大型加油站去加油,这些加油站的柴油都来自国家大型炼油厂,炼制工艺比较先进,质量有保证,且出厂时检验的手段和程序比较完备,不合格的油品不能出厂。

4、轿车用柴油与普通轻柴油有何区别?

城市车用柴油,包括轿车用柴油,必须使用十六烷值在50以上,硫含量低于500ppm,氧化安定性不高于2.5mg/100ml的柴油,这是因为轿车柴油发动机转速高,温度高,要求柴油的压燃性能好,加之尾气后处理复杂,必须使用低硫柴油,否则,会引起尾气后处理催化剂中毒失效。而普通轻柴油、十六烷值仅在45,硫含量要求不高于2000ppm,因此,无法满足柴油轿车的行驶要求。

36

第五部分 石油加工概论

一、 原油的预处理

从油层中开采出来的石油,都含有油田水、机械杂质和轻烃气体(C1∽C4)。油田原油外输之前,一般都要经过脱水和稳定,但送到炼厂的原油含水量波动很大,加工前,要再进行一次脱水和脱盐,使含水量达到0.1∽0.2%,含盐量在10mg/l以下。在炼油厂中都设有脱盐、脱水设备,对原油进行预处理,一般设在常减压蒸馏装置内。 二、 原油的蒸馏

石油是由分子大小和化学结构不同的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石油的加工就是将石油分割成不同的馏分,然后按石油产品的要求,经过处理或二次加工,获得一系列石油产品,如燃料、润滑油及其它等。

所以,在所有炼油厂中,原油的第一个加装置就是蒸馏装置,通过蒸馏,可分割出直馏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等。这就是原油的一次加工。多种情况下,将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为二次加工的原料,如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等。

原油在蒸馏时,按沸点范围分割不同馏分。如35∽150℃是石脑油或重整原料,130∽250℃是煤油馏分,250∽300℃是柴油馏分,300∽350℃是重柴油馏分,可作催化裂化原料,350∽520℃是减压蜡油(馏分),可作润滑油原料,520℃以上的馏分是减压

37

渣油。

蒸馏是液体混合物加热,其中轻组分汽化,将其导出进行冷凝,使轻组分得到分离。按方法不同有一次汽化、简单蒸馏、精馏和水蒸汽蒸馏等形式。

评价常减压蒸馏装置操作效率的指标是:装置的处理能力、运转周期、目的产品的拔出深度、产品质量以及水、电、蒸汽、试剂的消耗定额。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消耗指标(以1吨原油计):水蒸汽20∽73kg,循环水3∽7m3,电力5∽7度,燃料10∽20kg,综合能耗10∽20万千卡。 三、 原油的热加工过程

为了提高轻质燃料油的收率和质量,需对原油进行二次加工,通过二次加工可增收30∽35%的轻质燃料,而且汽油辛烷值,航煤的水点等油品质量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按有无催化剂存在,可将二次加工分为热加工和催化加工两大类过程。

热加工过程主要包括:热裂化、减粘裂化、焦化以及生产乙烯的高温裂解。

催化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烷基化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的加氢精制和其它加氢处理等工艺。

热裂化的产物:裂化汽油(烯烃含量多,辛烷值高,安定性差)30∽50%、裂化气10%左右、裂化柴油(十六烷值低,安定

38

性差)30%左右、裂化残油30%左右。

减粘裂化的产物:裂化汽油10%左右、裂化气10%左右、裂化柴油6%左右、减粘渣油74%左右。

延迟焦化的产物:汽油10%左右、焦化气7%左右、柴油30%左右、蜡油30%左右、石油焦和其它23%左右。

催化裂化的产物:汽油30∽50%、气体10∽20%、柴油40%左右、焦炭5∽7%左右。

催化重整主要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芳烃和异构烷烃含量多)、苯、甲苯、二甲苯,大量副产品氢气,采用铂催化剂的重整叫铂重整。

加氢裂化是将重质原料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进行催化加工,生产各种轻质燃料的工艺过程。

由于使用要求,要对各种加工过程得到的半成品进一步加工精制,提高燃料质量,汽油、柴油主要有加氢精制,目的是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杂原子及金属杂质,改善使用性能,同时,烯烃和二烯烃得到加氢饱和。 四、 油品调和

油品调合是将几种组份油混合(多数情况下还需加入添加剂)以获得某种成品油。炼油装置生产出的各种油品,往往有一些性质不符合成品油的某些质量指标要求。通过油品调合可以改善油品质量。例如,直馏汽油的辛烷值很低,不能达到车用汽油的最低要求。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较高,将两种组份按一定比例调合,能得到合格的车用

39

汽油。

在炼厂中,常常利用油品调合来改变油品的密度、凝固点、辛烷值以及胶质、残炭、酸度、比重、十六烷值、馏程等指标。调合油品的性质与组份油的性质、数量比例有关。

(一)、汽油的调合

直馏汽油组份与催化裂化汽油组份可调合成合格的车用汽油,若用组份油调合后辛烷值仍不能达到要求,需加入四乙基铅液。但含铅汽油会污染环境,应采用新工艺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的产量。

(二)、柴油的调合

轻柴油组份有常压二线油、常压三线油、催化裂化柴油、焦化柴油、加氢柴油等,重柴油组份有常压三线油、减压一线油。各种组份油的凝固点、十六烷值不同。按一定比例调合这些组份,可以得到不同牌号的柴油。

(三)、调合的主要方法

目前生产中采用的调合方法大致分为四种,即泵循环调合、机械搅拌调合、管道调合和压缩空气调合。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