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知识点汇总与同步练习检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文选自《归田录》,题目是编者加的。宋英宗诒平四年(1067 年),欧阳修再次遭蜚语中伤,自请外任,《归田录》便是作者在出知亳州时所作。 2.重点字音字义
矜(jīn) 圃(pǔ ) 睨(nì) 矢(shǐ ) 颔( hàn) 忿(fan ) 酌(zhuó) 沥 ( lì ) 遣 (qiǎn )
3.重点词解
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 而:表承接。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发:射,射箭。
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不过。颔之,就是”对之颔”。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这一情况。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但,只,不过。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然,........的样子。 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作动词用。 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斟酒,这里指倒油。之,
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杓:同“勺”。
沥之:注入葫芦。沥,注。之,指葫芦。 惟:只,不过。
遣之:让他走,打发。 “之”字的指代用法。 4.
全文句子翻译
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原文: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原文: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译文: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原文: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译文: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原文: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原文: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原文: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老翁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原文:康肃笑而遣之。
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5.
阅读赏析问答
(1)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请梳理本文的诸要素。 人物:卖油翁、陈尧咨; 地点:陈尧咨的菜园子里;
起因: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
经过:陈尧咨看到卖油翁轻视他的箭术,忿然质问,卖油翁用酌油之事教育他; 结果;陈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
(2)康肃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
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3)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4分)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
理。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5)赏析“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表达效果。 运用动作描写,连用“取”,“置”、“覆”、“酌”、“沥”几个动词,井然有序而又十分简洁,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态度,突出了买油技艺的熟练。 (6)“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一句有何作用?
这是文章画龙点睛之笔,作者两次点这句活,强调和突出了本文叙事的主旨所在,亦即强调和突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7)赏析最后一句“笑”字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话交代了陈尧咨态度的转变和事情的结束。一个“笑”字,也是传神之笔,表现了陈尧咨从卖油翁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笑而遣之”,这样处置,也符合陈尧咨的身份。这个结尾简洁、含蓄、发人深省。
(8)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
陈尧咨:善射,骄傲自满;为人傲慢无礼,脾气暴躁,知错能改。,
卖油翁:虽技高一筹却并不骄傲,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沉著冷静,不卑不亢 (9)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 善射;自矜。以此人物特点为后文故事中两人矛盾激化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0)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
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 (11)归纳陈尧咨的心理变化过程:
自矜(自傲骄横)——忿然(愤怒)——笑而遣之(心服口服 (12)在这个故事的两个人物当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示例 1:我喜欢卖油翁。他虽然身怀绝技,却心态平和,不骄傲自满。
示例 2:我喜欢陈尧咨。他不是一个完人,他因射技高超而沾沾自喜,认识到骄傲自满的错误后又能虚心接受卖油翁的批评。
示例 3:我喜欢卖油翁。他是一位深明世故的老人,对于陈尧咨的责难,他没有分辩,只是用行动说明一切。 (13)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4)本文详略得当,主题鲜明。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整个文章篇幅短小,不足200个字,但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开头虽然赞扬陈尧咨的射技,却没有具体交待他的射技如何高超,仅用“十中”一笔带过。大量的笔墨都在描述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取”、“置”、“覆”、“酌”、“沥”等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地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艺,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精当的剪裁,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同步练习检测 一、填空 1.《卖油翁》作者是 ,字 ,号 , (朝代)著名 家和 家。唐宋 之一。
2.最能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句子是
3.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4..文中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 2.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
3.但微颔之 但:________ 4.以我酌油知之 以:________ 5.惟手熟尔 惟:________ (二)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①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 ) ②以我酌油知之 ( ) ③徐以杓油沥之 ( ) ④康肃笑而遣之 ( )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因曰:“我亦无它, 惟手熟尔。”
四、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无得一项是( )
A.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略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B.“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由开始的“忿然”,到最后的“笑而遣之”,体现了他具有严于律己、和蔼可亲的性格特征。
D.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评价“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2、“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 )(5分) 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3、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D、无他,但手熟尔
4、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 )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5、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的目的是(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6、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五、简答
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4分)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参: 一、
1.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北宋 政治家 文学家 2. 尔安敢轻吾射 2.无他, 但手熟尔。
3.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二、 (一)
1.自夸 2.曾经 3.只是 4.凭借 靠 5.只是 (二)
(1)但微颔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 (2)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3)徐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代葫芦。 (4)笑而遣之:“之”,代词,指代,卖油翁。 三、
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2. 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3.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四、1.C 2、B 3、B 4、D 5、D 6、C
五、
1、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2、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