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2课 的改革【试题】

第2课 的改革【试题】

来源:测品娱乐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的改革

知识梳理 教材感知

要点1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统治下,盛行 ,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改变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时间、人物:18世纪初、彼得一世。 4.主要措施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 的行政,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权力。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 。

5.结果:通过改革,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6.评价: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 为目标,开启了 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要点2 废除农奴制

1.原因: 严重制约了19世纪中期的经济发展。 2.时间、人物:1861年、 。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命题解析 基础达标

命题点1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1. 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以下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是( )

A.加强集权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东方的生活方式 D.创建新式常备军 命题点2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集权 命题点3 1861年农奴制改革

3.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阶级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B.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C.颁布《权利法案》 D.加入三国协约集团

4.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述。其中使农民失望的原因是( )

A.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生活不受地主干涉 C.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D.份地需付出高额赎金 命题点4 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

5.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的。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下列对“我”的做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奴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6. 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D.都改变了的社会制度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彼得大帝(1672-1725年)在位期间建立了大约240家手工工场,比过去增加了10倍;出现了第一张印刷报纸、第一批技术学校、第一批公共剧院、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历史学家认为:“我们国家的全部线头在彼得手中扎成了一个结,不管我们面向何方,到处都能遇上这个巨人,他把自己长长的身影投向我们的全部历史,使我们看不清古老的过去……”但又抱怨他过分迷恋西方文化,认为“俄罗斯迅速地赶上了欧洲,并在许多方面走在前面,但在主要的社会发展方面,俄罗斯却原地踏步”。彼得引进了西方的许多东西,但却把西方文化的内核精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和代议制的政治制度拒之门外。没有像某些西欧国家那样确立起“社会本位”的模式,而是确立了“国家本位”的模式。过去某些社会阶层所拥有的权利被剥夺,从而使远离法治国家和公民社会。普希金说,“现代化”与“化”是彼得一世留给社会发展的一笔充满矛盾的遗产。

——摘编自《论俄皇彼得一世的“欧化”与“化”》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为改变落后面貌所做的努力。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彼得一世的改革。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报告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说改革后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知识梳理 教材感知

要点1 1. 农奴制 4. (1)集权 (3)手工工场 (4)文化教育 (5)生活方式 6. 西方科学技术 近代化

要点2 1. 农奴制 2. 亚历山大二世 3. 身份 赎买 4. 农奴制 资本主义

命题解析 基础达标

1. C 2. C 3. A 4. D 5. B

强化训练 巩固提升

6. B 7. A

8. 答:(1)倡导学习西方近代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大量创办手工工场;剥夺阶层的权利。 (2)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9. 答:(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的发生。 (2)有了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引起农民不满。

(4)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质: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