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

来源:测品娱乐


2012年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心理学试卷及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1. 可以用侧抑制解释的视觉现象是

A.后像 B.马赫带 C.颜色视觉 D.视觉对比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意志行动中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 根据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情绪产生的中心位于

A.内脏 B.丘脑 C.杏仁核 D.外周神经系统

4. 卡特尔将主要依赖于先天禀赋而较少依赖于文化知识经验的能力称为

A.晶体智力 C.成分智力 B.情境智力 D.流体智力 5. 能够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6. 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小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中数 C.标准差 D.平均数 7. 第一个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是

A.比纳 B.高尔顿 C.卡特尔 D.铁钦纳 8. 一直致力于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谢里夫 B.阿希 C.津巴多 D.勒温

9. 发生在美国的基诺维斯案件激发了心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开始研究

A.亲社会行为 B.侵犯行为 C.从众行为 D.服从行为 10. 适合于计数数据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条形图 C.次数多边形 D.累加次数分布图 11. 对一项3×3实验设计,正确的陈述是

A.有3个自变量 B.有3个因变量 C.有9钟实验处理 D.有6个被试组 12. 智商是一种

A.标准参照分数 B.内容参照分数 C.结果参照分数 D.常模参照分数 13. 普莱尔所著《儿童心理》一书的研究对象处于

A.0~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4. 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的“前生殖器期“,其年龄范围大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 对项目难度和区分度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高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 B.低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 C.中等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D.项目难度与区分度无关 16. 某年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中一名同学得分的Z分数是1.96,该名同学所处的百分位是

A.95.0 B.97.5 C.99.0 D.99.5

17. 运用方差分析做统计检验,要求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分类变量、分类变量 B.连续变量、分类变量 C.分类变量、连续变量 D.连续变量、连续变量 18. 下列各项特征中,不属于实验法本质特征的是

A.实验室中进行 B.操纵自变量 C.控制无关变量 D.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 19.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

A.平衡 B.顺应 C.联想 D.同化

2012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国考试卷及答案 1 / 4

20.“支架式教学”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联结理论 B.信息加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 1. B 2.A 3.B 4.D 5.C 6.B 7.A 8.D 9. A责任扩散效应 10.B

11.C 12.D 13.A 14.B 15.C 16.A 17.C 18.A 19.D 20.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 分) 1. 动机

参: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 常模(08年名词)

参:常模是揭示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常模常常是指常模群体得出的测量分数。所谓常模 群体是指具有常模总体基本特征的代表性样本,因此常模群体所导出的测量分数就代表着整体特 征。测量手册所列出的常模常常是一般常模,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特殊常模常常为非 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3. 顺应(03、07年名词)

参:顺应是皮亚杰认知发展机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 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顺应是认知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之一,顺应过程对主体智力结 构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这个过程,主体的智力结构会不断地得到修正。例如,儿童通 过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应,这就是顺应,这时儿童 的智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4. 人际关系

参: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它是人们通过直接 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5. 抽样分布

参: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它是一个随机变量。统计量的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6. 共同要素说

参: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要素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相同要 素说认为,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若两种情境含有 共同因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 7. 元认知策略

参: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 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8.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参:当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强烈反对两个人的爱情,他们在对方的眼里越是具备了更 大的吸引力,于是双方越能感受到对彼此强烈的爱。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简述语言理解的水平。

参:语言理解是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确立意义的过程。语言理解有不同的水平。

词是语言材料中能应用的最小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来表达的。理解语言必须以正确地

2012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国考试卷及答案 2 / 4

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

第二级水平是理解短语和句子,它需要借助于句法和语义的知识,需要有语境的帮助。

第三级水平是了解语言使用者的动机与意图,包括他们用语言所传达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某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

2.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特点。

参:①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解、计算简单、适合进一步演算和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②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3. 简述访谈法的主要类型。 参:访谈法的主要类型有:

A、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是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非结构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是指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

B、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又称面对面访谈,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谈就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与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访谈。

C、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根据被访谈者是一般访谈对象还是特殊访谈对象(如社会名流、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儿童、身心疾病患者、罪犯等),可相应地划分为: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

4. 简述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 参:

(1)专家判断法。这是一种定性分析的方法,由专家对测验项目与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进行符合性判断。

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定义好内容总体,描绘出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轮廓;

B、划分细纲目,并根据重要性规定好各纲目的比例,对内容范围作尽可能详尽的描述;

C、确定每个题目所测的内容与技能,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对照,逐题将自己的分类与编制者的分类作比较;

D、制定评定量表,从测验内容所测的技能、题目对所定义的范围的覆盖率,各种题目数量和分数的比例以及题目形式对内容的适当性等方面,对测验做出总的评价。

(2)统计分析法:复本法、再测法、内容效度比。 (3)经验法。

5. 简述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07年简答) 参:

(1)标题; (2)摘要; (3)前言; (4)方法;(5)结果;(6)讨论与分析;(7)结论;(8)参考文献和附录。

6. 简述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或媒介。

参: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延续性与顺序性的直接认知。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

2012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国考试卷及答案 3 / 4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1. 阐述引起遗忘的原因及减少遗忘的方法。(07年论述) 参:

引起遗忘的原因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是长时记忆遗忘

的主要原因。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过的材料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的材料对前面学过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有些研究表明,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2) 由衰退引起遗忘。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这是

最被人们接受的说法。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情况下,未经注意或重述的学习材料,可能由于痕迹衰退而遗忘。但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

(3) 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例如,人们对某些令他悲痛、伤感、羞愧、内

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因此,这种遗忘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弗洛伊德德临床实践发现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虽然压抑说没有实验材料的支持,但它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也具有一定意义。

(4) 由提取失败引起遗忘。这种学说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

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这就是说如果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人们也无法想起曾经记住的信息。这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不知道书名、著者和检索编号,就很难找到这本书。 (5) 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如脑部受到打击或失血过多引起倒摄遗忘,即对受伤前不久的东西出现遗忘。随

着损伤恢复,记忆可慢慢得到恢复。 减少遗忘的方法: (1) 及时复习。

(2)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复习的强度和节奏应该依据遗忘的规律进行,如开始时复习的强度和密度要大。 (3) 减少前后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 (4)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2. 论述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有关争论。

参: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是受后天经验

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等不同结论。然而到了现代,通过深入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更多优秀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

(2) 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问题: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性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

用。

(3)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从相对短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是呈连续状态的,从相对长的时间

跨度看,心理的发展又是呈阶段性的。人类的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应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统一起来。

2012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国考试卷及答案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