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的定义: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人物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测量技术和方法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为国民经济服务。在土建类各专业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大地水准面:将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内部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基准线:重力作用的方向线。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地面点的位置需要三个量来表示:地面点的高程、地面店在投影面上的坐标、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也叫海拔。 相对高程:地面沿铅垂线方向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也叫假定高程。 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两点间的高差与高程基准面无关。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一般用经度和纬度表示,分大地经纬度和天文经纬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 在较小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替代水准面作为基准面。 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 地物:地球表面人工或天然的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 地貌:地球表面上高低起伏的变化形态。 地物的特征点:能够表示地物轮廓的具有特征性的点。 无论是地物还是地貌,他们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由一些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所决定。 测量工作程序: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有:高差法和移高法。 水准器:分管状水准器和圆盒水准器(灵敏度较低)。 水准仪使用五步: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 粗略整平转动基座上的三个角螺旋,使视准轴粗略水平。 水准点:部门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很多高程点。 水准测量的三项检核:计算检核、测站检核(双仪高法)(双面尺法)、成果检核(附和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的误差:仪器误差(望远镜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将仪器安置在前后视距相等处。水准尺误差:在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站)、观测误差(水准尺扶直)、外界条件的影响(坚硬地面,前后视距相等,避免仪器暴晒)。 微倾水准仪检验校正:圆水准轴LL’平行于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水准管轴LL平行于视准轴CC 角度分水平角和竖直角。水平角用于解算点的平面位置 ,竖直角用于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该化为水平距离。 水平角: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的两竖直面件的二面角。 测量水平角的仪器称为经纬仪。 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对中(垂球对中、光学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测回法(盘左、盘右的目的:为检验观测结果、为消除仪器误差对角度的影响,提高观测精度)、方向观测法(方向观测法适用于测量三个以上的水平角)。 水平角测量仪器误差1,照准部偏心误差2,视准轴误差3,横轴误差4,竖轴误差5,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于水平线间的夹角。经纬仪的主要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视准轴CC横轴HH竖轴VV照准部水准管轴1,LL⊥VV2,CC⊥HH3,HH⊥VV4,十字丝⊥HH。 距离测量可分为:钢尺测量、视距测量、电磁波测量等。 直线定线通常可分为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距离丈量有两种方法:平量法、斜量法。 钢尺量距误差包括:定线误差、尺长误差、温度误差、倾斜误差、丈量误差。 测距原理有:脉冲法D=1/2、相位法C=f*波长。 标准方向种类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 正反坐标方位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的方位角通常使用坐标方位角来表示。 误差:测量值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三个方面: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某量一系列观察,若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系统性或按规律变化或保持常数就叫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对结果有累积作用因此,对成果质量影响就特别大。 偶然误差:概念与系统误差相反。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限度;2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大;3绝对值相等的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同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数,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大而趋向于零。 误差传播定律:各观测值都有误差,各观测值之间的函数关
系。等精度直接平差:所谓平差是指对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采用合理的方法消除他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位知量得最符值。 小区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三角测量,角度交会和导线测量)和高程控制侧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导线:将测区范围内相邻的控制点连接成直线而形成的折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相邻导线点连成的直线叫导线边。 导线布设的三种形式: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测角、量边、连测。 比例划分标准:1:100万—1:25万、1:10万—1:1万、1:5千—1:500 正方形分幅法师按比例尺由小到大,逐级将一幅小一级比例尺图队分成四幅大一级比例尺图。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图名、图号、接图表 ,图廓与坐标格网,三北方向线,直线比例尺和坡度比例尺。 可大体把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版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注记符号四种。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连接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和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等高线的特性: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因图幅等高线可中断,除悬崖峭壁外等高线不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等高线平距愈小坡度愈陡反之亦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处理大量地理数据的通信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系统参与者。 测设的基本要素就是距离、角度和高程。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直角坐标法(附近有垂直的轴线或网格线),极坐标法(已知控制点与建筑物较近,便于量距),角度交会法(距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困难),距离交会法(适于平坦地面,便于量距距离不超过整尺长)。 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三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GPS地面监控中心,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 GPS采用196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GPS卫星定位系统原理是利用距离交会原理确定点的位置。 伪距测量:伪距法定位是由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测定其到4颗以上位置已知的GPS卫星之间的伪距,采用距离交会法解算出GPS接收机天线所在地的三维坐标。 载波相位测量(略) GPS网型的四种基本形式:三角形网,环形网,附合路线,星形网。 实时动态(RTK)测量作业三种模式: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准动态测量模式,动态测量模式 RTK测量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