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王云刚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摘710100) 要: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 过程来实现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让学生所学和所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其系统完整的职业能力。本文将从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几方面来论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意义。 职业教育培训是面向全体劳动者、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基 方式,同时又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创新精神的学习过程。 一本培训制度。面对当前的职业教育培训依然存在着教育培训 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训脱节等问题,积极 地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就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但目前许多高 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普遍存在职业性不突出的特点,作为实践性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 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 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 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这个教学过 程中“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 “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 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较强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高职商务英 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仍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选用一 本教材,老师按章节给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再配套一系列的 翻译练习,学生做,老师讲。这种教学法已经不符合目前高职 学生的特点,也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内容。而商务英 语翻译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 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 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 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生相关商务文本的翻译能力和素养。所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 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 绕一项明确的任务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和工作任务, 一项目教学法是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 学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 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 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 中心,教师应起帮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 项任务结束就转向下一任务。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就是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模式, 结合现代企业的运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研究证 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 标治本的重点。 首先,教师的引进应优先考虑有外贸从业背景的。其次, 对于已经在授课岗位上的老师,尤其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 保证学生的英语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从2011 年开始,我系对新生英语课程进行分级教学,不再按专业分班 上课,而是按照英语水平的高级,将整个年级的学生重新编班 授课,针对性教学,按照每个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授课,彻底改 变了以前按专业分班学英语,好学生嫌慢,差学生听不懂的状 况,因材施教,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每学期的滚动 应该以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让老师们进入企业体验实际工作 流程和操作,在理论基础上强化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将所学 所练以自身的经验体会教授给学生。再次,同课程的授课老师 之间也应多沟通交流,及时地掌握课程相关的国家、国际 习惯的变化与发展,适应课程的发展需要。我校历来有教师下 企业顶岗实习的,目前为止,我系大部分老师已经经过一 制编班也能让学生有争取上进的机会,获得了良好的整体效 果,也使得单证课程的教学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授课基础。 总之,在外贸单证课程实践教学中,以培养综合素质高、操 作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重的教学模式 下,让学生多做多参与多锻炼,积累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操 作能力,锻炼良好的工作素质。 参考文献 轮的顶岗实习,下到外贸行业的各类企业如外贸公司、报关行、 货运物流企业进行了1到4个月为期不等的实习,较好的强化 了自身的理论基础,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在之后的授课中也 能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提高了授课效果。只有了解掌握实践 操作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高职《外贸单证理论与实务》的 授课教师。 (三)强化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水平 由于单证工作的特殊性,本门课程也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 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找寻更好的途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能 力以匹配专业学习需要也迫在眉睫。以我校为例,我系相关外 贸专业的招生对学生高考英语分数划定了一个最低分数线,以 第2版. [1]外贸单证理论与实务.江西 台金出版社,2011年9月 [2]张帆.“外贸单证”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改进思路. 教育与职业,2013(05). [3]吴雷.关于“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 讨.职业教育研究,2008(05). 时代报告20"14.08 165 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 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 然要了解公司介绍和产品说明书的语言特点以及某些固定的 表达方式,这就实现了项目的知识目标,即了解公司介绍和产 品说明书的语言特点,掌握特定的表达方式。小组在翻译公司 介绍和产品说明书的时候,也必然会查阅各种资料、寻求帮助, 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制作PPT 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PPT展示 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 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通过选取某一项目来创设情境,通过协 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它突 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教学法 以其独特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以及课程的 应用性比较强的教学。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 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总结提高,大力推广。 项目教学大多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多为布置任 小组选出的评委团通过打分评价锻炼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以及 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力。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完成每个任务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变化的。当学生学 务、小组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教师评讲。通过小组内及 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协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强化学 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当前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目前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学必须适应社 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目 标,代替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 培养,以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应把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 的”的原则,在教学安排上,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在近几年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笔者将 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分两大部分进行:基础翻译部分(直 泽和意译法、重译法、增译法和减译法、转译法、词序调整法、分 译法等)和商务英语翻译部分(名片的翻译、广告促销的翻译、 企业简介的翻译、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公关文稿的翻译、商务信 函的翻译、单证的翻译、商务报告的翻译、商务合同的翻译)。 基础翻译部分主要给学生介绍相关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培 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知 识,掌握翻译的常用技巧,为商务英语翻译打下一定的理论基 础和技能基础。 商务英语翻译部分为该课程的主要部分,将用整个教学的 2/3时问完成。按照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需求,把商务英语翻 译部分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完成,每个项目设定知识目 标和能力目标。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又把每个项目分解成 一个个具体任务来做。在实施每个具体任务的时候,根据需 求,教师要求学生或完成,或分小组协作完成。以下将以 公司介绍和产品说明书的翻译为例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诠释。 这两个项目的工作任务是要求对两个公司的公司介绍和产品 说明书进行英汉互译。这个翻译任务可以被分解成以下具体 任务: 1.把全班学生分组并选出小组长;2.每个小组长根据要求 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分配任务;3.老师介绍有关公司介绍和产品 说明书的特点及翻译技巧,以及所涉及到的固定表达法、专业 术语等,为学生完成译文奠定基础;4.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 务查阅相关T具书以及网络资源完成各自的翻译任务;5.小组 通过协作、讨论确定最终译文并制作成PFF;6.通过PPT进行 成果汇报展示;7.每个小组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团进行打分;8. 选出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9.教师进行点评;10.把翻译较好 的译文交给翻译公司并获得报酬。每个小组在翻译的时候,必 166时代报告2014.08 习新技能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当学生运用已学技能时,教 师是指导者;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当学生以小组 进行活动时,教师又需要充当协调员。通过教师角色的变换, 可以一改传统课堂“一言堂”的局面,也改变老师讲得口干舌 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由此可见,针对职业教育的特 点,在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 由于引进了项目教学法,考核方式应该改变传统的4:6(即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模式,实现多元化。项目 教学法倡导“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考 核应该注意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 的结合,从多方面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笔者 将传统的考核方式改革为2:4:4(即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 占40%,期末成绩占40%),以实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 四、结语 项目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尤其对高职教育中实践性 较强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这种教学法把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 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充分 地展示了高等职业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必将对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学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雷兵.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昆 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外事学院,2008(1). [2]杨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沈 阳职业技术学院,2008. [3]张光,赵勇,谭亮.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 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4]王盈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 校外教育,2010. [5]周静.从课程定位看高职口译的教学内容设置『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6]江晗.高职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7]陈松.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9. [8]安秀兰.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翻译教学初探[J].考试 周刊,2009.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熊小英 (重庆市垫江区垫江中学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 能力、创新精神,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 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 题。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中培 重庆408300) 识的学习活动。生物教材的课文系统与外界交流主要有两方 面:一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二是与活动课程的联系, 包括社会、生活、电视、杂志等。教材应充分反映与生物科学有 关的社会问题。 四、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养生物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创新意识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教师和学生引 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校不再有围墙,课堂将变得更为活 跃,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 延伸到生物学课堂之外,它将扩大学生学习的世界,使学生有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 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在这个环境 中,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 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 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拘谨的场面,调动激发学 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他们将能与不同 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者在网上共同参与、协同进行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 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其次,教师要在教学 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地激 学习;他们将有机会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 交谈,及时获得帮助。但计算机各网络不会取代教师,只是创 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 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创新 意识。用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来刺激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 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 去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通过作业形式的多种多样。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 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 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 要的能力素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 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特别适合于 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 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 壤。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 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才。 五、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 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 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 实践一认识一具体的实践一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 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高中生物教材的作业系统应由实验、 演示实验、课内思考、课后练习、课外活动几部分构成,它是能 力培养结构的直接反映,作业的形式应多种多样。现行教材的 课后练习仅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这些形式仅能 通过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 反映出能力培养结构的第一层次。而第二、第三层次的能力培 养则需要叙述型的练习,包括论述题、分析题、讨论题。如在 “生态平衡”内容中可提问:“人口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在 “生物的变异”内容中提出:“你对生物科学发展前景有何预 测?”这些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 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 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 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 立科学的世界观”。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 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 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 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业的内容还要 具有思维性与层次性。作业内容应有概念问答题,设计实验过 程或方法,解释生物现象与机理,运用理论于实验的问题,归纳 知识体系与总结知识特征,阐述个人对有关生物问题的看法与 态度。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 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 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 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 对这个观点的认识。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 三、加强学科之间渗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 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 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 [9]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湖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11]白莉.在高职商务交际课程中实践项目教学法.科 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1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 时代报告2014.08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