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键

化学键

来源:测品娱乐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键

A组

1.两种元素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 11和8 B 6和8 C 7和8 D 12和9 2.下列物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 B 水溶液能导电

C 具有较高的熔点 D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3.下列各组微粒相互作用,结果形成离子键的是

+-+

A NH4、OH B Ag、NH3

+-+-

C H、S2 D Ba2、SO42

4.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递增顺序排列,且两微粒电子数相同的是

++--+-+-

A K—Ca2 B S2—Cl C Na—F D Al3—S2 5.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半径之和最大的离子化合物是 A NaF B NaCl C SO2 D CaCl2

6.在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样的是 A CaO B KCl C MgCl2 D CaS 7.下列物质中,具有离子键的是

A NH4NO3 B NH3·H2O C HF D Na 8.下列过程能生成离子键的是

A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B 镁在空气中逐渐失去金属光泽 C 硫磺在空气中点燃 D 氢碘酸与氯气反应

9.X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的熔点较低 B Z可表示为X2Y C Z一定溶于水 D X形成+2价阳离子

10.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示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 A 6和8 B 16和8 C 12和9 D 6和16 1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A H2 B NH3 C H2O D CH4

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H2O B CaCl2 C NaOH D Cl2 13.下列含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

A CH3COOH B NaOH C NaOH D MgCl2

14.六氧化四磷的分子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是

A 10 B 12 C 24 D 28

15.下列微粒中,哪一组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①C2H6 ②H2O ③CH2Cl2 ④NH4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②③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1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Br2 B H2SO4 C (NH4)2S D (NH4)2SO4

17.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若A、B、C、D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 D2A B C2B C C2A D D2B

18.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A HCl溶于水 B I2升华 C H2O电解 D 烧碱熔化 19.下列关于化学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C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D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Ⅰ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21.下列共价键中,属非极性键的是

A C-H B C=O C C-Cl D N≡N 22.下列微粒中,哪一组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①C②H④NH+

2H6 2O ③CH2Cl2 4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②③④ 23.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H2S B MgCl2 C Na2O2 D Ca(OH)2 24.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 Na+ B

C

D

25.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F—的结构示意图: B 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 NaCl的电子式:

D N2的结构式:︰N≡N︰

26.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来不合理的是 A CH3N B CH2SeO

C CH4S

D CH4Si

27.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苛性钾 B 碘化氢 C 硫酸 D 醋酸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2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28.下列性质中,可以说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 B 熔融状态能导电 C 水溶液能导电 D 能电离出离子 29.由IIIA族元素A和VI族元素B组成的阴离子结构如下图,所带电荷数x、y、z依次为

A 2 3 4 B 2 3 2 C 5 6 4 D 4 3 2

30.2000年1月底,罗马尼亚一金矿污水处理池因降暴雨而发生裂口,10万升含氰化物和铅、汞等重金属的污水流入蒂萨河(多瑙河支流),造成该河90%以上的动植物死亡。这是继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以来,欧洲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氰气[(CN)2]和氰化物都是剧毒性物质,氰分子的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氰分子中四原子共直线,是非极性分子 B 氰分子中C≡N键长大于C≡C键长

C 氰气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得到氰化物和次氰酸盐 D 氰化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 3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KI (2)MgF2 (3)Na2S (4)N2 (5)PCl3 (6)Na2O2

32.金属钠和氢气在300℃~400℃时能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NaH。NaH具有强的还原性。它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碱性物质和可燃性的气体。试写出:

(1)NaH的电子式 ;

(2)写出NaH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有 A、B、C三种元素。已知5.75g单质跟盐酸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可产生28L氢气和0.25mol ACln。B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B,其式量与B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式量之比为1︰2.88,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与B可形成CB2液态化合物,并能溶解B的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名称分别是 ,A离子结构简图为 ,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CB2的化学式是 。

(2)用电子式表示A与B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A2B含有 键,CB2中含有 键。 34.三种短周期元素X、Y、Z两两之间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均为1︰1的三种化合物A、

-+

B、C。已知A、B均为离子晶体,构成A晶体的阴离子X和构成B晶体的阳离子Z分别与He和Ne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常温下,A、B与水都能发生剧烈反应,分别生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3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成无色气体R和W;由X、Y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也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W。据此回答:

(1)X是 Y是 Z是 (填元素名称)

(2)写出C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石蕊试液褪色,说明C具有 性。

(3)化合物B的电子式为 ,形成该化合物的化学键有 。 (4)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35.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C为同一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A和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A、B、C分别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总数相等。试回答:

(1)由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X、Y、Z三种物质,已知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Y、Z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型,结构式分别是

(2)由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甲属于盐类,其溶液呈酸性,其化学式为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乙为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

(3)E,F两种化合物,它们均含上述四种元素,既可以与HCl反应又可以与NaOH反应,E为无机物,化学式为 ;F为有机物,结构式为 。

36.短周期元素A、B、C、D中,0.5 mol A元素的离子得到 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

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请填写下列空格:

(1)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

A B C D

(2)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3)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是:

(4)向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苛性钠溶液,叙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 ;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C、D元素组成的物质,分子内含有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其分子为 分子。

(6)用电子式表示A、C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7.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 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 O2和10mL F2(同温、同压下)

(1)A的化学式是 ,推断的依据是 。 (2)已知A分子中X个氧原子呈…O-O-O…链状排列,则A分子的电子式是 ,结构式是 ,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38.有A、B、C、D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是1、4、5、7,其原子序数按照B、C、D、A的次序依次增大。已知B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2,C、D、A的原子次外层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4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电子数的4倍,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超过36。试推断:

(1)A、B、C、D各是何种元素:A B C D ; (2)表示出A与D、C与D(生成的低价化合物)、B与D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3)写出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或化学式: 、 、 、 、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属于强碱的是 。

39.在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中:A氨气 B氯化钡 C氯化铵 D干冰 E苛性钠 F食盐 G冰 H氦气 I过氧化钠 J双氧水 K氢气

①只有非极性键的是 ;②只有离子键的是 ; ③只有极性键的是 ;其中又是非极性分子的是 。 ④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⑤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健的是 ; ⑥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⑦无任何化学键的是 ; ⑧上述物质中存在范德华力的是 。

40.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于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60)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C60分子结构酷似足球,由12个五边形与20个六边形构成,碳—碳键长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棒碳(链式炔烃)是由300~500个碳原子组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请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选择:

(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棒碳是直线型结构 B 棒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金刚石 C 棒碳是原子晶体 D 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2)有关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60是分子晶体 B C60能发生加成反应

C C60摩尔质量是720 D C60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3)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棒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 棒碳化学性质最活泼

C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D 它们与氧气反应唯一产物是二氧化碳

41.叠氮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上有其重要应用。N3叫做叠氮离子,请写出由三个原子

构成的含有同N3相同电子数的微粒的化学式(三种) 。

B组

42.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A 冰 B DNA分子 C 液氨 D 液化气 4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 冰、水中都存在氢键

C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44.不存在氢键的是

A 纯H2O中的H2O分子之间 B 液态HF中的HF分子之间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5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C NH3·H2O分子中的NH3与H2O之间 D 可燃冰CH4·nH2O中的CH4与H2O之间

45.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时为1.335g/L,在293K时为2.5g/L B 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

C 丙酮在已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 D SbH3的沸点比PH3高

46.右图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依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请问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几个氢键

A 2 B 4 C 8 D 12

47.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实”(指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其中分子结构图与化学式关系错误的是

A C

(NH3) B(C3H4O) D

(HCN) (BF3)

48.三硫化四碳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在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A 7个 B 9个 C 19个 D 不能确定

49.在解释下列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A 与硅相比,金刚石的硬度大,熔点高 B HF、HCl、HBr、HI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 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

D H2、O2、H2S在水中的溶解性依次为难溶、微溶、可溶

50.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下面是有关这个问题的几个说法:①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②中性氯原子得到电子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③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钠分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④氯化钠分子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1.下列化学键中碳的正电性最强的是

A C-F B C一O C C-Si D C-Cl

52.下表所列是不同物质中氧—氧键的键长和键能数据,其中a和b未测出。根据一个原则可以估计键能d>c>b>a,该原则是 键长(pm) 键能(kJ·mol1) —O22 —O2 128 b —O2 121 c=494 O2+ 149 a 112 d=628 http://zhxk.net

A 成键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B 成键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6 页 共 21 页

C 键长越短的其键能越大 D 以上都不是

5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 △H=-297.23kJ。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g)+O2(g)=SO2(g),△H=-Q,Q值大于297.23kJ B S(s)+O2(g)=SO2(s),△H=-Q,Q值小于297.23kJ C 1mol 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 S和1mol O2的键能之和 D 1mol 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 S和1mol O2的健能之和

-+-

54.将O2经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可制得O2、O2、O22的化合物,四种微粒中原子间距离最小、键能最大的是

+--

A O2 B O2 C O2 D O22 55.下列各组物质中,键长最短的是

+-

A O3 B O2 C O2 D O22

5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两个π3的是

--

A N2O,CO2,N3 B N2O,NO2,N3

C N2O,CO2,NO2 D NO2,CO2,N3 57.N2O4中存在着

A 一个π3 B 两个π3 C 一个π6 D 两个π6 58.估计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A NH3 B NO3 C NH3 D NCl3 59.下列物质中,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 LiF B NaF C KF D CsF

60.碘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紫色、棕色……一般认为溶液呈紫色的表明溶解了的“碘分子”并未和溶剂发生很强的结合。

已知不同温度下,碘在石蜡油中的溶液呈紫色或棕色。请回答

温度低时溶液呈 色,温度高时溶液呈 色,因为

+-

61.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它们的电子式分别是 ,

其中CH3中四个原水是共平面的,三个键角相等,则键角应是 。

6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b h j a c f i l m e g d k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7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44884 失去第一个电子 锂 519 X 502 4570 Y 580 1820 275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失去第四个电子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9550 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③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63.氢键是一个氢原子在两个强电负性原子之间所架的桥,它以共价键和其中一个原子结合,又以纯粹的静电力与另一个原子结合,因此它比一般的偶极-偶极作用强得多,所以对化合物的沸点和溶解度影响很大。

下列化合物中,你预计哪些是缔合液体?画出其可能存在的氢键的结合方式。 ①CH3OH ②CH3OCH3 ③CH3F ④CH3Cl ⑤CH3NH2 ⑥(CH3)2NH ⑦(CH3)3Al .有下列四种化合物a,b,c,d,它们的结构相似,并且都为分子晶体,但各自的熔点却有较大差别,为什么?

(a) (b) (c) (d)

mp=266℃ mp=309℃ mp=388℃ mp=273℃ 65.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式、分子量和沸点

结构式 ① H-O-H ② H3COH ③ H3CCH2OH ④ H3C-OH ⑤ H3CCH3 分子式 分子量 沸点(℃) H2O 18 100 CH4O C2H6O C2H4O2 C3H6O 32 46 60 58 60 60 78 118 56 97 11 ⑥ H3CCH2CH2OH C3H8O C3H8O ⑦ CH3CH2OCH3 (1)写出①~⑦种化合物的化学名称。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8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2)从它们的沸点看,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66.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兰色的C24K、灰色的C48K、C60K等,有一种青铜色的CxK中K(用o表示)的分布如图所示,则x=________;有一种石墨化合物为C6K,在图标出K的分布情况(用×表示);另有一种石墨化合物C32K,其的分布也类似图的中心六边形,则最近两个K原子之间的距离为石墨键长的________倍。

67.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则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最精确范围: <x(N)< ; <x(Mg)< 。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 (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其中S-N键中,共用电子对应偏向于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个原子的X值的差值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ΔX<1.7,一般为共价键,则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的位置是: (放射性元素除外) 68.2001年是伟大的化学家、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的化学结构大师、20世纪的科学怪杰泡林(Linus Pauling)教授诞辰100周年(1901~1994)。1994年这位世纪老人谢世,人们打开他的办公室,发现里面有一块黑板,画得满满的,其中一个结构式如图所示。老人为什么画这个结构式?它是生命前物质?它能合成吗?它有什么性质?不得而知。这是泡林留给世人的一个谜。也许这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谜;也许你有朝一日能解开它。不管结果如何,让我们先对这个结构作一番考察:

(1)它的分子式是什么?

(2)它的所有原子是否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3)它是否带有电荷?

(4)该分子中sp杂化的N原子有 个;sp2杂化 个;sp3杂化 个。 (5)为什么人们猜它是炸药?

69.硫有许多同素异形体,在低温下用浓盐酸分解硫代硫酸钠时,在甲苯中结晶,得环状分子S6。S6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是什么?分子中是否存在π键?S6是否有同分异构体?画出S6分子的结构式。

70.某文献指出“氯化铝、四氯化锡为共价化合物”,请设计一简单实验证实该说法的正确性。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9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C组

71.丙酮在己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 中溶解的热效应较大,因为 。

72.有下列四种共价键:C-H,C-I,C-Cl,C-F键。试判断这四种键中平均键能由高到低的顺序。

73.第二周期元素A与氢形成的如下化合物中的A-A键的键能(kJ/mol):

CH3-CH3 346, H2N—NH2 247, HO-OH 207 试问:它们的键能为什么依次下降? 74.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N2的键能为942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7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相应的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 (1)氧原子用sp3杂化轨道形成两个σ键 。 (2)氧原子形成一个三电子π键 ,氧原子形成两个π键 。

(3)硼原子用sp3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 ;硼原子用sp3杂化轨道形成四个σ键 。

(4)氮原子形成两个π键 ;氮原子形成四个σ键 。

76.在P4O10分子中,P-O键长有两个数值,它们相差23pm,而P4S10中P-S键长也有两个数值,但只差13pm。

+-

77.(1)画出NH3和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并用σ和σ表示出键的极性。 (2)比较这两个分子极性大小并说明原因。

78.二元分子的极性决定于组成原子电负性差,故可预测CO的分子的极性NO大,但实验发现CO分子的极性比NO的极性小30%,试对这一事实给出可能的解释;

CO和NO这两种氧化物中,哪一种熔点较低?为什么? 79.丁二烯是一个平面形分子,试确定它的成键情况。

+++++

80.在地球的电离层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ArCl、OF、NO、PS、SCl。请你预测哪种离子最稳定,哪种离子最不稳定。说明理由。

81.根据下表中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 Ca F S O C H P Cl Mg As 电负性 1.0 4.0 2.5 3.5 2.5 2.1 2.1 3.0 1.2 2.0 试判断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哪些是离子键?哪些是共价键?

CaF2 SO2 CH4 PCl3 MgO AsH3 Cl2 HCl

82.(CH3)2NPF2与BF3、BH3都生成加合物,试判断BF3和BH3分别与(CH3)2NPF2中的何种原子结合?为什么?说明键合的化学键类型。

83.丁二炔和丙二烯的结构简式分别为HC≡C-C≡CH和H2C=C=CH2,给出它的立体结构,中心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并说明分子中有些什么键(包括离域键)。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0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84.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其结构式如下。常温下,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g/100g H2O,加适量水杨酸钠[C6H4(OH)(COONa)],由于形成氢键而增大咖啡因的溶解度。请在附图上添加水杨酸钠与咖啡因形成的氢键。

85.氯仿在苯中的溶解度明显比1,1,1-三氯乙烷的大,请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含图示)。

86.阿司匹林结构式如右,难溶于水。若和适量柠檬酸三钠混合,即可增大溶解度。解释原因。

87.元素A和B的电负性分别为EA和EB,且EA+EB=EAEB。则EA和EB:

(1)可能以共价键形成化合物吗?

(2)可能以离子键(ΔE>1.8)形成化合物吗? 88.试解释下列现象:

(1)Na2CO3的分解温度比NaHCO3高。 (2)AgCl难溶,NaCI易溶。

(3)CoF2、CoCl2、CoBr2,CoI2的颜色由浅变深。

(4)CCl4是液体,CH4及CF4是气体,CI4是固体(室温下)。 .对于下列分子:CO、CO2、H2CO(甲醛)、HCOOH(甲酸)。

(1)画出各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标明各原子间的成键情况(σ,π,πnm,m为电子数,n为原子数)。

(2)估计分子中C=O键的键长变化规律。

90.据报道:某石油化工厂用三乙醇胺的水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石油裂解气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年增产值100万元。

(1)三乙醇胺可以看作是氨的衍生物:用乙醇基(—CH2CH2OH)代替氨分子里的氢。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但沸点却高得多:200℃。

试用你学过的分子结构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三乙醇胺的碱性和沸点相对于氨有这样的特性?

碱性问题: 沸点问题:

(2)怎样理解上述报道;为什么三乙醇胺能够代替氢氧化钠以及为什么这种改革可以增加年产值?

能代替的原因:

可以增加年产值的原因: 91.(1)试比较CO2、CO和丙酮中C-O键长的大小顺序,并说明理由。

(2)试比较CH3Cl、CH2=CHCl和CH≡CCl中C-Cl键键长的大小顺序,并说明理由。

(3)根据下面的实验数据,说明苯分子的结构并非含有3个小π键,即并非所示。

物 质 标准燃烧热kJ/mol 中学综合学科网 苯(C6H6) 环己烯(C6H10) -3301.6 -3786.6 第 11 页 共 21 页 环己烷 -3953.6 http://zhxk.net

物 质 标准燃烧热kJ/mol CO2(气) -393.5 H2O(液) 285.8 92.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有机化学家乔治·安德鲁·欧拉(George·Andrew·Olah)教授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碳正离子化学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1)1962年,欧拉和他的同事们把(CH3)3CF溶于过量的SbF5介质中,获得理想的结果,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bF5属于 类化合物,其理由是 。

(2)欧拉对碳正离子的贡献不仅在于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1972年提出系统的

++

碳正离子新概念。CH3、CH5两类碳正离子的结构中,中心碳原子分别采取 、_____杂化方式。试分别画出它们的结构式。

(5)在(C6H5)3C碳正离子中,除了σ键外,还存在 键,它可表示为 ,形成此种键型的条件是 。

--+

93.制备含O2、O22甚至比O2的化合物是可能的,通常它们是在氧分子进行下列各种反应时生成的:

(1)明确指出上述反应中哪些相当于氧分子的氧化,哪些相当于还原。 (2)对上述每一种离子给出含该离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3)已知在上述型体中有一种是反磁的,指出是哪一种。

(4)已知上述四种型体中O-O原子间的距离为112pm、121pm、pm和大约149pm。把这四个数值填在下表中合适的空格内。 型体 O2 O2 O2 O22 --+键级 原子间距/pm 键能/(kJ/mol) (5)有三种型体的键能约为200kJ/mol、490kJ/mol和625kJ/mol,另一种因数值不定未给出。把这些数值填在上表中合适的位置。

(6)确定每一型体的键级,把结果填入上表中。

(7)指出按你没想有没有可能制备含F22离子的化合物,理由是什么? 94.(1)氮形成一系列氧化物,一个主要的氧化物是NO2,一种红棕色的活泼气体。 ①画出NO2的路易斯结构式,用VSEPR预测它的形状

-+

②用VSEPR预测NO2和NO2离子的构型,并与NO2比较

(2)另有氮的两个化合物三甲胺(Me3N)和三甲硅烷胺(H3Si)3N,已观察到两化合物中氮上的键角分别为108°和120°,解释键角为什么不同。

(3)氮和硼都能生成三氯化物,在BF3中键能为6kJ/mol,在NF3中仅为280kJ/mol,说明两者键能的差别。

(4)NF3的b·p为-129℃,而NH3的b·p为-33℃,NH3能作Lewis碱,NF3却不能,NF3的偶极矩(0.24D)此NH3(1.46D)小得多,即使氟的电负性比氢大得多。

①解释NF3和NH3的沸点和酸碱性的差别。 ②为什么NF3偶极矩较小。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2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95.先阅读以下一段叙述,然后回答问题。四氮化四硫(S4N4)是氮化硫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它可由二氯化硫和氨合成,为橙色晶体,撞击或加热时易爆炸。S4N4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起组成一个笼状结构,四个氮原子组成平面四方形,四个硫原子组成一个四面体,而氮原子四方平面正好平分硫原子的四面体,两个疏原子在平面上方,另外两个破原子在平面下方。分子中有12个π电子,这12个π电子是完全非定域的,所有S-N键的键长均约为162pm,键级为1.65。

(1)S4N4中S和N的氧化数各为多少?

(2)写出由二氯化二硫与氨形成S4N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什么不能由N2与S合成为S4N4? (4)请画出S4N4的结构图。

(5)N和S原子是如何提供12个π电子的? (6)S4N4为什么是有色物?

(7)所有N-S-N和所有S-N-S的键角是否相等?

96.在常温常压下,CO2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4mol·dm3,pH约为4。一般认为CO2溶于水形成的H2CO3是二元弱酸,在水中发生下列电离:

-+

H2CO3HCO3+H Kα1;

--+

HCO3CO32+H Kα2。

实际上,CO2溶于水中,大部分形成CO2·6H2O,只有一小部分形成H2CO3,经实测K=[CO2·6H2O]/[H2CO3]=600。因此,根据溶液中H2CO3的实际浓度(而不是溶解的CO2的浓度),计算得到的Kα数值与上述不同。

碳酸可形成两类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酸盐难溶于水。难溶盐的酸式盐与相应正盐相比,有较大的溶解度;而易溶盐的酸式

盐与相应正盐相比,溶解度明显降低。后一现象的原因一般认为是HCO3离子通过氢键形成了双聚离子或多聚链状离子。

--

在CO32和HCO3中,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与O原子成键。电荷相反的离子互相靠近时,由于相反电场的作用,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称为离子极化。被异号离子极化而产生离子电子云变形的性质,称为该离子的变形性。阴、阳离子都有极化作用和变形性两方面,但由于阳离子半径较小,电场集中,阴离子则恰好相反,所以阳离子的极化作用较大,阴离子的变形性较大。一般说来,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高,极化作用越强;阴离子半径越大,负电荷越多,变形性越强。阴离子被极化后产生变形,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反过来又可对阳离子产生极化作用,这称之为附加极化。附加极化的结果,使阴、阳离子强烈变形,外层电子云发生重叠,键的极性减弱,键长变短,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使物质溶解度变小、热稳定性降低、颜色变深……

含复杂阴离子的化合物中,复杂离子中的正态原子对负态原子有极化作用,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对阴离子中的负态原子也有极化作用,后一作用与前一作用方向相反,称为反极化作用。反极化作用的存在表现为阳离子与阴离子中的正态原子共同争夺负态原子,使阴离子内部化学键削弱,易发生断键。

试计算或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H2CO3的理论Kα1值(假如C*O2溶于水,全部转化为H2CO3时的Kα1值); (2)计算H2CO3的实际Kα1值;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3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3)画出(HCO3)22和(HCO3)nn的氢键结构;

(4)碳酸铵的含氮量比碳酸氢铵要高,而我国的小氮肥厂却生产碳酸氢铵,不生产碳酸铵,这是为什么?

(5)把BaCO3、FeCO3、ZnCO3、CaCO3按热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起来; (6)试解释Na2CO3的分解温度比NaHCO3高的原因;

(7)把CoF2、CoBr2、CoCl2、CoI2按它们的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起来,并说明-

原因。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4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1 D 2 D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C 11 D 12 C 13 B 14 B 15 D 16 B 17 C 18 B 19 D 20 D 21 D 22 D 23 D 24 C 25 A 26 D 27 A 28 B 29 D 30 B 31

+-

32 (1)Na[︰H] (2)NaH+H2O=NaOH+H2↑ 33 钠、硫、碳 第三周期ⅥA族 CS2 34 (1)氢 氧 钠

(2)H2O22H2O+O2↑ 氧化

++2-

(3)Na[:::]Na 离子键和共价键 (4)NaH+H2O=NaOH+H2↑ 蓝色

35 (1) O=C=O H-C≡C-H

++

(2)NH4NO3 NH4+H2O=NH3·H2O+H (C6H10O5)n (3)(NH4)2CO3或NH4HCO3 H2NCH2COOH

36 (1)Mg Al Cl C (2) (3) (4)开始产生白色沉淀 继而白色沉淀消失

+---

至无色溶液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极性 非极性 (6)

37 O3F2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5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38 (1)K、C、P、Cl (2)KCl PCl3 CCl4 (3)KOH H2CO3 H3PO4 HClO4 KOH 39 ①K ②BF ③AG G ④J ⑤E ⑥I ⑦H 40 (1)C (2)C (3)D 41 CO2 N2O BeF2 Li2F 42 D 43 B、C 44 D 45 D 46 A 47 C 48 B 49 C、D 50 A 51 A 52 C 53 A、D 54 B 55 C 56 A 57 C 58 D 59 B

60 (1)棕色,紫色。 (2)温度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弱。 61

120

62 (1)①④

(2)①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 ②a Na2O和Na2O2 ③ⅢA或第三主族 ④m

63 ①、⑤、⑥是缔合液体。它们形成缔合分子时的氢键是:

四个化合物都是苯甲酸的衍生物,不同之处在于-OH或-OCH3基团性质和所联结的

位置不同,即使是相同基团,因其空间位置变化,故晶格中基团间的作用力也有差别,导致化合物熔点发生了变化.(a)和(c)是一对异构体,(c)在晶格中能与另一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a)则形成分子内氢键,因前者键力大于后者,故(c)熔点高于(a)。(b)(d)的晶格中存在着较大的范德华力,故其熔点比(a)大 65 (1)水、甲醇、乙醇、乙酸、丙酮、丙醇、甲乙醚。

(2)①、②、③、④、⑥化合物分子间都有氢键,所以其沸点较化⑤、⑥高。 ②、③、⑥为同系物,分子量高,沸点也高。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6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④、⑥、⑦化合物的分子量相同。因④能成双分子

,所以沸点高。

⑦无氢键,沸点低于⑥。

66 X=8 取一个小正三角形,K为(1/6)×3=1/2,C为4;原六边形的中心和各边中点,

图略;4 利用面积法,一个六边形面积有2个C,(23a)2/x2=8/32 67 (1)2.55<X(N)<3.44;0.93<X(Mg)<1.57

(2)同周期中半径越小,X越大 (3)N

(4)共价键

(5)第六周期ⅠA族

68 (1)C6H2O2N10 (2)是 (3)否 (4)1 9 0

(5)分解能产生大量很稳定的气体N2 69 S原子采取sp3杂化 不存在π键 有同分异构体:船式

;椅式

70 分别将这两种物质加热熔化,然后插入电极进行导电性试验,如果熔化后的物质能导

电,这说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否则,可证实它们是共价化合物。

71 三氟甲烷 三氟甲烷分子结构中-CF3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故C原子上的H也几乎

成了裸露的质子,这样,三氟甲烷与丙酮形成了氢键:

,从而导致

丙酮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产生的热效应较大。

72 平均键能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F>C-Cl>C-I>C-H。提示:影响键能大小的因

素有多种,一般地说,异核观原子分子,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之差越大,键能越大。经验关系式:单键:DA-B=1/2(DA-A+DB-B)+100(Δx)2-6.5(Δx)2(式中Δx为A、B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

73 乙烷中的碳原子没有孤对电子,肼中的氮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过氧化氢中的氧有2

对孤对电子,使A—A键的键能减小。 第74题(4分)

3 原子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2释放大量能量(各1分)

75 (1)H2O或醚 (2)O2,O2

-+

(3)BX3,BX4(X为卤族元素) (4)N2,NH4或季铵盐类

76 存在两种不同的P-O键:P-O σ键及P-O σ+反馈P-d π键。由于O原子半径

小,但χ大,具有双键成分,键长较短,σ(P-O)-σ+p-d π键=23pm。P4S10中,虽然也存在两种不同的P-S键;P→S及S-P-σ,但由于S为第三周期元素,rS有3d轨道,反馈P-d π键较弱,双键成分小,故σ(P-S)-σP→S=13pm。 77 (1)

(2)NF3分子的极性比NH3分子的极性小。在这两个分

3

子中,都有一个sp杂化轨道为N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所占据。对NF3来说,N-F键的极性较大,而且偶极矩指向F原子,而N原子中由于孤对电子产生的偶极矩是指向孤对电子,方向正好与N-F键产生的偶极矩相反,抵消了N-F键产生的偶极矩,所以N-F分子的极性较小;对于NH3来说,N-H键产生的偶极矩指向N原子,与N原子中由孤对电子产生的偶极矩的方向相同,使N-H键的极性加强,所以NH3分子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7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的极性大。

78 比较两种分子的结构: 在CO分子中,按照给予一接受机理形成配位

键,部分地补偿了电子密度从氧向碳的转移,因此导致分子极性减少; 熔点的高低决定于分子间力的大小,而NO分子的这种力更大些(极性大,具有未配对电子),这种使NO的熔点比CO高(分别为-1℃和-205℃)。

79 丁二烯是一个平面形分子,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每个sp2杂化轨道中均有一个p电

2

子,四个碳原子用sp杂化以碰头方式形成9个σ键,每个碳原子还剩下一个p轨道形

成π

44+

键,结构为

80 ArCl、OF、NO、PS、SCl分子离子的杂化及成键形式、键级、成键轨道的周期

数的关系列于下表中: ArCl OF NO PS +++++杂化态 sp3 sp2 sp sp 键的性质 σ 1σ+1π1σ+2π1σ+2π22222222键级 成键轨道的周期数 1 2 3 3 4~3 2~2 2~2 3~3 SCl sp2 1σ+1π 2 3~3 ++++由键级可知,NO、PS稳定,AlCl不稳定。由于NO成键轨道为2p和2s,形成的

++

键比PS用3p和3s成键更稳定,所以NO最稳定。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键级对分子或离于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键级越大,分子越稳定。相同键级的分子则看成键轨道的能级大小,能级越低、成键越稳定。 81 CaF3、MgO为离子键,其余为共价键。

提示:电负性差Δx>1.7,主要为离子键;Δx<1.7,主要为共价键。 82 BF3与(CH3)2NPF2中的N原子键合,BH3与(CH3)2NPF中的P原子键合,由于BF3、BH3

中的B原子有2p的空轨道,(CH3)2NPF2中的N、P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所以它们的键合是σ键 83 丁二块——直线形,sp杂化,两个π

44;丙二烯——平面形,sp杂化,两个(小)π键。

OH3C84

CH3NCOONaNHO

NNCH3OClClCHCl85 CHCl3的氢原子与苯环的共軛电子形成氢键。

86 阿司匹林中的羧酸和柠檬酸根反应形成阿司匹林的钠盐。

87 (1)对于共价键:设EA=EB=E,则2E=E2,即E=2.0。2.0近似为B、As、Po元素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8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的电负性值,As能和Al、Ca化合,所以As也能与B化合。

(2)对于离子键:设EA>EB即EA-EB≥1.8,又EA+EB=EA·EB,即EA=EB(EA-1),EA/Ea-1=Eb≤EA-1.8,得(EA-3.24)(EA-0.555)≥0,有EA≤0.555(不成立),EA≥3.24,则A为F(4.0)或O(3.5),相应于F,EB=1.33,B为Sc、Hf;相应于O,EB=1.4,B为Zr。说明结论是肯定的。

+++-

88 (1)H与Na具有相同的离子电荷,但H半径很小,可以钻入CO32的O电子云内

-+-

部,对O2产生极化作用,这与中心C4对O2的极化恰好相反,致使酸根的热稳定性降低,故NaHCO3的分解温度比Na2CO3低。

(2)NaCl是典型离子晶体,在极性水分子中溶解度大。而AgCl中,由于Ag的外层

电子构型为4d10,d电子云分散而且半径大,所以Ag的变形性和极化能力都大。 +-

Ag和Cl相互极化作用强,使AgCl的键形逐渐过渡,共价键成分加大,所以难溶于极性水分子中。

--

(3)由F到I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变形性增强,离子相互极化作用增强,化合物颜色按CoF2、CoCl2、CoBr2、CoI2顺序由浅变深。

(4)CH4、CF4、CCl4、CI4分子构型相同(正四面体结构),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CH4、CF4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为气体;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为液体;CI4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固体(室温下)。 (1)CO:

CO2:

H2CO: HCOOH:

(2)CO<CO2<H2CO<HCOOH(C=O)<HCOOH(C-OH)

90 (1)碱性问题:乙醇基置换氢离子降低了键的极性,从而降低了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的碱性。 沸点问题;三乙醇胺分子间有更强的氢键和范德华力。

(2)能代替的原因:N(CH2CH2OH)3+H2S=[HN(CH2CH2OH)3]HS 2N(CH2CH2OH)3+H2S=[HN(CH2CH2OH)3]2S N(CH2CH2OH)3+H2CO3=[HN(CH2CH2OH)3]HCO3 2N(CH2CH2OH)3+H2CO3=[HN(CH2CH2OH)3]2CO3 可以增加年产值的原因:上列反应生成的盐在加热时分出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三乙醇胺被回收循环使用

91 丙酮>CO2>CO 理由:CO中C≡O键级为3;CO2中C=O键级为2;丙酮中碳基

与甲基有超共轭效应(或σ-π共轭),使羰基π电子云离域范围扩大,C-O键级小于2。

(2)CH3Cl>CH2CHCl>CH≡CCl 理由:共轭)

中有一个π

43中有两个π

43(p-π

(p-π共轭) CH3-Cl中有相对于p-

Φ

……① ΔrH1=-119.4kJ/mol

π共轭弱得多的σ-p共轭。 (3)+H2→

即E(π)+E(H-H)-2E(C-H)=-1194(kJ/mol) 若苯分子结构为则

十3H2→

……② 预计ΔrH2Φ=-358.2(kJ/mol) 但事实上,

第 19 页 共 21 页

,十3H2

中学综合学科网 http://zhxk.net

ΔrHΦ=-206(kJ/mol) 与ΔrH2Φ相差甚远。因此苯分子的结构并非含有3

个小π键。

92 (1)(CH3)3CF+SbF5=(CH3)3C+SbF6- 最强的路易斯酸 SbF5中的中心原子有4d空

轨道,能接受其它物种的孤电子对。

23

(2)sp sp

18

(3)大π键(离域π键) π19 ①参与成键的原子必须处于同一平面,即中心原子只能采取sp或sp杂化类型;②每个参与成键的原子提供一个p轨道,若中心原子采取sp杂化时,有时也可以提供两个p轨道,各产轨道间必须互相平行,以保证这些p轨道最大程度的重叠;③参与成键的p轨道所提供的p电子数目必须小于两倍的p轨道数目。 93 (1)

2

22

(2)O2-:KO2;O2-:Na2O2;O2+:O2[PtF6]。

2

(3)O2- 型体 键级 原子间距/pm 键能/(kJ/mol) 490 625 - O2 O2 O2 --+2 2.5 1.5 121 112 132 1 149 200 O22 2-2-(7)没有含F2的化合物,因为按分子轨道理论,F2中外加的两个电子要填充在反2

键σ2p*轨道上去,因而键级为零,体系不稳定,所以没有含F2-的化合物。 94 (1)①NO2的Lewis结构为: 按VSEPR理论,理想分子应是直线型的,

但在N上有一不成对的单电子存在,由于该电子和其他两成键电子对的斥力,键角比

180°小(132°),分子的形状为角形

②NO2+ Lewjs结构式为:

这样氮上没有不成键的电子存在,两个π键为180°,使成健电子间的斥力最小,得

到直线结构(180°)π键不影响分子的形状:NO2- Lewis结构为:

在NO2-的氮中有一对孤对电子,由于孤对电子和成键电子对的斥力,两键间夹角从理

想的120°收缩到115°

(2)三甲胺分子形状为锥形,在氮上有一孤对电子。

4’减到108°由于孤对电子,使Me-N-Me角从109°,而三甲硅烷胺N(SiH3)3中Si的

d轨道和氮的p轨道重叠,使N-Si键具有π键特征,这样氮的弧对电子发生离域,分子为平面型,键角为120°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20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3)N和B均为三价,NF3为三角锥形.在BF3中,由于F和B的p轨道重叠,使B-F健具有双键特征,因此在BF3中的键能较大。

π

(4)①NF3和NH3有不同的沸点是因为NH3中有氢键,NF3中没有NF3中F的高电负性,降低了N的碱度,所以NF3不能作为Lewis碱。 ②在NF3中,孤对电子产生的偶极方向和N-F健产生的偶极方向相反而抵消,在NH3中N-H键的净偶极矩和孤对电子的偶极矩方向一致

95 (1)S4N4中S和N的氧化数分别为+2和-2。从表现上看认为是+3和-3也可。

(2)6S2Cl2+16NH3=S4N4+S8+12NH4Cl

(3)S4N4极不稳定,受热爆炸。如用N2为原料,需加热。

(4)

(5)每个N原子提供1个电子,每个S原子提供2个电子,共12个非定域电子。

(6)因为S4N4具有12个非定域电子,电子跃迁的能量较低,在可见光区,因而显色。

(7)四个N-S-N的键角相等,四个S-N-S的键角相等。N-S-N的键角和S-N-S的键角不相等。 96 (1)2.5×10

7

(2)1.5×10

4

(3)

(4)(NH4)2CO3与NH4HCO3都在较低温度下

分解,不能用加热、浓缩结晶的方法制得固体。利用HCO3-可形成氢键,使NH4HCO3溶解度降低这一性质,进行冷却结晶,离心分离,既快又节省能源,所以小型氮肥厂都生产NH4HCO3 (5)BaCO3>CaCO3>FeCO3>ZnCO3 (6)H+具有与Na+相同

2-2-2-+

的离子电荷,但H半径很小,可以钻入CO3的O电子云内部对O产生极化作用,

2

这与中心C(Ⅳ)对O-的极化恰好相反,致使碳酸根的热稳定性降低,故NaHCO3的分解温度低于NaHCO3 (7)由F-到I-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变形性增强,离子相互极化作用增强,化合物的颜色按CoF2、CoCl2、CoBr2、CoI2的顺序由浅变深。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21 页 共 21 页 http://zhxk.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