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 Development
教师发展
聚焦游戏研训,助推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
李静文
(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6)
【摘要】针对区域幼儿园新教师培训中存在的课程碎片化,缺乏主题;培训形式单一化,缺少互动;培训评价表面化,忽略行为评价等问题,本文探索了聚焦游戏的研训新模式,即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研训合一”的培训方式,改进“四级”综合评价。聚焦游戏研训新模式,立足新教师的真需求,解决真问题,引导真学习,助推真成长。
【关键词】游戏研训;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8)09-0051-03
【作者简介】李静文(19-),女,南京人,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一、当前区域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课程呈现碎片化,缺乏主题
一是重主观,轻调查。课程设置前缺乏对参训新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课程内容由培训者主观决定,培训课程针对性弱。培训课程的内容板块相互割裂,忽略板块之间相互关联、互为基础、融为一体的关系。二是重理论,轻实践。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等理论型内容占的比例大。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等实践性内容占的比例小。参训新教师出现转化困难,听时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的现象。三是重知识,轻情感。培训内容局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获得,而忽略专业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缺少专业情怀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融合。
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培训形式缺乏趣味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重个体,轻团队。培训忽略建立学习小组,新教师之间缺乏相互合作。新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学校,就职于不同的幼儿园,新教师间的差异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三)培训评价呈现表面化,缺少跟踪
一是重定量,轻定性。评价重视对出勤及完成作业情况的考评,忽略对参训者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目标意识、与他人合作性以及个人对小组活动贡献情况的评价。二是重学习层面,轻行为层面。评价关注参训教师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忽略在实践中有无运用,知识会不会转化为实践智慧,缺少跟踪性评价。三是重能力,轻态度。评价往往重视参训新教师的工作能力,忽略新教师的工作态度。对专业的热爱程度,表现在对待幼儿的态度,家长工作中的沟通态度等。
(二)培训形式呈现单一化,忽略互动
一是重传授,轻互动。培训形式多为专家讲,参训的新教师听,忽略了成人学习具有问题性和目的性的特点。新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碰到问题,产生疑问,希望得到解答,进行有针对性学习。二是重讲述,轻情境。培训形式在礼堂或会议室里枯燥地说教多,忽
二、探索聚焦游戏研训的新模式
鉴于上述问题,本区域进行了聚焦于游戏的幼儿园新教师研训实践探索。聚焦游戏的研训是一个体验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在互动中获得相关专业知
2018.09 教育科研·早期教育
51
Teacher Development
教师发展
游戏情境来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新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更新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激发专业情怀。
识、增强专业发展内驱力的过程。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的关键不在于向新教师传递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如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性的实践行为。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儿园新教师研究、思考、改进的主战场,对游戏的支持与引导,体现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因此,本区域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即通过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融游戏于一体。(参见下表)
课程设置回应真需求。我们在培训前对刚入职幼儿园新教师进行学习需求调研,100%的新教师对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对游戏的支持与指导感到很困惑。因此本区域课程设置聚焦游戏,其中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共安排36学时,应知应会知识占总学时的30%,专业能力设置84学时,实践性知识占总学时的70%。聚焦游戏,强化实践性课程,从根本上扭转了当前教师培训与学员需求相分离的局面。
课程设置解决真问题。与组织新教师学习观摩一些传统研讨中的示范课、展示课和公开课不同,聚焦游戏研训是基于真实游戏的培训。它以幼儿园常态游戏为前提,以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向,以深入研讨为主要手段,通过现场观摩研讨,完善学科知识,发现幼儿成长中的“哇时刻”,激发专业情怀,创生教育智慧。
课程设置践行真实践。课程设置的实践价值体现在游戏研讨的过程中。我们践行“观摩游戏,呈现问题——剖析游戏,病理问诊——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游戏再现,呈现新问题”的研讨过程。此过程呈循环、螺旋状持续发展。它能让新教师基于真实的
维度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
游戏
专业能力
内容
(二)形成“研训合一”的培训方式
聚焦游戏的培训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主题系列化、资源差异化、互动及时化、参与全员化。培训始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在观察研讨中逐渐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反思、再实践,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循环往复开展研究、实现了研训合一。
环节1:问题梳理,主题聚焦
参训新教师通过QQ群呈现自己在游戏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培训者进行梳理,将同一类问题集中在一起,提炼研训主题,在主题下细分要解决的专题,专题内容的来源既有生成也有预成。每次研训用PPT形式呈现出本次研讨的专题、观摩研讨的时间和观摩班级的安排。明确任务后,6~8人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散到班级中观摩幼儿的游戏。
环节2:小组研讨,大组诊断
观摩结束后,分小组围绕专题进行研讨,各自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观察结果,包括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兴趣点,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已有经验,游戏环境的创设给予幼儿发展哪些支持,教师对幼儿游戏中行为的识别与回应情况等。大组诊断教师对幼儿行为识别与回应的有效性。
环节3:协同专家,启发新问
教师对游戏中的幼儿不知如何回应,主要是因为对幼儿的识别不够,识别不够是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此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引领。因此,每一大组诊断后,安排幼教专家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深化反思,启发新问。
模块
课时888121212122424120
“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举例)
幼儿园与法规文件解读——理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幼儿园保教知识,幼儿发展知识掌握五大领域七个学科的核心经验观摩研讨一日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观摩研讨游戏环境的创设观摩研讨游戏材料的提供观摩研讨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支持
半日活动实践、展示
合计
52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2018.09
Teacher Development
教师发展
(三)改进“四级”综合评价
我们借鉴并改进了由国际著名学者威廉康星大学教授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柯氏四级评价模型(Kirkpatrick Model),对新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四方面的综合评价。一是反应层面的评估。通过考勤,考察参训新教师的出勤率;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中的发言率考察新教师的学习状态;通过学习心得交流,了解新教师的学习感受,以及对授课者和培训项目的满意度。二是学习层面的评估。通过中期汇报、成果展示、作品分析、基本功测评等方式,测试和分析新教师经过培训后掌握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及掌握的程度。我们中期进行了班级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提供适宜性的交流,用照片的形式呈现,对比原来班级中的教育环境、游戏材料提供情况和现在的改进情况,并说出调整的依据及实效。三是行为层面的评估。通过对参训新教师的行为追踪,了解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应用培训中所学知识和技能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考核方式采用园评方式。幼儿园依据区教研室下发的新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表,园长组织业务园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共5~7人,对该园新教师进行半日活动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上报区教研室。四是结果层面的评估。通过组织分析幼儿园上交的本园新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表,组织区内业务园长组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深入参训新教师所在的幼儿园,观摩新教师组织的半日活动,对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保教水平、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组织座谈会,了解参训新教师的收获,给幼儿园带来的变化,以及幼儿园对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的支持等。
教师交往的能力,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二是教育观,通过观察教师在游戏中的教育行为,发现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促进”。促进幼儿发展需要教师具有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能力以及支持和鼓励幼儿发展的能力。三是课程观,研训前新教师认为集体教学活动才是课程,研训后他们明白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三观”的转变,使新教师在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专业发展。
其次,激发了新教师的内驱力。聚焦游戏研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方式,将培训的中心下移,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被迫式培训变为自下而上的主动式研训。聚焦游戏,使培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使参训者的角色和地位发生显著转变,从单纯听讲变成参与活动的实践者,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双向的知识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知识、技能的传递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授受变为观察、探究;同时,知识、技能的生成方式也由原来的外显变成了内生。新教师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新教师学会了用观察和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幼儿,感受到与幼儿在一起是幸福快乐的,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最后,改善了新教师的教育行为。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新教师参训后,能俯身倾听幼儿的心声和需要,理解并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懂得了给幼儿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游戏研讨也是打磨参训者个体和群体的利器,它聚焦于参训者的实践行为,通过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反思探讨,追寻问题行为的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聚焦游戏研讨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教学实践问题,达到改善教师行为的目的。通过聚焦游戏研讨,参训者在课程理念、目标和方式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游戏研讨是教师成长的桥梁,使教师专业发展真正落实到关注幼儿的发展,基于幼儿的经验,由“我想让幼儿怎么玩”到“我知道幼儿怎么玩”,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双重发展与超越。
三、聚焦游戏研训的成效
首先,转变了新教师的“三观”。一是儿童观,新入职的教师参训前都认为师幼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幼儿教师的职责是教幼儿学本领。通过聚焦游戏的研训,新教师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和
【参考文献】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职初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支持性研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c/2016/06)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李静文,779342416@qq.com
(助理编辑 王平平)
2018.09 教育科研·早期教育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