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与更新 | 版 文章编号:1671—071 1(2013)08—0047—02 磺化装置液硫恒位槽自燃原因分析及对策 陈 巍 (大庆油田化工集团设备管理部,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要:通过对三氧化硫磺化装置液流恒位槽自燃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恒位槽自燃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 定改造方案及现场处理措施,解决了自燃问题。 关键词:液流恒位槽;自燃;原因;处理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2.液硫恒位槽结构介绍 化工集团3万t磺化装置主要是采用SO 磺化工艺,生产 液硫恒位槽为方形槽状结构,容积5m ,材质20 钢,内 油田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熔硫恒位槽是熔硫单元重要设 部介质为液态硫磺,内有伴热盘管,伴热介质为140 50℃ 备,主要作用是对液态硫磺进行储存、沉降和过滤等,在 饱和蒸汽。 装置多年运行过程中,发生过多次设备内部介质自燃情况, 主要附属设备有液下齿轮泵2台,出口管线伴热为夹套 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通过对自燃原因的查找分析,制 伴热,伴热介质为140~150 ̄C饱和蒸汽。 定了相应的改造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 3.自燃现象的原因分析 验法进行各点的反复调整。使之立柱四角尽量达到平衡。 最后,找到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最佳点,其四角浮起量如图8 所示,立柱的静压点值见表2。 O.05 O.01 O.05 0.0l2 来自 图8调整后立柱四角浮起量 图7立柱静压系统图 表2调整后立柱各静压点值 MPa 表1 出厂时调定值 MPa b d f g h 1 0.O6 O.O1 O.02 0.40 1.00 O.O6 0.04 0.40 1.63 虽然这个结果仍达不到静压的理想状态,但立柱爬行 调节各节流阀阀芯,有的反映迟钝,有的根本调不到位。 故障有明显改善,基本满足生产要求。 分析原因可能是节流孔堵塞,为此拆卸油分配器、疏 通各油路(孔)、清洗各节流阀(芯),并清洗油池、滤油器, 收稿日期:2013—04—11 加注新油。 [编辑:刘雷] 完成清洗后四角打表并调各点压力。采用逐步逼近试 2013年8月 l中国设备工程47 投 瓤 l l誊 自燃现象:装置停工时,恒位槽内部液体硫磺表面却 有蓝色火焰,伴有大量的白色浓烟冒出,利用恒位槽消防 蒸汽进行扑救。消防蒸汽打灭部分火焰,但内部仍有蓝色 火焰存在,停设备伴热蒸汽,引新鲜水对火焰部位进行浇 灌,打灭全部火焰。检查液下齿轮泵发现,泵出口蒸汽夹 套管线表面存在蛛网状裂纹,腐蚀严重。 原因分析:液硫恒位槽内部的液态硫磺为原油馏分加 氢脱硫工艺所得,其内部含有少量硫化氢等杂质,同时恒 位槽的盘管及内壁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其表面有大 量铁的氧化物存在。硫化氢与氧化铁或氧化亚铁在一定的 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在达到一定湿度的条 件急剧氧化,放出大量的热,达到硫磺燃点引燃硫磺,产 生蓝色火焰。具体原理如下。 (1)硫化亚铁形成。化] 集团三氧化硫磺化装置所用的 硫磺为石油脱硫产生,生产过程中副产物有各种硫化物, 包括H2S等物质, 硫磺达到熔融状态时会挥发处H:S气体, H S有强烈的还原性和酸性,在有水存在情况下腐蚀储罐管 壁及管线,在设备内壁及盘管处产生大量的硫铁化合物 (FeS,Fe2S3)。 H2S=H +HS— HS-=H++S2一 这是一种电化学腐蚀过程: 阳极反应:Fe Fe +2e 阴极反应:2H+2e一}{2。 Fe 与¥2-}2HS反应: Fe2++S2-=FeS l Fe HS一=FeS +H 另外,硫化氢与铁的氧化物反应也可作用生成硫化亚 铁。 Fe+02+H Fe203‘H20 Fe203’H2(】+H —}FeS +H20 (2)硫化亚铁的自燃机理。硫化亚铁在空气中的氧化速 度非常缓慢,少量水f硫化亚铁中含水2o%t2 ̄下)的引入会导 致硫化亚铁的起始自热温度降至常温,从而使硫化亚铁在 常温下也能发生自燃。所以当有液态水存在或者潮湿的环 境中氧化速度会加快,硫化亚铁氧化是个积聚放热的反应。 FeS+3/2 02=FeO+SO2+49kJ 2FeO+l/2 02=Fe203+271kJ FeS2+02--FeS+SO2+22210 Fe2s3+3/2 02=FEE03+3S+586kJ f3)硫化亚铁自燃诱因。由于液硫齿轮泵伴热夹套损坏, 大量的水蒸气直接进入恒位槽,使恒位槽内部的湿度极具 增加,促进了硫化亚铁的形成,提高了氧化速率,放出大 48 中国设备工程l 2o13年8月 改造与更新 量的热引燃其他硫铁化合物,进而引起硫磺单质的燃烧, 引发自燃。 (4)硫化亚铁存在依据。清理恒位槽时发现大量的黑色 或深棕色固体,这符合硫化亚铁的物理性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泵出口管线腐蚀损坏,饱和 蒸汽进入恒位槽内,硫腐蚀加快,同时积聚在设备内壁的 硫化亚铁氧化速率加快,放出大量的热达到硫磺燃点从而 点燃液硫,造成了恒位槽自燃。 4.改造方案 对2万t三氧化硫磺化装置液硫恒位槽进行材质升级试 验,更换与液硫接触金属材质,南原来的20#钢升级为 0Crl8Ni9不锈钢,减少铁的氧化物产生,增强设备抗硫腐蚀 能力。改造后,液硫恒位槽自燃现象迄今为止没有再发生, 装置安全隐患治理效果明显。 为了更加有效的防止液硫恒位槽自燃,还加强了对设 备的现场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对恒位槽壁及盘管进行清理,减少FeS的累积量。 f2)恒位槽放空管线安装温度探头,DCS组态实时监控温 度,如有快速上涨趋势,及时检查。 (3)更改恒位槽灭火方式,不使用蒸汽作为消防手段, 降低硫化亚铁氧化的可能性。 (4)定期对设备腐蚀情况进行检查,避免伴热管线损坏。 (5)定期用药剂进行钝化处理。定期清洗恒位槽内壁以 及相应被腐蚀伴热盘管,清除表而的硫化亚铁,一般可用 高锰酸钾氧化硫化物,清除硫化亚铁。 5.结论 通过对液硫恒位槽自燃原因进行分析,对液硫恒位槽 进行了材质升级,并制定了相应的现场处理措施,设备自 2011年改造后,没有出现类似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对于硫化亚铁自燃机理及解释还在继续研究中,公司 将继续结合现场实际,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卢绮敏.石油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MI.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2]毛力之,李挺芳等.炼制高硫原油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腐蚀 与防护,1995,12(2):1. [3]曹铁,张延泳.硫磺回收装置两起典型硫化亚铁自燃案例分析[J1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19(3):25—27. 14]崔新安,贾鹏林.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叨.石油化 腐蚀与防护,2001,18(1):1—7. 收稿日期:2013—05—14 [编辑: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