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斑岩矿床蚀变分带(附模式图)

斑岩矿床蚀变分带(附模式图)

来源:测品娱乐
斑岩矿床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依次:

钾化带:

自岩浆房,斑岩上侵 温度为600℃ Cu-Au:流体富Fe、Mg,为黑云母化 Cu-Mo:为钾长石化居多

A vein 特征:粗大、不规则、贫矿 特征矿物: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

青磐岩化带:

由于次生钾长石化消耗了K、Al,而Ca、Na、Cl元素向上迁移 温度在300~400℃间,pH:4~5

特征: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钠长石(脉)等 组合矿物: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

绢英岩化带:

温度300℃ pH~3

天水/地下水加入,硫逸度的增加,流体富酸性,发生如下反应:

3KAlSi3O8+2H+===KAl3Si3O10(OH)2+6SiO2+2K+

(钾长石) (绢云母) 同时,黑云母→绢云母+黄铁矿

高级泥化带:

温度100~150℃ pH~1-2

绢云母/钾长石+H+→地开石/叶腊石+SiO2

地开石/叶腊石+K+→明矾石(浅肉红色)+ SiO2 硅帽

以多孔状石英为特征,前面形成的SiO2到后期在顶部富集形成石英,经过长期的淋滤作用,石英中夹杂的一些泥质矿物被淋滤掉后,只剩下这种多孔状的石英(ruggy quartz)

成矿主要集中在钾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钾化带与绢英岩化带接触的部位。

另外,还会出现某个矿(如Cu)的次生富集带,这个次生富集带可以存在于任何一个蚀变带中,待其被剥蚀后,又会形成新的次生富集带。

在物探中,根据斑岩的这种蚀变分带特征,利用磁法可以确定某地的剥蚀深度。

斑岩成矿模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