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 赵俊锋,等:功能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的体会及感想 ・l33・ 功能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的体会及感想 赵俊锋,殷仕龙,王旭红 (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以指导老师的角度,阐述了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目的及意义。本文以功能材料专业为例,介绍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创 新训练的兴趣,就创新训练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及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体 会及感想。 关键词:功能材料专业;创新;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6)22—0133—0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 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储备 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作 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 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 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校 开展了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发布了“常熟理 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常理工[2008]88 号)。而在学校召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上,校长朱 士中对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 案、教学资源及教学特色,并带领学生参观教学实验实训及教 师个人实验室,为学生的学习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培养 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师制”与专业任课教师担任班主 任结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规划自己的未来,针对个体差 异,对学生专业发展、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开展“身边榜 样、前行力量”活动,通过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开设”材料前沿讲座”课程,邀请专业教师给学生做研究报告, 有利于感兴趣的同学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某 一方向的指导教师。 2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过程 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标。因此,指导老师在实施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工作时应明 确以下几个原则: 顶层设计。学校要统筹规划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 创新创业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 工作的机制;二是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创业项 (1)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组建 实验设备、实施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 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实施能力。 (2)注重实践创新,学生应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结合学 科专业,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 点与见解。 目、挑战杯等多个项目有效协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三是要、制定院系层面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 不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结合指导我 校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 实践工作,现将指导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想总结如下。 1 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在教学中只 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 能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在目前的本科教育形式和学习机制下, 一(3)注重选题切实可行,导师引导,训练计划要目标明确、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我校作为新建本科 院校,一向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 工作,学生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实验计划非常有积极性, 大批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大一、大二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 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向的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 进行实验实践学习。这些同学在初进实验室的一个学期不具 味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被证明不利于学生 的发展 。此外,大学生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 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面较为狭窄,导致学生理论基础扎 实,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训练计划可以将学生从 单一的课堂教学中出来。鼓励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我校功能材料专 业为例,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训练计划的兴趣开展了一系列的 体安排实验任务,首先明确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实验室安全 教育,再在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下进行实验及仪器操作的学习。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专业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组 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创新项目的负责人,由其负责创新项目团 队的组成,成员一般为3—5人。参与学生学习相关文献、书籍 的查阅方法,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项目选题、撰写申请书,经学 院遴选后,推选至学校进行项目申请答辩。项目申请成功后, 工作。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指导课程”详细介绍人才培养方 收稿日期:2016—10—08 作者简介:赵俊锋(1983一),江苏盐城人,博士研究生,常熟理工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功能材料;通讯作者:殷仕龙(1986一), 江苏省宿迁市人,博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功能材料;王旭红(1966一),甘肃兰州人,博士,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研 究方向:功能材料。 ・134・ 山东化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16年第45卷 应明确学生为主体,老师启发引导的原则。发挥项目负责人的 组合协调能力,引导项目组拟定项目实施计划,使项目有序、稳 步开展。项目组定期开展课题讨论汇报,指导老师旁听,对学 生讨论汇报的内容进行指导,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 善。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能力。此外,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由于 创新项目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的,项目组成员相互之间 协调沟通非常重要,因此在人员组成方面,也用考虑跨专业、跨 年级的组合。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结题报告及科研论文的 撰写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对于省级创新 新计划活动中,已指导完成3项江苏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 目。从项目申报、实施、结题这一过程中,项目成员掌握了基本 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其中11级一名学生大二进入实验室 参与研究,经过两年的学习钻研,以优异的成绩带领项目组完 成了创新训练项目,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 其毕业论文被评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 指导的项目组学生中,先后有1O人考取了东南大学、华东理工 大学、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他参与创新计划的同学,毕 业后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 项目,对作者的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 指导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方向,及时更 新知识应用于教学,而在科研中也拓宽了视野,为今后自身的 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项目的要求是提交结题报告、一篇学生第一作者的中文核心期 刊研究论文及通过结题答辩。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据分析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其后续毕业论文 工作、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特别是要解决 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4结语 当前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野和格局下思考大学生创 新创业教育,要着眼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 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 培养能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家、省为提升大学生创 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将创新创业工 (1)学生刚进入实验室时对科学研究概念不清,平时的实 验课程都是按照书本上从实验目的、意义、试剂与设备、操作步 骤、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程序进行实验,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 生只是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如学生对课程实验和创新 训练不加区分,则很容易养成”等、靠”习惯,即等着老师安排实 验,靠老师分析问题。 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 机制。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将自身 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相结合,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2)部分学生安全意识差,对化学试剂的性质、操作防护条 件不清,易造成安全事故,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学 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雷程红,况玲,苏战强,等.对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 (3)重实验,疏记录、轻总结,学生在项目实施初期,往往热 衷于具体的实验操作,忽略实验过程现象的记录和对工作的技 术总结,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新项 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61—62. [2]甘露,郑志伟,邓燕萍,等.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的实践经验与心得[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30— 131. 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必须要认真负责,不仅要在具体的实 验上给予指导,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做事态度及实验习惯,这 [3]尚伟,温玉清,杨建文,等.浅谈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 体会及感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208—209. 样才能确保创新训练计划的宗旨的真正实现。 3 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收获和体会 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无旁贷。新形式下的高等教 育,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更要做 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大学 [4]戴锡玲,曹建国,王全喜.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本科生创新能 力培养的有效载体[J].高教论坛,2016(5):20—22. (本文文献格式:赵俊锋。殷仕龙。王旭红.功能材料专业大学生 创新项目指导的体会及感想[J].山东化工。2016。45(22):133 —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激励 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者从2011年起,积极投身大学生创 (上接第132页) (1)对于火炬总管管径:在工况1最大排量为412800kg/h 134.) 观臆断。 参考文献 [1]化工部工艺系统设计技术中心站.HG/T 20570.7—1995 (16553.7kmol/h)下,火炬总管直径最小为36英寸,管道系统 内最高流速为0.35马赫;在工况2最大排量为232300kg/h (22468.6kmol/h)下,火炬气总管直径最小为32英寸,管道系 管道压力降计算[s].北京:化工部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 心。1996. 统内最高流速为0.32马赫。最终管径选择36英寸,可同时满 足两个工况的排放要求。 [2]王怀义.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便查手册[M].1版,北 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2)对于火炬气液分离罐的计算是在结论(1)确定36”火 炬总管的前提下进行的。工况1计算出气液分离罐的最小尺 寸为qb3300×9500mm;工况2计算出气液分离罐的最小尺寸为 [3]张德姜.石油化工工艺管道设计与安装[M].1版,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4]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储运设计技术中心站.SH 3009—  ̄3600 X 10500mm。最终选择气液分离罐尺寸为 ̄3600× 10500ram,可同时满足两个工况的分液要求。 (3)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排放工况,由于气体组成、 状态不同,气体参数及水力学特性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当不 2013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 (本文文献格式:裴志,曲友方.火炬气总管及气液分离罐设 同工况的排放量不相上下难以判定时,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计算 来判断到底是哪一种工况决定了管道或设备的规格,而不能主 计计算[J].山东化工,2016。45(22):130—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