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谷,宇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土,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谷及苗衷、马愉、曹鼐四人侍讲读。正统十年,由待讲学士进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典机务。

景泰初,进尚书,兼翰林学士,掌阁务如故。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谷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众善其言。胡濙、王直欲以闻,谷曰迎复议上上意久不决若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因抗章恳请如遂荣言,帝虽不从,亦不之罪。

二年进少保、东阁大学士。易储,加太子大傅,给二俸。应天、凤阳灾,命祀三陵,振贫民。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内阁七人,言论多龃龉,谷清直,持议正,王文由谷荐,数挤谷。谷屡请解机务,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忤权要论死,谷力救,得薄谴。陈循及文构考官刘俨、黄谏,帝命礼部会谷复阅试卷。谷力言俨等无私,且曰:“贵胄与寒士竟进,已不可。况不安义命,欲因此构考官乎?”帝乃赐循、文子中式,惟黜林挺一人,事得已。

英宗复位,循、文等皆诛窜,谷谢病。英宗谓谷长者,语廷臣曰:“谷在内阁议迎驾及南内事,尝左右朕,其赐金帛袭衣,给驿舟以归。”寻复赐敕奖谕。

谷既去位,社门绝宾客。有问景泰、天顺间事,辄不应。天顺四年正月卒,年七十。 谷美丰仪,乐俭素,位至台司,敝庐瘠田而已。成化初,赠大保,谥文义。 (选自《明史·高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谷曰/迎复议上/上意久不决/若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

B.谷曰/迎复议上/上意久不决/若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

C.谷曰/迎复议上/上意久不决/若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

D.谷曰/迎复议上/上意久不决/若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谷对曰/自臣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确的一项是(3分)

A.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充任或兼任。

B.内阁:明朝时期设置的内阁,最初是明成祖的秘书机构,只是提供顾问兼协理章奏,后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

C.礼部:南北朝始设,历代相沿,隋唐为六部之一,是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升降等。

D.太保:古三公之一,亦指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为辅导太子之官,均负责教习太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英宗时,杨士奇推荐高谷和苗衷、马愉、曹鼐等四人开经筵,正统十年,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加入内阁主持机要事务。

B.高谷公正,敢于直言,对陈循和王文追查考官刘俨等阅卷不公一事,他极力证明他们没私心,后皇上罢免了林挺的官职,事情得已了结。

C.英宗再次即位之后,大学士陈循、王文等或被诛杀或被流放,高谷能辨清时务,于是上书英宗,借病乞求退职回乡。

D.高谷清正廉洁,喜欢节俭朴素,位高至三公率辅大臣,家中仅有破旧的房子、贫瘠的田地,死后被赐为太保,谥号文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千户龚遂荣投书于谷,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 (2)内阁七人,言论多龃語,谷清直,持议正,王文由谷荐,数挤谷。

10.D(此句大意是:高谷说:“迎接英宗的事,再传给皇上决断,皇上意愿好久没有决断。如果将这书信传给皇上看,使得皇上知道朝廷和民间一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都御史王文不认可这件事。不久,负责上谏的奏告代宗皇上,代宗皇上追问这件事。高谷回答说:“从我这里引出的。”)

11.C(升降为吏部主管)

12.A(据文意,“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是“高谷”,句意承前理解成“杨士奇”) 13.⑴一位叫龚遂荣的千户,写信给高谷,详细地说明了礼仪应该隆重(的原因),援引唐肃宗迎回玄宗的旧例。(赋分点:“投书于谷”为状语后置, 1分;“援”,援引,1分;“故事”,旧例,1分;句意2分。)

⑵内阁共有七人,政见多有不相投合,高谷清廉正直,坚持正确的政见。王文是由高谷推荐的,多次排挤高谷。(赋分点:“龃龉”, 不相投合,1分;“清直”,清廉正直,1分;“议正”, 正确的观点,1分;句意2分。) 附:【参考译文】

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士。永乐士十三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于中书舍人(官名,从七品)。明仁宗做皇帝,改做春坊(官署名)司直郎(官名),不久升为翰林侍讲。明英宗做皇帝,开设御前讲席,杨士奇推荐高谷和苗衷、马愉、曹鼐等四人做侍讲读。正统十年,由侍讲学士升为工部右侍郎,加入内阁主持机要事务。

景泰年初,升为尚书,兼任翰林学士,掌管内阁事务和原来一样.明英宗要回来(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所擒,后赎还)迎接的仪礼不够隆重。一位叫龚遂荣的千户,写信给高谷,详细地说明了礼仪应该隆重(的原因),援引唐肃宗迎回玄宗的旧例。高谷遂将此信藏在袖中上朝,把书信遍传朝臣说:“一介武夫尚知道礼仪,何况王公大臣乎吗?”众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胡濙、王直想要听听他的想法,高谷说:“迎接英宗的事,再传给代宗皇上决断,代宗皇上意愿好久没有决断。如果将这书信传给代宗皇上看,使得代宗皇上知道朝廷和民间一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都御史王文不认可这件事。不久,负责上谏的奏告代宗皇上,代宗皇上追问这件事。高谷回答说:“从我这里引出的。”但也因为违背皇帝意愿(皇帝代宗主张的不愿张扬,具礼甚薄),请求按龚遂荣的办法(主张厚礼迎驾),皇帝虽然不批准,但是也没有加罪他。

代宗二年升为太子少保(正二品),东阁大学士.改换太子后,升太子太傅(正一品),给他二人的俸禄。应天、凤阳大灾,受命代替皇上祭祀三皇的陵墓,振济贫民百姓。代宗七年,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然兼做东阁的官职。内阁共有七人,政见多有不相投合,高谷清廉正直,坚持正确的政见。王文是由高谷推荐的,多次排挤高谷。高谷多次请求解除机要事务的职务,皇上都没有答应。都给事中(官名)林聪不顺从皇帝权威,当处死,高谷竭力营救,只获得轻微的责罚。陈循和王文追查考官刘俨、黄谏(阅卷不公),皇上命令礼部会同高谷复查试卷。高谷竭力说明刘俨等人没有什么私心,并且说:“贵族的后裔和百姓的后代一起考试,已经

不可以。何况不安于本分,要由此追查考官吗?”皇上于是赐陈循、王文的儿子参加中试,只罢了林挺一人的官职,事情得已了结。

英宗再次做皇帝,陈循、王文等都受到诛连或被流放,高谷请求病退。英宗说高谷是个有名望的人,又对朝廷大臣说:“高谷在内阁主张迎架礼宜从厚等以及南宫之事,过去又曾在我身边做官。我要赏赐他金钱丝绸成套衣服,安排驿站小船(送他回去)。”不久再送去奖赐的文书。

高谷已经离开官场,谢绝客人朋友上门拜访。有人询问景泰、天顺年间的事情,都不回答。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病逝。

高谷俊美仪表堂堂,喜欢节俭朴素,位高至三公宰辅大臣,(家中仅有)破旧的房子、贫瘠的土地罢了。成化初年,被赐为太保,谥号文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