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来源:测品娱乐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① 通过对甲午战争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深刻认识清在战争中的的可耻行径及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精神。

②通过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是近代中国受辱的重要原因。

③通过对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分析,使学生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

2、知识目标

甲午战争爆发原因;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三国干涉还辽;人民反对割台斗争。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1

②通过《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讲授1课时

重点: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难点: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型、教学方法

新授课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设计

《甲午风云》片段,甲午战争有关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

讲授新课:

2

一、原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很快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为夺取商品销售商场和投资场所,日本垄断资产阶级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性和侵略性,其侵略矛头直指朝鲜和中国。

原因主要有:①日本明治维新很不彻底,虽然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同时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封建的“武士道”精神和资本主义侵略要求结合起来,使日本形成了穷兵黩武的扩张特征。

②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岛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源的条件,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日本统治者从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就强烈意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对外扩张,掠夺邻国的土地和资源,建立独占的销售市场。

日本统治集团精心炮制了对外侵略扩张的蓝图——“”。它共确定了五个侵略步骤:第一期征服中国的;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的满蒙地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全世界。这是日本统治集团立国的两大基本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两大基本指导思想,一是要实现以日本为中心征服世界;二是实现“武国”观念,就是崇尚军国主义,以杀伐征战、穷兵黩武为极大的“荣耀”。)

2、中国边疆地区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治更加,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这给予日本以可乘之机。

3、西方列强出于各自目的或纵容或支持日本侵略

3

4、直接原因——导火线:

14年朝鲜东学党。

最后总结:战争完全是由日本一手挑起的,是日本蓄意发动这场战争。

二、过程

1、爆发:丰岛海战

结合教材地图与小字,更说明这场战争的日本蓄意性

2、平壤战役与黄海战役

中日海军战前实力对比

中 日

舰艇数目(艘) 10 12

最快航速(节) 18 22

吨 位(万吨) 3.5 4.1

速射炮(门) 0 93

4

(注意邓世昌,林永生等英雄人物)

3、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

(1)辽东战役

日一路:渡鸭绿江,占九连城

日二路:登花园口,占大、旅

(2)威海战役

读教材,思考失败原因。教师指出是两方面,然后要学生归纳出,

A李“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B部分官兵投敌 (丁汝昌的自杀殉国英雄形象)

三、《马关条约》

1、签订:掌握A时间、B地点、C人物

2、内容:第一条引导与《中法新约》比较相似处;

然后逐一解析比较。

最后一条引起思考:外国开厂在什么时候已经开始?对照本条是否合法?

5

3、三国干涉还辽:学生自己解决A哪三国?B什么原因?C结果如何?

4、条约影响:分五条讲;最后总评价——大大加深。

四、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具体原因——A慈禧 B李鸿章 C部分清兵贪生怕死

五、战争影响

问答题: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战争的结局对中国政局和远东国际局势有何影响?

答:

必然性: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地区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治更加,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②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亚洲强国。19世纪末,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企图以朝鲜为基础,进而侵略中国,战争在所难免。

影响:国内,①洋务运动破产;清更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了列强对华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同时又刺激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深重的民族危机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群体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掀起高潮;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派领导的运动蓬勃发展;同时,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6

远东:①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日本吞并朝鲜进程大大加快。③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日本在远东的国际地位加强,其扩张行为受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如三国干涉还辽。英国在远东地位下降,德、俄在远东势力加强,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

小结:

※ 如何认识近代日本侵华的特点

①起步晚,发展快,后来居上。1874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15年签订第一个侵华条约《马关条约》,比欧美各国晚了许多年。但日本于1915年就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在“一战”时期取得了对中国的独霸之势。1931年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1937年又挑起全面侵华战争。这表明它侵华的总趋势是侵略步伐越迈越快,越迈越大。

②侵略中国和侵略中国的邻国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主要表现在日本对朝鲜等国的侵略上。朝鲜位于日本和中国东三省之间,作为日本的近邻,它在日本的对外扩张中首当其冲,日本希望以它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因而它成为日本向海上和向发展的第一个目标,再加上朝鲜长期以来与中国关系密切,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渊源极深。由于这些种种原因,日本对朝鲜的关系便自然地同其对中国的关系交织起来。

③以独霸中国为根本目标,以割裂中国领土、分而治之为建立其霸权的基本形式。把一个完整的中国肢解割裂为若干部分,以多种形式分别统治,从而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这是日本对中国所独有的侵略方式。

④各种形式的动用武力和武力威胁,是日本侵华最显著的特点。从近代1874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