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来源:测品娱乐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13-12-23T15:38:56.2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1月总第102期 作者: ◆ 李 娟[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 李 娟 山东省无棣县鲁北工业园实验学校 251909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就是要具有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位,但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活思维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儿童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学具的使用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可以将原始的智力活动外显为动手操作,然后又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内心的智力活动。但我认为只有适度使用学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否则,始终依赖学具,思维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探究情境,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新知内容与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创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要获取新知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教师用圆柱铁桶盛满水,让学生求出里边的水的体积。学生一时找不到答案,有的试探着提出“把铁桶的水倒入长方体水箱中,量出长方体水箱的长、宽、高计算”;有的提出把圆柱铁桶浸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水中,计算升高的那个长方体的水的体积就约等于铁桶所盛水体积。这时教师提问“若是求圆柱体的大蓄水池,能行吗?”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感到必须找出一个计算加圆柱体体积的方法或公式,于是诱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来。 三、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教学是基础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儿童的思维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我根据教材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由于刚入学的儿童语汇贫乏,表达能力较低,所以,我在备课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出口头语言培养序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面。

看图说话能力。如:认数1的教学中,让学生说出带有 数量的一句话;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在加法意义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图形,使学生说出三句话等等,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看图编题能力。学生通过看图编题,理解图形中反映的数量关系,为应用题的理解作准备。如白鸭黑鸭图形,让学生看到4只白鸭和2只黑鸭就能编出加减应用题,并且讲出解题思路。

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思维的眼睛,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知识的本质。所以观察能力要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即认准备课开始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顺序,如由上至下,由在到右,由近及远地观察方法。在看图编题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编应用题,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的抽象思维仍然占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要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