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需通过换元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需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有关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二次函数常和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及导数、直线综合在一起,解题的关键是转化.例3设函数f(x)=ax2+bx+c(a≠0),曲线y=f(x)通过点(0,2a+3),且在点(-1,f(-1))处的切线垂直于y轴.(1)用a分别表示b和c;
(2)当bc取最小值时,求f(x)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f(x)=0的两根为x1和x2,设g(x)=f(x)+c,g(x)=0的两根为x3,x4,求证:|x3-x4|>|x2-x1|.
【思路分析】(1)由f(x)→f′(x)→f′(-1)=0→b和c.
(2)bc取最小值→a→f(x).
(3)利用图象与x轴的交点关系证明.
【解】
所以f′(x)=2ax+b.
又因为曲线y=f(x)通过点(0,2a+3),故f(0)=2a+3,而f(0)=c,从而c=2a+3.
又曲线y=f(x)在(-1,f(-1))处的切线垂直于y轴,
故f′(-1)=0,即-2a+b=0,因此b=2a.
2(1)因为f(x)=ax+bx+c(a≠0),
(2)由(1)得bc=2a(2a+3) 329=4(a+)-, 4439故当a=-时,bc取得最小值-. 4433此时有b=-,c=. 223233从而f(x)=-x-x+. 4223(3)证明:∵c=>0, 23∴g(x)=f(x)+看作由y=f(x)的图象向23上平移个单位,由图象可知 2g(x)=0的两根在f(x)=0两根之外, ∴|x3-x4|>|x2-x1|. 【领悟归纳】抛物线的切线问题仍是求导数,(3)中的绝对值不等式证明采用了数形结合法,要理解x1,x2,x3,x4的关系及意义.
互动探究在(2)的条件下,如果f(x)在点(x0,f(x0))时的函数值大于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求x0的范围.
3233解:∵f(x)=-x-x+, 42233f′(x)=-x-, 22由题意可得f(x0)>f′(x0), 323333∴-x0-x0+>-x0-, 422222∴x0<4,∴-21.数形结合是讨论二次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特别是涉及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时候常常结合图形寻找思路.如例3的互动探究.2.二次函数的最值的三种形式(1)轴定区间定,(2)轴定区间动,(3)轴动区间定.一般来说,讨论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主要看区间是落在二次函数的哪一个单调区间上,从而用相应的单调性来求最值,如例2.
3.关于二次函数y=f(x)对称轴的判断方法,如例1. (1)对于二次函数y=f(x)对定义域内所有x,都有f(x1)=f(x2),那么函数y=f(x)x1+x2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 2(2)对于二次函数y=f(x)对定义域内所有x,都有f(a+x)=f(a-x)成立,那么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a(a为常数). (3)对于二次函数y=f(x)对定义域内所有x,都有f(x+2a)=f(x),那么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a(a为常数). 注意:(2)(3)中,f(a+x)=f(a-x)与f(x+2a)=f(x)是等价的. 2(4)利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ax+bx+bc(a≠0)对称轴方程为x=-. 2a(5)利用方程根法求对称轴方程.若二次函数y=f(x)对应方程为f(x)=0两根为x1、x2,那么x1+x2函数y=f(x)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 2失误防范
1.对于函数y=ax2+bx+c要认为它是二次函数,就必须认定a≠0,当题目条件中未说明a≠0时,就要讨论a=0和a≠0两种情况.
2.对于二次函数y=ax+bx+c(a≠0)给定了定义域为一个区间[k1,k2]时,利用配方法24ac-b求函数的最值是极其危险的,一般要4a讨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区间外、内的情况,有时要讨论下列四种情况: 2k1+k2bbk1+k2①-考向瞭望·把脉高考考情分析纵观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涉及二次函数及其应用的题型连年出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考查二次函数知识的试题;另一种是运用构造二次函数求解的试题.尤其是其它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求导等方法转化后经常出现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综合运用的题目.在2010年的高考中,上海文20题是借用立体几何知识转化为二次函数应用.四川用选择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对称性(理4文5).大纲全国卷Ⅱ文第7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切线,卷Ⅰ第15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作法与应用.
预测2012年的高考函数解答题仍是求导后转化为三个“二次”问题,客观题中以考查二次函数性质为主题.
规范解答(本题满分12分)(2010年高考江西卷)设函数f(x)=6x3+3(a+2)x2+2ax.
(1)若f(x)的两个极值点为x1,x2,且x1x2=1,求实数a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f(x)是(-∞,+∞)上的单调函数?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解】 f′(x)=18x+6(a+2)x+2a. 2分 2(1)∵x1,x2是f(x)的两个极值点, ∴f′(x1)=f′(x2)=0. 即x1,x2是f′(x)=0的两根. ∴x2a1x2=18=1,∴a=9. 4分 6分 (2)对f′(x)=18x+6(a+2)x+2a,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Δ=36(a+2)-4×18×2a=36(a+4)>0, ∴f′(x)=0有两相异实根. ∴f′(x)有正有负. 10分 ∴f′(x)在(-∞,+∞)上不单调,故不存在实数a,使得f(x)在(-∞,+∞)上为单调函数. 12分 222【名师点评】本题求导只是一个转化方法,其余是有关二次函数问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转化,(1)转化为根与系数的关系.(2)转化为判断式.尤其(2),用研究探索的过程回答问题,改变了以往已知、求解的死板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名师预测
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
(1)若a>b>c,且f(1)=0,证明f(x)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2)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m∈R,使当f(m)=-a成立时,f(m+3)为正数,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对x1,x2∈R,且x1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点此进入课件目录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