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三地理第一学期四校联考期中试卷

200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三地理第一学期四校联考期中试卷

来源:测品娱乐
200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三地理第一学期四校联考期中试卷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读某区域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判断1—2题。

1.P地的气候特点

A.全年温和多雨 B.年均温低于0℃ C.全年光照强烈 2.一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最可能

A.一路逆水 B.一路逆风 C航向为东北 D.航向为东南 有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合作设计了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6月22日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3-5题。 3.甲、乙、丙三地纬度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4.当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丙地的地方时是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5.若甲图所示位于我国某省,则下列对联中可反映该省地理特征的是

A.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B.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C.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川肴蜀绣锦宫城,花径草堂 D.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6.读右图全球水循环模式示意图,长江口附近海区夏季盐度较低,从水循环角度去分析,对其起影响作用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7-8题。

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月平均气夏季平均 生产成本 D.各月降水差异较大

(℃) 中国某产区 美国某产区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15~17 8~12 (mm) 490~660 470~520 560~750 温(℃) -1~-8 6~8 >-14 气温℃ 19~23 18~21 19~23 (元/千克) 0. 2.05 1.20 7.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沿岸 D.五大湖区

8.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A.①③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C.①④

D.②④

B.②③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湖泊数量和湖水总面积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导致该地区湖泊数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人类大量围湖造田 B. 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 C.人类大规模引湖水灌溉 D.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

10.该地区湖泊不断减少的状况,将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水汽增加,提高降水的频率

B.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更易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C.地下水位下降,河流补给困难 D.扩大可利用耕地的范围 图中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有11-12题。

11.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 D.暴雨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14.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易导致下游

A.土地沙漠化,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地面沉降,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水土流失,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土壤盐碱化,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读”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完成15~16题。

0C +1.5

+1.0 +0.5

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

如果人类控制其排放物

0.0 -0.5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15.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A.岛屿的面积可能减小 B.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北欧地区雪线下降 16.有关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 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

读图7,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下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趋势图,读图分析回答17—18题。

17.从图中信息分析,预测该地区远期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早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18.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读下图,回答21-22

19.该地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由老

到新排列,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一石灰岩一沙岩一沙土 B、石灰岩一沙岩一沙土一花岗岩

C、石灰岩—沙土—沙岩—花岗岩 D、沙岩一石灰岩一沙土一花岗岩 20.对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较为合理解释是 (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读下图完成21-22题。

N

21.据图判断该山脉最可能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 C山脉 D秦岭山脉 22.根据上述山脉判断该山脉雪线高低及影响主要因素: A 雪线南高北低,热量 B 雪线南高北低,降水 C 雪线北高南低,热量 D 雪线北高南低,降水 读某经线日出时间随纬度分布图,回答23—25题 23.赤道日出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0°,90°W B.23.5°S,10°E C.20°N,30°E D.20°N,120°E 24.该经线30°N附近的重要河流是 A.长江 B.密西西比河 C.尼罗河 D.亚马孙河 25.这一天60°N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7小时

( )

( )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读某区域图,AB为晨昏线,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此时甲

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河流位于 半球。其流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_________ ;

(2)此时北京地区的昼长与武汉相比,北京地区的昼长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时间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 ____ 小时;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27.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 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图,图中的A、B、C、D、E、F、G、H为世界 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读图后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 图中点H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

B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C、D等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MN为昏线,此时与北京相同日期的范围是 ________ 。 此时南半球某地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最符合四幅图中的( )

(3)如果MN为晨线,全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的范围是 ,

某地这一天太阳高度的最小值是13°26′,则在出现太阳高度最小值时,太阳位于当地 _________________方向。

28、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问题(18分)。

●…●…●…●…●…

(1)①、②、③为同一条河流干流形成的三个谷地,该河流的总体流向是 。(2分) (2)简要说明该区域形成图示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4分)

(3)图示区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简要分析该区域生物多

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4分)

(4)该地居民主要分布在山脉西侧山麓地区。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4分)

(5)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目前正兴起水电开发热潮,但不少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你持何种意 见?请简述理由。(4分)

29.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7分)

(2)两图所示的500

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6分)

2008学年第一学期四校联考期中高三地理答题卷

●●●●●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 (7分) (1) 半球;其流向是 ________ ;大洋可能是 _____ ; (2)北京地区的昼长 _______ ;如果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 ____ 小时;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27.(12分)

(1)H丰富原因是 _ _________ (2分) B丰富原因是 (2分) C、D等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2分) (2)范围是 ________ ;最符合四幅图中的( )(2分)

(3)范围是 ;位于当地 _________________方向。(4分) 28、(18分)。 (1)流向是 。(2分) (2)内、外力作用:(4分)

(3)自然原因:(4分)

(4)作出解释:(4分)

(5)简述理由:(4分)

29.(13分)

(1)走向及主要因素:(7分)

(2)特点:(2分) 原因:(4分)

题号 1 答案 A 题号 14 答案 C 2 D 15 A 3 C 16 D 4 D 17 D 5 A 18 B 6 B 19 D 7 A 20 D 8 C 21 B 9 B 22 A 10 B 23 D 11 D 24 C 12 C 25 D 13 A

26.(1)南半球 自东南向西北流 太平洋

(2)大于武汉地区的昼长 14

(3)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27.答案要点(自已把握)

(1)H:海拔 纬度 空气 晴天 (2分) B: 海拔 水汽 晴天 中亚 (2分) CD:纬度 干燥 晴天 水汽 (2分)

(2)0°-向东-180° c (2分) (3)南北极圈之间 正南(4分) 28、(1)由西北流向东南(2分)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4分)

(3)该地区纬度较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4分)

(4)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气候湿润,多牧场;位于河流左岸,泥沙沉积,土层深厚。(4分) (5)赞成:水电开发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反对: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水库建设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移民安置难度大。(赞成与反对意见都可得4分)

29. (1)乙图中西北段(西部沿海)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洋流)影响;西南段(中部地区)西北东南走向(向南弯曲),受地形影响;东段(东部地区)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影响;(7分)

(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2分)。

原因是: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2分),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2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温暖湿润。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