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世界 练习题
1、 “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 ) A、 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 B、 声音能够拐弯传播C、 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D、 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 2、 在室内说话比在空旷的场合说话时的声音大。这是因为( )
A、 声音传播不出去 B、 室内产生了回音 C、 空旷场合的声音都传播出去了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
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A、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进声音音调变高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5、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人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A、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6、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A、改变发声休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7、 歌唱家的歌声比一般人唱的好听,主要是因为( ) A、 歌唱家的发音的频率高 C、 歌唱家的发音的响度大
B、 歌唱家的发音的频率低 D、 歌唱家的发音音色好
8、 某位战士对着一个高大的山崖射击,在射击3s后,听到了射击的回声,则山崖离战士的距离大约是(设声速为340m/s)( )
1
A、 1020 m B、 510 m C、 340 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音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10.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物没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最合理的措施是( ) A、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停下洗衣机,改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老师讲课声音的响度更大些
1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3.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
14.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地震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地震时伴有次声的产生
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的方式求救,主要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
2
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 18.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哨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 D、哨声不能传递能量 19.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20.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1.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22.《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 23、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
A、 图书阅览室内的说话声 C、 吸引人的铿锵有力的演讲声
B、 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很熟悉的钢琴声 D、 工厂的机器轰鸣声
24、“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太小
B、 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
C、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
25、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 ——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26、小何自制一个哨子,如图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
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声 B、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C、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27、 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关系”的实验中,小王的结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B、 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得越远
C、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D、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28、下面的几种情况下不能利用回声测定的是( )
A、 海底的海深 B、 雷电发生处到听见雷声的人的距离
3
C、 海底鱼群的位置 D、 对面山崖的距离
29、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音色 C、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D、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30、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生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 A、 铁匠用小铁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 木匠用锤子将钉子砸进木头 D、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31.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5、“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据是
32. 有时说某一个人的嗓门很大,实质是说这个人的声音的_______大。有时个歌唱家的嗓门很高,实质是说歌唱家声音的_______ 高。 3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34.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飞船的爆炸声,接着有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指出这个场面中两个科学性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_____ (填“音调”或“响度”) 36.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
4
的主要依
形容某一
介质 水(5℃) 水(15℃) 水(20℃) 海水(25℃) v/(m·s-1) 1450 1470 1480 1531 介质 冰 软橡胶(常温) 软木 铁(棒) v/(m·s-1) 3230 40 至 50 500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编号 1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钢 尼龙 尼龙 长度/cm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mm2 0、76 0、 1、02 0、76 0、76 1、02 1、02 1、02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2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生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 4 5 6 7 8 9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保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他行使到A处鸣笛,在A处的正前方440m处有一个峭壁,经过2.5s他行驶至B处,并听到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
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V=340m/s)。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