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C.该市所有自行车 D.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2、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
A、原始资料 B、总体资料 C、数字资料 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
5、以下哪种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普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6、某灯泡厂对产品质量进行大检查,应该选择( )。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7、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A、及时性 B、完整性 C、连续性 D、真实性
9、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人口普查
11、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1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 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
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 D、典型单位
13、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 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 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14、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15、等距分组适合于()
A、一切变量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 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
16、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
A、O B、X C、— D、...
1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8、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
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
19、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 )。
A、260 B、215 C、230 D、185
20、一般来说,认识总体现象出发点的指标是()
A.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C.标志总量和总体总量 D.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21、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
A.若干个的统计指标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
B.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C.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D.一系列互为因果关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22、从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C.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D.综合指标和样本指标
23、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
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B.既能进行全面调查又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C.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D.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又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24、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D.定期调查和非定期调查
25、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
A.调查结果是否全面资料 B.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
C.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组织方式是否不同
26、下列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调查全国钢铁生产重点单位 B.到茶叶产区了解茶叶收购情况
C.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调查 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
27、划分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的标志是( )
A.按调查对象不同 B.按组织方式不同 C.按时间是否连续 D.按调查方法不同
28、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29、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0、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1、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算该地区的粮食产量, 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灯泡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3、如果要获得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详细统计资料,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4、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 D.作用不同
35、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
A.非全面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3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较大比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
C.按随机原则所抽取的样本单位 D.普查单位
37、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 B.调查的起止时间
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D.调查的标准时点
38、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
A.调查的组织工作 B.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C.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D.调查经费的落实
39、在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对象是()
A.全国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B.每个工业企业
C.全国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 D.全部工业企业
40、对某地区五金交电商品的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则调查单位是()
A.该地区所有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 B.该地区全部五金交电商品
C.该地区每一个经营五金交电商品的商店 D.该地区每一种五金交电商品
4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内容)的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统计报表
42、在统计调查中,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统计报表
4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之间()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是不一致的 C.两者没有关系 D.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44、工业企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单位 B.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 D.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报告单位
45、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重点单位
46、普查中规定的标准时点是指()
A.登记期限 B.时期现象的调查时间 C.调查期限 D.时点现象的调查时间
47、普查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
A.保证普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B.保证统一的普查周期
C.避免调查登记的重复或遗 D.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
48、在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大多数定期统计报表属于()
A.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B.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C.一次性的非面调查 D.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49、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全面统计报表 D.非全面统计报表
50、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商品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直接观察法 C.采访法 D.报告法
51、统计调查中的代表性误差()
A.只有在全面调查中才有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有
C.只有在非全面调查中才有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52、某市 2012 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13 年元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A.1 年零 1 个月 B.1 年 C.1 个月 D.1 天
53、目前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主体是()
A.周期性普查 B.经常性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科学推算
54、下列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A.产品产量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量 D.人口出生人数
55、统计分组是()
A.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 B.统计整理阶段的基本方法
C.统计分析阶段的基本方法 D.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的基本方法
56、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5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数和组中值 B.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C.确定组距和组限 D.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58、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按资金利税率分组()
A.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C.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D.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5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毫无联系
60、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将此值()
A.归入上限所在组 B.归入下限所在组 C.另立一组 D.归入上限或下限所在组均可以
二、判断题
1、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
2、统计报表属于全面调查方式。()
3、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4、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代表性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
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6、调查时间是指统计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7、经常性调查是调查时期现象,而一次性调查是调查时点现象。()
8、抽样误差不但可以事先计算,而且可以控制乃至消灭。()
9、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前提,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结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0、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人们的意识将总体分为若干部分。()
11、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12、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普查能够获得各个领域的全面,广泛的数据.()
13、组中值就是研究组内单位标志值所计算的一般水平。()
14、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依据。()
15、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16、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
1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18、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
19、统计分组既是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20、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计算总平均值,只是近似值。 ()
21、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 ()
22、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23、调查时间就是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2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2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26、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7、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2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
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2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31、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
33、所选择单位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重点单位( )
3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经常性全面调查。()
35、“性别”是品质标志。( )
36、等距分组由于各组的组距相等,各组频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37、等距分组各组频数的分布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38、使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时,必须要假定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39、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40、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