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试后的公平性浅议

考试后的公平性浅议

来源:测品娱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考试后的公平性浅议

作者:周德岳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5期

摘 要:目前,作为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考查方式,教学中离不开考试。但每一次考试如何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公平,是值得研究的。如果在考试后能做到试卷批改的公平、成绩评价的公平、试卷分析的公平、试卷订正的公平,考试就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评价激励作用。

关键词:考试后;公平性;试卷分析

目前,考试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考查方式,我们离不开考试。但每一次考试如何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公平,是值得研究的。考试前的公平,可从平时的教学、复习、考前指导等方面体现出来;考试时的公平,可从考试条件、考风考纪等方面体现出来;考试后的公平,往往是我们容易忽视的。而这种有意无意的忽视,让学生厌倦考试、惧怕考试。如果我们在考试后能做到:(1)试卷批改的公平;(2)成绩评价的公平;(3)试卷分析的公平;(4)试卷订正的公平,考试就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评价激励作用。下面就如何体现考试后的公平,谈谈我的认识。 一、试卷批改公平性

现象1:考试完,教师为赶时间,仅仅对照标准答案,匆忙改完试卷。

分析:匆忙批改试卷,有可能把错的改成对的,也有可能把对的改成错的。就算整班试卷批改错误率很小,但对于批错的个别学生来说,缺失公平的评价,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现象2:为节省时间,流水作业,一人批改一题或几人批改一部分。

分析:如果是中高考,流水阅卷客观公正无可厚非。但平时的检测,我觉得不应该流水阅卷。这是把学生用尽心血的作品肢解,是一种毫无感情投入的流水线式的零件生产。 实施对策:精批细改。

具体做法:教师阅卷前必须先自己做一份完整的试卷,了解评分标准,掌握每一题的出题用意。改完后不仅打分数,更要在试卷上加评语。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重要数据,但却是冰冷的。考高分固然欣喜,但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得低分固然有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一段客观、温馨、鼓励性的评语,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会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这远比分数有意义。学生拿到试卷后,不仅会关注分数,关注题目的对错,更会关注老师给自己考试成绩的评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成绩评价的公平性

现象1:试卷批完后,教师到班上把学生成绩报一遍。然后表扬考高分的,批评考低分的。

分析:这种做法往往让考得好的学生洋洋得意,促使他们骄傲自满;让考得差的学生受到打击,伤害自尊心,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长期这样做,会让学生对分数麻木,这是对所有学生的不公平。

现象2:试卷批完后,教师到班上说个大概情况,不报成绩,然后把试卷一发了事。 分析:这种做法淡化学生分数比较,但也削弱了考试的实际价值。 实施对策:多角度客观评价。

具体做法:(1)统计全班学生成绩的均分、优分率、差分率、合格率、各分数段人数;(2)统计班级学生中考试成绩优异的和进步显著具体名单;(3)找出某一题做得好或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学生,特别兼顾考得不好的学生。把以上统计结果制成表格,发给学生。这样既能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考试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表扬考试成绩优异的和进步显著的,也要表扬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学生,这样,对考得好的学生来说,他并不是每一题都做得最好,还有提升的空间。对考得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也可能因为进步显著或某一方面做得好而受到表扬,增强学习信心。这是一种公平的评价模式。 三、试卷分析的公平性

现象1:教师把批改过的试卷从头讲到尾讲一遍。

分析:一份试卷从头讲到尾,学生谁都不爱听,还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是对所有学生的不公平。而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高高在上,这就是一种不平等、不公平。 现象2:教师对考试错误情况有重点地讲解。

分析:这种方式依然存在问题。只评析难题,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公平;只评析基础题,对成绩好的学生不公平。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又听不透。 实施对策:小组合作学习。

具体做法:在科学分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诱导。首先是揭示课题,本节课是以小组活动方式分析试卷,订正错误。然后提出要求,请针对本组几位成员的错题展开讨论,错在何处,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有些题有没有其他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最后记录讨论结果及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试卷,让学生从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试题、对知识的了解更加丰富、全面,促进思维向深度、广度发展。也为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对个别有差异的学生,合作评卷帮助他们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是一种公平的学习模式。 四、试卷订正的公平性

现象:很多教师对订正试卷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错题订正一遍或多遍。

分析:这样要求造成的结果是,考得好的学生,基本无订正任务;考得差的学生订正任务重,往往有抄袭的现象,收获反而少。如果要求学生把错题订正多遍,那就是体罚了。实际上通过课堂上合作式分析试卷,大多学生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不必再对试卷上的错题逐题订正。 实施对策:分层次布置不同的订正任务。

具体做法:布置给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订正任务是:(1)本阶段学习及考试反思;(2)为一位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出3题针对性练习题,必须要针对该生的错误情况出题。布置给考试成绩中等的学生订正任务是:(1)本阶段学习及考试反思;(2)选择自己试卷上的部分错题订正。布置给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订正任务是:(1)本阶段学习及考试反思;(2)完成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所出的针对性练习题。所有学生的订正任务都基本均衡。好生的订正有挑战性,考试成绩中等生的订正有针对性,较差的学生的订正有鼓励性。

公平是一种理想状态。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用心去思考,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体现公平,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告诉他努力的方向,增加注重动态发展的热情鼓励,减少“盖棺定论”式的“终审判决”,这样,考试评价的“发展”功能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3]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